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

作者: 李渔(1611年—1680年),字笠翁,清代文学家、戏剧家。他以戏曲创作和生活艺术研究闻名,著有《笠翁十种曲》等。

年代:清代(17世纪)。

内容简要:一部生活艺术随笔,内容涵盖园林、饮食、服饰、养生等方面。李渔以独特的审美视角和幽默的语言,探讨了生活中的美学与艺术,是研究清代生活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原文

草木之种类极杂,而别其大较有三,木本、藤本、草本是也。

木本坚而难痿,其岁较长者,根深故也。

藤本之为根略浅,故弱而待扶,其岁犹以年纪。

草本之根愈浅,故经霜辄坏,为寿止能及岁。

是根也者,万物短长之数也,欲丰其得,先固其根,吾于老农老圃之事,而得养生处世之方焉。

人能虑后计长,事事求为木本,则见雨露不喜,而睹霜雪不惊;其为身也,挺然独立,至于斧斤之来,则天数也,岂灵椿古柏之所能避哉?

如其植德不力,而务为苟延,则是藤本其身,止可因人成事,人立而我立,人仆而我亦仆矣。

至于木槿其生,不为明日计者,彼且不知根为何物,遑计入土之浅深,藏荄之厚薄哉?

是即草木之流亚也。

噫,世岂乏草木之行,而反木其天年,藤其后裔者哉?

此造物偶然之失,非天地处人待物之常也。

○牡丹

牡丹得王于群花,予初不服是论,谓其色其香,去芍药有几?

择其绝胜者与角雌雄,正未知鹿死谁手。

及睹《事物纪原》,谓武后冬月游后苑,花俱开而牡丹独迟,遂贬洛阳,因大悟曰:“强项若此,得贬固宜,然不加九五之尊,奚洗八千之辱乎?”(韩诗“夕贬潮阳路八千”。)

物生有候,葭动以时,苟非其时,虽十尧不能冬生一穗;后系人主,可强鸡人使昼鸣乎?

如其有识,当尽贬诸卉而独崇牡丹。

花王之封,允宜肇于此日,惜其所见不逮,而且倒行逆施。

诚哉!其为武后也。

予自秦之巩昌,载牡丹十数本而归,同人嘲予以诗,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之句。

予曰:“彼以守拙得贬,予载之归,是趋冷非趋热也。”

兹得此论,更发明矣。

艺植之法,载于名人谱帙者,纤发无遗,予倘及之,又是拾人牙后矣。

但有吃紧一着,花谱偶载而未之悉者,请畅言之。

是花皆有正面,有反面,有侧面。

正面宜向阳,此种花通义也。

然他种犹能委曲,独牡丹不肯通融,处以南面则生,俾之他向则死,此其肮脏不回之本性,人主不能屈之,谁能屈之?

予尝执此语同人,有迂其说者。

予曰:“匪特士民之家,即以帝王之尊,欲植此花,亦不能不循此例。”

同人诘予曰:“有所本乎?”

予曰:“有本。吾家太白诗云:‘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者向北,则花非南面而何?”

同人笑而是之。

斯言得无定论?

○梅

花之最先者梅,果之最先者樱桃。

若以次序定尊卑,则梅当王于花,樱桃王于果,犹瓜之最先者曰王瓜,于义理未尝不合,奈何别置品,使后来居上。

首出者不得为圣人,则辟草昧致文明者,谁之力欤?

虽然,以梅冠群芳,料舆情必协;但以樱桃冠群果,吾恐主持公道者,又不免为荔枝号屈矣。

姑仍旧贯,以免抵牾。

种梅之法,亦备群书,无庸置吻,但言领略之法而已。

花时苦寒,即有妻梅之心,当筹寝处之法。

否则衾枕不备,露宿为难,乘兴而来者,无不尽兴而返,即求为驴背浩然,不数得也。

观梅之具有二:山游者必带帐房,实三面而虚其前,制同汤网,其中多设炉炭,既可致温,复备暖酒之用。此一法也。

园居者设纸屏数扇,覆以平顶,四面设窗,尽可开闭,随花所在,撑而就之。

此屏不止观梅,是花皆然,可备终岁之用。

立一小匾,名曰“就花居”。

花间竖一旗帜,不论何花,概以总名曰“缩地花”。

此一法也。

若家居种植者,近在身畔,远亦不出眼前,是花能就人,无俟人为蜂蝶矣。

然而爱梅之人,缺陷有二:凡到梅开之时,人之好恶不齐,天之功过亦不等,风送香来,香来而寒亦至,令人开户不得,闭户不得,是可爱者风,而可憎者亦风也。

雪助花妍,雪冻而花亦冻,令人去之不可,留之不可,是有功者雪,有过者亦雪也。

其有功无过,可爱而不可憎者惟日,既可养花,又堪曝背,是诚天之循吏也。

使止有日而无风雪,则无时无日不在花间,布帐纸屏皆可不设,岂非梅花之至幸,而生人之极乐也哉!

然而为之天者,则甚难矣。

蜡梅者,梅之别种,殆亦共姓而通谱者欤?

然而有此令德,亦乐与联宗。

吾又谓别有一花,当为蜡梅之异姓兄弟,玫瑰是也。

气味相孚,皆造浓艳之极致,殆不留余地待人者矣。

人谓过犹不及,当务适中,然资性所在,一往而深,求为适中,不可得也。

○桃

凡言草木之花,矢口即称桃李,是桃李二物,领袖群芳者也。

其所以领袖群芳者,以色之大都不出红白二种,桃色为红之级纯,李色为白之至洁,“桃花能红李能白”一语,足尽二物之能事。

然今人所重之桃,非古人所爱之桃;今人所重者为口腹计,未尝究及观览。

大率桃之为物,可目者未尝可口,不能执两端事人。

凡欲桃实之佳者,必以他树接之,不知桃实之佳,佳于接,桃色之坏,亦坏于接。

桃之未经接者,其色极娇,酷似美人之面,所谓“桃腮”、“桃靥”者,皆指天然未接之桃,非今时所谓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也。

即今诗人所咏,画图所绘者,亦是此种。

此种不得于名园,不得于胜地,惟乡村篱落之间,牧童樵叟所居之地,能富有之。

欲看桃花者,必策蹇郊行,听其所至,如武陵人之偶入桃源,始能复有其乐。

如仅载酒园亭,携姬院落,为当春行乐计者,谓赏他卉则可,谓看桃花而能得其真趣,吾不信也。

噫,色之极媚者莫过于桃,而寿之极短者亦莫过于桃,

“红颜薄命”之说,单为此种。凡见妇人面与相似而色泽不分者,即当以花魂视之,谓别形体不久也。然勿明言,至生涕泣。

○李

李是吾家果,花亦吾家花,当以私爱嬖之,然不敢也。唐有天下,此树未闻得封。天子未尝私庇,况庶人乎?以公道论之可已。与桃齐名,同作花中领袖,然而桃色可变,李色不可变也。“邦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邦无道,至死不变,强哉娇!”自有此花以来,未闻稍易其色,始终一操,涅而不淄,是诚吾家物也。至有稍变其色,冒为一宗,而此类不收,仍加一字以示别者,则郁李是也。李树较桃为耐久,逾三十年始老,枝虽枯而子仍不细,以得于天者独厚,又能甘淡守素,未尝以色媚人也。若仙李之盘根,则又与灵椿比寿。我欲绳武而不能,以著述永年而已矣。

