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南宋法医学家。他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验尸经验。
年代:南宋(13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法医学著作。书中详细记录了验尸、断案的方法和技术,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后世法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发冢-原文
验是甚向,坟围长阔多少。
被贼人开锄,坟土野狼藉,锹锄开深尺寸见板,或开棺见尸。
勒所报人具出∶死人原装着衣服物色,有甚不见被贼人偷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发冢-译文
检查坟墓的朝向,以及坟墓周围的长宽是多少。
坟墓被贼人挖开,坟土散乱不堪,用锹锄挖到一定深度后见到了棺材板,或者打开了棺材见到了尸体。
要求报案人详细说明:死者原来穿着的衣服和随葬物品,有哪些不见了,被贼人偷走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发冢-注解
验是甚向:验指检验、查看;是甚向意为是什么方向或位置。此句询问坟墓的具体方位。
坟围长阔多少:坟围指坟墓的周围范围;长阔指长度和宽度。此句询问坟墓的具体尺寸。
贼人:指盗墓贼或破坏坟墓的人。
开锄:指用锄头挖掘。
野狼藉:形容坟墓被破坏后的混乱景象,如同被野兽践踏过一般。
锹锄开深尺寸见板:锹锄指挖掘工具;开深尺寸指挖掘的深度;见板指挖掘到棺材的木板。此句描述挖掘的深度已经触及棺材。
开棺见尸:指打开棺材后看到尸体。
勒所报人具出:勒指命令;所报人指报告情况的人;具出指详细陈述。此句意为命令报告人详细陈述情况。
死人原装着衣服物色:死人原装着指死者原本穿着的衣物;物色指物品的颜色或种类。此句询问死者原本穿着的衣物和随葬品的具体情况。
有甚不见被贼人偷去:有甚不见指有哪些物品不见了;被贼人偷去指被盗墓贼偷走。此句询问被盗走的物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五-发冢-评注
这段古文描述了一起盗墓事件的现场情况,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坟墓保护的重视以及对盗墓行为的严厉谴责。从文化内涵上看,坟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被视为祖先灵魂的安息之地,因此对坟墓的破坏被视为对祖先的不敬和对社会秩序的挑战。
文本通过详细的描述,展现了盗墓行为的恶劣后果。坟墓被破坏后,坟土狼藉,棺材被打开,尸体暴露,随葬品被盗走,这些细节描写不仅揭示了盗墓行为的残忍和破坏性,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坟墓保护的重视。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文字采用了简洁明了的叙述方式,通过一系列具体的细节描写,生动地再现了盗墓现场的混乱和破坏。特别是‘坟土野狼藉’这一形象的比喻,将坟墓被破坏后的景象比作被野兽践踏过的荒野,增强了文本的视觉冲击力和情感张力。
从历史价值上看,这段文字为我们了解古代社会的丧葬习俗、坟墓保护制度以及盗墓现象提供了宝贵的资料。通过对盗墓事件的详细记录,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社会对坟墓保护的重视程度,以及当时社会对盗墓行为的法律和道德约束。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通过生动的艺术表现手法,深刻揭示了盗墓行为的恶劣后果,反映了古代社会对坟墓保护的重视和对盗墓行为的严厉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