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植物部-草木-原文
謣荚
尧时有草生于庭曰蓂荚,十五之前,日生一叶,十五后,日落一叶,小尽则一叶厌而不落,观之可以知旬朔,故又名之历草。
翣脯
尧时厨中自生肉脯,薄如翣形,摇鼓则生风,使食物寒而不臭。
佳谷
神农于羊头山(潞安长子县)得佳谷,宋真宗始给民占城稻种(今糯米)。
屈轶
尧时有草生于庭,佞人入朝,此草则屈而指之,名曰屈轶。
峄阳孤桐
在峄县峄山之上,自三代至今,止存一截。天启年间,妖贼倡乱,取以造饭,形迹俱无。
五大夫松
今人称泰山五大夫松,俱云五松树,而不知始皇上泰山封禅,风雨暴至,休于松树下,遂封其树为大夫。五大夫,秦官第九爵也。此言可订千古之误。
虞美人草
虞美人自刎,葬于雅州名山县,冢中出草,状如鸡冠花,叶叶相对,唱《虞美人曲》,则应板而舞,俗称虞美人草。
蓍草
千岁则一本,茎其下必有神龟守之,用以揲蓍。多生于伏羲陵与文王陵上。
挂剑草
季札墓前生草,其形如挂剑,故名。可疗心疾。
斑竹
尧二女为舜二妃,曰湘君、湘君夫人。舜崩于苍梧,二妃哭泣,以泪洒湘竹,湘竹尽斑,故又名湘妃竹。
梅梁
会稽禹庙有梅梁,雷雨之夜,其梁飞出,五鼓复还。晓视梁上常带水藻,后为梅太守易去。
萍实
楚王渡江得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而食之,甜如蜜。
孔庙桧
曲阜孔庙有孔子手植桧如降香,一株无枝叶,坚如金铁,纹皆左纽,有圣人生则发一枝,以占世远。按桧历周、秦、汉、晋千百余年,至怀帝永嘉三年而枯,枯三百有九年。至隋恭帝义宁元年复生五十一年。至唐高宗乾封三年再枯,枯三百七十四年。至宋仁宗康定元年再荣。至金宣宗贞佑三年,罹于兵火,枝叶俱焚,仅存其干。后八十一年,元世祖三十一年再发。至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发数枝,极茂盛,至建文四年复枯。
汉柏
泰安州东岳庙东庑,有汉武帝手植柏六株,枝叶郁苍,翠如铜绿,扣其余干,如击金石,硁硁有声。曹操时赤眉作乱,大斧斫之,见血而止。今有斧创尚存。
唐槐
峄县孟子庙,有唐太宗手植槐,枝叶蓊郁,躯干茁壮而矮。
邵平瓜
邵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种瓜长安城东,瓜常五色,味甚甘美,世号“东陵瓜”。五代胡峤始以回纥西瓜入中国。
赤草
刘小鹤言:未央宫址,其地丈余,草皆赤色,相传为韩淮阴受刑之处,其怨愤之气郁结而成。
桐历
桐知日月正闰。生十二叶,边有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闰则十三叶,叶小者即知闰何月也。不生则九州异君。
知风草
南海有草,丛生,如藤蔓。土人视其节,以占一岁之风,每一节则一风,无节则无风,名曰“知风草”。
护门草
出常山。取置户下,或有过其门者,草必叱之。一名“百灵草”。
虹草
乐浪之东有背明之国,有虹草,枝长一丈,叶如车轮,根大如毂,花似朝虹之色。齐桓公伐山戎,国人献其种而植于庭,以表伯者之瑞。
不死草
东海祖洲上有不死之草,一名养神草,生琼田中,其叶似菰苗,丛生,长三四尺。人死者,以草覆之即活,一株可活一人,服之令人长生。
怀梦草
钟火山有香草,似蒲,色红,昼缩入地,夜半抽萌,怀其草,自知梦之好恶。汉武帝思李夫人,东方朔献之。帝怀之,即梦见夫人,因名曰怀梦草。
书带草
郑玄字康成,居城南山中教授。山下有草如薤,叶长而细,坚韧异常,时人名为“康成书带”。
八芳草
宋艮岳八芳草,曰金蛾,曰玉蝉,曰虎耳,曰凤毛,曰素馨,曰渠那,曰茉莉,曰含笑。