○杏

种杏不实者,以处子常系之裙系树上,便结累累。予初不信,而试之果然。是树性喜淫者,莫过于杏,予尝名为“风流树”。噫,树木何取于人,人何亲于树木,而契爱若此,动乎情也?情能动物,况于人乎!必宜于处子之裙者,以情贵乎专;已字人者,情有所分而不聚也。予谓此法既验于杏,亦可推而广之。凡树木之不实者,皆当系以美女之裳;即男子之不能诞育者,亦当衣以佳人之裤。盖世间慕女色而爱处子,可以情感而使之动者,岂止一杏而已哉!

○梨

予播迁四方,所止之地,惟荔枝、龙眼、佛手诸卉,为吴越诸邦不产者,未经种植,其余一切花果竹木,无一不经葺理;独梨花一本,为眼前易得之物,独不能身有其树为楂梨主人,可与少陵不咏海棠,同作一等欠事。然性爱此花,甚于爱食其果。果之种类不一,中食者少,而花之耐看,则无一不然。雪为天上之雪,此是人间之雪;雪之所少者香,此能兼擅其美。唐人诗云:“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此言天上之雪。料其输赢不决,请以人间之雪,为天上解围。

○海棠

“海棠有色而无香”,此《春秋》责备贤者之法。否则无香者众,胡尽恕之,而独于海棠是咎?然吾又谓海棠不尽无香,香在隐跃之间,又不幸而为色掩。如人生有二枝,一枝稍粗,则为精者所隐;一术太长,则六艺皆通,悉为人所不道。王羲之善书,吴道子善画,此二人者,岂仅工书善画者哉?苏长公不善棋酒,岂遂一子不拈,一卮不设者哉?诗文过高,棋酒不足称耳。吾欲证前人有色无香之说,执海棠之初放者嗅之,另有一种清芬,利于缓咀,而不宜于猛嗅。使尽无香,则蜂蝶过门不入矣,何以郑谷《咏海棠》诗云:“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有香无香,当以蝶之去留为证。且香之与臭,敌国也。《花谱》云:“海棠无香而畏臭,不宜灌粪。”去此者必即彼,若是,则海棠无香之说,亦可备证于前,而稍白于后矣。噫,“大音希声”,“大羹不和”,奚必如兰如麝,扑鼻薰人,而后谓之有香气乎?

王禹偁《诗话》云:“杜子美避地蜀中,未尝有一诗及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生母名海棠,予空疏未得其考,然恐子美即善吟,亦不能物物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鼎革以前,吾乡杜姓者,其家海堂绝胜,予岁岁纵览,未尝或遗。尝赠以诗云:“此花不比别花来,题破东君着意培。不怪少陵无赠句,多情偏向杜家开。”似可为少陵解嘲。

秋海棠一种,较春花更媚。春花肖美人,秋花更肖美人;春花肖美人之已嫁者,秋花肖美人之待年者;春花肖美人之绰约可爱者,秋花肖美人之纤弱可怜者。处子之可怜,少妇之可爱,二者不可得兼,必将娶怜而割爱矣。相传秋海棠初无是花,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此花,可为“断肠花”。噫,同一泪也,洒之林中,即成斑竹,洒之地上,即生海棠,泪之为物神矣哉!

春海棠颜色极佳,凡有园亭者不可不备,然贫士之家不能必有,当以秋海棠补之。此花便于贫士者有二:移根即是,不须钱买,一也;为地不多,墙间壁上,皆可植之。性复喜阴,秋海棠所取之地,皆群花所弃之地也。

○玉兰

世无玉树,请以此花当之。花之白者尽多,皆有叶色相乱,此则不叶而花,与梅同致。千干万蕊,尽放一时,殊盛事也。但绝盛之事,有时变为恨事。众花之开,无不忌雨,而此花尤甚。一树好花,止须一宿微雨,尽皆变色,又觉腐烂可憎,较之无花,更为乏趣。群花开谢以时,谢者既谢,开者犹开,此则一败俱败,半瓣不留。语云:“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为玉兰主人者,常有延伫经年,不得一朝盼望者,讵非香国中绝大恨事?故值此花一开,便宜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全开不玩而俟盛开,则恐好事未行,而杀风景者至矣。噫,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

○辛夷

辛夷,木笔,望春花,一卉而数异其名,又无甚新奇可取,“名有余而实不足”者,此类是也。园亭极广,无一不备者方可植之,不则当为此花藏拙。

○山茶

花之最不耐开,一开辄尽者,桂与玉兰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开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犹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

而神仙者乎?又况种类极多,由浅红以至深红,无一不备。其浅也,如粉如脂,如美人之腮,如酒客之面;其深也,如朱如火,如猩猩之血,如鹤顶之珠。可谓极浅深浓淡之致,而无一毫遗憾者矣。得此花一二本,可抵群花数十本。惜乎予园仅同芥子,诸卉种就,不能再纳须弥,仅取盆中小树,植于怪石之旁。噫,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予其郭公也夫!

○紫薇

人谓禽兽有知,草木无知。予曰:不然。禽兽草木尽是有知之物,但禽兽之知,稍异于人,草木之知,又稍异于禽兽,渐蠢则渐愚耳。何以知之?知之于紫薇树之怕痒。知痒则知痛,知痛痒则知荣辱利害,是去禽兽不远,犹禽兽之去人不远也。人谓树之怕痒者,只有紫薇一种,余则不然。予曰:草木同性,但观此树怕痒,即知无草无木不知痛痒,但紫薇能动,他树不能动耳。人又问:既然不动,何以知其识痛痒?予曰:就人搔扒而不动者,岂人亦不知痛痒乎?由是观之,草木之受诛锄,犹禽兽之被宰杀,其苦其痛,俱有不忍言者。人能以待紫薇者待一切草木,待一切草木者待禽兽与人,则斩伐不敢妄施,而有疾痛相关之义矣。

○绣球

天工之巧,至开绣球一花而止矣。他种之巧,纯用天工,此则诈施人力,似肖尘世所为而为者。剪春罗、剪秋罗诸花亦然。天工于此,似非无意,盖曰:“汝所能者,我亦能之;我所能者,汝实不能为也。”若是,则当再生一二蹴球之人,立于树上,则天工之斗巧者全矣。其不屑为此者,岂以物为肖,而人不足肖乎?

