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

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奇闻异事和民间传说,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它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唐代的百科全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原文

物异

秦镜,儛溪古岸石窟有方镜,径丈余,照人五藏,秦皇世号为照骨宝。在无劳县境山。

风声木,东方朔西那汗国回,得风声木枝,帝以赐大臣。人有疾则枝汗,将死则折,应“人生年未半枝不汗”。

汉高祖入咸阳宫,宝中尤异者有青玉灯。檠高七尺五寸,下作蟠螭,以口衔灯。灯燃则鳞甲皆动,炳焕若列星。

珊瑚,汉积翠池中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本三柯,上有四百六十二条。是南越王赵佗所献,号为烽火树。夜有光影,常似欲燃。

石墨,无劳县山出石墨,爨之弥年不消。

异字,境山西有石壁,壁间千余字,色黄,不似镌刻,状如科斗,莫有识者。

田公泉,华阳雷平山有田公泉。饮之除肠中三虫。用以浣衣,胜灰汁。

萤火芝,良常山有萤火芝,其叶似草,实大如豆,紫花,夜视有光。食一枚,心中一孔明。食至七,心七窍洞彻,可以夜书。

石人,寻阳山上有石人,高丈余。虎至此,辄倒石人前。

冬瓜,晋高衡为魏郡太守,戍石头。其孙雅之在厩中,有神来降,自称白头公,所拄杖光照一室。又有一物如冬瓜,眼遍其上也。

豫章船,昆明池汉时有豫章船一艘,载一千人。

铜驼,汉元帝竟宁元年,长陵铜驼生毛,毛端开花。

篊,晋时钱塘有人作篊,年收鱼亿计,号为万匠篊。

碑龟,临邑县北有华公墓,碑寻失,唯趺龟存焉。石赵世,此龟夜常负碑入水,至晓方出,其上常有萍藻。有伺之者,果见龟将入水,因叫呼,龟乃走,坠折碑焉。

陆盐,昆吾陆盐周十余里,无水,自生天盐。月满则如积雪,味甘。月亏则如薄霜,味苦。月尽则全尽。颍阳碑,魏曹丕受禅处,后六字生金。司马氏金行,明六世迁魏也。

泉,元街县有泉,泉眼中水交旋如盘龙。或试挠破之,寻手成龙状。驴马饮之,皆惊走。

石漆,高奴县石脂水,水腻浮水上如漆,采以膏车及燃灯,极明。

麝〈衤登〉,晋时有徐景,于宣阳门外得一锦麝〈衤登〉。至家开视,有虫如蝉,五色,后两足各缀一五铢钱。

玉龙,梁大同八年,戍主杨光欣获玉龙一枚,长一尺二寸,高五寸,雕镂精妙,不似人作。腹中容斗余,颈亦空曲。置水中,令水满,倒之,水从口出,水声如琴瑟。水尽乃止。

木字,齐永明九年,秣陵安明寺有古树,伐以为薪,木自然有”法大德”三字。

木简,齐建元初,延陵季子庙旧有涌井,井北忽有金石声,掘深二尺,得涌泉。泉中得木简,长一尺,广一寸二分,隐起字曰”卢山道士张陵再拜谒”。木坚而白,字色黄。赤木,宗庙地中生赤木,人君礼名得其宜也。

红沫,练丹砂为黄金,碎以染笔,书入石中,削去逾明,名曰红沫。

镜石,济南郡有方山,相传有奂生得仙于此。山南有明镜崖,石方三丈,魑魅行伏,了了然在镜中。南燕时,镜上遂使漆焉。俗言山神恶其照物,故漆之。

承受石,筑阳县水中,有孤石挺出,其下澄潭。时有见此石根如竹,色黄。见者多凶,俗号承受石。

锥,中牟县魏任城王台下池中,有汉时铁锥,长六尺,入地三尺,头西南指,不可动。

釜石,夷道县有釜濑,其石大者如釜,小者如斗,形色乱真,唯宝中耳。

鱼石,衡阳湘乡县有石鱼山,山石色黑,理若生雌黄。开发一重,辄有鱼形,鳞鳍首尾有若画,长数寸,烧之作鱼腥。

铜神,衡阳唐安县东有略塘,塘有铜神。往往铜声激水,水为变绿作铜腥,鱼尽死。

材下,宿县山下有神宇,溱水至此,沸腾鼓怒。槎木泛至此沦没,竟无出者,世人以为河伯下材。

鼓杖,含洭县翁水口下东岸有圣鼓杖,即阳山之鼓杖也。横在川侧,冲波所激,未尝移动。众鸟飞鸣,莫有萃者,船人误以篙触,必患疟。

井,石阳县有井,水半青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粥饮,悉作金色,气甚芬馥。

燃石,建城县出燃石,色黄理疏。以水灌之则热,安鼎其上,可以炊也。

石鼓,冀县有天鼓山,山有石如鼓。河鼓星摇动则石鼓鸣,鸣则秦土有殃。

半汤湖,句容县吴渎塘有半汤湖,湖水半冷半热,热可以瀹鸡,皆有鱼。发入辄死。

盐,朐腮(一曰肋)县盐井有盐方寸,中央隆起如张伞,名曰伞子盐。

泉,玉门军有芦葭泉,周二丈,深一丈,驼马千头饮之不竭。

伏苓,沈约谢始安王赐伏苓一枚,重十二斤八两,有表。

古锅,虢州陵县石城岗有古锅一口,树生其内,大数围。

君王盐,白盐崖有盐如水精,名为君王盐。

手板,宋山阳王休祐,屡以言语忤颜。有庾道敏者,善相手板。休祐以己手板托言他人者,庾曰:”此板乃贵,然使人多忤。”休祐以褚渊详密,乃换其手板。别日,褚于帝前称下官,帝甚不悦。