钩吻草
生深山之中,状似黄精,入口口裂,着肉肉溃,名曰钩吻,食之即死。但其花紫,黄精花白;其叶微毛,黄精叶光滑,以此辨之。
金井梧桐
世尝言:“金井梧桐一叶飘。”梧桐叶上有黄圈文如井,故曰金井,非井栏也。
沙棠木
可以御水,其实曰薲,状如葵,味如葱,食之已痨,又使人入水不溺。
君迁
《蜀都赋》:“平仲君迁。”皆木名,注缺。按司马温公《名苑记》云,君迁子如马奶,俗云牛奶柿是也。今之造扇用柿油,遂名柿漆。
芋历
芋艿生子十二子,遇闰则多生一子。时人谓之芋历。
肉芝
萧靖之掘地得“人手”,润泽而白,烹而食之,愈月齿发再生。一道士云:此肉芝也。《抱朴子》言:行山中见小人乘车马,长七八寸者,肉芝也,捉取服之,即仙矣。
桑木者,箕星之精神木也。蚕食之成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
肉树者,端山猪肉子也。山在德庆州,子大如茶杯,炙而食之,味如猪肉而美。
哀家梨
哀仲家有梨,甚佳,大如升,入口即化。
含消梨
汉武帝樊川园,有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则碎。欲取先以囊承之,名曰含消梨。
涂林
张骞使安石国十八年,得涂林种而归,即安石榴也。又得胡麻,遍植中国。
阿魏树
出三佛齐国,其树有瘿,出滋最毒,着人身即糜烂,人不敢近。每采时,系羊于树下,骑快马自远射之,脂着于羊,羊即烂。故曰飞鸟取阿魏。
葡萄苜蓿
李广利始移植大苑国苜蓿葡萄。
甘蔗
宋神宗问吕惠卿,曰:“蔗字从庶何也?”“凡草木种之俱正生,蔗独横生,盖庶出也,故从庶。”顾长康啖蔗,先食尾。人问所以,曰:“渐入至佳境。”
乌树
号柘树也。枝长而劲,乌集之,将
飞,柘枝反起弹乌,乌乃呼号。以此枝为弓,快而有力,故名乌号之弓。
共枕树
潘章有美容,与楚人王仲先交厚,死则共葬。冢上生树,柯条枝叶,无不相抱。故曰共枕树。
木奴
李衡为丹阳太守,于龙阳洲上种橘千树。临终,敕其子曰:“吾州里有千头木奴,不责汝衣食。岁上一匹绢,亦足用矣。”
化枳
晏子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水土异也。”
七星剑草
草如剑形,上有七星,列如北斗。
骨牌草
叶上有幺二三四五六斑点,与骨牌无异。
刘寄奴草
刘容微时伐荻新洲,有大蛇数丈,裕射之。明日至此,见数童捣叶,裕问故,答曰:“我王为刘寄奴所伤,今合药敷之。”裕曰:“何不杀之?”曰:“刘寄奴王者,不死。”裕叱之,皆散走。裕得药,敷金创立效。遂呼其草为刘寄奴,裕之乳名也。
益智
叶如襄荷,茎如竹箭,子从中心出。一枝有十子,子内白骨,四破去之,取外度,蜜煮为粽子,味辛。卢循飨宋武,又飨远公,名益智粽。
祁连仙树
祁连山有仙树一本,四味。其实如枣,以竹刀剖则甘,以铁刀剖则苦,以木刀剖则酸,以芦刀剖则辛。
桂
《南方草木状》:有三种,叶如柏叶,皮赤者为丹桂;叶如柿叶者为菌桂;叶似枇杷者为牡桂。今闽中多桂,四季开花有子,此真桂。其江南八九月开花无子者,此木樨也。
酒树
《拾遗记》:顾逢国有树似石榴,采其花汁注瓮中,数日成酒,味甚美,名其树曰酒树。
面树
名桄榔树。树大四五围,长五六丈,洪直无枝条,其颠生叶,不过数十,似栟榈;其子作穗,生木端;其皮可作绠,得水则柔韧。胡人以此联木为舟,皮中有屑如面,多者至数斛,食之,与常面无异。
杨柳
隋炀帝开河成,虞世基请于堤上栽柳,一则树根四出,鞠护河堤;一则牵舟之女获其阴樾;三则牵舟之羊食其枝叶。上大喜,诏民间进柳一株,赐一缣;百姓竞献之。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之。栽毕,上御笔赐垂柳姓杨,曰“杨柳”。