○紫荆

紫荆一种,花之可已者也。但春季所开,多红少紫,欲备其色,故间植之。然少枝无叶,贴树生花,虽若紫衣少年,亭亭独立,但觉窄袍紧袂,衣瘦身肥,立于翩翩舞袖之中,不免代为。

○栀子

栀子花无甚奇特,予取其仿佛玉兰。玉兰忌雨,而此不忌;玉兰齐放齐凋,而此则开以次第。惜其树小而不能出檐,如能出檐,即以之权当玉兰,而补三春恨事,谁曰不可?

○杜鹃樱桃

杜鹃、樱桃二种,花之可有可无者也。所重于樱桃者,在实不在花;所重于杜鹃者,在西蜀之异种,不在四方之恒种。如名花俱备,则二种开时,尽有快心而夺目者,欲览余芳,亦愁少暇。

○石榴

芥子园之地不及三亩,而屋居其一,石居其一,乃榴之大者,复有四五株。是点缀吾居,使不落寞者,榴也;盘踞吾地,使不得尽栽他卉者,亦榴也。榴之功罪,不几半乎?然赖主人善用,榴虽多,不为赘也。榴性喜压,就其根之宜石者,从而山之,是榴之根即山之麓也;榴性喜日,就其阴之可庇者,从而屋之,是榴之地即屋之天也;榴之性又复喜高而直上,就其枝柯之可傍,而又借为天际真人者,从而楼之,是榴之花即吾倚栏守户之人也。此芥子园主人区处石榴之法,请以公之树木者。

○木槿

木槿朝开而暮落,其为生也良苦。与其易落,何如弗开?造物生此,亦可谓不惮烦矣。有人曰:不然。木槿者,花之现身说法以儆愚蒙者也。花之一日,犹人之百年。人视人之百年,则自觉其久,视花之一日,则谓极少而极暂矣。不知人之视人,犹花之视花,人以百年为久,花岂不以一日为久乎?无一日不落之花,则无百年不死之人可知矣。此人之似花者也。乃花开花落之期虽少而暂,犹有一定不移之数,朝开暮落者,必不幻而为朝开午落,午开暮落;乃人之生死,则无一定不移之数,有不及百年而死者,有不及百年之半与百年之二三而死者;则是花之落也必焉,人之死也忽焉。使人亦知木槿之为生,至暮必落,则生前死后之事,皆可自为政矣,无如其不能也。此人之不能似花者也。人能作如是观,则木槿一花,当与萱草并树。睹萱草则能忘忧,睹木槿则能知戒。

○桂

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但其缺陷处,则在满树齐开,不留余地。予有《惜桂》诗云:“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乃盈虚一定之理,凡有富贵荣华一蹴而至者,皆玉兰之为春光,丹桂之为秋色。

○合欢

“合欢蠲忿”,“萱草忘忧”,皆益人情性之物,无地不宜种之。然睹萱草而忘忧,吾闻其语矣,未见其人也。对合欢而蠲忿,则不必讯之他人,凡见此花者,无不解愠成欢,破涕为笑。是萱草可以不树,而合欢则不可不栽。栽之之法,《花谱》不详,非不详也,以作谱之作,非真能合欢之人也。渔人谈稼事,农父著樵经,有约略其词而已。凡植此树,不宜出之庭外,深闺曲房是其所也。此树朝开暮合,每至昏黄,枝叶互相交结,是名“合欢”。植之闺房者,合欢之花宜置合欢之地,如椿萱宜在承欢之所,荆棣宜在友于之场,欲其称也。此树栽于内室,则人开而树亦开,树合而人亦合。人既为之增愉,树亦因而加茂,所谓人地相宜者也。使居寂寞之境,不亦虚负此花哉?灌勿太肥,常以男女同浴之水,隔一宿而浇其根,则花之芳妍,较常加倍。此予既验之法,以无心偶试而得之。如其不信,请同觅二本,一植庭外,一植闺中,一浇肥水,不浇浴汤,验其孰盛孰衰,即知予言谬不谬矣。

○木芙蓉

水芙蓉之于夏,木芙蓉之于秋,可谓二季功臣矣。然水芙蓉必须池沼,“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者,不

可数得。茂叔之好,徒有其心而已。

木则随地可植。况二花之艳,相距不远。

虽居岸上,如在水中,谓之秋莲可,谓之夏莲亦可,即自认为三春之花,东皇未去也亦可。

凡有篱落之家,此种必不可少。

如或傍水而居,隔岸不见此花者,非至俗之人,即薄福不能消受之人也。

○夹竹桃

夹竹桃一种,花则可取,而命名不善。

以竹乃有道之士,桃则佳丽之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合而一之,殊觉矛盾。

请易其名为“生花竹”,去一桃字,便觉相安。

且松、竹、梅素称三友,松有花,梅有花,惟竹无花,可称缺典。

得此补之,岂不天然凑合?亦女祸氏之五色石也。

○瑞香

茂叔以莲为花之君子,予为增一敌国,曰:瑞香乃花之小人。

何也?《谱》载此花“一名麝囊,能损花,宜另植”。

予初不信,取而嗅之,果带麝味,麝则未有不损群花者也。

同列众芳之中,即有明侪之义,不能相资相益,而反崇之,非小人而何?

幸造物处之得宜,予以不能为患之势。

其开也,必于冬夏之交,是时群花摇落,诸卉未荣,及见此花者,仅有梅花、水仙二种,又在成功将退之候,当其锋也未久,故罹其毒也亦不深,此造物之善用小人也。

使易冬春之交而为春夏之交,则花王亦几被篡,矧下此者乎?

唐宋诸名流,无不怜香嗜色,赞以诗词者,皆以早春无花,得此可搔目痒,又但见其佳,而未逢其虐耳。

予僭为香国平章,焉得不秉公持正?

宁使一小人怒而欲杀,不敢不为众君子密提防也。

○茉莉

茉莉一花,单为助妆而设,其天生以媚妇人者乎?

是花皆晓开,此独暮开。

暮开者,使人不得把玩,秘之以待晓妆也。

是花蒂上皆无孔,此独有孔。

有孔者,非此不能受簪,天生以为立脚之地也。

若是,则妇人之妆,乃天造地设之事耳。

植他树皆为男子,种此花独为妇人。

既为妇人,则当眷属视之矣。

妻梅者,止一林逋,妻茉莉者,当遍天下而是也。

欲艺此花,必求木本。

藤本一样看花,但苦经年即死,视其死而莫之救,亦仁人君子所不乐为也。

木本最难为冬,予尝历验收藏之法。

此花痿于寒者什一,毙于干者什九,人皆畏冻而滴水不浇,是以枯死。

此见噎废食之法,有避呕逆而经时绝粒,其人尚存者乎?