鼠丸,王肃造逐鼠丸,以铜为之,昼夜自转。

木囚,《论衡》言,李子长为政,欲知囚情。以梧桐为人,象囚之形,凿地为臼,以芦苇为郭,藉卧木囚于其中。囚当罪,木囚不动。囚或冤,木囚乃奋起。

苏秦金,魏时,洛阳令史高显掘得黄金百斤,铭曰”苏秦金”。

梨,洛阳报德寺梨,重六斤。

甑花,滕景真在广州七层寺,元徽中,罢职归家,婢炊,釜中忽有声如雷,米上芃芃隆起。滕就视,声转壮,甑上花生数十,渐长似莲花,色赤,有光似金,俄顷萎灭。旬日,滕得病卒。

官金中蝼顶金最上,六两为一垛,有卧蝼蛄穴及水皋形,当中陷处名曰趾

腹。又铤上凹处有紫色,名紫胆。开元中,有大唐金(一有”印”字),即官金也。

玄金,唐太宗时,汾州言青龙白虎吐物在空中,有光如火,坠地陷入二尺。掘之,得玄金,广尺余,高七寸。

芝,天保初,临川人李嘉胤所居柱上生芝草,状如天尊,太守张景佚拔柱献焉。

龟,建中四年,赵州宁晋县沙河北,有大棠梨树。百姓常祈祷,忽有群蛇数十,自东南来,渡北岸,集棠梨树下为二积,留南岸者为一积。俄见三龟径寸,绕行积傍,积蛇尽死。乃各登其积,视蛇腹各有疮,若矢所中。刺史康日知图甘棠奉三龟来献。

雪,贞元二年,长安大雪,平地深尺余。雪上有薰黑色。

雨木,贞元四年,雨木于陈留,大如指,长寸许。每木有孔通中,所下其立如植,遍十余里。

齿,梵那衍国有金轮王齿,长三寸。

石柱,劫化他国有石柱,高七十余尺,无忧王所建。色绀光润,随人罪福影其上。

旃檀鼓,于阗城东南有大河,溉一国之田。忽然绝流,其国王问罗洪僧,言龙所为也。王乃祠龙,水中有一女子,凌波而来,拜曰:“妾夫死,愿得大臣为夫,水当复旧。”有大臣请行,举国送之。其臣车驾白马,入水不溺。中河而后,白马浮出,负一旃檀鼓及书一函。发书,言大鼓悬城东南,寇至鼓当自鸣。后寇至,鼓辄自鸣。

石靴,于阗国刹利寺有石靴。

石阜石,河目县东有石阜石,破之,有禄马迹。

舍利,东迦毕诚国有窣堵波,舍利常见,如缀珠幡,循绕表树(一曰柱)。

虮像,健驮逻国石壁上有佛像。初,石壁有金色虮,大者如指,小者如米,啮石壁如雕镌,成立佛状。

焦米,乾陀国昔尸毗王仓库为火所烧,其中粳米焦者,于今尚存。服一粒,永不患疟。

辟支佛靴,于阗国赞摩寺有辟支佛靴,非皮非彩,岁久不烂。

石驼溺,拘夷国北山有石驼溺,水溺下,以金、银、铜、铁、瓦、木等器盛之皆漏,掌承之亦透,唯瓢不漏。服之,令人身上臭毛落尽得仙。出《论衡》。

人木,大食西南二千里有国,山谷间树枝上化生人首,如花,不解语。人借问,笑而已,频笑辄落。

马,俱位国以马种莳,大食国马解人语。

石人,莱子国海上有石人,长一丈五尺,大十围。昔秦始皇遣此石人,追劳山不得,遂立于此。

铜马,俱德建国鸟浒河中滩派中有火祆祠,相传祆神本自波斯国乘神通来此,常见灵异,因立祆祠。内无象,于大屋下置大小炉,舍檐向西,人向东礼。有一铜马,大如次马,国人言自天下,屈前脚在空中而对神立,后脚入土。自古数有穿视者,深数十丈,竟不及其蹄。西域以五月为岁,每岁日,鸟浒河中有马出,其色如金,与此铜马嘶相应,俄复入水。近有大食王不信,入祆祠,将坏之,忽有火烧其兵,遂不敢毁。

