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一

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录了大量的奇闻异事和民间传说,语言生动,富有趣味性。它是研究唐代社会文化和民间信仰的重要文献,被誉为“唐代的百科全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一-原文

广知

俗讳五月上屋,言五月人蜕,上屋见影,魂当去。

金曾经在丘冢,及为钗钏溲器,陶隐居谓之辱金,不可合炼。

炼铜时,与一童女俱,以水灌铜,铜当自分为两段。有凸起者牡铜也,凹陷者牝铜也。

爨釜不沸者,有物如豚居之,去之无也。

灶无故自湿润者,赤虾蟆名钩注居之,去则止。

饮酒者,肝气微则面青,心气微则面赤也。

脉勇怒而面青,骨怒而面白,血勇怒而面赤。

山气多男,泽气多女,水气多喑,风气多聋,木气多伛,石气多力,阻险气多瘿,暑气多残,云气多寿,谷气多痺,丘气多尫,衍气多仁,陵气多贪。

身神及诸神名异者,脑神曰觉元,发神曰玄华,目神曰虚监,血神曰冲龙王,舌神曰始梁。

夫学道之人,须鸣天鼓以召众神也。左相叩为天钟,卒遇凶恶不祥叩之。右相为天磬,若经山泽邪僻威神大祝叩之。中央上下相叩名天鼓,存思念当道鸣之。叩之数三十六,或三十二,或二十七,或二十四,或十二。

《隐诀》言,太清外术:生人发挂果树,乌鸟不敢食其实。瓜两鼻两蒂,食之杀人。檐下滴菜有毒堇,黄花及赤芥(一曰芥),杀人。瓠牛践苗则子苦。大醉不可卧黍穰上,汗出眉发落。妇人有娠,食干姜,令胎内消。十月食霜菜,令人面无光。三月不可食陈菹。莎衣结治蠼螋疮。井口边草止小儿夜啼,着母卧荐下,勿令知之。船底苔疗天行。寡妇藁荐草节去小儿霍乱。自缢死,绳主颠狂。孝子衿灰傅面〈面干〉。东家门鸡栖木作灰,治失音。砧垢能蚀人履底。古衬板作琴底,合阴阳通神。鱼有睫,及目合,腹中自连珠。

二目不同,连鳞白鬐,腹下丹字,并杀人。鳖目白,腹下五(一曰丹)字、卜(一曰十)字者不可食。蟹腹下有毛,杀人。蛇以桑柴烧之,则见足出。兽歧尾,鹿斑如豹,羊心有窍,悉害人。马夜眼,五月以后食之,杀人。犬悬蹄肉有毒。白马鞍下肉食之,伤人五藏。乌自死,目不闭。鸭目白,乌四距,卵有八字,并杀人。凡飞鸟投人家井中,必有物,当拔而放之。水脉不可断,井水沸不可饮,酒浆无影者不可饮。蝮与青蛙,蛇中最毒。蛇怒时,毒在头尾。凡冢井闭气,秋夏中之杀人。先以鸡毛投之,毛直下无毒,乃舞而下不可犯。当以醋数斗浇之,方可入矣。颇梨,千岁冰所化也。琉璃、马脑先以自然灰煮之令软,可以雕刻。自然灰生南海。马脑,鬼血所化也。《玄中记》言:“枫脂入地为琥珀。”《世说》曰:“桃渖入地所化也。”《淮南子》云:“兔丝,琥珀苗也。”

鬼书有业煞,刀斗出于古器。

百体中有悬针书、垂露书、秦王破冢书、金鹊书、虎爪书、倒薤书、偃波书、信幡书、飞帛书、籀书、谬(一云缪)、篆书、制书、列书、日书、月书、风书、署书、虫食叶书、胡书、蓬书、天竺书、楷书、横书、芝英隶、钟隶、鼓隶、龙虎篆、麒麟篆、鱼篆、虫篆、乌篆、鼠篆、牛书、兔书、草书、龙草书、狼书、犬书、鸡书、震书、反左书、行押书、揖书、景书、半草书。

