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阳修、宋祁等,北宋史学家。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领袖,宋祁则以文采著称。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225卷,记载了唐代的历史。该书是对《旧唐书》的修订和补充,注重文笔的简洁和史实的准确性,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十七-原文
杜伏威,齐州章丘人。少豪荡,不治生赀,与里人辅公祏约刎颈交。公礻石数 盗姑家牧羊以馈伏威,县迹捕急,乃相与亡命为盗,时年十六。伏威狡谲多算,每 剽劫,众用其策皆效。尝营护诸盗,出为导,入为殿,故其党爱服,共推为主。
隋大业九年,入长白山,依贼左君行,不得意,舍去,转剽淮南,称将军。下 邳贼苗海潮拥众钞暴,伏威遣公祏胁谕曰:“天下共苦隋,豪桀相与兴义,然力弱 势分不相统,若合以为强,则无事隋矣。公能为主,吾且从,不然,一战以决。” 海潮惧,即以众下之。江都留守遣校尉宋颢将兵捕击,伏威与战,伪北,诱颢堕葭 榛泽中,顺风纵火迫之,步骑烧死几尽。海陵贼赵破阵闻伏威兵少,轻之,召使并 力。伏威引亲将十人操牛酒谒,勒公祏严兵待变。破阵引伏威入幕,置酒,悉召酋 首高会。伏威突斩破阵,众眙骇不及救,复杀数十人,下皆畏服,公祏兵亦至,遂 并其众,至数万。攻安宜,屠之。隋遣虎牙郎将来整战于黄花轮,伏威大败,身重 创,与公祏财有众数百,亡去,行收卒得八千,与虎牙郎将公孙上哲战盐城,覆其 军。
炀帝遣右御卫将军陈棱以精兵讨之,棱不敢战,伏威遗以妇人服,书称陈姥, 怒其军。棱果悉兵至,伏威迎出挑战,棱军射中其额,伏威怒曰:“不杀汝,矢不 拔!”遂驰入棱阵,大呼冲击,众披靡,获所射将,使拔箭已,斩之,携其首入棱 军示之,又杀数十人,遂大溃,棱走而免。
进破高邮,引兵度淮,攻历阳,据之,称总管。分兵徇属县,皆下,江淮群盗 争附。伏威选敢死士五千,号“上募”,宠厚之,与均甘苦,每攻取,必先登,战 罢,阅创在背者杀之。所虏获必分与麾下,士有战死,以其妻殉,故人自奋战,无 完敌。宇文化及以为历阳太守,不受。徙丹阳,自称大行台。始进用士人,缮利兵 械,薄赋敛,除殉葬法,民奸若盗及吏受赇,虽轻,皆杀无赦。上表越王侗,侗以 为东南道大总管,封楚王。
是时,秦王方讨王世充,遣使招怀,伏威乃献款。高祖授以东南道行台尚书令、 江淮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豫属籍,以其子德俊为山阳公,赐帛五千段, 马三百匹。伏威遣其将陈正通、徐绍宗以兵会,取世充之梁郡。又遣将王雄诞讨李 子通于杭州,禽以献。破汪华于歙州。尽有江东、淮南地,南属岭,东至于海。秦 王已平刘黑闼,师次曹、兗,伏威惧,乃入朝。诏拜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留京 师,位在齐王元吉上,以宠之。