稍暧微浇,大寒即止,此不易之法。

但收藏必于暧处,篾罩必不可无,浇不用水而用冷茶,如斯而已。

予艺此花三十年,皆为燥误,如今识花,以告世人,亦其否极泰来之会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译文

草木的种类非常繁杂,但大致可以分为三类:木本、藤本和草本。

木本植物坚硬不易枯萎,寿命较长,这是因为它们的根扎得深。

藤本植物的根较浅,因此较为柔弱,需要依附他物生长,寿命通常以年计算。

草本植物的根更浅,因此一经霜冻就会枯萎,寿命只能维持一年。

根是决定万物寿命长短的关键,想要获得丰厚的收获,必须先稳固根基。我从老农和老园丁的经验中,领悟到了养生和处世的道理。

人如果能深谋远虑,事事追求像木本植物那样稳固,那么即使遇到雨露也不会过分欣喜,遇到霜雪也不会惊慌;这样的人能够独立自主,即使遭遇斧斤之灾,那也是天命,岂是灵椿古柏所能避免的?

如果一个人不努力培养德行,只顾苟且偷生,那么他就像藤本植物一样,只能依附他人成事,别人站起来了,他才能站起来,别人倒下了,他也会倒下。

至于像木槿那样只顾眼前,不为未来打算的人,他们甚至不知道根是什么,更不用说考虑根扎得深浅、藏得厚薄了。

这样的人不过是草木中的次等罢了。

唉,世上难道缺少像草木一样行事的人吗?反而有些人像木本植物一样长寿,却让后代像藤本植物一样依附他人。

这是造物主的偶然失误,并非天地对待人和万物的常态。

○牡丹

牡丹被称为花中之王,我最初并不认同这一说法,认为它的颜色和香气与芍药相差无几。

如果选出最优秀的牡丹与芍药一较高下,胜负尚未可知。

直到我读到《事物纪原》,书中记载武则天在冬天游后苑时,其他花都开了,唯独牡丹迟迟不开,于是武则天将牡丹贬到洛阳。我这才恍然大悟,说道:“牡丹如此倔强,被贬也是理所当然的,但如果不给它九五之尊的地位,怎么能洗刷它被贬八千里的耻辱呢?”(韩愈的诗中有“夕贬潮阳路八千”的句子。)

万物生长都有其时节,芦苇按时节生长,如果不在适当的时节,即使是十个尧帝也无法在冬天种出一穗谷物;武则天作为君主,难道能强迫公鸡在白天打鸣吗?

如果她真有见识,应该将其他花卉都贬斥,唯独推崇牡丹。

牡丹被封为花王,应该从那时开始,可惜她的见识不够,反而倒行逆施。

这确实是武则天的作风啊!

我从秦地的巩昌带回十几株牡丹,朋友们嘲笑我,写了一首诗,其中有“群芳应怪人情热,千里趋迎富贵花”的句子。

我说:“牡丹因为倔强被贬,我带它回来,是趋冷而非趋热。”

现在有了这个理论,更加明白了。

种植牡丹的方法,名人谱牒中记载得非常详细,我如果再赘述,就是拾人牙慧了。

但有一个关键点,花谱中偶尔提到但没有详细说明的,我想在此畅谈一番。

所有的花都有正面、反面和侧面。

正面应该向阳,这是种植花卉的普遍道理。

然而其他花卉还能勉强适应,唯独牡丹不肯妥协,如果让它朝南生长,它就能活,如果让它朝其他方向,它就会死。这是牡丹倔强不屈的本性,连君主都无法让它屈服,谁能让它屈服呢?

我曾经对朋友说过这番话,有人觉得我的说法迂腐。

我说:“不仅是普通百姓家,即使是帝王之尊,想要种植牡丹,也必须遵循这个规律。”

朋友反问我:“有根据吗?”

我说:“有根据。我家李白的诗中说:‘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倚栏杆的人朝北,那么花不朝南又朝哪里呢?”

朋友笑着认同了我的说法。

这番话难道不是定论吗?

○梅

最早开的花是梅花,最早结的果是樱桃。

如果按照开花的顺序来定尊卑,那么梅花应该是花中之王,樱桃是果中之王,就像最早结的瓜叫王瓜一样,这在道理上并无不妥,但为什么偏偏要另立名目,让后来者居上呢?

最早出现的人不能成为圣人,那么开辟草昧、带来文明的人,又是谁的功劳呢?

虽然如此,以梅花为群芳之首,想必大家都会赞同;但如果以樱桃为群果之首,我担心主持公道的人,又会为荔枝鸣不平了。

姑且保持现状,以免引起争议。

种植梅花的方法,各类书籍中已经记载得很详细,无需我再赘述,我只谈如何欣赏梅花。

梅花开放时天气寒冷,即使有爱梅之心,也要考虑如何安顿自己。

否则,如果没有被褥和枕头,露宿在外会很困难,乘兴而来的人,往往无法尽兴而归,即使想效仿驴背上的浩然之气,也难以做到。

观赏梅花的工具有两种:山游的人必须带上帐篷,三面围实,前面敞开,形状像汤网,里面多设炉炭,既可以取暖,又可以用来温酒。这是一种方法。

园居的人可以设置几扇纸屏风,上面覆盖平顶,四面开窗,可以随意开闭,随着花的位置移动屏风。

这种屏风不仅可以用来观赏梅花,其他花卉也可以使用,可以全年使用。

立一块小匾,上面写着“就花居”。

花间竖一面旗帜,不论是什么花,都统称为“缩地花”。

这是另一种方法。

如果是在家中种植梅花,近在身旁,远也不出视线范围,这样花就能靠近人,不需要人像蜜蜂蝴蝶一样去追逐花了。

然而,爱梅的人有两个遗憾:每当梅花开放时,人的喜好和厌恶各不相同,天气的功过也不一样,风送来花香,但寒冷也随之而来,让人既不能开门,也不能关门,风既可爱又可憎。

雪让花更美,但雪也让花冻僵,让人既不能去掉雪,也不能留下雪,雪既有功也有过。

唯一有功无过、可爱而不可憎的是太阳,它既能滋养花朵,又能让人晒背,真是天的循吏啊。

如果只有太阳而没有风雪,那么人就可以无时无刻不在花间,帐篷和屏风都不需要设置,这岂不是梅花的最大幸运,也是人生的极乐吗?

然而,作为天,要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

蜡梅是梅花的别种,大概也是同姓通谱的吧?