召奏用虎爪,为不可学,以防诈伪。诰下用偃波书。谢章诏板用蜹脚书。节信用乌书。朝贺用慎书,一曰填。亦施于昏姻。

西域书有驴唇书、莲叶书、节分书、大秦书、驮乘书、牸牛书、树叶书、起尸书、石旋书、覆书、天书、龙书、鸟音书等,有六十四种。

胡综、博物,孙权时掘得铜匣,长二尺七寸,以琉璃为盖。又一白玉如意,所执处皆刻龙虎及蝉形,莫能识其由。使人问综,综曰:”昔秦皇以金陵有天子气,平诸山阜,处处辄埋宝物,以当王气。此盖是乎?”

邓城西百余里有谷城,谷伯绥之国。城门有石人焉,刊其腹云”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疑此亦同太庙金人缄口铭。

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环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间明,乍疑濯锦。又渔船掩映,罟罾疏布,远望之者,若蛛网浮枉也。魏袁翻曾在湖醼集,参军张伯瑜谘公,言:“向为血羹,频不能就。”公曰:“取洛水必成也。”遂如公语,果成。时清河王怪而异焉,乃谘公:“未审何义得尔?”公曰:“可思湖目。”清河笑而然之,而实未解。坐散,语主簿房叔道曰:“湖目之事,吾实未晓。”叔道对曰:“藕能散血,湖目莲子,故令公思。”清河叹曰:“人不读书,其犹夜行。二毛之叟,不如白面书生。”

梁主客陆缅谓魏使尉瑾曰:“我至邺,见双阙极高,图饰甚丽。此间石阙亦为不下。我家有荀勖尺,以铜为之,金字成铭,家世所宝此物。往昭明太子好集古器,遂将入内。此阙既成,用铜尺量之,其高六丈。”瑾曰:“我京师象魏,固中天之华阙,此间地势过下,理不得高。”魏肇师曰:“荀勖之尺,是积黍所为,用调钟律,阮咸讥其声有湫隘之韵。后得玉尺度之,过短。”

旧说不见辅星者将死,成式亲故常会修行里,有不见者,未周岁而卒。

相传识人星不患疟,成式亲识中,识者悉患疟。又俗不欲看天狱星,有流星人,当被发坐哭之,候星却出,灾方弭。《金楼子》言:“予以仰占辛苦,侵犯霜露,又恐流星入天牢。”方知俗忌之久矣。

荆州陟屺寺僧那照善射,每言光长而摇者鹿,帖地而明灭者兔,低而不动者虎。又言,夜格虎时,必见三虎并来,挟者虎威,当刺其中者。虎死威乃入地,得之可却百邪。虎初死,记其

头所藉处,候月黑夜掘之。欲掘时必有虎来吼掷前后,不足畏,此虎之鬼也。深二尺,当得物如虎珀,盖虎目光沦入地所为也。

又言,雕翎能食诸鸟羽,复善作风羽。风羽法:去括三寸钻小孔,令透笴及锼风渠深一粒,自括达于孔,则不必羽也。

道士郭采真言,人影数至九。成式常试之,至六七而已,外乱莫能辨,郭言渐益炬则可别。又说九影各有名,影神:一名右皇,二名魍魉,三名泄节枢,四名尺凫,五名索关,六名魄奴,七名灶〈囗幺〉(一曰〈囗多〉),旧抄九影名在麻面纸中,向下两字,鱼食不记。八名亥灵胎,九鱼全食不辨。

宝历中,有王山人,取人本命日,五更张灯相人影,知休咎。言人影欲深,深则贵而寿。影不欲照水、照井及浴盆中,古人避影亦为此。古蠼螋、短狐、踏影蛊,皆中人影为害。近有人善炙人影治病者。

都下佛寺往往有神鸟雀不污者,凤翔山人张盈善飞化甲子,言或有佛寺金刚鸟不集者,非其灵验也,盖由取土处及塑像时,偶与日辰王相相符也。

又言,相寺观当阳像,可知其贫富。故洛阳修梵寺有金刚二,鸟雀不集。元魏时,梵僧菩提达摩称得其真像也。

或言龙血入地为琥珀。《南蛮记》:“宁州沙中有折腰蜂,岸崩则蜂出,土人烧治以为琥珀。”