薏苡
马援在交趾,以薏苡实能胜瘴气,还,载之一车。及援死,有上书谮之者,以前所载皆明珠文犀。
橄榄
南威也。《金楼子》云:有树名独根,分为二枝,其东向一枝是木威树,南向一枝是橄榄树。其树高峻不可梯,刻其根下方※许,纳盐其中,一夕子皆落。此木可作舟楫,所经皆浮起。东坡诗:“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三国吴时始贡橄榄,赐近臣。
瑞柳
唐中书省有古柳,忽一死枯,德宗自梁还,复荣茂,人谓之瑞柳。
义竹
《唐纪》:明皇后苑竹丛幽密,帝谓诸王曰:“兄弟相亲,当如此竹。”因谓之义竹。
椰树
如栟榈,高五六丈,无枝条,其实大如寒瓜,外有粗皮,皮次有壳,圆而且坚,剖之有白肤,厚半寸,味似胡桃而极肥美,有浆,饮之,作酒气。俗人呼之“越王头”。其壳可镶杯壶,可作瓢。
文林果
宋王谨为曹州从事,得林檎,贡于高宗,似朱柰。上大重之,因赐谨为文林郎,号文林果。一云,唐高宗时王方言始盛栽林檎。
不灰木
《抱朴子》:南海萧丘之上,自生之火,春起秋灭。丘上纯生一种木,虽为火所着,但少焦黑,人或得以为薪者,炊熟则灌灭之,用之不穷。束皙《发蒙》曰:“西域有火浣之布,东海有不灰之木。”
三槐
王旦父佑有阴德,尝手植三槐于庭,曰:“吾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植此所以志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植物部-草木-译文
蓂荚
尧帝时期,有一种草生长在庭院中,叫做蓂荚。在每月的十五日之前,每天长出一片叶子;十五日之后,每天落下一片叶子。如果这个月是小月(29天),最后一片叶子会枯萎但不落下。通过观察这种草,可以知道月份和朔日(初一),所以它也被称为历草。
翣脯
尧帝时期,厨房里自然生长出一种肉脯,薄得像扇子一样。摇动鼓时,它会生风,使食物保持凉爽而不发臭。
佳谷
神农在羊头山(今山西潞安长子县)发现了优质的谷物。宋真宗时期,开始向百姓分发占城稻种(现在的糯米)。
屈轶
尧帝时期,有一种草生长在庭院中。如果有奸佞之人进入朝廷,这种草就会弯曲并指向他,因此得名屈轶。
峄阳孤桐
在峄县的峄山上,从夏、商、周三代至今,只剩下一截孤桐。天启年间,妖贼作乱,将这截孤桐取来做饭,结果它的形迹完全消失了。
五大夫松
现在人们称泰山的五大夫松,通常认为是五棵松树。但实际上,秦始皇在泰山封禅时,遇到风雨大作,便在一棵松树下休息,后来封这棵树为大夫。五大夫是秦朝官制的第九爵位。这个说法可以纠正千古以来的误解。
虞美人草
虞美人自刎后,葬在雅州名山县。她的坟墓中长出一种草,形状像鸡冠花,叶子相对。当人们唱《虞美人曲》时,这种草会随着节拍舞动,因此被称为虞美人草。
蓍草
蓍草千年才长出一株,茎的下面必定有神龟守护。人们用它来占卜。这种草多生长在伏羲陵和文王陵上。
挂剑草
季札的墓前长出一种草,形状像挂着的剑,因此得名挂剑草。它可以治疗心病。
斑竹
尧帝的两个女儿是舜帝的两位妃子,称为湘君和湘君夫人。舜帝在苍梧去世后,两位妃子哭泣,泪水洒在湘竹上,湘竹因此变得斑驳,所以又叫湘妃竹。
梅梁
会稽的禹庙有一根梅梁,雷雨之夜,它会飞出去,五更时分又飞回来。天亮时,梁上常常带有水藻。后来,梅太守将它换掉了。
萍实
楚王渡江时得到一种萍实,大小如斗,颜色像太阳一样红。剖开后食用,味道甜如蜜。
孔庙桧