蛇碛,苏都瑟匿国西北有蛇碛,南北蛇原五百余里,中间遍蛇,毒气如烟。飞鸟坠地,蛇因吞食。或大小相噬,及食生草。

石鼍,私诃条国金辽山寺中有石鼍,众僧饮食将尽,向石鼍作礼,于是饮食悉具。

神厨,俱振提国尚鬼神,城北隔真珠江二十里有神,春秋祠之。时国王所须什物金银器,神厨中自然而出,祠毕亦灭。天后使验之,不妄。

毒槊,南蛮有毒槊,无刃,状如朽铁,中人无血而死。言从天雨下,入地丈余,祭地方撅得之。

甲,辽城东有锁甲,高丽言前燕时白天而落。

土槟榔,状如槟榔,在孔穴间得之,新者犹软,相传蟾蜍矢也。不常有之,主治恶疮。

鬼矢,生阴湿地,浅黄白色。或时见之,主疮。

石栏干,生大海底,高尺余,有根,茎上有孔如物点。渔人纲育取之,初出水正红色,见风渐渐青色。主石淋。

壁影,高邮县有一寺,不记名,讲堂西壁枕道。每日晚,人马车舆影悉透壁上,衣红紫者,影中卤莽可辨。壁厚数尺,难以理究。辰午之时则无。相传如此二十余年矣,或一年半年不见。成式太和初扬州见寄客及僧说。

醢石,成式群从有言,少时尝毁鸟巢,得一黑石如雀卵,圆滑可爱。后偶置醋器中,忽觉石动,徐视之,有四足如綖,举之,足亦随缩。

桃核,水部员外郎杜陟,常见江淮市人以桃核扇量米,止容一升,言于九嶷山溪中得。

人足,处士元固言,贞元初,尝与道侣游华山,谷中见一人股,袜履犹新,断如膝头,初无疮迹。

瓷碗,江淮有士人庄居,其子年二十余,常病魔。其父一日饮茗,瓯中忽〈面包〉起如沤,高出瓯外,莹净若琉璃。中有一人,长一寸,立于沤,高出瓯外。细视之,衣服状貌,乃其子也。食顷,爆破,一无所见,茶碗如旧,但有微璺耳。数日,其子遂着神,译神言,断人休咎不差谬。

铁镜,荀讽者,善药性,好读道书,能言名理,樊晃尝给其絮帛。有铁镜,径五寸余,鼻大如拳,言于道者处得。亦无他异,但数人同照,各自见其影,不见别人影。

大虫皮,永宁王盐铁,旧有大虫皮,大如一掌,须尾斑点如犬者。

人腊,李章武有人腊,长三寸余,头项〈骨中〉肋成就,云是憔侥国人。

牛黄,牛黄在胆中,牛有黄者,或吐弄之。集贤校书张希复言,尝有人得其所吐黄,剖之,中有物如蝶飞去。

上清珠,肃宗为儿时,常为玄宗所器。每坐于前,熟视其貌,谓武惠妃曰:“此儿甚有异相,他日亦吾家一有福天子。”因命取上清玉珠,以绛纱裹之,系于

颈。是开元中罽宾国所贡,光明洁白,可照一室,视之,则仙人玉女、云鹤降节之形摇动于其中。

及即位,宝库中往往有神光。异日掌库者具以事告,帝曰:“岂非上清珠耶?”遂令出之,绛纱犹在,因流泣遍示近臣曰:“此我为儿时,明皇所赐也。”遂令贮之以翠玉函,置之于卧内。四方忽有水旱兵革之灾,则虔恳祝之,无不应验也。

楚州界有小山,山上有室而无水。僧智一掘井,深三丈遇石。凿石穴及土,又深五十尺,得一玉,长尺二,阔四尺,赤如琥珀,每面有六龟子,燦耀可爱,中若可贮水状。僧偶击一角视之,遂沥血,半月日方止。

虞乡有山观,甚幽寂,有涤阳道士居焉。太和中,道士尝一夕独登坛,望见庭內忽有异光,自井泉中发。俄有一物,状若兔,其色若精金,随光而出,环绕醮坛。久之,复入于井。自是每夕辄见。道士异其事,不敢告于人。后因淘井得一金兔,甚小,奇光烂然,即置于巾箱中。时御史李戎职于蒲津,与道士友善,道士因以遗之。其后戎自奉先县令为忻州刺史,其金兔忽亡去。后月余而戎卒。

李师古治山亭,掘得一物,类铁斧头。时李章武游东平,师古示之,武惊曰:“此禁物也,可饮血三斗。”验之而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译文

