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应星(1711年-1778年),清代著名的科学家、技术学家和发明家。他的《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科技史上的经典之一,书中总结了当时的各种手工业与科技技术。
年代:成书于明代(约1637年)。
内容简要:《天工开物》是宋应星的代表作,内容涉及当时中国的农业、工业、手工业及科技技术的各个方面。书中详细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生产工具、工艺制作流程、技术发明等,展示了明代中国在机械、纺织、冶金、造纸等领域的先进技术。宋应星通过这部作品,不仅展现了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智慧,也为后代的技术发展和科技史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中国古代技术与工艺的百科全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天工开物-上篇-彰施-原文
宋子曰: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花叶殊形。
天垂象而圣人则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有虞氏岂无所用其心哉?
飞禽众而凤则丹,走兽盈而麟则碧,夫林林青衣,望阙而拜黄朱也,其义亦犹是矣。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
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使殊颜异色得以尚焉,谓造物不劳心者,吾不信也。
○诸色质料
大红色、(其质红花饼一味,用乌梅水煎出。又用碱水澄数次,或稻稿灰代碱,功用亦同。澄得多次,色则鲜甚。染房讨便宜者,先染芦木打脚。凡红花最忌沉、麝,袍服与衣香共收,旬月之间其色即毁。凡红花染帛之后,若欲退转,但浸湿所染帛,以碱水、稻灰水滴上数十点,其红一毫收转,仍还原质。所收之水藏于绿豆粉内,放出染红,半滴不耗。染家以为秘诀,不以告人。)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质亦红花饼一味,浅深分两加减而成。是四色皆非黄茧丝所可为,必用白丝方现。)木红色、(用苏木煎水,入明矾、子。)紫色、(苏木为地,青矾尚之。)赭黄色、(制未详。)鹅黄色、(黄蘖煎水染,靛水盖上。)金黄色、(芦木煎水染,复用麻稿灰淋,碱水漂。)茶褐色、(莲子壳煎水染,复用青矾水盖。)大红官绿色、(槐花煎水染,蓝淀盖,浅深皆用明矾。)豆绿色、(黄蘖水染,靛水盖。今用小叶苋蓝煎水盖者,名草豆绿,色甚鲜。)油绿色、(槐花薄染,青矾盖。)天青色、(入靛缸浅染,苏木水盖。)蒲萄青色、(入靛缸深染,苏木水深盖。)蛋青色、(黄蘖水染,然后入靛缸。)翠蓝、天蓝(二色俱靛水分深浅。)玄色、(靛水染深青,芦木、杨梅皮等分煎水盖。又一法,将蓝芽叶水浸,然后下青矾、子同浸,令布帛易朽。)月白草色二色、(俱靛水微染,今法用苋蓝煎水,半生半熟染。)象牙色、(芦木煎水薄染,或用黄土。)藕褐色。(苏木水薄染,入莲子壳,青矾水薄盖。)
附:染包头青色。(此黑不出蓝靛,用栗壳或莲子壳煎煮一日,漉起,然后入铁砂、皂矾锅内,再煮一宵即成深黑色。)
附:染毛青布色法。(布青初尚芜湖千百年矣。以其浆碾成青光,边方外国皆贵重之。人情久则生厌。毛青乃出近代,其法取松江美布染成深青,不复浆碾,吹干,用胶水参豆浆水一过。先蓄好靛,名曰标缸。入内薄染即起,红焰之色隐然。此布一时重用。)
○蓝淀
凡蓝五种,皆可为淀。茶蓝即菘蓝,插根活;蓼蓝、马蓝、吴蓝等皆撒子生。近又出蓼蓝小叶者,俗名苋蓝,种更佳。