曲阜孔庙有一株孔子亲手种植的桧树,像降香一样。这株树没有枝叶,坚硬如金铁,纹理都是左旋的。每当有圣人出生时,它会发出一枝新芽,用来预示世代的兴衰。这株桧树经历了周、秦、汉、晋等朝代,直到晋怀帝永嘉三年才枯萎,枯萎了309年。隋恭帝义宁元年又复活了51年。唐高宗乾封三年再次枯萎,枯萎了374年。宋仁宗康定元年再次茂盛。金宣宗贞佑三年,遭遇兵火,枝叶被焚毁,只剩下树干。81年后,元世祖三十一年再次发芽。明太祖洪武二十二年发出数枝,极为茂盛,直到建文四年再次枯萎。
汉柏
泰安州东岳庙的东庑,有六株汉武帝亲手种植的柏树,枝叶茂盛,翠绿如铜绿。敲击树干时,声音像敲击金石一样清脆。曹操时期,赤眉军作乱,用大斧砍伐这些柏树,见到流血才停止。现在树上还留有斧痕。
唐槐
峄县孟子庙有一株唐太宗亲手种植的槐树,枝叶茂密,树干粗壮但较矮。
邵平瓜
邵平是秦朝的东陵侯。秦朝灭亡后,他成为平民,在长安城东种瓜。他种的瓜常常有五色,味道非常甜美,世人称之为“东陵瓜”。五代时期,胡峤首次将回纥的西瓜引入中国。
赤草
刘小鹤说:未央宫的遗址上,有一片丈余的土地,草都是红色的。相传这是韩淮阴受刑的地方,他的怨愤之气凝结成了这些赤草。
桐历
桐树能感知日月的运行和闰月的变化。它每年长出十二片叶子,边缘有六片叶子。从下往上数,一片叶子代表一个月。如果有闰月,它会多长出一片叶子,叶子较小的月份就是闰月。如果桐树不生长,九州就会有不同的君主。
知风草
南海有一种草,丛生如藤蔓。当地人通过观察它的节数来预测一年的风势,每一节代表一次风,没有节则表示没有风,因此得名“知风草”。
护门草
这种草产自常山。把它放在门下,如果有人经过,草会发出斥责声。它还有一个名字叫“百灵草”。
虹草
乐浪以东有一个背明之国,那里有一种虹草,枝条长达一丈,叶子像车轮,根部像车毂,花朵像朝霞的颜色。齐桓公讨伐山戎时,当地人献上这种草的种子,种植在庭院中,作为霸主的祥瑞。
不死草
东海祖洲上有一种不死草,也叫养神草,生长在琼田中。它的叶子像菰苗,丛生,长三四尺。如果有人死去,用这种草覆盖尸体,人就会复活。一株草可以救活一个人,服用它可以让人长生不老。
怀梦草
钟火山上有一种香草,形状像蒲草,颜色红艳。白天缩入地下,半夜才抽芽。怀揣这种草,可以知道自己梦的好坏。汉武帝思念李夫人时,东方朔献上这种草。汉武帝怀揣它后,果然梦见了李夫人,因此得名怀梦草。
书带草
郑玄字康成,住在城南山中教书。山下有一种草,形状像薤,叶子长而细,非常坚韧。当时的人们称之为“康成书带”。
八芳草
宋代的艮岳有八种芳草,分别是金蛾、玉蝉、虎耳、凤毛、素馨、渠那、茉莉和含笑。
钩吻草
钩吻草生长在深山中,形状像黄精。入口后,嘴巴会裂开;碰到皮肤,皮肤会溃烂。因此得名钩吻,食用后会立即死亡。不过,它的花是紫色的,而黄精的花是白色的;它的叶子有细微的毛,而黄精的叶子光滑,可以通过这些特征来辨别。
金井梧桐
世人常说:“金井梧桐一叶飘。”梧桐叶上有黄色的圈纹,像井一样,所以叫金井,并不是指井栏。
沙棠木
沙棠木可以抵御水灾。它的果实叫薲,形状像葵,味道像葱,食用后可以治疗痨病,还能让人在水中不溺水。
君迁
《蜀都赋》中提到:“平仲君迁。”这些都是树木的名字,但注释缺失。根据司马温公的《名苑记》记载,君迁子的果实像马奶,俗称牛奶柿。现在制作扇子用的柿油,因此得名柿漆。
芋历
芋艿每年结十二个果实,遇到闰年则多结一个果实。当时的人们称之为芋历。
肉芝
萧靖之挖地时发现了一只“人手”,润泽而白嫩。他将其煮熟食用后,一个月内牙齿和头发重新长了出来。一位道士说:这是肉芝。《抱朴子》中提到:在山中行走时,看到小人乘坐车马,身高七八寸,这就是肉芝。捉住它并服用,可以成仙。
桑木
桑木是箕星的精神木。蚕吃了桑叶后,能吐出有花纹的丝;人吃了桑叶后,老人会变成小孩。
肉树
肉树是端山的猪肉子。端山在德庆州,果实大如茶杯,烤熟后食用,味道像猪肉一样鲜美。