物异

秦镜,儛溪古岸的石窟中有一面方镜,直径一丈多,能照出人的五脏六腑,秦始皇时代被称为照骨宝。这面镜子位于无劳县的山中。

风声木,东方朔从西那汗国回来,带回了风声木的枝条,皇帝将其赐给大臣。人有病时枝条会出汗,人将死时枝条会折断,应验了“人生年未半枝不汗”的说法。

汉高祖进入咸阳宫,宝物中最奇特的是青玉灯。灯架高七尺五寸,下面有蟠螭,用嘴衔着灯。灯点燃时,鳞甲都会动,光彩夺目如同天上的星星。

珊瑚,汉朝积翠池中的珊瑚,高一丈二尺,一根主干分出三根枝条,上面有四百六十二条。这是南越王赵佗所献,被称为烽火树。夜晚有光影,常常像要燃烧起来。

石墨,无劳县的山中出产石墨,燃烧后多年不灭。

异字,境山西边有石壁,壁上有千余字,颜色发黄,不像是雕刻的,形状像蝌蚪,没有人能认识。

田公泉,华阳雷平山有田公泉。喝了它能除去肠中的三种寄生虫。用来洗衣服,比灰汁还好。

萤火芝,良常山有萤火芝,叶子像草,果实像豆子大小,开紫色的花,夜晚看有光。吃一颗,心中会有一孔明亮。吃到七颗,心中七窍都会通明,可以在夜晚写字。

石人,寻阳山上有石人,高一丈多。老虎到这里,就会倒在石人面前。

冬瓜,晋朝高衡担任魏郡太守,驻守石头城。他的孙子雅之在马厩中,有神降临,自称白头公,所拄的杖光照满屋。还有一个东西像冬瓜,眼睛遍布其上。

豫章船,昆明池在汉朝时有一艘豫章船,能载一千人。

铜驼,汉元帝竟宁元年,长陵的铜驼长出了毛,毛的顶端开花。

篊,晋朝时钱塘有人建造了篊,每年能捕鱼上亿,被称为万匠篊。

碑龟,临邑县北边有华公墓,碑文已经丢失,只剩下龟趺。石赵时代,这只龟常在夜晚背着碑入水,到天亮才出来,碑上常有萍藻。有人守候,果然看到龟要入水,便大声呼喊,龟于是逃走,碑也因此折断。

陆盐,昆吾的陆盐方圆十余里,没有水,自然生成天盐。月满时像积雪,味道甘甜。月亏时像薄霜,味道苦涩。月尽时则完全消失。颍阳碑,魏曹丕受禅的地方,后来六个字生出金子。司马氏金行,表明六世迁魏。

泉,元街县有泉,泉眼中的水旋转如盘龙。有人试着搅动它,水立刻变成龙形。驴马喝了这水,都会惊跑。

石漆,高奴县的石脂水,水面上浮着一层油腻如漆的东西,采集后可以用来润滑车轴和点灯,非常明亮。

麝〈衤登〉,晋朝时徐景在宣阳门外得到一件锦麝〈衤登〉。回家打开一看,里面有虫像蝉,五色斑斓,后两足各挂着一枚五铢钱。

玉龙,梁大同八年,戍主杨光欣得到一枚玉龙,长一尺二寸,高五寸,雕刻精美,不像是人工制作的。腹中可以容纳一斗多水,颈部也是空曲的。放在水中,让水满,倒出来时,水从口中流出,声音如琴瑟。水尽才停止。

木字,齐永明九年,秣陵安明寺有古树,砍伐后作为柴火,木头上自然有“法大德”三个字。

木简,齐建元初年,延陵季子庙旧有涌井,井北忽然有金石声,挖深二尺,得到涌泉。泉中得到木简,长一尺,宽一寸二分,隐起字写着“卢山道士张陵再拜谒”。木头坚硬而白,字色黄。赤木,宗庙地中生赤木,人君礼名得其宜也。

红沫,练丹砂为黄金,碎后用来染笔,写在石头上,削去后更加明亮,名叫红沫。

镜石,济南郡有方山,相传有奂生在此成仙。山南有明镜崖,石头方三丈,魑魅行走,清晰可见在镜中。南燕时,镜上被涂了漆。俗言山神厌恶它照物,所以涂漆。

承受石,筑阳县的水中,有孤石突出,下面有澄潭。时常有人看到这石根如竹,色黄。见到的人多凶,俗号承受石。

锥,中牟县魏任城王台下池中,有汉时的铁锥,长六尺,入地三尺,头向西南,不可动。

釜石,夷道县有釜濑,石头大的像釜,小的像斗,形状颜色乱真,只有宝中才有。

鱼石,衡阳湘乡县有石鱼山,山石色黑,纹理像生雌黄。开发一层,就有鱼形,鳞鳍首尾像画的一样,长数寸,烧起来有鱼腥味。

铜神,衡阳唐安县东有略塘,塘中有铜神。常常有铜声激水,水变绿有铜腥味,鱼全死。

材下,宿县山下有神宇,溱水到这里,沸腾鼓怒。槎木漂到这里沉没,竟无出者,世人以为河伯下材。

鼓杖,含洭县翁水口下东岸有圣鼓杖,即阳山之鼓杖也。横在川侧,冲波所激,未尝移动。众鸟飞鸣,莫有萃者,船人误以篙触,必患疟。

井,石阳县有井,水半青半黄。黄者如灰汁,取作粥饮,悉作金色,气甚芬馥。

燃石,建城县出燃石,色黄理疏。以水灌之则热,安鼎其上,可以炊也。

石鼓,冀县有天鼓山,山有石如鼓。河鼓星摇动则石鼓鸣,鸣则秦土有殃。

半汤湖,句容县吴渎塘有半汤湖,湖水半冷半热,热可以煮鸡,都有鱼。发入辄死。

盐,朐腮(一曰肋)县盐井有盐方寸,中央隆起如张伞,名曰伞子盐。

泉,玉门军有芦葭泉,周二丈,深一丈,驼马千头饮之不竭。

伏苓,沈约谢始安王赐伏苓一枚,重十二斤八两,有表。

古锅,虢州陵县石城岗有古锅一口,树生其内,大数围。

君王盐,白盐崖有盐如水精,名为君王盐。

手板,宋山阳王休祐,屡以言语忤颜。有庾道敏者,善相手板。休祐以己手板托言他人者,庾曰:”此板乃贵,然使人多忤。”休祐以褚渊详密,乃换其手板。别日,褚于帝前称下官,帝甚不悦。