然而蜡梅有这样的美德,我也乐于与它联宗。

我还认为有一种花,应该是蜡梅的异姓兄弟,那就是玫瑰。

它们的气味相似,都达到了浓艳的极致,几乎不留余地给人。

人们常说“过犹不及”,应当追求适中,但天性使然,一旦投入就会深陷其中,想要追求适中,是很难做到的。

○桃

凡是提到草木之花,人们脱口而出的就是桃李,桃李这两种植物,是群芳的领袖。

它们之所以能领袖群芳,是因为它们的颜色大多不出红白两种,桃花的红色极为纯正,李花的白色极为洁净,“桃花能红李能白”这句话,足以概括这两种花的特点。

然而,今人所重视的桃,并非古人所喜爱的桃;今人重视的是为了口腹之欲,未曾考虑观赏。

一般来说,桃这种东西,好看的未必好吃,不能两全其美。

凡是想要桃子果实好的,必须用其他树嫁接,但人们不知道,桃子果实好是因为嫁接,而桃花的颜色变差也是因为嫁接。

未经嫁接的桃树,花色极为娇艳,酷似美人的面庞,所谓的“桃腮”、“桃靥”,都是指天然未嫁接的桃树,而不是今天所说的碧桃、绛桃、金桃、银桃之类。

即使是今天诗人所吟咏、画家所描绘的,也是这种桃树。

这种桃树在名园和胜地中找不到,只有在乡村的篱笆旁、牧童和樵夫居住的地方,才能看到。

想要看桃花的人,必须骑着驴子到郊外,随遇而安,像武陵人偶然进入桃源一样,才能重新体验到那种乐趣。

如果只是在园亭中载酒,带着姬妾在院落中游玩,为了春天的行乐,说欣赏其他花卉还可以,但要说看桃花能得其真趣,我是不信的。

唉,颜色最娇媚的莫过于桃花,而寿命最短的也莫过于桃花,

“红颜薄命”这种说法,正是针对这种情况。凡是看到女子的面容与某种花相似而色泽不分明时,就应该将其视为花的灵魂,意味着她的形体不久将分离。但不要明说,以免引起她的哭泣。

○李

李是我家的果实,花也是我家的花,本应特别宠爱它,但我不敢。唐朝统治天下时,这种树从未被封赏。天子尚且不曾私下庇护,何况普通人呢?以公道来评价就可以了。李与桃齐名,同为花中的领袖,然而桃的颜色可以变化,李的颜色却不可变。“国家有道时,不改变自己的节操,真是坚强!国家无道时,至死不变,真是坚强!”自从有这种花以来,从未听说它的颜色稍有变化,始终如一,即使被污染也不会变黑,这确实是我家的东西。至于有些颜色稍有变化,冒充为同一类,但这类不被接受,仍然加一个字以示区别的,就是郁李。李树比桃树更耐久,超过三十年才开始衰老,即使枝条枯死,果实仍然不小,这是因为得天独厚,又能甘于淡泊,从未以色相媚人。像仙李的盘根,又与灵椿比寿。我想效仿而不能,只能通过著述来永存。

○杏

种杏树不结果实的人,可以用处女的裙子系在树上,便会结出累累果实。我起初不信,但试了之后果然如此。这种树性喜淫荡,莫过于杏树,我曾称之为“风流树”。唉,树木为何要取悦于人,人为何要亲近树木,而如此相爱,是因为情感的作用吗?情感能打动动物,何况是人呢!必须用处女的裙子,因为情感贵在专一;已经嫁人的女子,情感有所分散而不集中。我认为这种方法既然在杏树上有效,也可以推广。凡是树木不结果的,都应该用美女的衣裳系上;即使是男子不能生育的,也应该穿上佳人的裤子。因为世间慕女色而爱处女,可以用情感打动他们,岂止是杏树而已!

○梨

我四处迁徙,所到之处,只有荔枝、龙眼、佛手等植物,是吴越等地不产的,没有种植过,其余一切花果竹木,无一不经过整理;唯独梨花这一种,是眼前易得的东西,却无法拥有自己的梨树成为楂梨的主人,可以与杜甫不咏海棠,同为一等遗憾之事。但我爱这种花,胜过爱吃它的果实。果实的种类不一,好吃的少,而花的耐看,则无一不是如此。雪是天上的雪,这是人间的雪;雪所缺少的是香气,这花却能兼有这两种美。唐人诗云:“梅虽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这是说天上的雪。料想它们的输赢未定,请用人间的雪,为天上的雪解围。

○海棠

“海棠有色而无香”,这是《春秋》责备贤者的方法。否则无香的花很多,为何都宽恕它们,而唯独责备海棠呢?但我又认为海棠并非完全没有香气,香气在隐约之间,又不幸被颜色掩盖。就像人生有两枝,一枝稍粗,则被精者所掩盖;一术太长,则六艺皆通,却被人所不道。王羲之善书,吴道子善画,这两人岂仅是工书善画者呢?苏长公不善棋酒,岂遂一子不拈,一卮不设者呢?诗文过高,棋酒不足称耳。我想证明前人有色无香的说法,拿着初放的海棠嗅一嗅,另有一种清芬,适合慢慢品味,而不宜猛嗅。如果完全没有香气,那么蜂蝶过门不入,为何郑谷《咏海棠》诗云:“朝醉暮吟看不足,羡他蝴蝶宿深枝”?有香无香,应以蝶的去留为证。且香与臭是敌对的。《花谱》云:“海棠无香而畏臭,不宜灌粪。”去此者必即彼,若是,则海棠无香之说,也可备证于前,而稍白于后矣。唉,“大音希声”,“大羹不和”,何必如兰如麝,扑鼻薰人,而后谓之有香气呢?

王禹偁《诗话》云:“杜子美避地蜀中,未尝有一诗及海棠,以其生母名海棠也。”生母名海棠,我空疏未得其考,但恐怕子美即使善吟,也不能每物都咏到。一诗偶遗,即使后人议及父母。甚矣,才子之难为也。鼎革以前,我家乡杜姓者,其家海堂绝胜,我岁岁纵览,未尝或遗。曾赠以诗云:“此花不比别花来,题破东君着意培。不怪少陵无赠句,多情偏向杜家开。”似可为少陵解嘲。

秋海棠一种,比春花更媚。春花像美人,秋花更像美人;春花像已嫁的美人,秋花像待年的美人;春花像绰约可爱的美人,秋花像纤弱可怜的美人。处子的可怜,少妇的可爱,二者不可得兼,必将娶怜而割爱矣。相传秋海棠最初并无此花,因女子怀人不至,涕泣洒地,遂生此花,可为“断肠花”。唉,同一泪也,洒之林中,即成斑竹,洒之地上,即生海棠,泪之为物神矣哉!

春海棠颜色极佳,凡有园亭者不可不备,但贫士之家不能必有,当以秋海棠补之。此花便于贫士者有二:移根即是,不须钱买,一也;为地不多,墙间壁上,皆可植之。性复喜阴,秋海棠所取之地,皆群花所弃之地也。

○玉兰

世上没有玉树,请以此花代替。白色的花很多,都有叶色相乱,此花则无叶而花,与梅同致。千干万蕊,尽放一时,殊盛事也。但绝盛之事,有时变为恨事。众花之开,无不忌雨,而此花尤甚。一树好花,只需一宿微雨,尽皆变色,又觉腐烂可憎,较之无花,更为乏趣。群花开谢以时,谢者既谢,开者犹开,此则一败俱败,半瓣不留。语云:“弄花一年,看花十日。”为玉兰主人者,常有延伫经年,不得一朝盼望者,岂非香国中绝大恨事?故值此花一开,便宜急急玩赏,玩得一日是一日,赏得一时是一时。若初开不玩而俟全开,全开不玩而俟盛开,则恐好事未行,而杀风景者至矣。唉,天何仇于玉兰,而往往三岁之中,定有一二岁与之为难哉!