哀家梨
哀仲家有一种梨,非常好吃,大小如升,入口即化。
含消梨
汉武帝的樊川园中,有一种大梨,大小如五升瓶,落地即碎。想要摘取时,必须先用袋子接住,因此得名含消梨。
涂林
张骞出使安石国十八年,带回了涂林种子,也就是安石榴。他还带回了胡麻,广泛种植在中国。
阿魏树
阿魏树产自三佛齐国,树上有瘿瘤,流出的汁液非常毒,碰到人的皮肤就会糜烂,人们不敢靠近。每次采集时,会在树下拴一只羊,骑快马从远处射箭,汁液溅到羊身上,羊就会腐烂。因此得名飞鸟取阿魏。
葡萄苜蓿
李广利首次将大苑国的苜蓿和葡萄移植到中国。
甘蔗
宋神宗问吕惠卿:“蔗字为什么从庶?”吕惠卿回答:“因为大多数草木都是直立生长的,只有甘蔗是横着生长的,像是庶出,所以从庶。”顾长康吃甘蔗时,先从尾部吃起。有人问他为什么,他说:“逐渐进入最佳状态。”
乌树
乌树也叫柘树。它的枝条长而坚韧,乌鸦喜欢在上面聚集。
飞,柘枝反弹起来打中了乌鸦,乌鸦于是发出呼号声。用这种树枝做成的弓,快速而有力,因此被称为乌号之弓。
共枕树
潘章容貌俊美,与楚国人王仲先交情深厚,死后合葬。墓上长出一棵树,树枝和叶子都相互拥抱。因此被称为共枕树。
木奴
李衡担任丹阳太守时,在龙阳洲上种植了上千棵橘树。临终前,他告诫儿子说:“我州里有上千个木奴,不会向你索取衣食。每年给你一匹绢,也足够用了。”
化枳
晏子说:“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树,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了枳树。叶子虽然相似,但果实的味道不同。这是因为水土不同。”
七星剑草
草的形状像剑,上面有七颗星星,排列得像北斗七星。
骨牌草
叶子上有幺、二、三、四、五、六的斑点,和骨牌一模一样。
刘寄奴草
刘容年轻时在新洲砍伐芦苇,遇到一条几丈长的大蛇,刘裕射中了它。第二天他回到那里,看见几个小孩在捣碎叶子,刘裕问他们在做什么,小孩回答说:“我们的王被刘寄奴打伤了,现在正在配药敷伤。”刘裕说:“为什么不杀了他?”小孩回答说:“刘寄奴是王者,不会死。”刘裕呵斥他们,小孩们全都跑散了。刘裕得到了药,敷在伤口上,效果显著。于是他把这种草称为刘寄奴草,刘裕的乳名就是刘寄奴。
益智
叶子像襄荷,茎像竹箭,果实从中心长出。一根枝条上有十个果实,果实内部有白色的骨头,剖开后取出外皮,用蜜煮成粽子,味道辛辣。卢循用它招待宋武帝,又招待远公,称之为益智粽。
祁连仙树
祁连山上有一棵仙树,果实有四种味道。果实像枣子,用竹刀剖开则味道甘甜,用铁刀剖开则味道苦涩,用木刀剖开则味道酸涩,用芦刀剖开则味道辛辣。
桂
《南方草木状》记载:桂树有三种,叶子像柏叶,树皮红色的称为丹桂;叶子像柿叶的称为菌桂;叶子像枇杷叶的称为牡桂。现在福建地区有很多桂树,四季开花结果,这是真正的桂树。江南地区八九月开花但不结果的,这是木樨。
酒树
《拾遗记》记载:顾逢国有一棵树像石榴树,采集它的花汁倒入瓮中,几天后就能变成酒,味道非常美,因此称这棵树为酒树。
面树
名叫桄榔树。树干粗四五围,高五六丈,笔直没有枝条,树顶长着叶子,不过几十片,像棕榈树;果实成穗状,长在树顶;树皮可以做成绳索,遇水则变得柔韧。胡人用它来连接木头做成船,树皮中有像面粉一样的屑,多的可以达到几斛,吃起来和普通的面粉没有区别。
杨柳
隋炀帝开凿运河成功后,虞世基请求在河堤上种植柳树,一是树根四处伸展,可以保护河堤;二是拉船的女子可以在树荫下休息;三是拉船的羊可以吃柳树的枝叶。皇帝非常高兴,下诏民间每进献一株柳树,就赏赐一匹缣;百姓争相进献。皇帝亲自种了一株,群臣依次种植。种植完毕后,皇帝御笔赐柳树姓杨,称为“杨柳”。
