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果品

作者: 忽思慧(13世纪—14世纪),元代医学家、营养学家,曾任宫廷御医。他结合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编撰了《饮膳正要》。

年代:成书于元代(14世纪初)。

内容简要:《饮膳正要》共3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养生的专著。书中详细介绍了食物的性味、功效及烹饪方法,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关系,并收录了大量宫廷食谱和食疗方剂。它是研究古代饮食文化和营养学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果品-原文

味辛甘,无毒。利肺气,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积,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月水,止痛。桃仁止心痛。

味甘,寒,无毒。主热嗽,止渴,疏风,利小便,多食寒中。

味甘,寒,无毒。通耳鼻气,补虚劳,肠 不足,浓脾胃。

木瓜

味酸,温,无毒。主湿痹邪气,霍乱吐下,转筋不止。

梅实

味酸,平,无毒。主下气,除烦热,安心,止痢,住渴。

李子

味苦,平,无毒。主僵仆,瘀血,骨痛,除痼热,调中。

奈子

味苦,寒。多食令人腹胀,病患不可食。

石榴

味甘酸,无毒。主咽渴,不可多食,损人肺,止漏精。

林檎

味甘酸,温。不可多食,发热,涩气,令人好睡。

味酸。不可多食,伤筋骨。杏仁有毒,主咳逆上气。

柑子

味甘,寒。去肠胃热,利小便,止渴。多食发痼疾。

橘子

味甘酸,温,无毒。止呕,下气,利水道,去胸中瘕热。

橙子

味甘酸,无毒。去恶心。多食伤肝气。皮甚香美。

味咸,温,无毒。主益气,浓肠胃,补肾虚,炒食,壅人气。

味甘,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经脉,生津液。

樱桃

味甘,主调中,益脾气,令人好颜色。暗风人忌食。

葡萄

味甘,无毒。主筋骨湿痹,益气强志,令人肥健。

胡桃

味甘,无毒。食之令人肥健,润肌黑发,多食动风。

松子

味甘,温,无毒。治诸风头眩,散水气,润五脏,延年。

莲子

味甘,平,无毒。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轻身不老。

鸡头

味甘,平,无毒。主湿痹,腰膝痛,补中,除疾,益精气。

芰实

味甘,平,无毒。主安中,补五脏,轻身不饥。

荔枝

味甘,平,无毒。止渴生津,益人颜色。

龙眼

味甘,平,无毒。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虫,去毒。

银杏

味甘苦,无毒。炒食煮食皆可,生食发病。

橄榄

味酸甘,温,无毒。主消酒,开胃,下气,止渴。

杨梅

味酸甘,温,无毒。主祛痰,止呕,消食,下酒。

榛子

味甘,平,无毒。益气力,宽肠胃,健行,令人不饥。

榧子

味甘,无毒。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

沙糖

味甘,寒,无毒。主心腹热胀,止渴,明目。(即甘蔗汁熬成沙糖。)

甜瓜

味甘,寒,有毒。止渴,除烦热。多食发冷病,破腹。

西瓜

味甘,平,无毒。主消渴,治心烦,解酒毒。

酸枣

味酸甘,平,无毒。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除烦。

海红

味酸甘,平,无毒。治泄痢。

香圆

味酸甘,平,无毒。下气,开胸膈。

株子

味酸甘,平,无毒,性微寒,不可多食。

平波

味甘,无毒。止渴生津。置衣服箧笥中,香气可爱。

八檐仁

味甘,无毒。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其果出回回田地。)

