释义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意味着昼夜平分,秋意愈浓。而七十二候中的初候“雷始收声”意指雷鸣逐渐停止。这是因为秋分时节,阳气收敛,阴气增强,自然界趋于静谧,雷电等强烈的自然现象逐渐减少。这一候象征着天地间的阴阳交替,也预示着秋天进入成熟和安静的阶段。
对应花信:桂花
秋分节气第一候的花信为桂花。桂花为木犀科植物,其花朵细小密集,香气浓郁,被誉为“秋天的使者”。桂花象征着吉祥、高洁和成熟,与秋分时节的肃静气息相得益彰。
植物特性
桂花喜温暖湿润的环境,多生长于南方地区。其花期在秋季,花香浓郁,是重要的观赏植物和香料植物。桂花常用于制作桂花茶、桂花糕等食品,也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本草功效
据《本草纲目》记载,桂花具有显著的药用功效,尤其在调理脾胃和缓解咳嗽方面效果显著。
药性:味辛、性温,无毒。
主要功效:温中散寒、理气止咳、活血通络。
主治:用于咳嗽痰多、胃寒腹痛、食欲不振等症状。桂花还可用于美容养颜,清新口气。
节气诗词
诗词名称:《雷息秋分夜渐长》
雷声归隐云空淡,
桂影飘香月色长。
昼夜平分时序定,
田园丰稔稻花香。
作者:王安石(北宋)
简介: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诗文简练清丽,常描绘自然景物与节令变化,融入哲理思考,是北宋诗文的重要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