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泰始明昌国学:七十二候-小寒二候-鹊始巢
释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进入最寒冷阶段的节气,而七十二候中的二候“鹊始巢”意指喜鹊开始筑巢。古人认为,喜鹊感知到阳气的回升,开始忙碌地为繁衍后代筑巢。尽管此时寒冬未尽,但自然界已悄然孕育出春的希望。喜鹊的行为象征着自然界中生命的复苏,也...

释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进入最寒冷阶段的节气,而七十二候中的二候“鹊始巢”意指喜鹊开始筑巢。古人认为,喜鹊感知到阳气的回升,开始忙碌地为繁衍后代筑巢。尽管此时寒冬未尽,但自然界已悄然孕育出春的希望。喜鹊的行为象征着自然界中生命的复苏,也...

释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表示寒冷加剧的节气,而七十二候中的初候“雁北乡”意指大雁开始逐渐向北飞行。虽然北方依旧寒冷,但天地间的阳气开始复苏,北方寒冷将慢慢缓解。这一候反映了大自然的阴阳变化,也象征着冬去春来的征兆。大雁作为迁徙鸟类的代表,成...

大寒释义 大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最后一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20日至21日之间,当太阳运行至黄经300°时即为大寒。大寒意指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期,俗语称“大寒年年有,不在三九在四九”,表明此时的严寒气候达到了极点,同时也是冬季的结束阶段,意味着春...

小寒释义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三个节气,每年公历1月5日至7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285°时即为小寒。“小寒”意指天气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但尚未达到极致,俗语称“小寒胜大寒,常见不稀罕”,表明小寒与大寒一样寒冷,但不如大寒那般...

冬至释义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当太阳运行至黄经270°时即为冬至。这一天是北半球一年中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俗称“冬节”。冬至过后,白昼逐渐变长,标志着“数九寒天”的开始。俗语说:“冬至...

大雪释义 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节气,每年公历12月7日至8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255°时即为大雪。“大雪”并非指雪量很大,而是意味着降雪范围广,雪量和寒意均逐渐加重。俗语说:“大雪纷飞兆丰年”,预示着降雪对农作物和来年收成的积极影...

小雪释义 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22日至23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240°时即为小雪。小雪标志着寒冷天气的进一步加剧,降水形式逐渐由雨转为雪,但由于地面温度较高,雪量一般较小,故称“小雪”。俗语说:“小雪封地,大雪...

立冬释义 立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九个节气,每年公历11月7日至8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225°时即为立冬。“立”表示开始,“冬”意为终结,草木枯萎、万物收藏,意味着冬季的开始。俗语说:“立冬补冬,补嘴空”,表明此时是进补养生的最佳时节。 ...

霜降释义 霜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八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23日至24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210°时即为霜降。“霜降”意指气温骤降,地面开始出现霜冻,是秋季的最后一个节气,标志着天气逐渐向寒冷过渡,冬天的脚步日益临近。俗语说:“霜降见霜,...

寒露释义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每年公历10月7日至9日之间,当太阳到达黄经195°时即为寒露。“寒露”意指露水更冷,地面的露珠因气温下降而愈加浓重,意味着秋季气候由凉爽向寒冷过渡。民间俗语“寒露寒露,遍地冷露”生动描述了这一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