○辛夷

辛夷,木笔,望春花,一种花有多个不同的名字,又没有什么新奇可取,“名有余而实不足”者,此类是也。园亭极广,无一不备者方可植之,否则当为此花藏拙。

○山茶

花中最不耐开的,一开就凋谢的,是桂与玉兰;花中最能持久的,愈开愈盛的,是山茶、石榴。但石榴的持久,仍不及山茶;榴叶经霜即脱,山茶戴雪而荣。则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挟桃李之姿,历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

而神仙者乎?又何况种类极多,从浅红到深红,无一不备。浅色的,像粉像脂,像美人的腮,像酒客的脸;深色的,像朱砂像火,像猩猩的血,像鹤顶的珠。可以说是极尽深浅浓淡的极致,没有一丝遗憾。得到这种花一两株,可以抵得上几十株其他花。可惜我的园子只有芥子大小,各种花卉种满了,不能再容纳更多,只能取盆中的小树,种在怪石旁边。唉,善善而不能用,恶恶而不能去,我真是郭公啊!

○紫薇

人们说禽兽有知觉,草木没有知觉。我说:不是这样。禽兽草木都是有知觉的,只是禽兽的知觉,稍微不同于人,草木的知觉,又稍微不同于禽兽,逐渐蠢笨就逐渐愚昧罢了。怎么知道呢?从紫薇树怕痒就知道了。知道痒就知道痛,知道痛痒就知道荣辱利害,这样离禽兽不远,就像禽兽离人不远一样。人们说树怕痒的,只有紫薇一种,其他树不是这样。我说:草木本性相同,只要看这树怕痒,就知道没有草木不知道痛痒,只是紫薇能动,其他树不能动罢了。有人又问:既然不动,怎么知道它们知道痛痒?我说:被人搔扒而不动的人,难道也不知道痛痒吗?由此看来,草木被砍伐,就像禽兽被宰杀,它们的痛苦,都有不忍言说的。人如果能像对待紫薇一样对待一切草木,像对待一切草木一样对待禽兽和人,那么砍伐就不敢妄为,而有疾痛相关的意义了。

○绣球

天工的巧妙,到绣球花开为止了。其他花的巧妙,纯属天工,这花却假装施人力,像是模仿尘世的行为。剪春罗、剪秋罗这些花也是这样。天工在这里,似乎不是无意的,大概说:“你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我能做到的,你实在做不到。”如果是这样,那么应该再生一两个踢球的人,站在树上,那么天工的斗巧就全了。它不屑于这样做,难道是因为物像人,而人不足以像物吗?

○紫荆

紫荆这种花,是可以的。但春季开的花,多红少紫,想要备齐颜色,所以间或种植。然而枝条少叶子少,贴着树开花,虽然像紫衣少年,亭亭独立,但觉得窄袍紧袖,衣瘦身肥,站在翩翩舞袖中,不免代为。

○栀子

栀子花没什么奇特,我取它像玉兰。玉兰怕雨,而它不怕;玉兰齐放齐凋,而它则依次开放。可惜树小不能出檐,如果能出檐,就用它权当玉兰,弥补三春的遗憾,谁说不行呢?

○杜鹃樱桃

杜鹃、樱桃这两种花,是可以有也可以没有的。樱桃的重在果实不在花;杜鹃的重在西蜀的异种,不在四方的常种。如果名花都齐备,那么这两种花开时,尽有让人快心夺目的,想要欣赏余芳,也愁没有时间。

○石榴

芥子园的地不到三亩,而房子占了一部分,石头占了一部分,石榴大的,又有四五株。这是点缀我的居所,使不落寞的,是石榴;盘踞我的地,使不能尽栽其他花卉的,也是石榴。石榴的功过,不几乎一半吗?然而靠主人善用,石榴虽多,也不为累赘。石榴性喜压,就它的根适合石头的,从而堆山,是石榴的根就是山的麓;石榴性喜阳光,就它的阴凉可以庇护的,从而建屋,是石榴的地就是屋的天;石榴的性又喜高而直上,就它的枝条可以依靠,又借为天际真人的,从而建楼,是石榴的花就是我倚栏守户的人。这是芥子园主人处理石榴的方法,请以此公之于树木者。

○木槿

木槿早上开晚上落,它的生命真是辛苦。与其容易落,不如不开?造物主生出这种花,也可以说不怕麻烦了。有人说:不是这样。木槿是花现身说法来警示愚昧的。花的一天,就像人的百年。人看人的百年,就自觉很久,看花的一天,就觉得极少而极短暂了。不知道人看人,就像花看花,人以百年为久,花难道不以一日为久吗?没有一天不落的花,就没有百年不死的人可知了。这是人像花的地方。而花开花落的期限虽少而短暂,还有一定不移的数,早上开晚上落的,一定不会幻化为早上开中午落,中午开晚上落;而人的生死,就没有一定不移的数,有不到百年就死的,有不到百年的一半或三分之二就死的;那么花的落是必然的,人的死是突然的。如果人也知道木槿的生命,到晚上必落,那么生前死后的事,都可以自己掌控了,无奈人不能这样。这是人不能像花的地方。人如果能这样看,那么木槿这种花,应该和萱草并种。看萱草就能忘忧,看木槿就能知戒。

○桂

秋天的花香,没有能比得上桂花的。树是月中的树,香也是天上的香。但它的缺陷在于满树齐开,不留余地。我有《惜桂》诗说:“万斛黄金碾作灰,西风一阵总吹来。早知三日都狼藉,何不留将次第开?”盛极必衰,是盈虚一定的道理,凡是有富贵荣华一蹴而就的,都是玉兰的春光,丹桂的秋色。