李洪山人,善符籙,博知,常谓成式:“瓷瓦器璺者可以弃,昔遇道,言雷蛊及鬼魅多遁其中。”

近佛画中有天藏菩萨、地藏菩萨,近明谛观之,规彩铄目,若放光也。或言以曾青和壁鱼设色,则近目有光。又往往壁画僧及神鬼,目随人转,点眸子极正则尔。

秀才顾非熊言,钓鱼当钓其旋绕者,失其所主,众鳞不复去,顷刻可尽。

慈恩寺僧广升言,贞元末,阆州僧灵鉴善弹。其弹丸方,用洞庭沙岸下(一曰畔),土三斤,炭末三两,瓷末一两,榆皮半两,泔淀二勺,紫矿二两,细沙三分,藤纸五张,渴搨汁半合,九味和捣三千杵,齐手丸之,阴干。郑篆为刺史时,有当家名寅,读书,善饮酒,篆甚重之。后为盗,事发而死。寅常诣灵鉴角放弹,寅指一枝节,其节目相去数十步,曰:“中之获五千。”一发而中,弹丸反射不破,至灵鉴乃陷节碎弹焉。

王彦威尚书在汴州,二年,夏旱,时袁王传季玘寓汴,因宴王以旱为言,季醉曰:“欲雨甚易耳。可求蛇医四头,十石瓮二枚,每瓮实以水,浮二蛇医,以木盖密泥之,分置于闲处,瓮前后设席烧香。选小儿十岁已下十余,令执小青竹,昼夜更击其瓮,不得少辍。”王如言试之,一日两夜雨大注。旧说龙与蛇师为亲家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一-译文

广知

民间忌讳五月上屋顶,说五月人会蜕皮,上屋顶看到自己的影子,魂魄就会离开。

金子曾经在坟墓中,或者被做成钗钏和尿壶,陶隐居称之为辱金,不能用来炼金。

炼铜时,与一个童女一起,用水浇铜,铜会自动分成两段。凸起的是牡铜,凹陷的是牝铜。

煮饭的锅不沸腾,是因为有像猪一样的生物住在里面,赶走它就好了。

灶台无缘无故变得湿润,是因为有一种叫钩注的赤虾蟆住在里面,赶走它就会停止。

喝酒的人,肝气微弱则脸色发青,心气微弱则脸色发红。

脉勇的人发怒时脸色发青,骨勇的人发怒时脸色发白,血勇的人发怒时脸色发红。

山气多生男孩,泽气多生女孩,水气多使人哑,风气多使人聋,木气多使人驼背,石气多使人有力,阻险气多使人长瘤,暑气多使人残废,云气多使人长寿,谷气多使人麻痹,丘气多使人瘦弱,衍气多使人仁慈,陵气多使人贪婪。

身体的神灵和各个神灵的名字不同,脑神叫觉元,发神叫玄华,目神叫虚监,血神叫冲龙王,舌神叫始梁。

学道的人,必须敲天鼓来召唤众神。左边敲的是天钟,遇到凶恶不祥的事情时敲它。右边敲的是天磬,经过山泽邪僻之地时敲它。中央上下敲的是天鼓,存思念道时敲它。敲的次数是三十六下,或三十二下,或二十七下,或二十四下,或十二下。

《隐诀》说,太清外术:把活人的头发挂在果树上,乌鸦不敢吃果实。瓜有两个鼻子两个蒂,吃了会死人。屋檐下滴的菜有毒堇,黄花和赤芥(也叫芥),吃了会死人。瓠牛踩过的苗子会变苦。大醉后不能躺在黍穰上,否则会出汗掉眉毛和头发。孕妇吃干姜,会使胎儿消失。十月吃霜菜,会使人脸上无光。三月不能吃陈菹。莎衣结可以治疗蠼螋疮。井口边的草可以止小儿夜啼,放在母亲的床下,不要让她知道。船底的苔藓可以治疗天行病。寡妇的藁荐草节可以治疗小儿霍乱。自缢死的人,绳子会使人发狂。孝子的衣襟灰可以敷在脸上。东家门鸡栖木烧成灰,可以治疗失音。砧板上的污垢能腐蚀鞋底。古衬板做成琴底,可以合阴阳通神。鱼有睫毛,眼睛闭合,腹中有连珠。