必思答

味甘,无毒。调中顺气。(其果出回回田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果品-译文

味道辛辣甘甜,没有毒性。有利于肺气,止咳逆上气,消除心下的硬块,去除突然的暴击血,破除症瘕,通月经,止痛。桃仁可以止心痛。

味道甘甜,性寒,没有毒性。主治热咳,止渴,疏风,利小便,多吃会使体内寒气增加。

味道甘甜,性寒,没有毒性。通耳鼻气,补虚劳,肠道不足,增强脾胃功能。

木瓜

味道酸,性温,没有毒性。主治湿痹邪气,霍乱吐下,转筋不止。

梅实

味道酸,性平,没有毒性。主治下气,除烦热,安心,止痢,止渴。

李子

味道苦,性平,没有毒性。主治僵仆,瘀血,骨痛,除痼热,调中。

奈子

味道苦,性寒。多吃会使人腹胀,病人不宜食用。

石榴

味道甘酸,没有毒性。主治咽渴,不可多吃,会损伤肺,止漏精。

林檎

味道甘酸,性温。不可多吃,会发热,涩气,使人好睡。

味道酸。不可多吃,会伤筋骨。杏仁有毒,主治咳逆上气。

柑子

味道甘甜,性寒。去肠胃热,利小便,止渴。多吃会引发痼疾。

橘子

味道甘酸,性温,没有毒性。止呕,下气,利水道,去胸中瘕热。

橙子

味道甘酸,没有毒性。去恶心。多吃会伤肝气。皮非常香美。

味道咸,性温,没有毒性。主益气,增强肠胃功能,补肾虚,炒食,会使人气壅。

味道甘甜,没有毒性。主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助经脉,生津液。

樱桃

味道甘甜,主治调中,益脾气,使人面色好。暗风病人忌食。

葡萄

味道甘甜,没有毒性。主治筋骨湿痹,益气强志,使人肥健。

胡桃

味道甘甜,没有毒性。食用使人肥健,润肌黑发,多吃会动风。

松子

味道甘甜,性温,没有毒性。治疗各种风头眩,散水气,润五脏,延年益寿。

莲子

味道甘甜,性平,没有毒性。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轻身不老。

鸡头

味道甘甜,性平,没有毒性。主治湿痹,腰膝痛,补中,除疾,益精气。

芰实

味道甘甜,性平,没有毒性。主治安中,补五脏,轻身不饥。

荔枝

味道甘甜,性平,没有毒性。止渴生津,使人面色好。

龙眼

味道甘甜,性平,没有毒性。主治五脏邪气,安志,厌食,除虫,去毒。

银杏

味道甘苦,没有毒性。炒食或煮食都可以,生食会引发疾病。

橄榄

味道酸甘,性温,没有毒性。主治消酒,开胃,下气,止渴。

杨梅

味道酸甘,性温,没有毒性。主治祛痰,止呕,消食,下酒。

榛子

味道甘甜,性平,没有毒性。益气力,宽肠胃,健行,使人不饥。

榧子

味道甘甜,没有毒性。主治五痔,去三虫,蛊毒鬼疰。

沙糖

味道甘甜,性寒,没有毒性。主治心腹热胀,止渴,明目。(即甘蔗汁熬成沙糖。)

甜瓜

味道甘甜,性寒,有毒。止渴,除烦热。多吃会引发冷病,破腹。

西瓜

味道甘甜,性平,没有毒性。主治消渴,治心烦,解酒毒。

酸枣

味道酸甘,性平,没有毒性。主治心腹寒热,邪结气聚,除烦。

海红

味道酸甘,性平,没有毒性。治疗泄痢。

香圆

味道酸甘,性平,没有毒性。下气,开胸膈。

株子

味道酸甘,性平,没有毒性,性微寒,不可多吃。

平波

味道甘甜,没有毒性。止渴生津。放在衣服箱子里,香气可爱。

八檐仁

味道甘甜,没有毒性。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其果出回回田地。)

必思答

味道甘甜,没有毒性。调中顺气。(其果出回回田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果品-注解

桃:桃在中医中具有利肺气、止咳逆上气、消心下坚积等功效,常用于治疗咳嗽、胸痛等症状。桃仁则用于止心痛。

梨:梨性寒,味甘,具有清热止咳、止渴、疏风、利小便的功效,但多食可能导致体内寒气过重。

柿:柿性寒,味甘,具有通耳鼻气、补虚劳、厚脾胃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耳鼻不通、虚劳等症状。

木瓜:木瓜性温,味酸,具有祛湿痹、止霍乱吐泻、缓解转筋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湿痹、霍乱等症状。

梅实:梅实性平,味酸,具有下气、除烦热、安心、止痢、止渴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烦、痢疾等症状。

