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易传-彖传上-同人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

作者: 相传为孔子及其弟子所作,是解释《易经》的著作。它是儒家经典“十翼”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易传》共10篇,包括《彖传》《象传》《系辞传》等,是对《易经》卦象、卦辞和爻辞的哲学阐释。书...

作者: 作者不详,相传为黄帝所著,或为战国时期隐士所作。它是道家经典之一。 年代:成书于战国时期(公元前5世纪—公元前3世纪)。 内容简要:《阴符经》共300余字,内容深奥,主要论述天道、人道的相互关系,强调“观天之道,执天之行”。书中提出...

作者: 忽思慧(13世纪—14世纪),元代医学家、营养学家,曾任宫廷御医。他结合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编撰了《饮膳正要》。 年代:成书于元代(14世纪初)。 内容简要:《饮膳正要》共3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养生的专著。书中详细介...

作者: 忽思慧(13世纪—14世纪),元代医学家、营养学家,曾任宫廷御医。他结合蒙古族与汉族的饮食文化,编撰了《饮膳正要》。 年代:成书于元代(14世纪初)。 内容简要:《饮膳正要》共3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论述饮食养生的专著。书中详细介...

作者: 刘义庆(403年—444年),南朝宋文学家,以编撰《世说新语》闻名。《幽明录》是其另一部志怪小说集。 年代:成书于南朝宋时期(5世纪)。 内容简要:《幽明录》是一部志怪小说集,内容多为鬼神、灵异、因果报应等故事。书中通过奇幻的情节反...

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

作者: 段成式(803年—863年),唐代文学家、博物学家,以博学多才著称。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涉及广泛。 年代:成书于唐代(9世纪)。 内容简要:《酉阳杂俎》共30卷,是一部笔记体著作,内容涵盖神话、传说、历史、地理、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