两只眼睛不同,连鳞白鬐,腹下有红字,都会杀人。鳖眼睛发白,腹下有五(或红)字、卜(或十)字的不能吃。蟹腹下有毛,吃了会死人。蛇用桑柴烧,会看到脚出来。兽有分叉的尾巴,鹿斑如豹,羊心有窍,都会害人。马夜眼,五月以后吃了会死人。犬悬蹄肉有毒。白马鞍下的肉吃了会伤五脏。乌鸦自己死了,眼睛不闭。鸭眼睛发白,乌鸦有四距,卵上有八字,都会杀人。凡是飞鸟投进人家的井中,必有异物,应该拔出来放走。水脉不可断,井水沸腾不可喝,酒浆无影者不可喝。蝮蛇和青蛙,是蛇中最毒的。蛇发怒时,毒在头和尾。凡是坟墓井闭气,秋夏中会杀人。先用鸡毛投进去,鸡毛直下无毒,若是舞动而下则不可靠近。应该用几斗醋浇进去,才能进入。颇梨,是千年的冰所化。琉璃、玛瑙先用自然灰煮软,可以雕刻。自然灰产自南海。玛瑙,是鬼血所化。《玄中记》说:“枫脂入地变成琥珀。”《世说》说:“桃渖入地所化。”《淮南子》说:“兔丝,是琥珀的苗。”

鬼书有业煞,刀斗出自古器。

百体中有悬针书、垂露书、秦王破冢书、金鹊书、虎爪书、倒薤书、偃波书、信幡书、飞帛书、籀书、谬(或缪)、篆书、制书、列书、日书、月书、风书、署书、虫食叶书、胡书、蓬书、天竺书、楷书、横书、芝英隶、钟隶、鼓隶、龙虎篆、麒麟篆、鱼篆、虫篆、乌篆、鼠篆、牛书、兔书、草书、龙草书、狼书、犬书、鸡书、震书、反左书、行押书、揖书、景书、半草书。

召奏用虎爪书,不可学,以防诈伪。诰下用偃波书。谢章诏板用蜹脚书。节信用乌书。朝贺用慎书,也叫填书。也用于婚姻。

西域书有驴唇书、莲叶书、节分书、大秦书、驮乘书、牸牛书、树叶书、起尸书、石旋书、覆书、天书、龙书、鸟音书等,共有六十四种。

胡综、博物,孙权时挖到一个铜匣,长二尺七寸,用琉璃做盖子。又有一个白玉如意,所执处都刻有龙虎和蝉形,没有人知道它的来历。派人问胡综,胡综说:“从前秦始皇因为金陵有天子气,平了各个山阜,到处埋宝物,以镇压王气。这大概是其中之一吧?”

邓城西百余里有谷城,是谷伯绥的国。城门有一个石人,刻着肚子说“摩兜鞬,摩兜鞬,慎莫言”,怀疑这也和太庙金人缄口铭一样。

历城北二里有莲子湖,周长二十里。湖中多莲花,红绿相间,乍一看像洗过的锦缎。又有渔船掩映,渔网疏布,远望像蛛网浮在水上。魏袁翻曾在湖上宴集,参军张伯瑜问他说:“刚才做血羹,一直做不成。”袁翻说:“取洛水一定能成。”于是按他的话做,果然成功了。当时清河王感到奇怪,问他说:“不知道这是什么道理?”袁翻说:“可以想想湖目。”清河王笑着点头,但实际上并不明白。宴会结束后,他对主簿房叔道说:“湖目的事,我实在不明白。”叔道回答说:“藕能散血,湖目是莲子,所以让你想。”清河王感叹说:“人不读书,就像夜行。二毛的老人,不如白面书生。”