伏威好神仙长年术,饵云母被毒,武德七年二月,暴卒。初,公祏反,矫伏威 令以绐众,赵郡王孝恭既平公祏,得反书以闻。高祖追其官,削属籍,没入家产。 贞观元年,太宗知其冤,诏复官爵,以公礼葬,仍还其子封。
伏威有养子三十人,皆壮士,属以兵,与同衣食,唯阚棱、王雄诞知名。
阚棱,伏威邑人也。貌魁雄,善用两刃刀,其长丈,名曰“陌刀”,一挥杀数 人,前无坚对。伏威据江淮,以战功显,署左将军。部兵皆群盗,横相侵牟,棱案 罪杀之,虽亲故无脱者,至道不举遗。从伏威入朝,拜左领军将军、越州都督。公 祏反,棱与南讨,青山之战,与陈正通遇,阵方接,棱脱兜鍪谓众曰:“不识我邪? 何敢战!”其徒多棱旧部,气遂索,至有拜者。公祏破,棱功多,然颇自伐。公祏 被禽,乃诬与己谋;又伏威、王雄诞及棱赀产在丹阳者当原,而赵郡王孝恭悉籍入 之,棱自诉,忤孝恭。遂以谋反诛。
王雄诞,曹州济阴人。少强果,膂力绝人。伏威之起,用其计,战多克,署骠 骑将军。
初,伏威度淮与李子通合,后子通惮其才,袭之,伏威被创堕马,雄诞负逃葭 泽中,裒啸散亡,又为隋将来整所窘,众复溃。别将西门君仪妻王勇决而力,负伏 威走,雄诞总麾下壮士十余人从之。追兵至,雄诞还拒,数被创,气弥厉,伏威遂 脱。阚棱年长于雄诞,故军中号棱“大将军”,雄诞“小将军”。
后伏威令辅公祏击子通,以雄诞、棱为副,战溧水,子通败,公祏乘胜追之, 反为所挤,士皆走壁。雄诞曰:“子通狃于胜,无营垒,今急击之,必克。”公祏 不从。雄诞独提私卒数百,衔枚夜往,乘风火之,子通大败走,度太湖。武德四年, 与子通战苏州,却之。子通以精兵保独松岭,雄诞遣将陈当率千兵出不意,乘高蔽 崦,张疑帜,夜缚炬于树,遍山泽。子通惧,烧营遁,保余杭,雄诞追禽之。
歙守汪华在郡称王且十年,雄诞还师攻之,华以劲甲出新安洞拒战,雄诞伏兵 山谷,以弱卒数千斗,辄走壁,华来攻,壁中奋殊死,不可下。会暮还,雄诞伏兵 已据洞口,不得归,遽面缚降。苏贼闻人遂安据昆山,无所属,伏威使讨之,雄诞 以邑险而完,攻之引日,遂单骑造垒门,陈国威灵,因开晓祸福,遂安即降。以前 后功授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伏威入朝,以兵属雄诞。辅公祏将反,患其异己,纵反间,阳言得伏威教,责 雄诞贰。雄诞素质直,信之,乃归卧疾。公祏夺其兵,遣西门君仪谕计,雄诞始悔 寤,曰:“天下方靖,王在京师,当谨守籓,奈何为族夷事?雄诞虽死,谊不从!” 公祏遂缢之。
雄诞
尉迟敬德击之,未至, 慈皓与统军杨岌谋诛艺,艺觉,执慈皓。岌居外,即攻之,艺败,弃妻子,从数百 骑奔突厥。抵宁州,骑稍亡,左右斩之,传首,枭于都市。寿时为利州都督,亦及 诛。
先是,济阴女子李,自言通鬼道,能愈疾,四方惑之,诏取致京师。尝往来艺 家,谓艺妻孟曰:“妃相贵,当母天下。”孟令视艺,又曰:“妃之贵由于王,贵 色且发。”艺妻信之,亦赞以反,既败,与李皆斩。
王君廓,并州石艾人。少孤贫,为驵侩,无行,善盗。尝负竹笱如鱼具,内置 逆刺,见鬻缯者,以笱囊其头,不可脱,乃夺缯去,而主不辨也,乡里患之。