薏苡
马援在交趾时,认为薏苡的果实可以抵御瘴气,回朝时带了一车。马援死后,有人上书诬告他,说他以前带回来的都是明珠和文犀。
橄榄
南威也。《金楼子》记载:有一棵树名叫独根,分为两枝,东向的一枝是木威树,南向的一枝是橄榄树。这棵树高大险峻,无法攀爬,在树根下方刻一个口子,放入盐,一夜之间果实都会掉落。这种树可以用来做船,所经过的地方都会浮起。苏东坡有诗:“纷纷青子落红盐,正味森森苦且严。待得余甘回齿颊,已输崖蜜十分甜。”三国吴时开始进贡橄榄,赐给近臣。
瑞柳
唐朝中书省有一棵古老的柳树,突然枯死,德宗从梁州回来后,柳树又重新茂盛起来,人们称之为瑞柳。
义竹
《唐纪》记载:明皇后苑中的竹子丛生幽密,皇帝对诸王说:“兄弟相亲,应该像这些竹子一样。”因此称之为义竹。
椰树
像棕榈树,高五六丈,没有枝条,果实像寒瓜一样大,外面有粗皮,皮内有一层壳,圆而坚硬,剖开后有白色的果肉,厚半寸,味道像胡桃但更加肥美,有浆汁,喝下去会有酒气。俗人称之为“越王头”。它的壳可以用来镶杯壶,也可以做成瓢。
文林果
宋朝王谨担任曹州从事时,得到了一种林檎,进献给高宗,果实像朱柰。皇帝非常重视,因此赐王谨为文林郎,称这种果实为文林果。还有一种说法是,唐高宗时王方言开始大量种植林檎。
不灰木
《抱朴子》记载:南海萧丘之上,有自生的火,春天燃起,秋天熄灭。丘上生长着一种树,即使被火烧着,也只是稍微焦黑,有人用它做柴火,煮熟食物后火就会熄灭,用之不竭。束皙《发蒙》说:“西域有火浣布,东海有不灰木。”
三槐
王旦的父亲王佑有阴德,曾经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代一定会有成为三公的人,种植这些树是为了记住这个志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植物部-草木-注解
蓂荚:尧时生于庭中的一种草,每日生一叶,十五日后每日落一叶,小尽时一叶不落,可用来推算日期,故又名历草。
翣脯:尧时厨中自生的肉脯,薄如翣形,摇动可生风,使食物保持新鲜。
佳谷:神农在羊头山发现的优质谷物,宋真宗时开始推广占城稻种。
屈轶:尧时生于庭中的一种草,佞人入朝时此草会弯曲指向佞人,故名屈轶。
峄阳孤桐:峄山上的一棵孤桐树,自三代至今仅存一截,天启年间被妖贼取用造饭,形迹全无。
五大夫松:泰山上的五棵松树,秦始皇封禅时曾在此避雨,封其树为大夫,五大夫为秦官第九爵。
虞美人草:虞美人自刎后,其墓中生出的一种草,状如鸡冠花,唱《虞美人曲》时会应板而舞。
蓍草:千岁一茎,茎下有神龟守护,用于占卜,多生于伏羲陵与文王陵上。
挂剑草:季札墓前生的一种草,形如挂剑,可治疗心疾。
斑竹:尧二女为舜二妃,舜崩后二妃哭泣,泪洒湘竹,竹尽斑,故又名湘妃竹。
梅梁:会稽禹庙的梅梁,雷雨之夜会飞出,五鼓时返回,梁上常带水藻。
萍实:楚王渡江时得到的萍实,大如斗,赤如日,剖开食用,甜如蜜。
孔庙桧:曲阜孔庙中孔子手植的桧树,坚如金铁,纹皆左纽,有圣人生则发一枝,以占世远。
汉柏:泰安州东岳庙东庑的汉武帝手植柏树,枝叶郁苍,翠如铜绿,扣其干如击金石。
唐槐:峄县孟子庙中唐太宗手植的槐树,枝叶蓊郁,躯干茁壮而矮。
邵平瓜:邵平为秦东陵侯,秦破后种瓜于长安城东,瓜常五色,味甚甘美,世号“东陵瓜”。
赤草:未央宫址上的赤色草,相传为韩淮阴受刑之处,其怨愤之气郁结而成。
桐历:桐树知日月正闰,生十二叶,边有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闰则十三叶。
知风草:南海的一种草,丛生如藤蔓,土人视其节以占一岁之风,每一节则一风。