梁主客陆缅对魏使尉瑾说:“我到邺城,看到双阙非常高,装饰非常华丽。这里的石阙也不差。我家有荀勖尺,用铜做成,金字铭文,家世都珍视这个宝物。以前昭明太子喜欢收集古器,就把它带进宫里。这个阙建成后,用铜尺量,高六丈。”尉瑾说:“我京师的象魏,是中天的华阙,这里地势低,按理不应该高。”魏肇师说:“荀勖的尺,是用积黍做的,用来调钟律,阮咸讥笑它的声音有湫隘的韵味。后来用玉尺量,发现它太短。”

旧说不见辅星的人会死,成式的亲友常在修行里聚会,有不见辅星的人,不到一年就死了。

相传认识人星的人不会得疟疾,成式的亲友中,认识人星的人都得了疟疾。又俗话说不愿意看天狱星,有流星人,应该披发坐着哭,等流星消失,灾祸才会消除。《金楼子》说:“我因为仰占辛苦,侵犯霜露,又怕流星入天牢。”才知道俗忌已经很久了。

荆州陟屺寺的僧人那照擅长射箭,常说光长而摇的是鹿,贴地而明灭的是兔,低而不动的是虎。又说,夜里打虎时,一定会看到三只虎一起来,挟着虎威,应该刺中间的那只。虎死后威会入地,得到它可以驱除百邪。虎刚死时,记下它的

在月亮黑暗的夜晚,挖掘头所依靠的地方。挖掘时必定会有老虎来吼叫并前后抛掷,不必害怕,这是老虎的鬼魂。挖掘到两尺深时,会得到像琥珀一样的东西,这是老虎的目光沉入地下所形成的。

又说,雕翎能够吃掉其他鸟的羽毛,还擅长制作风羽。制作风羽的方法是:在距离末端三寸的地方钻一个小孔,让孔穿透箭杆和风渠深一粒,从末端到孔,就不需要羽毛了。

道士郭采真说,人影最多可以达到九个。成式经常试验,最多只能达到六七个,外界混乱无法分辨,郭采真说逐渐增加火把就可以分辨。他还说九个影子各有名字,影神分别是:第一名右皇,第二名魍魉,第三名泄节枢,第四名尺凫,第五名索关,第六名魄奴,第七名灶〈囗幺〉(一说〈囗多〉),旧抄九影名在麻面纸中,向下两字,鱼食不记。第八名亥灵胎,第九名鱼全食不辨。

宝历年间,有位王山人,在人的本命日,五更时分点亮灯看人影,可以知道吉凶。他说人影要深,深则富贵长寿。人影不宜照水、照井和浴盆中,古人避影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古代的蠼螋、短狐、踏影蛊,都是通过人影来害人。最近有人擅长用炙烤人影来治病。

都城的佛寺中常常有神鸟雀不污染佛像,凤翔山人张盈擅长飞化甲子,他说有些佛寺的金刚鸟不聚集,不是因为灵验,而是因为取土的地方和塑像的时间,偶然与日辰王相相符。

又说,通过观察寺庙的当阳像,可以知道其贫富。所以洛阳修梵寺有两尊金刚像,鸟雀不聚集。元魏时期,梵僧菩提达摩称得到了其真像。

有人说龙血进入地下会变成琥珀。《南蛮记》中记载:“宁州的沙中有折腰蜂,岸崩时蜂会出来,当地人烧制后做成琥珀。”

李洪山人擅长符籙,博学多识,常对成式说:“有裂纹的瓷瓦器可以丢弃,以前遇到道士,说雷蛊和鬼魅多藏身其中。”

近来的佛画中有天藏菩萨、地藏菩萨,近看时,光彩夺目,仿佛在放光。有人说用曾青和壁鱼设色,近看时会有光。又常常壁画中的僧人和神鬼,眼睛会随着人转动,点眸子极正就会这样。

