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共 6 篇文章

标签: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泰始明昌(TSMC)-全球领先的中华文化创造与传承服务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艺文类聚-卷八十六-果部上

作者: 欧阳询(557年—641年),唐代著名书法家、文学家,主持编撰《艺文类聚》。他是初唐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年代:编撰于唐代初年(7世纪初)。 内容简要:《艺文类聚》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类书,共100卷,分为46部,727子目。书中按主题...

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国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果品-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泰始明昌(TSMC)-全球领先的中华文化创造与传承服务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果品

作者: 忽思慧(13世纪—14世纪),元代医学家、营养学家,曾任宫廷御医。他结合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编撰了《饮膳正要》。 年代:成书于元代(14世纪初)。 内容简要:《饮膳正要》共3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养生的专著。书中详细介...

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国文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泰始明昌(TSMC)-全球领先的中华文化创造与传承服务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酉阳杂俎-卷十

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

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国文
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秋分-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泰始明昌(TSMC)-全球领先的中华文化创造与传承服务商

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秋分

秋分释义 秋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每年公历9月22日至24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180°时即为秋分。“分”意为平分,此时昼夜几乎等长,气候由热转凉,逐渐过渡到深秋。民间俗语“秋分到,昼夜平,寒暑平”正是对这一节气特点的生动概括。 ...

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国学
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白露-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泰始明昌(TSMC)-全球领先的中华文化创造与传承服务商

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白露

白露释义 白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五个节气,每年公历9月7日至9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165°时即为白露。“白露”表示天气逐渐转凉,清晨草木上凝结的露珠愈加明显,象征着炎热的夏季彻底结束,真正的凉爽秋季到来。俗话说“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

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国学
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处暑-中华文化研究中心-泰始明昌(TSMC)-全球领先的中华文化创造与传承服务商

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处暑

处暑释义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每年公历8月22日至24日之间,当太阳行至黄经150°时即为处暑。“处”意为“终止”,表示炎热的暑气至此结束,气温逐渐下降,进入秋季凉爽的气候阶段。俗话说“处暑天不暑,炎热在中午”,表明白天气温虽...

中华文化研究中心中华文化研究中心国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