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典

作者: 黄庭经的作者不详,一般认为是道家学派的经典之一,成书时间可能较早,属于道家修炼术与内丹学的核心经典之一。黄庭经对修行者如何达到“无为”的理想状态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年代:成书于东汉时期(约公元2世纪)。

内容简要:《黄庭经》是道家内丹术经典之一,书中讲述了如何通过修行、养生和精神修炼来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它强调内气的调节和身体的自然调和,提倡通过调节呼吸、控制气血、冥想等方式来达到修炼长生的目标。书中的“黄庭”象征着人体的内在世界,传达了道家“无为而治”的理念,旨在帮助修行者通过调整身体与精神的关系,进而达到身心和谐、气血畅通的理想状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典-原文

心典一体五藏王,

动静念之道德行。

清洁喜气自明光,

坐起吾俱共栋梁。

昼日曜景暮闭藏,

通利华精调阴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典-译文

心灵与经典合为一体,五藏(指五脏,即心、肝、脾、肺、肾)之王,无论是动静,都念着道德的行为。

心灵清洁,喜气自然显现光芒,无论是坐着还是起身,我都与栋梁(比喻支撑国家或家庭的重要人物)共同承担。

白天阳光照耀,傍晚则收敛藏匿,通晓并利用华美的景象,调整阴阳平衡。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典-注解

心典一体:心典一体,指的是心与道(道德、道义)的统一,即内心与外在道德行为的一致性。

五藏王:五藏,指心、肝、脾、肺、肾五脏,在中医理论中代表人体内的五大重要器官系统。五藏王,可能指的是五脏在道德修养中的核心地位。

动静念:动静念,指的是动静之间的念想,即动静变化中的思想活动。

道德行:道德行,指符合道德规范的行为。

清洁:清洁,指内心的纯洁无染,也指行为上的干净利落。

喜气:喜气,指内心的喜悦和正面的情绪。

自明光:自明光,指内在的光明,即内心的智慧与洞察力。

坐起吾俱共栋梁:坐起吾俱共栋梁,意味着无论坐着还是站起来,都与支撑整个结构的重要部分(栋梁)相联系,比喻人应时刻保持重要和支撑性的角色。

昼日曜景暮闭藏:昼日曜景,指白天阳光照耀的景象;暮闭藏,指傍晚时分,万物开始收敛、闭藏。这里可能比喻人生的起伏变化,白天充满活力,傍晚则收敛内敛。

通利华精:通利华精,指事物或思想流畅、精致。

调阴阳:调阴阳,指调整人体内的阴阳平衡,是中医理论中的重要概念,阴阳平衡被认为是健康的关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典-评注

心典一体五藏王,动静念之道德行。

此句以‘心典一体’开篇,‘心’指心灵,‘典’指经典,‘一体’则强调心灵与经典相融合,形成一种整体性的认知。‘五藏王’指的是人的五脏,即心、肝、脾、肺、肾,象征着人的身体和生命。此句表达了心灵与身体、道德与行为相统一的观念,强调了内在修养与外在行为的一致性。

清洁喜气自明光,坐起吾俱共栋梁。

‘清洁’在这里不仅仅指外在的清洁,更指内心的纯净和道德的高尚。‘喜气’则代表内心的喜悦和积极向上的情绪。‘自明光’意味着这种清洁和喜悦如同光芒一般自然显现。‘坐起吾俱共栋梁’表达了无论在何种状态下,这种内心的清洁和喜悦都是与自身共同存在的,如同支撑房屋的栋梁一般重要。

昼日曜景暮闭藏,通利华精调阴阳。

此句描绘了自然界的变化与人的内在修养的关系。‘昼日曜景’指的是白天阳光明媚的景象,象征着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暮闭藏’则指夜晚的降临,万物归于沉寂,需要内敛和修养。‘通利华精’意味着在修养过程中,要使身心达到和谐的状态,‘调阴阳’则是指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以达到身心健康的境界。

整首诗通过对心灵、道德、行为、自然与人的内在修养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追求身心和谐、内外统一的古文化理念。诗中蕴含的道德修养、精神追求和自然法则的融合,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和宗教思想中的核心观念。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黄庭经-内景-心典》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1770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