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宋慈(1186年—1249年),字惠父,南宋法医学家。他长期从事司法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验尸经验。
年代:南宋(13世纪)。
内容简要:共5卷,是中国古代第一部系统法医学著作。书中详细记录了验尸、断案的方法和技术,强调“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对后世法医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三-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去处-原文
夫人两手指甲相连者小节,小节之后中节,中节之后者本节。本节之后肢骨之前生掌骨,掌骨上生掌肉,掌肉后可屈曲者腕。腕左起高骨者手外踝,右起高骨者右手踝,二踝相连生者臂骨,辅臂骨者髀骨,三骨相继者肘骨,前可屈曲者曲肘。曲肘上生者骨, 骨上生者肩 ,肩 之前者横 骨,横 骨之前者髀骨,髀骨之中陷者缺盆,缺盆之上者颈。颈之前者颡喉,颡喉之上者结喉,结喉之上者颏,颏两傍者曲颔,曲颔两傍者颐,颐两旁者颊车,颊车上者耳,耳上者曲鬓,曲鬓上行者顶。顶前者囟门,囟门之下者发际,发际正下者额,额下者眉,眉际之末者太阳穴。太阳穴前者目,目两旁者两小,两小 上者上(脸)〔睑〕,下者下(脸)〔睑〕,正位能瞻视者目瞳子,瞳子近鼻者两大 。近两大者鼻山根,鼻山根上印堂,印堂上者脑角,脑角下者承枕骨。脊骨下横生者髋骨,髋骨两傍者钗骨,钗骨下中者腰门骨。钗骨上连生者腿骨,腿骨下可屈曲者曲 ,曲上生者膝盖骨。膝盖骨下生者胫骨,胫骨旁生者 骨。 骨下左起高硕者两足外踝,右起高硕者两足右踝。胫骨前垂者两足 骨, 骨前者足本节,本节前者小节,小节相连者足指甲,指甲后生者足前跗,跗后凹陷者足心,下生者足掌骨,掌骨后生者踵肉,踵肉后者脚跟也。
检滴骨亲法,谓如∶某甲是父或母,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何以验之?试令某乙就身刺一两点血,滴骸骨上,是的亲生,则血沁入骨内,否则不入。俗云“滴骨亲”,盖谓此也。
检骨须是晴明。先以水净洗骨,用麻穿定形骸次第,以簟子盛定。却锄开地窖一穴,长五尺、阔三尺、深二尺。多以柴炭烧 ,以地红为度。除去火,却以好酒二升,酸醋五升泼地窖内。乘热气扛骨入穴内,以 荐遮定,蒸骨一两时。候地冷,取去荐,扛出骨殖。向平明处,将红油伞遮尸骨验。
若骨上有被打处,即有红色路,微 ;骨断处,其接续两头各有血晕色;再以有痕骨照日看,红活,乃是生前被打分明。
骨上若无血 ,踪有损折,乃死后痕。切不可以酒醋煮骨,恐有不便处。此项须是晴明方可,阴雨则难见也。
如阴雨不得已,则用煮法。以瓮一口,如锅煮物,以炭火煮醋,多入盐、白梅,同骨煎。须着亲临监视。候千百滚,取出,水洗,向日照,其痕即见。血皆浸骨损处,赤色、青黑色,仍仔细验有无破裂。
煮骨不得见锡,用则骨多黯。
若有人作弊,将药物置锅内,其骨有伤处反白不见。(解法见验尸门)
若骨或经三两次洗罨,其色白与无损同,何以辨之?当将合验损处骨以油灌之。其骨大者有缝,小者有窍,候油溢出,则揩令干。向明照损处,油到即停住不行,明亮处则无损。
一法,浓磨好墨涂骨上,候干,即洗去墨。若有损处,则墨必浸入;不损,则墨不浸。
又法,用新绵于骨上拂拭,遇损处,必牵惹绵丝起。折者,其色在骨断处两头。又看折处,其骨芒刺向里或外。殴打折者,芒刺在里,在外者非。
髑髅骨有他故处,骨青;骨折处带瘀血。
仔细看骨上有青晕或紫黑晕∶长是他物,圆是拳,大是头撞,小是脚尖。
四缝骸骨内一处有损折,系致命所在或非要害,即令仵作行人指定喝起。
拥罨检讫,仵作、行人喝四缝骸骨,谓∶尸仰卧,自髑髅喝∶顶心至囟门骨、鼻梁骨、颏颔骨并口骨并全;两眼眶、两额角、两太阳、两耳、两腮颊骨并全;两肩井、两臆骨全;
胸前龟子骨、心坎骨全。
左臂、腕、手及髀骨全;左肋骨全;左胯、左腿、左 HT 并髀骨及左脚踝骨、脚掌骨并全。
右亦如之。
翻转喝∶脑后、乘枕骨、脊下至尾蛆骨并全。
凡验原被伤杀死人,经日,尸首坏,蛆虫咂食,只存骸骨者,原被伤痕血粘骨上,有干黑血为证。若无伤骨损,其骨上有破损,如头发露痕,又如瓦器龟裂沉淹损路为验。
