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南宋法医学家。他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验尸经验。
年代:南宋(13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法医学著作。书中详细记录了验尸、断案的方法和技术,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后世法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酒食醉饱死-原文
凡验酒食醉饱致死者,先集会首等,对众勒仵作行人用醋汤洗检。
在身如无痕损,以手拍死人肚皮膨胀而响者,如此即是因酒食醉饱、过度(腹)胀[满]心肺致死。
仍取本家亲的骨肉供状,述死人生前常吃酒多少致醉;及取会首等状∶今来吃酒多少数目,以验致死因根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酒食醉饱死-译文
凡是检验因饮酒过度导致死亡的情况,首先要召集相关的人员,如会首等,在众人面前命令仵作(古代负责验尸的人员)用醋汤清洗并检查尸体。
如果尸体表面没有伤痕,用手拍打死者的肚皮,如果肚皮膨胀并且发出响声,那么这种情况就是因饮酒过度、腹部过度膨胀导致心肺功能衰竭而死亡。
还需要取得死者家属的供述,描述死者生前通常饮酒的量以及导致醉酒的情况;同时取得会首等人的供述,说明死者最近饮酒的量,以此来验证导致死亡的原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酒食醉饱死-注解
验酒食醉饱致死者:指因饮酒过量或饮食过度导致死亡的案件。
会首:古代指负责集会或活动的主要负责人。
仵作:古代负责验尸的官员或专业人员。
醋汤:用醋调制的液体,古代常用于清洗尸体以观察伤痕。
肚皮膨胀而响者:指尸体腹部因气体积累而膨胀并发出响声的现象。
心肺致死:指因心肺功能衰竭导致的死亡。
本家亲的骨肉:指死者的直系亲属。
供状:指证人提供的书面证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酒食醉饱死-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种古代验尸的方法,主要用于判断因饮酒或饮食过度导致的死亡。通过集会首和仵作的专业操作,使用醋汤清洗尸体,观察尸体是否有外伤,并通过拍打尸体腹部听其响声来判断死因。这种方法体现了古代法医学的初步发展和对尸体检验的细致观察。
文中提到的‘会首’和‘仵作’是古代社会中重要的职业角色,会首负责组织和监督,仵作则负责具体的验尸工作。这种分工显示了古代社会对法律和秩序的重视,以及对专业技能的尊重。
使用醋汤清洗尸体是一种古老的防腐和清洁方法,醋的酸性可以帮助去除尸体表面的污垢,同时也有助于观察尸体上的伤痕。这种方法虽然简单,但在没有现代化学试剂的古代,是一种有效的验尸手段。
通过拍打尸体腹部听其响声来判断死因,是一种基于经验的诊断方法。这种方法虽然缺乏科学依据,但在古代医学不发达的情况下,是一种实用的判断手段。
文中还提到要取本家亲的骨肉供状和会首等的状,这说明古代法律程序中对证据的重视,以及对证人证词的依赖。这种法律程序体现了古代社会对公正和真相的追求。
总体来看,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法医学的一种实践方法,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法律文化和职业分工。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运作方式和文化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