秀才顾非熊说,钓鱼时要钓那些旋绕的鱼,失去主心骨,其他鱼就不会离开,顷刻间就能钓完。

慈恩寺的僧广升说,贞元末年,阆州的僧灵鉴擅长弹射。他的弹丸配方是:用洞庭沙岸下的土三斤,炭末三两,瓷末一两,榆皮半两,泔淀二勺,紫矿二两,细沙三分,藤纸五张,渴搨汁半合,九味和捣三千杵,齐手丸之,阴干。郑篆做刺史时,有个家仆名叫寅,读书,善饮酒,郑篆很看重他。后来寅成为盗贼,事发而死。寅常去灵鉴那里比试弹射,寅指着一根树枝的节,节与节之间相距数十步,说:“射中得五千。”一发而中,弹丸反射不破,到灵鉴那里却陷进节里,弹丸碎了。

王彦威尚书在汴州时,两年夏天干旱,当时袁王传季玘住在汴州,因宴会时王彦威提到干旱,季玘醉醺醺地说:“想要下雨很容易。可以找四头蛇医,两个十石瓮,每个瓮装满水,浮两条蛇医,用木盖密封,分别放在闲处,瓮前后设席烧香。选十岁以下的小孩十几个,让他们拿着小青竹,昼夜轮流敲击瓮,不得间断。”王彦威按照他的话试了,一天两夜后大雨倾盆。旧说龙与蛇师是亲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一-注解

五月上屋:古代民间忌讳,认为五月是阳气最盛之时,人若上屋,影子会被太阳照射,导致魂魄离体。

辱金:指曾经用于不洁之处的金属,如墓地的金属或用于制作便器的金属,道教认为这些金属不洁,不可用于炼丹。

牡铜:炼铜时,铜液分为两部分,凸起的部分称为牡铜,象征雄性。

牝铜:炼铜时,铜液分为两部分,凹陷的部分称为牝铜,象征雌性。

钩注:传说中的赤虾蟆,居住在灶中,若灶无故湿润,则认为是钩注作祟。

脉勇:指因愤怒而面色发青,象征肝气旺盛。

骨怒:指因愤怒而面色发白,象征骨气旺盛。

血勇:指因愤怒而面色发红,象征血气旺盛。

身神:道教认为人体各部位皆有神灵主宰,如脑神、发神、目神等。

天鼓:道教仪式中,通过叩击身体的不同部位来召唤神灵,左相叩为天钟,右相为天磬,中央上下相叩为天鼓。

太清外术:道教中的一种方术,涉及各种禁忌和法术。

鬼书:古代传说中的各种奇异文字,如悬针书、垂露书等,多用于宗教仪式或符咒。

荀勖尺:古代用于测量音律的铜尺,由荀勖所制,后因音律问题被阮咸批评。

辅星:古代占星术中的一颗星,相传不见辅星者将死。

天狱星:古代占星术中的一颗星,相传流星入天牢会带来灾祸。

虎珀:虎珀,即琥珀,古代传说中虎目所化,具有神秘色彩,常被视为珍贵药材或装饰品。

雕翎:雕翎,指雕的羽毛,因其坚韧且轻盈,常用于制作箭羽,具有特殊的飞行性能。

风羽:风羽,一种特殊的箭羽制作方法,通过钻孔和雕刻风渠,使箭羽在飞行中更加稳定。

九影:九影,道教中的概念,指人影的九个层次或九个不同的神灵,每个影神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功能。