护门草:常山出产的一种草,置于户下,有过门者草必叱之,又名“百灵草”。
虹草:乐浪之东背明之国的一种草,枝长一丈,叶如车轮,花似朝虹之色。
不死草:东海祖洲上的一种草,叶似菰苗,丛生,长三四尺,人死者以草覆之即活。
怀梦草:钟火山的一种香草,色红,昼缩入地,夜半抽萌,怀其草可自知梦之好恶。
书带草:郑玄居城南山中教授时,山下有草如薤,叶长而细,坚韧异常,时人名为“康成书带”。
八芳草:宋艮岳的八种芳草,包括金蛾、玉蝉、虎耳、凤毛、素馨、渠那、茉莉、含笑。
钩吻草:深山中的一种草,状似黄精,入口口裂,着肉肉溃,食之即死。
金井梧桐:梧桐叶上有黄圈文如井,故曰金井,非井栏也。
沙棠木:可以御水,其实曰薲,状如葵,味如葱,食之已痨,又使人入水不溺。
君迁:《蜀都赋》中的木名,司马温公《名苑记》云,君迁子如马奶,俗云牛奶柿是也。
芋历:芋艿生子十二子,遇闰则多生一子,时人谓之芋历。
肉芝:萧靖之掘地得“人手”,润泽而白,烹而食之,愈月齿发再生,道士云此为肉芝。
桑木:箕星之精神木,蚕食之成文章,人食之老翁为小童。
肉树:端山猪肉子,子大如茶杯,炙而食之,味如猪肉而美。
哀家梨:哀仲家的一种梨,大如升,入口即化。
含消梨:汉武帝樊川园中的大梨,如五升瓶,落地则碎,欲取先以囊承之。
涂林:张骞使安石国十八年,得涂林种而归,即安石榴也。
阿魏树:三佛齐国的一种树,其瘿出滋最毒,着人身即糜烂,采时系羊于树下,骑快马自远射之。
葡萄苜蓿:李广利始移植大苑国的苜蓿葡萄。
甘蔗:宋神宗问吕惠卿,蔗字从庶何也?凡草木种之俱正生,蔗独横生,盖庶出也,故从庶。
乌树:号柘树也,枝长而劲,乌集之。
乌号之弓:传说中一种以柘枝为弓的强力弓箭,因其制作材料柘枝反起弹乌而得名。
共枕树:象征深厚友谊的树木,传说潘章与王仲先死后共葬,冢上生树,枝叶相抱。
木奴:李衡种植的橘树,比喻为不劳而获的财富。
化枳:晏子关于环境对植物影响的论述,指出橘在淮南为橘,在淮北则为枳,强调水土的重要性。
七星剑草:一种草,叶形如剑,上有七星排列,象征神秘与力量。
骨牌草:叶上有斑点,形似骨牌,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刘寄奴草:传说中刘寄奴所伤大蛇后得到的草药,具有神奇疗效。
益智:一种植物,其子可制作粽子,味辛,具有益智的功效。
祁连仙树:祁连山上的神奇树木,其果实味道随切割工具不同而变化。
桂:南方常见的树木,有多种种类,如丹桂、菌桂、牡桂等,具有观赏和实用价值。
酒树:传说中一种树,其花汁可酿成美酒。
面树:一种树木,其皮屑如面,可食用,具有实用价值。
杨柳:隋炀帝时期广泛种植的树木,具有护堤、遮荫、饲料等多种用途。
薏苡:马援从交趾带回的植物,具有药用价值,能胜瘴气。
橄榄:南方的一种树木,其果实可食用,具有独特的风味。
瑞柳:唐德宗时期的一种柳树,枯死后复荣,被视为吉祥之兆。
义竹:唐明皇时期的一种竹子,象征兄弟相亲。
椰树:南方常见的树木,其果实可食用,具有多种用途。
文林果:宋高宗时期的一种水果,因其珍贵而被赐名。
不灰木:传说中一种不易燃烧的木材,具有神奇的特性。
三槐:王旦父佑种植的槐树,象征家族荣耀与阴德。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植物部-草木-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众多古代神话传说中的植物和树木,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想象。这些植物和树木不仅具有神奇的特性,还与历史人物和事件紧密相连,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联系。