鼠丸,王肃造逐鼠丸,以铜为之,昼夜自转。

木囚,《论衡》言,李子长为政,欲知囚情。以梧桐为人,象囚之形,凿地为臼,以芦苇为郭,藉卧木囚于其中。囚当罪,木囚不动。囚或冤,木囚乃奋起。

苏秦金,魏时,洛阳令史高显掘得黄金百斤,铭曰”苏秦金”。

梨,洛阳报德寺梨,重六斤。

甑花,滕景真在广州七层寺,元徽中,罢职归家,婢炊,釜中忽有声如雷,米上芃芃隆起。滕就视,声转壮,甑上花生数十,渐长似莲花,色赤,有光似金,俄顷萎灭。旬日,滕得病卒。

官金中蝼顶金最上,六两为一垛,有卧蝼蛄穴及水皋形,当中陷处名曰趾

腹部。另外,铤的上凹处有紫色,称为紫胆。开元年间,有大唐金(有的版本有“印”字),即官方的金子。

玄金,唐太宗时期,汾州有人报告说青龙和白虎在空中吐出物品,光芒如火,坠地后陷入地下二尺。挖掘后,得到玄金,宽一尺多,高七寸。

芝草,天保初年,临川人李嘉胤所住的柱子上长出了芝草,形状像天尊,太守张景佚拔下柱子献给了朝廷。

龟,建中四年,赵州宁晋县沙河北岸有一棵大棠梨树。百姓常常在此祈祷,忽然有数十条蛇从东南方向来,渡过北岸,聚集在棠梨树下形成两堆,留在南岸的形成一堆。不久,看到三只直径一寸的龟绕着蛇堆行走,蛇堆中的蛇全部死亡。人们各自登上蛇堆,看到蛇的腹部都有伤口,像是被箭射中。刺史康日知将甘棠图和三只龟一起献给了朝廷。

雪,贞元二年,长安下了大雪,平地积雪一尺多深。雪上有薰黑色。

雨木,贞元四年,陈留地区下了一场木雨,木块大小如手指,长约一寸。每块木头上都有孔洞,落在地上像种植一样直立,遍布十余里。

齿,梵那衍国有金轮王的牙齿,长三寸。

石柱,劫化他国有一根石柱,高七十多尺,是无忧王所建。颜色深蓝,光泽润泽,随着人的罪福,影子会出现在石柱上。

旃檀鼓,于阗城东南有一条大河,灌溉着全国的田地。忽然河水断流,国王询问罗洪僧,说是龙所为。国王于是祭祀龙,水中出现一个女子,踏波而来,拜见国王说:“我的丈夫死了,希望得到一位大臣作为丈夫,河水就会恢复原状。”有一位大臣自愿前往,全国人送行。这位大臣骑着白马进入水中,不会沉没。到了河中央后,白马浮出水面,背着一只旃檀鼓和一封信。打开信,信中说将大鼓悬挂在城东南,敌人到来时鼓会自动鸣响。后来敌人到来,鼓果然自动鸣响。

石靴,于阗国的刹利寺有一双石靴。

石阜石,河目县东有一块石阜石,打破后,里面有禄马的足迹。

舍利,东迦毕诚国有窣堵波,舍利经常出现,像缀珠的幡一样,环绕在表树(一说柱子)上。

虮像,健驮逻国的石壁上有佛像。最初,石壁上有金色的虮,大的如手指,小的如米粒,咬噬石壁如同雕刻,最终形成了佛像的形状。

焦米,乾陀国从前尸毗王的仓库被火烧毁,其中焦糊的粳米至今仍然存在。服用一粒,永远不会得疟疾。

辟支佛靴,于阗国的赞摩寺有一双辟支佛靴,既不是皮革也不是彩绘,年代久远却不腐烂。

石驼溺,拘夷国北山有石驼溺,水流下时,用金、银、铜、铁、瓦、木等器皿盛接都会漏掉,用手掌接也会穿透,只有瓢不会漏。服用后,人身上的臭毛会全部脱落,最终成仙。出自《论衡》。

人木,大食国西南两千里有一个国家,山谷间的树枝上会化生出人头,像花一样,不会说话。人们询问时,只会笑,笑得多了就会掉落。

马,俱位国用马种田,大食国的马能听懂人话。

石人,莱子国海上有石人,高一丈五尺,粗十围。从前秦始皇派遣这个石人,追赶劳山未果,于是立在此处。

铜马,俱德建国鸟浒河中滩派中有火祆祠,相传祆神从波斯国乘神通而来,经常显现灵异,因此建立了祆祠。祠内没有神像,在大屋下放置大小炉子,屋檐朝西,人们朝东礼拜。有一匹铜马,大小如次马,国人说是从天而降,前脚屈在空中对着神像站立,后脚插入土中。自古以来,多次有人试图挖掘,深达数十丈,却始终无法挖到马蹄。西域以五月为岁首,每年岁日,鸟浒河中会有马出现,颜色如金,与这匹铜马嘶鸣相应,不久又回到水中。最近有大食王不信,进入祆祠,准备毁坏它,忽然有火烧了他的士兵,于是不敢再毁。