殴死者,受伤处不至骨损,则肉紧贴在骨上,用水冲激亦不去;指甲蹙之方脱,肉贴处其痕损即可见。
验骨讫。自髑髅、肩井臆骨,并臂、腕、手骨,及胯骨、腰腿骨、 HT 、膝盖并髀骨,并标号左右。其肋骨共二十四茎,左右各十二茎。分左右∶系左第一、左第二,右第一、右第二之类,茎茎根据资次题讫。内脊骨二十四节,亦自上题∶一、二、三、四,连尾蛆骨处,号之;并胸前龟子骨、心坎骨亦号之,庶易于检凑。两肩、两胯、两腕皆有盖骨,寻常不系在骨之数,经打伤损,方入众骨系数,不若拘收在数为良也。先用纸数重包定,次用油单纸三、四重裹了,用索子交眼扎系作三、四处。封头,印押讫。用桶一只盛之,上以板盖,掘坑埋瘗,作堆标记,仍用灰印。
行在有一种毒草,名曰贱草。煎作膏子售人,若以染骨,其色必变黑黯,粗可乱真。然被打若在生前,打处自有晕痕;如无晕,而骨不损,即不可指以为痕。切须仔细辨别真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三-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去处-译文
人的两手指甲相连的部分称为小节,小节之后是中节,中节之后是本节。本节之后是肢骨之前生长的掌骨,掌骨上生长着掌肉,掌肉后面可以弯曲的部分是腕。腕的左边突起的高骨是手外踝,右边突起的高骨是右手踝,两个踝相连生长的是臂骨,辅助臂骨的是髀骨,三根骨头相继的是肘骨,前面可以弯曲的部分是曲肘。曲肘上面生长的是骨,骨上面生长的是肩,肩的前面是横骨,横骨的前面是髀骨,髀骨中间凹陷的部分是缺盆,缺盆上面是颈。颈的前面是颡喉,颡喉上面是结喉,结喉上面是颏,颏两边是曲颔,曲颔两边是颐,颐两边是颊车,颊车上面是耳,耳上面是曲鬓,曲鬓向上是顶。顶的前面是囟门,囟门下面是发际,发际正下方是额,额下面是眉,眉的末端是太阳穴。太阳穴前面是眼睛,眼睛两边是两小,两小上面是上睑,下面是下睑,正中间能看东西的是瞳孔,瞳孔靠近鼻子的是两大。靠近两大的是鼻山根,鼻山根上面是印堂,印堂上面是脑角,脑角下面是承枕骨。脊骨下面横向生长的是髋骨,髋骨两边是钗骨,钗骨下面中间是腰门骨。钗骨上面连接生长的是腿骨,腿骨下面可以弯曲的部分是曲,曲上面生长的是膝盖骨。膝盖骨下面生长的是胫骨,胫骨旁边生长的是骨。骨下面左边突起的高骨是两足外踝,右边突起的高骨是两足右踝。胫骨前面下垂的是两足骨,骨前面是足本节,本节前面是小节,小节相连的是足指甲,指甲后面生长的是足前跗,跗后面凹陷的是足心,下面生长的是足掌骨,掌骨后面生长的是踵肉,踵肉后面是脚跟。
检验滴骨亲的方法,比如:某甲是父亲或母亲,有骸骨在,某乙来认亲生男或女,如何验证?试着让某乙在身上刺一两滴血,滴在骸骨上,如果是亲生的,血会渗入骨内,否则不会渗入。俗话说的“滴骨亲”,就是这个意思。
检验骨头必须在晴天进行。先用清水洗净骨头,用麻线固定骨头的顺序,用竹席盛放。然后挖一个地窖,长五尺、宽三尺、深二尺。多用柴炭烧,直到地窖变红为止。除去火,然后用好酒二升,酸醋五升泼在地窖内。趁热气将骨头扛入地窖内,用草席遮住,蒸骨头一两个小时。等地窖冷却后,取去草席,扛出骨头。在明亮的地方,用红油伞遮住尸骨进行检验。
如果骨头上有被打的地方,就会有红色的痕迹,微微可见;骨头断裂的地方,接续的两头各有血晕色;再用有痕迹的骨头对着阳光看,红色鲜活,就是生前被打的明显证据。
骨头上如果没有血迹,即使有损折,也是死后的痕迹。千万不要用酒醋煮骨头,恐怕会有不便之处。这项检验必须在晴天进行,阴雨天则难以看清。
如果阴雨天不得已,就用煮法。用一口瓮,像锅一样煮东西,用炭火煮醋,多加盐、白梅,和骨头一起煎。必须亲自监视。等到煮沸千百次后,取出,用水洗净,对着阳光看,痕迹就会显现。血都浸入骨头损伤处,呈现赤色、青黑色,仍然要仔细检查有无破裂。
煮骨头时不能见锡,用了锡骨头会变暗。
如果有人作弊,将药物放在锅里,骨头有伤的地方反而会变白看不见。(解法见验尸门)
如果骨头经过两三次洗涤,颜色变白与无损的骨头一样,如何辨别?应当将需要检验的损伤处骨头用油灌入。骨头大的有缝,小的有孔,等油溢出后,擦干。对着阳光照损伤处,油到的地方就会停住不动,明亮的地方则无损。
另一种方法,用浓墨涂在骨头上,等干了,就洗去墨。如果有损伤的地方,墨就会渗入;没有损伤,墨就不会渗入。
