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大雪

大雪释义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节气,每年公历12月7日至8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255°时即为大雪。“大雪”并非指雪量很大,而是意味着降雪范围广,雪量和寒意均逐渐加重。俗语说:“大雪纷飞兆丰年”,预示着降雪对农作物和来年收成的积极影响。

北方地区的气温已降至零下,常见大范围降雪,部分地区河流和湖泊开始结冰;南方地区虽少有降雪,但气温也明显下降,进入深冬季节。

大雪习俗

大雪节气的习俗多与抗寒保暖、祈福和饮食储备相关。在北方地区,流行吃火锅、炖羊肉等温热食物,以抵御寒冷天气;同时还有腌制腊肉、香肠等传统,储存食物以备过冬。

在南方,部分地区有“晒鱼干”的习俗,将鱼进行腌制、风干,以便长期保存。此外,福建等地有煮红薯糖水的传统,寓意红红火火,驱寒保暖。民间还流行进补膏方,特别是在江浙沪一带,食用膏方有助于增强体质、抵御严寒。

大雪农事

大雪时节是冬季农业生产的重要节点。北方地区需加强温室大棚的保温措施,确保蔬菜等作物的正常生长,同时做好农田积雪融水的利用,为来年春耕储备水源。

南方地区则开始收获甘蔗、油菜等作物,同时晚稻的收割工作基本完成。此外,大雪也是果树管理和冬季植树的好时机,农民需抓紧修剪果树枝干,并做好树木防寒措施。

大雪养生

大雪时节寒冷干燥,养生需注重温补防寒、滋阴润燥。饮食宜多食羊肉、牛肉、栗子、山药等温热食材,同时搭配黑芝麻、核桃等滋补坚果,以增强体质和御寒能力。

起居方面,应注意添衣保暖,特别是头部、颈部和双脚,防止寒气侵体。运动宜选择缓和的项目,如太极拳、瑜伽或散步,以增强血液循环。冬季天气干燥,建议多喝温水或饮用润燥汤品,如银耳莲子羹、红枣枸杞茶,以预防皮肤干裂和喉咙不适。

大雪宜忌

大雪时节饮食宜温热滋补为主,避免辛辣、油腻和寒凉食物,以保护脾胃功能。日常生活中应避免过度疲劳,注意早睡晚起,顺应自然界阳气的潜藏规律。此外,取暖时需保持室内通风,避免因过于密闭而引发不适。

大雪谚语及诗歌

大雪谚语如“大雪不冻,惊蛰不开”,表明大雪天气对后续节气的影响;“瑞雪兆丰年”则反映了降雪对农作物生长的积极作用。

诗歌方面,可引用清代郑板桥的《山中雪后》:“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此诗描写了大雪节气雪后清冷而美丽的自然景象,展现了冬日的独特韵味。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大雪》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52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