右皇:右皇,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具体功能不详。

魍魉:魍魉,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常与鬼魅相关,具有神秘色彩。

泄节枢:泄节枢,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具体功能不详。

尺凫:尺凫,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具体功能不详。

索关:索关,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具体功能不详。

魄奴:魄奴,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具体功能不详。

灶〈囗幺〉:灶〈囗幺〉,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具体功能不详。

亥灵胎:亥灵胎,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具体功能不详。

鱼全食:鱼全食,九影之一,道教中的影神名,具体功能不详。

王山人:王山人,古代传说中的神秘人物,擅长通过人影占卜吉凶。

古蠼螋:古蠼螋,古代传说中的一种毒虫,据说能通过人影伤害人。

短狐:短狐,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妖怪,据说能通过人影伤害人。

踏影蛊:踏影蛊,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蛊术,据说能通过人影伤害人。

神鸟雀:神鸟雀,指在佛寺中不污秽的神鸟,常被视为佛寺灵验的象征。

飞化甲子:飞化甲子,一种道教法术,据说能使物体飞升或变化。

天藏菩萨:天藏菩萨,佛教中的菩萨名,常与地藏菩萨并称,具有护法功能。

地藏菩萨:地藏菩萨,佛教中的菩萨名,常与天藏菩萨并称,具有护法功能。

曾青:曾青,一种矿物颜料,常用于绘画,具有特殊的光泽效果。

壁鱼:壁鱼,一种水生动物,据说其分泌物可用于绘画,具有特殊的光泽效果。

洞庭沙岸:洞庭沙岸,指洞庭湖边的沙岸,其沙土常用于制作弹丸。

蛇医:蛇医,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蛇,据说能通过法术求雨。

龙与蛇师:龙与蛇师,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关系,据说龙与蛇师为亲家,具有求雨的能力。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一-评注

《广知》一文,内容庞杂,涉及古代民间禁忌、道教炼丹术、占星术、文字学等多个领域,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神灵、生命的复杂认知。文本中的许多内容,如五月上屋的忌讳、辱金的观念、炼铜时的雌雄之分等,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信仰。这些观念虽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也体现了古人对宇宙规律的探索和对生命奥秘的思考。

文本中提到的道教身神观念,如脑神、发神、目神等,反映了道教对人体与神灵关系的独特理解。道教认为人体各部位皆有神灵主宰,这些神灵不仅掌管身体的生理功能,还与人的精神、命运息息相关。通过鸣天鼓、叩击身体等仪式,道教徒试图与这些神灵沟通,以达到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目的。这种观念虽然带有神秘主义色彩,但也体现了古人对身心健康的重视。

《广知》中还涉及了大量的占星术内容,如辅星、天狱星等。古代中国人相信天象与人事密切相关,通过观察星象可以预测吉凶祸福。这种占星术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为人们提供了应对未知的途径,也反映了古人对宇宙秩序的敬畏和对命运的思考。

文本中还提到了许多古代的文字学内容,如鬼书、西域书等。这些奇异文字多用于宗教仪式或符咒,反映了古代人对文字的崇拜和神秘化。文字不仅是记录语言的工具,还被赋予了驱邪避灾、沟通神灵的功能。这种对文字的崇拜,体现了古代人对知识和权力的敬畏。

总的来说,《广知》一文虽然内容繁杂,但其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它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人的生活习俗、宗教信仰,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神灵、生命的深刻思考。这些内容虽然带有浓厚的迷信色彩,但也为我们了解古代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世界观、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这段文本融合了道教、佛教、民间传说等多种文化元素,展现了古代中国丰富的宗教信仰和神秘文化。文本中提到的‘虎珀’、‘雕翎’、‘风羽’等物品,不仅是实用工具,更是具有神秘色彩的象征物,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崇拜和利用。

九影的概念体现了道教对影子的神秘化处理,每个影神都有其特定的名称和功能,反映了古人对影子的多重解读和象征意义。这种对影子的崇拜和解读,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敬畏,也反映了他们对生命和灵魂的深刻思考。

文本中提到的‘王山人’、‘古蠼螋’、‘短狐’、‘踏影蛊’等人物和生物,都是古代民间传说中的神秘存在,反映了古人对未知世界的恐惧和想象。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古代的文化生活,也为后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佛寺中的‘神鸟雀’和‘飞化甲子’等元素,体现了佛教与道教的交融,反映了古代中国宗教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佛寺不仅是宗教活动的场所,也是文化交流和艺术创作的中心。

文本中提到的‘天藏菩萨’、‘地藏菩萨’等佛教形象,以及‘曾青’、‘壁鱼’等绘画材料,反映了古代中国绘画艺术的高度发展。这些绘画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展现了古代艺术家对色彩和光影的深刻理解。

最后,文本中提到的‘洞庭沙岸’、‘蛇医’、‘龙与蛇师’等元素,反映了古代中国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利用。这些传说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也反映了他们对自然规律的探索和理解。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06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