蛇碛,苏都瑟匿国西北有蛇碛,南北蛇原五百余里,中间遍布蛇,毒气如烟。飞鸟坠地,蛇就会吞食。有时蛇会互相吞噬,或者吃生草。

石鼍,私诃条国金辽山寺中有石鼍,众僧饮食将尽时,向石鼍行礼,于是饮食就会重新出现。

神厨,俱振提国崇尚鬼神,城北隔真珠江二十里有神,春秋两季祭祀。祭祀时,国王所需的什物和金银器皿会自然出现在神厨中,祭祀结束后又会消失。天后派人验证,确实如此。

毒槊,南蛮有一种毒槊,没有刃,形状像朽铁,刺中人后没有流血就会死亡。据说这种槊是从天而降,入地一丈多深,祭祀土地后才能挖到。

甲,辽城东有锁甲,高丽人说这是前燕时期从天而降的。

土槟榔,形状像槟榔,在孔穴间找到,新鲜的还很软,相传是蟾蜍的粪便。不常见,主治恶疮。

鬼矢,生长在阴湿的地方,浅黄白色。有时能看到,主治疮。

石栏干,生长在大海底,高一尺多,有根,茎上有孔像物点。渔人用网捕捞,刚出水时是正红色,见风后逐渐变成青色。主治石淋。

壁影,高邮县有一座寺庙,名字不详,讲堂的西壁靠近道路。每天傍晚,人马车舆的影子都会透到壁上,穿红紫衣服的人,影子中可以模糊辨认。墙壁厚数尺,难以解释。辰时和午时则没有影子。相传这种现象已经持续了二十多年,有时一年或半年不见。成式在太和初年扬州时听寄客和僧人说起。

醢石,成式的亲戚说,小时候曾经毁坏鸟巢,得到一块黑石像雀卵,圆滑可爱。后来偶然放在醋器中,忽然觉得石头在动,仔细一看,有四只脚像丝线,举起来,脚也会缩回去。

桃核,水部员外郎杜陟,经常看到江淮的市井之人用桃核扇量米,只能装一升,说是从九嶷山溪中得到的。

人足,处士元固说,贞元初年,曾经和道友游华山,在谷中看到一条人腿,袜子和鞋子还很新,断口像膝盖,最初没有伤口。

瓷碗,江淮有一位士人住在庄园里,他的儿子二十多岁,经常生病。有一天,他父亲喝茶时,碗中忽然冒出泡沫,高出碗外,晶莹剔透像琉璃。泡沫中有一个小人,高一寸,站在泡沫上,高出碗外。仔细看,衣服和相貌,竟然是他的儿子。过了一会儿,泡沫破裂,什么都没有了,茶碗如旧,只是有微小的裂纹。几天后,他的儿子突然有了神通,能翻译神的话,判断人的吉凶丝毫不差。

铁镜,荀讽擅长药性,喜欢读道书,能说名理,樊晃曾经给他絮帛。他有一面铁镜,直径五寸多,镜鼻大如拳头,说是从道士那里得到的。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只是几个人一起照镜子,各自只能看到自己的影子,看不到别人的影子。

大虫皮,永宁王盐铁,曾经有一张大虫皮,大小如手掌,须尾斑点像狗。

人腊,李章武有一块人腊,长三寸多,头、颈、肋骨都完整,据说是憔侥国的人。

牛黄,牛黄在牛的胆中,有的牛会吐出牛黄。集贤校书张希复说,曾经有人得到牛吐出的黄,剖开后,里面有东西像蝴蝶一样飞走了。

上清珠,肃宗小时候,经常被玄宗器重。每次坐在玄宗面前,玄宗仔细看他的相貌,对武惠妃说:“这个孩子有异相,将来也会是我们家的有福天子。”于是命令取来上清玉珠,用绛纱包裹,系在

颈。这是开元年间罽宾国进贡的宝物,它光明洁白,可以照亮整个房间,看它时,可以看到仙人、玉女、云鹤等形象在其中摇曳。

等到他即位后,宝库中常常有神光出现。有一天,掌管宝库的人将这件事详细地告诉了皇帝,皇帝说:“这难道不是上清珠吗?”于是命令取出它,发现包裹它的绛纱还在,皇帝因此流泪,向近臣展示说:“这是我小时候,明皇赐给我的。”于是命令用翠玉函来保存它,放在卧室里。每当四方有水旱兵革的灾难时,皇帝就会虔诚地祈祷,没有不灵验的。

楚州境内有一座小山,山上有房屋但没有水。僧人智一挖井,挖到三丈深时遇到了石头。凿开石头和土,又挖了五十尺深,得到一块玉,长一尺二,宽四尺,颜色像琥珀,每面有六个龟子,光彩夺目,中间似乎可以装水。僧人偶然敲击一角查看,结果流血不止,持续了半个月才停止。

虞乡有一座山观,非常幽静,有一位叫涤阳的道士居住在那里。太和年间,道士曾在一个晚上独自登上祭坛,看到庭院内突然有奇异的光芒从井中发出。不久,有一个形状像兔子,颜色像精金的东西,随着光芒出现,环绕着祭坛。过了很久,又回到井中。从此每天晚上都能看到。道士对此感到奇怪,不敢告诉别人。后来因为淘井得到一只金兔,非常小,光芒灿烂,就放在巾箱中。当时御史李戎在蒲津任职,与道士关系很好,道士于是将金兔送给了他。后来李戎从奉先县令升为忻州刺史,金兔突然消失了。一个月后,李戎去世。