例如,蓂荚草每日生一叶,十五日后每日落一叶,小尽时一叶不落,可用来推算日期,显示了古人对时间的精确观察和利用。屈轶草则能识别佞人,反映了古人对道德和正义的重视。
孔庙桧树坚如金铁,纹皆左纽,有圣人生则发一枝,以占世远,体现了古人对圣人和历史的崇敬。汉柏枝叶郁苍,翠如铜绿,扣其干如击金石,显示了古人对汉武帝的尊崇和对历史的记忆。
这些植物和树木不仅是自然界的奇观,更是古代文化和历史的载体。通过对这些植物的记载,古人不仅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也传承了历史和文化。
此外,这些植物和树木的神奇特性也反映了古人对生命和自然的深刻理解。例如,不死草能使人复活,怀梦草能让人自知梦之好恶,显示了古人对生命和梦境的探索。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对自然界奇观的记载,更是对古代文化和历史的传承,体现了古人对自然与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敬畏。
这段古文通过一系列生动的传说和故事,展现了中国古代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想象力。每一个关键词背后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乌号之弓、共枕树、木奴等传说,不仅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利用,还体现了他们对友谊、财富和环境的思考。这些故事通过象征和隐喻,传达了古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化枳、七星剑草、骨牌草等描述,展示了古人对植物特性的细致观察和分类。这些描述不仅具有科学价值,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崇拜。
刘寄奴草、益智、祁连仙树等传说,反映了古人对草药和神奇植物的信仰。这些传说不仅具有医学价值,还体现了古人对生命和健康的追求。
桂、酒树、面树等描述,展示了古人对植物的多种利用方式。这些描述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珍惜和合理利用。
杨柳、薏苡、橄榄等故事,反映了古人对植物的情感寄托和文化象征。这些故事通过植物的特性,传达了古人对生活、友谊和家族的理解。
瑞柳、义竹、椰树等传说,展示了古人对植物的崇拜和信仰。这些传说不仅具有宗教价值,还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和感恩。
文林果、不灰木、三槐等描述,反映了古人对植物的珍视和利用。这些描述不仅具有经济价值,还体现了古人对家族荣耀和阴德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丰富的传说和故事,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丰富想象力。这些故事不仅具有文化价值,还体现了古人对生活、友谊、家族和自然的思考。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