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黄庭经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成书时间可能较早,属于道家修炼术与内丹学的核心经典之一。黄庭经对修行者如何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黄庭经》是道家内丹术经典之一,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行、养生和精神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强调内气的调节和身体的自然调和,提倡通过调节呼吸、控制气血、冥想等方式来达到修炼长生的目标。书中的“黄庭”象征着人体的内在世界,传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旨在帮助修行者通过调整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进而达到身心和谐、气血畅通的理想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神-原文
心神丹元字守灵,
肺神皓华字虚成。
肝神龙烟字含明,
翳郁导烟主浊清。
肾神玄冥字育婴,
脾神常在字魂停。
胆神龙曜字威明。
六腑五藏神体精,
皆在心内运天经。
昼夜存之自长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神-译文
心神叫做丹元,守护着灵气。
肺神名为皓华,字为虚成。
肝神叫做龙烟,字为含明,翳郁导烟是主导浊气与清气的。
肾神名为玄冥,字为育婴。
脾神常在,字为魂停。
胆神名为龙曜,字为威明。
六腑五藏的神体都极精纯,都集中在心脏内运行天经。
日夜守护它们,就能长生不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神-注解
心神:指心脏的神灵,中医认为心主神明,心神丹元字守灵指的是心脏的神灵守护着人的精神意识。
丹元:指心脏的精华,也比喻心脏的重要。
守灵:守护,这里指心神守护着人的精神。
肺神:指肺脏的神灵,中医认为肺主气,与呼吸有关。
皓华:明亮纯洁,这里指肺神的光辉。
虚成:空虚而成就,这里指肺神的功能。
肝神:指肝脏的神灵,中医认为肝主疏泄,与情绪、视力有关。
龙烟:龙的形象,这里指肝神的力量和活力。
含明:包含光明,这里指肝神的光明和智慧。
翳郁:遮挡,郁结,这里指阻碍。
导烟:引导烟雾,这里比喻疏导情绪。
主浊清:主导清除杂质,这里指肝神调节气血,清除杂质。
肾神:指肾脏的神灵,中医认为肾主水,与生殖、生长发育有关。
玄冥:深奥而神秘,这里指肾神的神秘和深远。
育婴:养育婴儿,这里比喻肾脏滋养生命之源。
脾神:指脾脏的神灵,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与消化吸收有关。
常在:常在,即经常存在。
魂停:灵魂停留,这里指脾神对人的精神有安定作用。
胆神:指胆脏的神灵,中医认为胆主决断,与情绪有关。
龙曜:龙的光辉,这里指胆神的威严和光辉。
威明:威严而明亮,这里指胆神的威力和光明。
六腑:指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中医认为六腑与五藏相对,主消化吸收。
五藏:指心、肝、脾、肺、肾,中医认为五藏主藏精。
神体精:神灵的精华,这里指五脏六腑的神灵精华。
心内运天经:在心脏内部运行天经,天经即天脉,指生命之气。
昼夜存之:白天和黑夜都保持这种状态。
自长生:自然而然地达到长生不老的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神-评注
心神丹元字守灵,肺神皓华字虚成。
此句描绘了人体内六腑五藏的神体,以心神和肺神为例,通过‘丹元’和‘皓华’这两个字,赋予了神体以丹色的灵性和明亮的色泽,体现了古人对神体的一种神秘化和美学化的表达。‘守灵’和‘虚成’则分别代表了心神和肺神的内在特质,心神以守护生命之灵为主,肺神则以虚静无为而成其神。
肝神龙烟字含明,翳郁导烟主浊清。
肝神以‘龙烟’为字,‘龙’象征着威严与力量,‘烟’则暗示了肝神之气的轻灵与飘逸。‘含明’说明肝神内含光明,具有净化之能。‘翳郁’和‘导烟’则分别表示肝神能驱散障碍,引导清气,主掌体内气机的清浊。
肾神玄冥字育婴,脾神常在字魂停。
肾神以‘玄冥’为字,‘玄’代表深远,‘冥’则指黑暗,寓意肾神具有深不可测的神秘力量,能够孕育生命。‘育婴’则进一步强调了肾神对生命的滋养作用。脾神以‘常在’为字,‘常在’表示脾神稳定而持久,‘魂停’则说明脾神能安定人的精神。
胆神龙曜字威明。
胆神以‘龙曜’为字,‘龙曜’意味着龙的光辉照耀,‘威明’则表示胆神具有威严和光明,暗示胆神在人体中的作用是保护人体免受外邪侵害。
六腑五藏神体精,皆在心内运天经。
此句总结了六腑五藏的神体,强调它们都是精微而重要的,并且它们的活动都受到心的调控,心内运天经,意味着心的活动与天地的运行相协调。
昼夜存之自长生。
最后一句‘昼夜存之自长生’是本段的核心思想,强调了通过修炼和内养,使六腑五藏的神体得以保持,从而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这里的‘昼夜存之’不仅指时间的连续性,也包含了动静结合、内外兼修的修炼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