李师古在治理山亭时,挖到一个东西,形状像铁斧头。当时李章武在东平游玩,李师古给他看,李章武惊讶地说:“这是禁物,可以喝三斗血。”验证后果然如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注解

秦镜:秦镜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镜子,能够照见人的五脏六腑,象征着洞察力和智慧。

风声木:风声木是一种传说中的神木,能够预示人的生死,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

青玉灯:青玉灯是汉高祖时期的一种宝灯,灯燃时鳞甲皆动,象征着皇权的威严和神秘。

珊瑚:珊瑚是古代的一种珍贵宝物,象征着财富和地位。

石墨:石墨是一种古代燃料,能够长时间燃烧,象征着持久和坚韧。

异字:异字是古代石壁上的神秘文字,象征着古代文明的未解之谜。

田公泉:田公泉是一种神奇的泉水,能够治病和清洁衣物,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萤火芝:萤火芝是一种传说中的神草,能够增强人的智慧和洞察力,象征着智慧和光明。

石人:传说中的石像,象征秦始皇的权力和神秘。

冬瓜:冬瓜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神奇物品,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豫章船:豫章船是古代的一种大型船只,象征着古代航海技术的发达。

铜驼:铜驼是古代的一种铜像,能够生毛开花,象征着神奇和变化。

篊:篊是古代的一种捕鱼工具,象征着古代渔业的发达。

碑龟:碑龟是古代的一种石龟,能够负碑入水,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陆盐:陆盐是古代的一种天然盐,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泉:泉是古代的一种神奇泉水,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

石漆:石漆是古代的一种天然漆,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麝〈衤登〉:麝〈衤登〉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物品,象征着神秘和财富。

玉龙:玉龙是古代的一种玉雕,象征着皇权和神秘。

木字:木字是古代的一种神奇文字,象征着古代文明的未解之谜。

木简:木简是古代的一种书写材料,象征着古代文明的传承。

红沫:红沫是古代的一种神奇颜料,象征着艺术和神秘。

镜石:镜石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石头,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

承受石:承受石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石头,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锥:锥是古代的一种铁器,象征着古代工艺的精湛。

釜石:釜石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石头,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鱼石:鱼石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石头,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

铜神:铜神是古代的一种铜像,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材下:材下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现象,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

鼓杖:鼓杖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物品,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井:井是古代的一种神奇泉水,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

燃石:燃石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石头,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石鼓:石鼓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石头,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

半汤湖:半汤湖是古代的一种神奇湖泊,象征着自然的神秘力量。

盐:盐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物品,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伏苓:伏苓是古代的一种神奇药材,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古锅:古锅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物品,象征着古代文明的传承。

君王盐:君王盐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盐,象征着皇权和神秘。

手板:手板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物品,象征着权力和命运。

鼠丸:鼠丸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物品,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木囚:木囚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物品,象征着正义和神秘。