○合欢

“合欢消除忿怒”,“萱草忘忧”,都是有益人情性的东西,没有地方不适合种植。然而看萱草而忘忧,我听过这话,没见过这样的人。对合欢而消除忿怒,就不必问别人,凡见到这花的人,没有不消气成欢,破涕为笑的。所以萱草可以不种,而合欢则不可不栽。栽的方法,《花谱》不详,不是不详,因为作谱的人,不是真能合欢的人。渔人谈农事,农夫写樵经,只是约略其词罢了。凡种这树,不宜种在庭院外,深闺曲房是它的地方。这树早上开晚上合,每到黄昏,枝叶互相交结,所以叫“合欢”。种在闺房的,合欢的花宜放在合欢的地方,像椿萱宜在承欢的地方,荆棣宜在友于的场所,想要它相称。这树种在内室,人开树也开,树合人也合。人既为之增加愉悦,树也因此更加茂盛,所谓人地相宜。如果住在寂寞的地方,不是虚负这花吗?浇水不要太肥,常用男女同浴的水,隔一夜浇它的根,那么花的芳香美丽,比平常加倍。这是我验证过的方法,无意中试出来的。如果不信,请找两株,一种在庭院外,一种在闺房中,一浇肥水,不浇浴汤,验证谁盛谁衰,就知道我的话对不对了。

○木芙蓉

水芙蓉在夏天,木芙蓉在秋天,可以说是两个季节的功臣。然而水芙蓉必须在水池中,“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不

可以数得出来。茂叔的喜好,只是心里想想而已。

树木随处都可以种植。何况这两种花的艳丽,相距不远。

虽然生长在岸上,却像在水中一样,称之为秋莲也可以,称之为夏莲也可以,甚至自认为是春天的花,东皇还未离去也可以。

凡是有篱笆的人家,这种花必不可少。

如果住在水边,隔岸看不到这种花的人,不是非常俗气的人,就是福气浅薄无法享受的人。

○夹竹桃

夹竹桃这种花,花虽然可取,但名字取得不好。

因为竹子是有道之士,桃则是美丽的人,道不同不相为谋,合在一起,显得矛盾。

请改名为“生花竹”,去掉一个“桃”字,便觉得和谐了。

而且松、竹、梅素来被称为三友,松有花,梅有花,只有竹子没有花,可以说是缺憾。

得到这种花来补充,岂不是天然凑合?这也是女娲氏的五色石。

○瑞香

茂叔认为莲花是花中的君子,我则增加一个敌国,说:瑞香是花中的小人。

为什么呢?《花谱》记载这种花“又名麝囊,能损害其他花,应该单独种植”。

我起初不信,拿来闻了闻,果然带有麝香味,麝香没有不损害其他花的。

与其他花并列在众芳之中,即使有同辈之义,不能互相帮助,反而推崇它,不是小人又是什么?

幸好造物主安排得当,让它无法造成危害。

它开花的时间,必定在冬夏之交,这时其他花已经凋谢,各种花卉还未盛开,看到这种花的,只有梅花和水仙两种,又是在它们即将凋谢的时候,受到它的影响时间不长,所以受害也不深,这是造物主善于利用小人的表现。

如果让它改在冬春之交开花,那么花王也几乎被篡夺,何况其他花呢?

唐宋时期的名流,无不怜香惜色,用诗词赞美它,都是因为早春没有花,得到这种花可以解眼馋,又只看到它的好处,而没有遇到它的害处。

我僭越为香国的平章,怎能不秉公持正?

宁可让一个小人愤怒想要杀我,也不敢不为众君子严密提防。

○茉莉

茉莉这种花,单为助妆而设,难道是天生来取悦妇人的吗?

这种花都在早晨开放,唯独它在傍晚开放。

傍晚开放,使人无法把玩,秘密地等待早晨化妆。

这种花的花蒂上都没有孔,唯独它有孔。

有孔,非此不能接受簪子,天生以为立脚之地。

如果是这样,那么妇人的化妆,就是天造地设的事情。

种植其他树都是为了男子,种植这种花独为妇人。

既然是为了妇人,就应该当作眷属来看待。

娶梅花的,只有林逋一人,娶茉莉的,应当遍天下都是。

想要种植这种花,必须选择木本。

藤本虽然也能看花,但苦于一年就死,看着它死去却无法挽救,也是仁人君子所不愿意做的。

木本最难过冬,我曾经多次试验收藏的方法。

这种花因寒冷而枯萎的占十分之一,因干旱而死的占十分之九,人们都害怕冻坏而不浇水,所以枯死。

这是因噎废食的方法,有人为了避免呕吐而长时间绝食,那人还能活吗?

稍微暖和时微浇,大寒时停止,这是不变的方法。

但收藏必须在暖和的地方,篾罩必不可少,浇水不用水而用冷茶,如此而已。

我种植这种花三十年,都因为干燥而失败,如今认识了这种花,告诉世人,也是它否极泰来的机会。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注解

木本:指树木,其茎干坚硬,寿命较长,根系深广。

藤本:指藤类植物,其茎干柔软,需要依附他物生长,寿命较短,根系较浅。

草本:指草类植物,其茎干柔软,寿命最短,根系最浅,经霜即凋。

灵椿古柏:灵椿和古柏都是长寿的象征,灵椿指传说中的神树,古柏指古老的柏树。

木槿:木槿花以其短暂的花期而著名,常被用来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无常。在文中,作者通过木槿花来反思人生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牡丹:中国传统的名花,被誉为“花中之王”,象征富贵和尊贵。

武后:指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以其强势和果断著称。

梅:中国传统的名花,象征坚韧和高洁,常与寒冬和雪景相联系。

樱桃:一种早春开花结果的植物,象征早熟和美好。

蜡梅:梅的一种变种,花期在冬季,花香浓郁。

玫瑰:一种花香浓郁的花卉,象征爱情和美丽。

桃:指桃树,文中提到桃色可变,与李树形成对比。

李:指李树,文中提到李树的花色不变,象征坚定不移的品质。

红颜薄命:指美丽的女子命运多舛,常遭遇不幸。

花魂:比喻美丽而命运多舛的女子。

邦有道,不变塞焉,强哉矫!邦无道,至死不变,强哉娇!:出自《论语》,意为国家有道德时,不改变自己的操守,是真正的坚强;国家无道德时,至死也不改变,是真正的坚强。

郁李:李树的一种,文中提到其花色稍有变化。

仙李:传说中的李树,象征长寿。

灵椿:传说中的神树,象征长寿。

绳武:指继承祖先的功业。

杏:指杏树,文中提到杏树性喜淫,象征风流。

处子:指未出嫁的女子。

梨:指梨树,文中提到梨花美丽,象征人间之美。

海棠:指海棠花,文中提到海棠有色无香,象征隐忍之美。

秋海棠:指秋海棠花,文中提到其象征断肠之情。

玉兰:指玉兰花,文中提到其花白而无叶,象征纯洁。

辛夷:指辛夷花,文中提到其名有余而实不足。

山茶:指山茶花,文中提到其花持久,象征坚韧。

紫薇:紫薇是一种常见的观赏植物,因其树皮光滑,触摸时会有‘怕痒’的反应,故有‘痒痒树’之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紫薇常被用来比喻敏感和感知能力。