凡种茶蓝法冬月割获,将叶片片削下,入窖造淀。其身斩去上下,近根留数寸。薰干,埋藏土内。春月烧净山土使极肥松,然后用锥锄,(其锄勾末向身长八寸许。)刺土打斜眼,插入于内,自然活根生叶。其余蓝皆收子撒种畦圃中。暮春生苗,六月采实,七月刈身造淀。
凡造淀,叶者茎多者入窖,少者入桶与缸。水浸七日,其汁自来。每水浆一石下石灰五升,搅冲数十下,淀信即结。水性定时,淀沉于底。近来出产,闽人种山皆茶蓝,其数倍于诸蓝。山中结箬篓,输入舟航。其掠出浮沫晒干者曰靛花。凡靛入缸必用稻灰水先和,每日手执竹棍搅动,不可计数,其最佳者曰标缸。
○红花
红花场圃撒子种,二月初下种,若太早种者,苗高尺许即生虫如黑蚁,食根立毙。
凡种地肥者,苗高二三尺。每路打橛,缚绳横阑,以备狂风拗折。
若瘦地尺五以下者,不必为之。
红花入夏即放绽,花下作求汇多,刺花出求上。
采花者必侵晨带露摘取。
若日高露旰,其花即已结闭成实,不可采矣。
其朝阴雨无露,放花较少,旰摘无妨,以无日色故也,红花逐日放绽,经月乃尽。
入药用者不必制饼。
若入染家用者,必以法成饼然后用,则黄汁净尽,而真红乃现也。
其子煎压出油,或以银箔贴扇面,用此油一刷,火上照干,立成金色。
○造红花饼法
带露摘红花,捣熟以水淘,布袋绞去黄汁。
又捣以酸粟或米泔清。
又淘,又绞袋去汁,以青蒿覆一宿,捏成薄饼,阴干收贮。
染家得法,我朱孔扬,所谓猩红也,(染纸吉礼用,亦必紫矿,不然全无色。)
○附:燕脂
燕脂古造法以紫矿染绵者为上,红花汁及山榴花汁者次之。
近济宁路但取染残红花滓为之,值甚贱。
其滓干者名曰紫粉,丹青家或收用,染家则糟粕弃也。
○槐花
凡槐树十余年后方生花实。
花初试未开者曰槐蕊,绿衣所需,犹红花之成红也。
取者张度籅稠其下而承之。
以水煮一沸,漉干捏成饼,入染家用。
既放之。花色渐入黄,收用者以石灰少许晒拌而藏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天工开物-上篇-彰施-译文
宋子说:天空中的云彩和彩虹色彩斑斓,而人间的花草叶子形态各异。天象昭示着圣人的法则,用五种颜色来彰显五行的色彩,有虞氏难道没有用心去运用这些色彩吗?鸟儿众多而凤凰的颜色是红色的,野兽众多而麒麟的颜色是绿色的,那些穿着青衣的人群,望着宫殿而拜,其意义也是一样的。君子说:‘甘甜的东西可以调和,白色的东西可以着色。’世间的丝绸、麻布、皮毛、粗布都有其本来的质地,而使得不同的颜色得以被崇尚,说造物者不费心思,我不相信。
各种颜色的原料:
大红色(其原料是红花饼,用乌梅水煮出。又用碱水多次澄清,或者用稻草灰代替碱,效果也相同。澄清多次,颜色会更加鲜艳。染色房为了节省成本,会先染芦木打脚。红花最忌讳沉香和麝香,袍服与衣物香共收,十个月之间其颜色就会毁掉。红花染布后,如果想要褪色,只需将染过的布浸湿,用碱水、稻草灰水滴上几十滴,红色就会逐渐褪去,恢复原色。收集的水藏在绿豆粉中,放出染红,半滴都不会浪费。染色家将此视为秘诀,不会告诉别人。)莲红、桃红色、银红、水红色(以上颜色原料也是红花饼,通过深浅程度的不同混合而成。这四种颜色不能用黄茧丝染出,必须用白丝才能显现。)木红色(用苏木煮水,加入明矾、矾子。)紫色(以苏木为底色,青矾在上面。)赭黄色(制作方法不详。)鹅黄色(用黄蘖煮水染色,然后覆盖靛水。)金黄色(芦木煮水染色,再用麻杆灰浸泡,然后用碱水漂洗。)茶褐色(莲子壳煮水染色,再用青矾水覆盖。)大红官绿色(槐花煮水染色,用蓝淀覆盖,深浅程度都使用明矾。)豆绿色(黄蘖水染色,用靛水覆盖。现在用小叶苋蓝煮水覆盖,名为草豆绿,颜色非常鲜艳。)油绿色(槐花薄染,用青矾覆盖。)天青色(放入靛缸浅染,用苏木水覆盖。)蒲萄青色(放入靛缸深染,用苏木水深覆盖。)蛋青色(黄蘖水染色,然后放入靛缸。)翠蓝、天蓝(两种颜色都是靛水深浅程度不同。)玄色(用靛水深染,芦木、杨梅皮等分煮水覆盖。还有一种方法,将蓝芽叶水浸泡,然后加入青矾、矾子同浸泡,使布料容易腐烂。)月白草色二色(都是用靛水轻微染色,现在的方法是用苋蓝煮水,半生半熟染色。)象牙色(芦木煮水薄染,或者用黄土。)藕褐色(苏木水薄染,加入莲子壳,青矾水薄覆盖。)