苏秦金:苏秦金是古代的一种神奇黄金,象征着财富和神秘。

梨:梨是古代的一种神奇水果,象征着自然的神奇力量。

甑花:甑花是古代的一种神奇现象,象征着神秘和力量。

官金:官金是古代的一种神奇黄金,象征着财富和神秘。

紫胆:指金属上呈现的紫色斑点,古人认为这是金属中的精华,具有特殊的价值。

玄金:一种传说中的金属,具有神秘色彩,常与天象、祥瑞相联系。

芝:灵芝,古人视为祥瑞之物,象征长寿和吉祥。

龟: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龟象征长寿和智慧,常与祥瑞、占卜相关。

雪:雪在古文中常被赋予象征意义,如纯洁、祥瑞等。

雨木:指从天而降的木头,古人认为这是天降祥瑞的象征。

齿:金轮王的牙齿,象征神圣和权威。

石柱:无忧王所建的石柱,象征权力和宗教的融合。

旃檀鼓:一种神秘的鼓,传说具有预兆功能,象征神圣和力量。

石靴:于阗国的石靴,象征神秘和宗教的力量。

舍利:佛教圣物,象征佛陀的智慧和慈悲。

虮像:石壁上的佛像,象征佛教的传播和信仰的力量。

焦米:传说中具有神奇功效的米,象征神秘和治愈的力量。

辟支佛靴:于阗国的佛教圣物,象征佛教的神圣和永恒。

石驼溺:传说中的神奇液体,象征长生不老和仙术。

人木:传说中的神奇树木,象征自然的神秘和生命的奇迹。

马:在古文中,马常象征力量和速度,解人语的马更是神奇。

铜马:祆教的神圣象征,象征宗教的力量和神秘。

蛇碛:传说中的蛇原,象征危险和神秘。

石鼍:寺庙中的神奇石像,象征宗教的神圣和供养的力量。

神厨:俱振提国的神厨,象征神灵的恩赐和神秘的力量。

毒槊:南蛮的神奇武器,象征危险和神秘。

甲:辽城东的锁甲,象征战争和神秘的力量。

土槟榔:传说中的神奇植物,象征自然的神秘和治愈的力量。

鬼矢:传说中的神奇植物,象征阴间和神秘的力量。

石栏干:大海底的神奇植物,象征自然的神秘和治愈的力量。

壁影:高邮县寺中的神奇现象,象征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

醢石:传说中的神奇石头,象征自然的神秘和变化的力量。

桃核:九嶷山溪中的神奇桃核,象征自然的神秘和变化的力量。

人足:华山谷中的神奇现象,象征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

瓷碗:江淮士人家中的神奇现象,象征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

铁镜:荀讽的神奇铁镜,象征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

大虫皮:永宁王的神奇虎皮,象征力量和神秘。

人腊:李章武的神奇人腊,象征神秘和超自然的力量。

牛黄:牛胆中的神奇物质,象征自然的神秘和治愈的力量。

上清珠:传说中的一种宝珠,具有神奇的光明和灵验之力,常与道教上清派相关。

罽宾国:古代中亚的一个国家,位于今天的阿富汗一带,以出产宝石和珍奇异宝著称。

绛纱:一种红色的薄纱,常用于包裹贵重物品,象征尊贵和神圣。

翠玉函:用翠玉制成的盒子,用于存放贵重物品,象征尊贵和神圣。

赤如琥珀:形容玉的颜色如同琥珀般红润,琥珀在古代被视为珍贵的宝石。

六龟子:指玉上的六只龟形图案,龟在中国文化中象征长寿和吉祥。

金兔:一种传说中的神物,形状如兔,颜色如精金,具有神奇的力量。

禁物:指具有特殊力量或禁忌的物品,通常与神秘或宗教仪式相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评注

《物异》一文,记载了古代中国各地的奇异物品和现象,涵盖了自然、文化、宗教等多个领域。这些奇异物品和现象,不仅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也体现了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从文化内涵来看,《物异》中的奇异物品和现象,大多与古代的神话传说、宗教信仰、皇权象征等密切相关。例如,秦镜、风声木、青玉灯等,都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神奇物品,象征着洞察力、自然力量和皇权威严。这些物品和现象,不仅丰富了古代文化的内容,也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

从艺术特色来看,《物异》中的描述简洁而生动,通过对奇异物品和现象的细致描绘,展现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好奇。例如,对珊瑚、石墨、田公泉等的描述,不仅形象生动,还充满了神秘色彩,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和感官冲击。

从历史价值来看,《物异》中的奇异物品和现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例如,豫章船、铜驼、篊等,都是古代中国各地特有的物品和现象,反映了古代中国各地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这些记载,不仅为后世研究古代中国的自然环境和人文风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也为后世了解古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总的来说,《物异》一文,通过对奇异物品和现象的记载,展现了古代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和丰富性,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和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好奇,具有重要的文化、艺术和历史价值。

这段古文记载了多种神奇的现象和物品,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超自然现象的好奇与敬畏。文中提到的紫胆、玄金、芝、龟等,都是古人眼中的祥瑞之物,象征着吉祥、长寿和智慧。这些记载不仅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也反映了他们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信仰。

文中的石柱、旃檀鼓、石靴等物品,都与宗教和信仰密切相关。这些物品不仅是宗教仪式中的重要道具,也是古人心中神圣力量的象征。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古代宗教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

此外,文中还记载了许多神奇的自然现象,如雨木、雪、石驼溺等。这些现象在古人眼中被视为天降祥瑞或神灵的显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探索。这些记载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我们研究古代文化和信仰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记载各种神奇的现象和物品,展示了古人对自然和超自然现象的理解和想象。这些记载不仅反映了古代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也为我们研究古代宗教、文化和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这段古文通过几个独立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中国对神秘物品的崇拜和信仰。每个故事都围绕着一个神奇的物品展开,这些物品不仅具有物质上的珍贵,更被赋予了超自然的力量和象征意义。

首先,开元中罽宾国所贡的宝珠,不仅光明洁白,能照一室,还能显现仙人玉女、云鹤降节之形,这反映了古代中国对宝物的崇拜,认为这些宝物具有通灵的能力,能够连接人间与仙界。宝珠在唐玄宗即位后再次出现,并被认出是明皇所赐,这不仅体现了宝珠的历史价值,也象征了皇权的神圣和传承。

其次,楚州界小山上的玉,赤如琥珀,每面有六龟子,燦耀可爱,中若可贮水状。这玉不仅外观美丽,还具有神秘的力量,僧智一击破一角后,玉竟然沥血,半月方止。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对玉的崇拜,认为玉具有生命和灵性,能够感应人的行为。

再次,虞乡山观中的金兔,状若兔,其色若精金,随光而出,环绕醮坛。这一神奇的现象不仅展示了金兔的神秘力量,也反映了道教对自然和宇宙的理解,认为自然界中存在着许多神秘的力量和生灵。

最后,李师古治山亭掘得的类铁斧头,被李章武称为禁物,可饮血三斗。这一情节反映了古代对禁物的敬畏,认为这些物品具有强大的力量,甚至能够影响人的命运。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几个神奇物品的故事,展示了古代中国对神秘力量的崇拜和信仰,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宇宙和生命的理解。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文学价值,也为我们了解古代中国的宗教和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06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