绣球:绣球花因其花朵密集、色彩丰富而著称,常被用来象征团结和圆满。在文中,作者通过绣球花来探讨自然与人工的关系。

紫荆:紫荆花是香港的市花,象征着繁荣和团结。在文中,紫荆被描述为一种色彩丰富但形态单一的花卉。

栀子:栀子花以其香气和洁白的花朵而闻名,常被用来比喻纯洁和高雅。在文中,作者将栀子与玉兰进行比较,探讨了它们的生长习性。

杜鹃樱桃:杜鹃和樱桃都是春季开花的植物,杜鹃花以其鲜艳的色彩而著名,而樱桃则以其果实受到重视。在文中,作者讨论了这两种花在园林中的角色。

石榴:石榴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多子多福和繁荣。在文中,石榴被描述为园林中的重要元素,其生长习性和园林布局的关系被详细探讨。

桂:桂花是中国传统的香花之一,象征着高贵和纯洁。在文中,桂花的香气和开花习性被用来探讨自然界的规律和人生的哲理。

合欢:合欢花因其夜晚闭合、白天开放的习性而被称为‘合欢’,象征着和谐和幸福。在文中,合欢花被用来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和情感的表达。

木芙蓉:木芙蓉是秋季开花的植物,以其美丽的花朵和耐寒的特性而受到赞赏。在文中,木芙蓉被用来象征坚韧和美丽。

茂叔:指北宋理学家周敦颐,字茂叔,以爱莲著称。

东皇: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掌管春天的到来。

夹竹桃:一种植物,花美丽但有毒,常被用于园林观赏。

瑞香:一种花卉,以其香气闻名,但被认为对其他花卉有害。

茉莉:一种花卉,以其香气和美丽的花朵著称,常用于装饰和香料。

林逋:北宋诗人,以爱梅著称,有“梅妻鹤子”之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评注

这段文字通过对草木的分类和特性的描述,引申出人生哲理。作者以木本、藤本、草本为喻,分别象征人生的不同态度和命运。木本象征坚韧独立,藤本象征依赖他人,草本象征短暂脆弱。作者提倡人们应像木本一样,坚韧不拔,独立自主,不为外界的风雨所动。这种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理念相契合,强调个人修养和独立精神的重要性。

在牡丹的部分,作者通过对牡丹的赞美,表达了对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牡丹因不畏强权而被贬洛阳,作者认为这正是其高贵品质的体现。这种对牡丹的赞美,实际上是对不屈不挠、坚持自我价值的精神的赞美。作者通过牡丹的故事,传达了一种不畏强权、坚持自我的人生态度。

在梅的部分,作者通过对梅花的描述,表达了对高洁坚韧品质的赞美。梅花在寒冬中绽放,象征着坚韧和不屈。作者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传达了一种在逆境中坚持自我、不畏艰难的精神。这种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梅花香自苦寒来”理念相契合,强调在艰难环境中保持高洁品质的重要性。

在桃的部分,作者通过对桃花的描述,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追求。桃花象征着春天和美好,但作者指出,现代人过于追求桃的实用性,忽视了其观赏价值。作者提倡人们应回归自然,欣赏桃花的天然之美,而不是仅仅追求其果实。这种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理念相契合,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对草木的描述,引申出深刻的人生哲理,强调坚韧、独立、高洁和自然美的重要性。这些思想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相契合,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本文通过对各种花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独特见解。作者不仅描绘了花卉的外在美,还通过花卉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人生、道德和情感的思考。

在描写李树时,作者通过对比李树与桃树的花色变化,强调了李树坚定不移的品质,并将其与《论语》中的道德观念相联系,体现了作者对道德操守的重视。

在描写杏树时,作者通过杏树性喜淫的特点,探讨了情感的力量,认为情感能够感动万物,甚至影响树木的结实。这种观点反映了作者对情感在人与自然关系中作用的深刻认识。

在描写梨花时,作者通过对梨花的赞美,表达了对人间之美的向往。作者将梨花比作人间之雪,强调了其纯洁与美丽,并通过唐诗的引用,进一步丰富了梨花的文化内涵。

在描写海棠时,作者通过对海棠有色无香的特点的探讨,提出了对隐忍之美的思考。作者认为海棠的香气虽然隐跃,但并非无香,这种观点体现了作者对美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理解。

在描写秋海棠时,作者通过秋海棠的象征意义,表达了对断肠之情的感慨。作者认为秋海棠的美丽与可怜并存,反映了人生中爱与怜的矛盾与无奈。

在描写玉兰时,作者通过对玉兰花的短暂美丽的描写,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作者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体现了对生命短暂的深刻感悟。

在描写辛夷时,作者通过对辛夷花名有余而实不足的特点的批评,表达了对名实不符现象的反思。这种观点反映了作者对事物本质的重视。

在描写山茶时,作者通过对山茶花持久美丽的赞美,表达了对坚韧品质的推崇。作者将山茶花比作松柏,强调了其坚韧不拔的精神。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各种花卉的描写,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道德美和情感美的深刻理解。作者通过对花卉象征意义的探讨,表达了对人生、道德和情感的独特见解,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修养。

这段古文通过对各种花卉的描述和比喻,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作者不仅详细描述了每种花卉的形态和特性,还通过它们探讨了更深层次的文化和哲学问题。例如,通过紫薇的‘怕痒’特性,作者探讨了感知和意识的问题;通过绣球花,作者讨论了自然与人工的关系;通过木槿花,作者反思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这些内容不仅展示了作者对花卉的热爱和了解,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思考。

此外,作者在文中还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将花卉的特性与人类的情感和生活经验相联系,增强了文本的艺术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将石榴比作园林中的重要元素,不仅突出了石榴的美丽和实用价值,也象征了繁荣和多子多福的愿望。这种写法不仅丰富了文本的内涵,也使得读者能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花卉的美丽和文化的深度。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对花卉的赞美,也是对自然和生命的深刻反思。通过花卉这一自然元素,作者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的价值以及文化的传承,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艺术魅力。

本文通过对几种花卉的描述和评价,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见解和对花卉文化的深刻理解。首先,作者通过对莲花的描述,表达了对周敦颐爱莲之情的认同,同时也提出了自己对花卉的独特看法,认为花卉的美不仅在于其外在的艳丽,更在于其与环境的和谐共存。

在夹竹桃的描述中,作者提出了对夹竹桃命名的批评,认为其命名与竹和桃的特性不符,提出了“生花竹”的新命名,体现了作者对命名文化的重视和对语言美学的追求。

对瑞香的描述中,作者将其比喻为“花之小人”,通过对其特性的分析,揭示了自然界中生物间的复杂关系,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界平衡和谐的深刻理解。

最后,对茉莉的描述中,作者不仅赞美了茉莉的美丽和香气,还详细介绍了茉莉的种植和养护方法,体现了作者对花卉栽培的深厚知识和实践经验。

整体而言,本文不仅是对几种花卉的简单描述,更是通过对花卉的赏析,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理解和对花卉文化的独到见解,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闲情偶寄-种植部-木本第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85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