附:染包头青色(这种黑色不是从蓝靛中得到的,用栗壳或莲子壳煮一天,过滤出来,然后加入铁砂、皂矾在锅中再煮一夜,就变成深黑色。)
附:染毛青布色法(布青在芜湖已经有千年的历史了。因为它经过浆洗后呈现出青光,外国人都非常重视它。时间久了就会产生厌倦。毛青是近代出现的,它的方法是将松江的优质布料染成深青色,不再浆洗,吹干,用胶水参豆浆水一次。先准备好靛,称为标缸。放入其中轻轻染色后取出,红焰之色隐约可见。这种布料一时非常受欢迎。)
蓝淀:
所有五种蓝草都可以用来制作蓝淀。茶蓝即菘蓝,插根生长;蓼蓝、马蓝、吴蓝等都是撒子生长。最近又出现了蓼蓝小叶,俗称苋蓝,种植更加优良。
种植茶蓝的方法:冬天割取,将叶片一片片削下,放入地窖制作蓝淀。将植株上下部分砍去,靠近根部留下几寸。晾干后,埋入土中。春天烧净山土,使其非常肥沃,然后用锥子挖出斜眼,插入其中,自然生根发芽。其他蓝草都收集种子撒在畦圃中。暮春时节发芽,六月采摘果实,七月砍植株制作蓝淀。
制作蓝淀的方法:叶多茎多的蓝草放入地窖,叶少茎少的放入桶和缸中。水浸泡七天,汁液自然流出。每石水浆加入五升石灰,搅拌冲刷数十次,蓝淀就会凝结。水的温度固定,蓝淀沉于底部。最近出产,福建人种植的山茶蓝,数量是其他蓝草的几倍。山中结箬篓,用船运输。捞出的浮沫晒干后称为靛花。所有靛水放入缸中必须先用稻草灰水调和,每天用手拿竹棍搅动,次数不计,其中最好的称为标缸。
红花:
红花场地撒子种植,二月初播种,如果播种过早,苗高尺许就会生虫如黑蚁,吃掉根部就会立即死亡。在肥沃的土地上种植,苗高二三尺。每行打一个桩,绑上绳子横拦,以防狂风折断。如果土地贫瘠,尺五以下,不必这样做。
红花入夏就会开放,花下形成花穗,刺花从花穗上抽出。采摘红花的人必须一大早就带着露水摘取。如果太阳高了露水干了,花就会结成实,就不能采摘了。如果早上阴雨没有露水,开放的花较少,傍晚采摘没有关系,因为没有阳光的原因。红花每天开放,一个月才全部开放。入药用的不需要制作饼。如果入染料使用,必须按照方法制成饼然后使用,这样黄色的汁液就会完全去除,真正的红色才会显现出来。它的种子煎压出油,或者用银箔贴在扇面上,用这种油刷一次,火上烘干,立即变成金色。
制作红花饼的方法:带露水摘取红花,捣碎后用水淘洗,用布袋绞去黄色汁液。再用酸粟或米泔水捣碎。再淘洗,再绞去布袋中的汁液,用青蒿覆盖一晚,捏成薄饼,阴干收藏。染色家掌握了方法,我朱孔扬,这就是所说的猩红色(染纸吉礼用,也必须用紫矿,否则颜色全无。)
附:燕脂:
燕脂古代制作方法中,用紫矿染绵的是上品,红花汁和山榴花汁的次之。最近济宁市只用染色剩下的红花残渣制作,价格非常便宜。干燥的残渣称为紫粉,丹青家可能会收集使用,而染色家则将其视为废物。
槐花:
槐树十余年后才会开花结果。花初开未开的称为槐蕊,绿色的衣服需要,就像红花变成红色一样。采摘者张度籅稠其下而承之。用水煮一沸,过滤干燥捏成饼,供染色使用。一旦开放,花色逐渐变黄,采摘者用少许石灰晒拌后收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天工开物-上篇-彰施-注解
霄汉:指天空,古代认为天空高远无垠,故称霄汉。
阎浮:指人间,阎浮是佛教中世界的名称,这里指代人间。
云霞异色:云彩和霞光呈现出不同的颜色,形容天空色彩斑斓。
五彩:指五种颜色,古代指青、黄、赤、白、黑。
有虞氏:指古代的虞舜,这里指代上古的圣人。
凤:指凤凰,古代神话中的神鸟,象征着吉祥和美好。
麟:指麒麟,古代神话中的神兽,象征着吉祥和仁德。
林林青衣:形容众多穿着青色衣服的人。
黄朱:指黄色和朱红色,这里指代尊贵的颜色。
甘受和:指甘愿接受和谐。
白受采:指白色能够接受各种色彩的搭配。
丝、麻、裘、褐:指不同的纺织品,丝指丝绸,麻指麻布,裘指皮衣,褐指粗布。
造物:指创造万物的主宰,这里指自然。
大红色:一种鲜艳的红色,常用于染织。
苏木:一种植物,其树皮可提取红色染料。
明矾:一种矿物,用于净化水质和制作染料。
靛水:一种从蓝草中提取的染料水。
芦木:一种植物,其树皮可提取黄色染料。