李子:李子性平,味苦,具有活血化瘀、止痛、除痼热、调中的功效,常用于治疗瘀血、骨痛等症状。

奈子:奈子性寒,味苦,多食可能导致腹胀,病患不宜食用。

石榴:石榴性平,味甘酸,具有止渴、止漏精的功效,但多食可能损伤肺部。

林檎:林檎性温,味甘酸,多食可能导致发热、涩气、嗜睡。

杏:杏性平,味酸,多食可能损伤筋骨,杏仁有毒,但可用于止咳逆上气。

柑子:柑子性寒,味甘,具有去肠胃热、利小便、止渴的功效,但多食可能引发痼疾。

橘子:橘子性温,味甘酸,具有止呕、下气、利水道、去胸中瘕热的功效。

橙子:橙子性平,味甘酸,具有去恶心的功效,但多食可能伤肝气。

栗:栗性温,味咸,具有益气、厚肠胃、补肾虚的功效,炒食可能导致气滞。

枣:枣性平,味甘,具有安中养脾、助经脉、生津液的功效,常用于治疗心腹邪气。

樱桃:樱桃性平,味甘,具有调中、益脾气、美容的功效,但暗风患者忌食。

葡萄:葡萄性平,味甘,具有强筋骨、益气、强志、令人肥健的功效。

胡桃:胡桃性平,味甘,具有润肌、黑发、令人肥健的功效,但多食可能导致风动。

松子:松子性温,味甘,具有治风眩、散水气、润五脏、延年的功效。

莲子:莲子性平,味甘,具有补中养神、益气、除百疾、轻身不老的功效。

鸡头:鸡头性平,味甘,具有祛湿痹、止痛、补中、益精气的功效。

芰实:芰实性平,味甘,具有安中、补五脏、轻身不饥的功效。

荔枝:荔枝性平,味甘,具有止渴生津、美容的功效。

龙眼:龙眼性平,味甘,具有安志、除虫、去毒的功效,常用于治疗五脏邪气。

银杏:银杏性平,味甘苦,炒食或煮食均可,但生食可能引发疾病。

橄榄:橄榄性温,味酸甘,具有消酒、开胃、下气、止渴的功效。

杨梅:杨梅性温,味酸甘,具有祛痰、止呕、消食、解酒的功效。

榛子:榛子性平,味甘,具有益气力、宽肠胃、健行的功效。

榧子:榧子性平,味甘,具有治五痔、去三虫、解蛊毒的功效。

沙糖:沙糖性寒,味甘,具有止渴、明目的功效,由甘蔗汁熬制而成。

甜瓜:甜瓜性寒,味甘,具有止渴、除烦热的功效,但多食可能导致冷病、破腹。

西瓜:西瓜性平,味甘,具有消渴、治心烦、解酒毒的功效。

酸枣:酸枣性平,味酸甘,具有治心腹寒热、除烦的功效。

海红:海红性平,味酸甘,具有治泄痢的功效。

香圆:香圆性平,味酸甘,具有下气、开胸膈的功效。

株子:株子性微寒,味酸甘,不可多食。

平波:平波性平,味甘,具有止渴生津的功效,香气宜人。

八檐仁:八檐仁性平,味甘,具有止咳下气、消心腹逆闷的功效,产自回回田地。

必思答:必思答性平,味甘,具有调中顺气的功效,产自回回田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果品-评注

这段古文主要描述了多种水果和坚果的性味、功效及食用禁忌,反映了古代中医对食物的药用价值的深刻认识。这些内容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智慧,也展示了中医‘药食同源’的理念。

从文化内涵上看,这些描述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食物的分类和认知方式。每种食物都被赋予了特定的性味(如寒、热、温、凉)和功效(如止咳、止渴、益气等),这种分类方式与中医的阴阳五行理论密切相关。通过食物的性味和功效,古人能够根据个体的体质和健康状况选择合适的食物,以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目的。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语言精炼,体现了古代文献的典型风格。每句话都直击要点,既传达了食物的主要功效,又指出了其可能的副作用或禁忌。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便于记忆和传播,也反映了古代医学文献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从历史价值上看,这段文字为我们研究古代中医理论和食疗文化提供了宝贵的资料。它不仅记录了古人对食物的认知和应用,还反映了古代社会的饮食习惯和健康观念。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医的思维方式和治疗原则,同时也为现代中医食疗学的发展提供了历史依据。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医学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它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利用智慧,为我们今天的生活和健康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饮膳正要-卷三-果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618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