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芒种

芒种释义

芒种,又称“忙种”,乃二十四节气之九,标志着夏季的第三个阶段,同时也是干支历中午月的开端。公历6月5日至7日之间,斗转星移,太阳运行至黄经75°时,芒种悄然而至。其名寓意“有芒之谷类作物可播种”,正是农作物生命力旺盛之时。

此时节,气温骤升,雨量丰沛,空气湿度增大,为晚稻等谷类作物的种植提供了绝佳条件。芒种,作为农耕文化的智慧结晶,不仅是农事活动的分界线,也是自然界生命力蓬勃的象征。南北大地,南方忙于插秧种稻,北方则沉浸在麦收的喜悦中,一片繁忙景象。

芒种习俗

谈及芒种习俗,不得不提“青梅煮酒”这一雅趣。在江南水乡与日本,初夏梅子成熟,虽酸涩难咽,但经煮制后,酸甜可口,成为时令佳饮。此外,沿海渔民亦忙于晒制虾皮,利用毛虾产卵期的肥美,制成营养丰富的“芒种皮”,为餐桌增添一抹海鲜风味。

芒种农事

芒种时节,夏季的热烈与雨水的滋润交织,正是作物生长的黄金期。从南到北,农人们纷纷投入到繁忙的耕作中。陕西、甘肃等地,小麦收割正忙,而稻谷的种植亦不可怠慢;广东则忙于移栽作物,江西讲究插秧的时机,贵州则强调芒种不种则再种无用的农谚;四川、陕西等地更是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先种田后种豆,农事活动紧锣密鼓。

芒种养生

芒种,作为仲夏的起点,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易感疲惫,出现“假中暑”症状。此时,养生之道在于防暑祛湿、养胃健脾。适量饮用绿豆汤,不仅清热解毒,还能利尿护肤、止渴消暑,是夏季养生的佳品。同时,多摄入蔬菜、豆类、水果,补充钾元素,也是此时养生的关键。

芒种宜忌

在饮食方面,芒种时节应以清补为主,远离油腻,避免过咸过甜,减少生冷食物的摄入,以养护脾胃。适量增加蔬菜、水果的摄入,有助于保持身体的健康与活力。

芒种日期计算

芒种的具体日期,可通过古老的节气计算公式得出,这一传统智慧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天文历法的深刻理解,也为现代生活带来了便利。

芒种谚语及诗歌

谚语流传千古,如“芒种忙,麦上场”、“芒种芒种,连收带种”,生动描绘了芒种时节的农忙景象。而诗歌方面,不妨引用宋代诗人陆游的《时雨》:“时雨及芒种,四野皆插秧。家家麦饭美,处处菱歌长。”诗中描绘的正是芒种时节,田野间生机勃勃、农人忙碌而又充满希望的画面,与芒种的节气氛围相得益彰。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学:二十四节气-芒种》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47.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