麻稿灰:一种用麻秆灰制成的物质,用于漂白和染色。
碱水:一种碱性溶液,用于染色和漂白。
槐花:槐树的花朵,可用于染色。
蓝淀:一种从蓝草中提取的染料。
茶蓝:一种蓝草,可用于提取靛蓝染料。
蓼蓝:一种蓝草,可用于提取靛蓝染料。
马蓝:一种蓝草,可用于提取靛蓝染料。
吴蓝:一种蓝草,可用于提取靛蓝染料。
苋蓝:一种蓝草,可用于提取靛蓝染料。
紫矿:一种矿物,用于提取红色染料。
山榴花:石榴的花朵,可用于提取红色染料。
紫粉:一种由染残红花滓制成的粉末,用于染色。
槐蕊:槐树未开放的花蕾,可用于染色。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天工开物-上篇-彰施-评注
宋子曰:霄汉之间云霞异色,阎浮之内花叶殊形。天垂象而圣人则之,以五彩彰施于五色,有虞氏岂无所用其心哉?
此段开篇以天地自然景象为引,将天空的云霞与地面的花叶进行对比,突显出自然界的丰富多彩。‘天垂象而圣人则之’一句,表达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以及圣人从自然中汲取智慧的思想。‘有虞氏岂无所用其心哉?’则是对古代有虞氏氏族用心于自然之美的赞叹。
飞禽众而凤则丹,走兽盈而麟则碧,夫林林青衣,望阙而拜黄朱也,其义亦犹是矣。
此句进一步以飞禽走兽为例,说明自然界中各种生物都有其独特的色彩,而凤凰与麒麟则以其独特的颜色成为众生的典范。‘夫林林青衣,望阙而拜黄朱也’一句,则是对古代礼仪的描述,体现了古人对色彩的尊重与运用。
君子曰:‘甘受和,白受采。’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而使殊颜异色得以尚焉,谓造物不劳心者,吾不信也。
此段引用了古人的言论,强调了色彩在生活中的重要性。‘甘受和,白受采’表达了色彩调和之美,‘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则是对各种材质的赞美。最后一句‘谓造物不劳心者,吾不信也’则是对自然造物之精妙表示怀疑,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
○诸色质料
此部分详细介绍了各种颜色的制作方法,包括大红色、莲红、桃红色等,以及制作过程中所需的原材料和工具。这些描述不仅展现了古人对色彩的深入研究和运用,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
○蓝淀
此部分介绍了蓝淀的制作方法,包括茶蓝、蓼蓝、马蓝等不同种类的蓝草,以及种植、采摘、制作淀的过程。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植物的了解,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
○红花
此部分介绍了红花的种植、采摘、制作红花饼的过程,以及红花在染料制作中的应用。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植物的了解,也反映了古人对染料制作技术的掌握。
○造红花饼法
此部分详细介绍了制作红花饼的方法,包括摘取红花、捣熟、淘洗、绞去黄汁、捏成薄饼、阴干收贮等步骤。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染料制作技术的掌握,也反映了古人对细节的关注。
○附:燕脂
此部分介绍了燕脂的制作方法,包括紫矿染绵、红花汁及山榴花汁等不同原料,以及制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染料制作技术的掌握,也反映了古人对色彩的追求。
○槐花
此部分介绍了槐花的采摘、制作槐蕊饼的过程,以及槐花在染料制作中的应用。这些描述不仅展示了古人对植物的了解,也反映了古人对染料制作技术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