大业末,欲聚兵为盗,请与叔俱,不从,乃诬邻人通叔母者,与叔共杀之,遂 皆亡命。众稍集,掠夏、长平。河东丞丁荣拒之,且遣使慰召。君廓见使,谬为欲 归首者。荣轻之,因陈兵登山,君廓悉伏甲山谷中。荣军还,掩击,破之。又与贼 韦宝、邓豹等掠虞乡,宋老生与战,君廓不利,保方山,老生列营迫之。君郭粮尽, 诈请降,与老生隔涧语,祈请哀到。老生为感动,稍缓之,君廓一昔遁去。
高祖兵起,召之,不从。归李密,密不甚礼,乃归国。授上柱国、假河内太守、 常山郡公,迁辽州刺史,徙封上谷,从战东都有功,为右武卫将军。诏劳之曰: “尔以十三人破贼万,自古以少制众,无有也!”赐杂彩百段。别下轩辕、罗川二 县,破世充将魏隐,击粮道缑氏,沈米艘三十柁。
进爵彭国公,镇幽州。击突厥,俘斩二千,获马五千匹。入朝,帝赐所乘马, 令自廷中乘以出,谓侍臣曰:“昔蔺相如叱秦王,目眦皆烈。君廓往击建德,李勣 遏之,至发愤大呼,鼻耳皆流血,其勇何特古人哉!朕当不以例赏。”乃赐锦袍金 带,还幽州。
会大都督庐江王瑗反,欲夺君廓兵以委王诜。君廓本绐瑗使乱为己功,乃从数 骑候诜,留骑于外,曰:“闻呼声则入。”乃独款诜,诈曰:“有急变,当白!” 诜方沐,握发出,即斩之,因执瑗。以功授幽州都督,瑗家口悉赐之,进左光禄大 夫,赐帛千段。
居职不守法度,长史李玄道数以法绳督,猜惑不自安。会被召,至渭南,杀驿 史,亡奔突厥,野人斩之。太宗顾前功,为收葬,待其家如初。御史大夫温彦博奏: “君廓叛臣,不宜食封邑,有司失所宜言。”乃贬为庶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十七-译文
杜伏威是齐州章丘人。年轻时豪放不羁,不务正业,与同乡辅公祏结为生死之交。辅公祏多次偷姑母家的羊来供养杜伏威,官府追捕紧急,于是他们一起逃亡成为盗贼,当时杜伏威年仅十六岁。杜伏威狡猾多谋,每次抢劫,大家都采用他的计策,效果显著。他曾保护众盗贼,外出时做向导,回来时殿后,因此他的同伙都爱戴他,共同推举他为首领。
隋朝大业九年,杜伏威进入长白山,投靠贼寇左君行,但不得志,于是离开,转而抢劫淮南,自称将军。下邳的贼寇苗海潮聚集众人抢劫,杜伏威派辅公祏去威胁他说:“天下人都苦于隋朝的统治,豪杰们纷纷起义,但力量弱小,势力分散,不能统一,如果联合起来,力量就会强大,就不用再怕隋朝了。你能做首领,我就跟随你,否则我们就一战决胜负。”苗海潮害怕了,于是率领众人归顺杜伏威。江都留守派校尉宋颢率兵追捕杜伏威,杜伏威与他交战,假装败退,引诱宋颢进入芦苇丛中,顺风放火逼迫他们,宋颢的步骑兵几乎全部被烧死。海陵的贼寇赵破阵听说杜伏威兵少,轻视他,召他合力作战。杜伏威带领十名亲信带着牛和酒去拜访,命令辅公祏严阵以待。赵破阵请杜伏威进入帐篷,摆酒宴,召集所有首领聚会。杜伏威突然斩杀赵破阵,众人惊愕来不及救援,杜伏威又杀了数十人,众人畏惧归顺,辅公祏的军队也到了,于是合并了他们的军队,达到数万人。杜伏威攻打安宜,屠城。隋朝派虎牙郎将来整在黄花轮与杜伏威交战,杜伏威大败,身受重伤,与辅公祏只剩下数百人,逃亡途中又收编了八千士兵,与虎牙郎将公孙上哲在盐城交战,击败了公孙上哲的军队。