还有一种方法,用新绵在骨头上擦拭,遇到损伤的地方,绵丝会被牵起。折断的地方,颜色在骨头断裂的两头。再看折断处,骨头的芒刺向里或向外。被打折的,芒刺在里,在外的则不是。
髑髅骨有其他原因的地方,骨头会发青;骨折处带有瘀血。
仔细看骨头上是否有青晕或紫黑晕:长的是他物,圆的是拳头,大的是头撞,小的是脚尖。
四缝骸骨内有一处损折,是致命所在或非要害,就让仵作行人指定喝起。
拥罨检验完毕,仵作、行人喝四缝骸骨,说:尸体仰卧,从髑髅喝起:顶心至囟门骨、鼻梁骨、颏颔骨并口骨都全;两眼眶、两额角、两太阳、两耳、两腮颊骨都全;两肩井、两臆骨全;
胸前龟子骨、心坎骨全。
左臂、腕、手及髀骨全;左肋骨全;左胯、左腿、左 HT 并髀骨及左脚踝骨、脚掌骨都全。
右边也一样。
翻转喝:脑后、乘枕骨、脊下至尾蛆骨都全。
凡是检验原被伤杀死的人,经过一段时间,尸首腐烂,蛆虫啃食,只剩下骸骨的,原被伤痕的血粘在骨头上,有干黑血为证。如果没有伤骨损,骨头上会有破损,像头发露出的痕迹,又像瓦器龟裂沉淹的痕迹为证。
被打死的人,受伤处没有到骨损,肉会紧贴在骨头上,用水冲也冲不掉;用指甲掐才能脱掉,肉贴处的伤痕就可以看见。
检验骨头完毕。从髑髅、肩井臆骨,并臂、腕、手骨,及胯骨、腰腿骨、 HT 、膝盖并髀骨,都标号左右。肋骨共有二十四根,左右各十二根。分左右:系左第一、左第二,右第一、右第二之类,每根根据顺序标号完毕。脊骨二十四节,也从上标号:一、二、三、四,连尾蛆骨处,标号;并胸前龟子骨、心坎骨也标号,便于检验拼凑。两肩、两胯、两腕都有盖骨,平常不计算在骨头数量内,经打伤损,才计入众骨数量,不如拘收在数为好。先用几层纸包好,再用三四层油单纸包裹,用绳子交叉扎紧三四处。封头,印押完毕。用一只桶盛放,上面盖上木板,挖坑埋藏,作堆标记,仍用灰印。
行在有一种毒草,名叫贱草。煎成膏子卖给人,如果用来染骨头,颜色会变黑黯,粗略可以乱真。但如果被打是在生前,打的地方自然会有晕痕;如果没有晕痕,骨头也没有损伤,就不能指认为伤痕。必须仔细辨别真伪。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三-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去处-注解
滴骨亲:一种古代检验亲子关系的方法,通过将血滴在骸骨上,若血能沁入骨内,则证明是亲生关系。
髀骨:大腿骨,位于人体下肢,连接髋骨和膝盖骨。
髑髅骨:头骨,特指颅骨部分。
仵作:古代负责验尸的官员或专业人员。
贱草:一种毒草,煎煮后可用于染色,若用于染骨,会使骨色变黑,可能用于伪造伤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洗冤集录-卷三-论沿身骨脉及要害去处-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人体骨骼的结构和位置,从手指甲到脚跟,逐一列举了各个部位的名称和相互关系。这种描述方式体现了古代医学对人体解剖学的深刻理解,尽管当时的解剖学知识可能不如现代科学精确,但这种系统的描述方式显示了古人对人体结构的细致观察和记录。
文中提到的“滴骨亲”法,是一种古代检验亲子关系的方法,反映了古代社会对血缘关系的重视。这种方法虽然在现代看来缺乏科学依据,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它可能是一种被广泛接受和使用的检验手段。
文中还详细描述了验骨的过程,包括清洗、蒸煮、观察等步骤,这些步骤显示了古代法医学的严谨性和系统性。通过观察骨上的伤痕和血迹,可以判断死因和受伤情况,这种方法在当时可能是一种重要的法医鉴定手段。
此外,文中提到的“贱草”及其用途,反映了古代社会中可能存在的一些欺诈行为。通过使用毒草染色来伪造伤痕,显示了当时社会中对法医鉴定的挑战和复杂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展示了古代医学和法医学的知识,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文化背景和人们对血缘关系、法律公正的重视。通过对这些细节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和科技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