隋炀帝派右御卫将军陈棱率精兵讨伐杜伏威,陈棱不敢出战,杜伏威送给他妇女的衣服,写信称他为“陈姥”,激怒他的军队。陈棱果然率全军出战,杜伏威迎战挑战,陈棱的军队射中了杜伏威的额头,杜伏威愤怒地说:“不杀你,箭就不拔!”于是冲入陈棱的军阵,大声呼喊冲击,陈棱的军队溃败,杜伏威抓住射中他的将领,让他拔掉箭后,斩杀了他,带着他的首级进入陈棱的军队展示,又杀了数十人,陈棱的军队大败,陈棱逃走幸免于难。
杜伏威攻破高邮,率军渡过淮河,攻打历阳,占据后自称总管。分兵攻打属县,全部攻下,江淮地区的盗贼争相归附。杜伏威挑选了五千名敢死士,称为“上募”,对他们非常优待,与他们同甘共苦,每次攻城,必定率先冲锋,战斗结束后,检查背上有伤的人就杀掉。所俘虏的财物必定分给部下,士兵战死后,用他们的妻子殉葬,因此人人奋勇作战,没有敌人能抵挡。宇文化及任命他为历阳太守,杜伏威不接受。他迁到丹阳,自称大行台。开始任用士人,修缮兵器,减轻赋税,废除殉葬法,百姓若犯奸盗罪及官吏受贿,即使情节轻微,也一律处死,不予赦免。杜伏威上表给越王杨侗,杨侗任命他为东南道大总管,封为楚王。
当时,秦王李世民正在讨伐王世充,派使者招抚杜伏威,杜伏威于是归顺。唐高祖任命他为东南道行台尚书令、江淮安抚大使、上柱国、吴王,赐姓李,列入宗室名册,封他的儿子李德俊为山阳公,赐帛五千段,马三百匹。杜伏威派他的将领陈正通、徐绍宗率兵会合,攻取王世充的梁郡。又派将领王雄诞讨伐李子通于杭州,擒获李子通献上。在歙州击败汪华。完全占据了江东、淮南地区,南至岭南,东至大海。秦王李世民平定刘黑闼后,军队驻扎在曹州、兗州,杜伏威害怕,于是入朝。唐高祖下诏任命他为太子太保兼行台尚书令,留在京师,地位在齐王李元吉之上,以示恩宠。
杜伏威喜好神仙长生之术,服用云母中毒,武德七年二月,突然去世。起初,辅公祏反叛,假借杜伏威的命令欺骗众人,赵郡王李孝恭平定辅公祏后,得到反书上报。唐高祖追夺了杜伏威的官职,削除宗室名册,没收家产。贞观元年,唐太宗知道杜伏威的冤情,下诏恢复他的官爵,以公礼安葬,并归还他儿子的封爵。
杜伏威有三十个养子,都是壮士,他让他们统领军队,与他们同吃同住,其中只有阚棱、王雄诞有名。
阚棱是杜伏威的同乡。相貌魁梧雄壮,善于使用两刃刀,刀长一丈,名叫“陌刀”,一挥能杀数人,无人能挡。杜伏威占据江淮时,阚棱因战功显赫,被任命为左将军。他的部下都是盗贼,互相侵夺,阚棱按罪处死他们,即使是亲友也不放过,以至于道路上没有人敢拾取遗落的财物。他跟随杜伏威入朝,被任命为左领军将军、越州都督。辅公祏反叛时,阚棱参与南讨,在青山之战中,与陈正通相遇,两军刚接触,阚棱脱下头盔对众人说:“不认识我吗?怎么敢与我交战!”他的部下大多是阚棱的旧部,气势顿时减弱,甚至有人下拜。辅公祏被击败后,阚棱功劳很大,但他颇为自负。辅公祏被擒后,诬陷阚棱与自己合谋;杜伏威、王雄诞及阚棱在丹阳的财产本应归还,但赵郡王李孝恭全部没收,阚棱申诉,触怒了李孝恭。于是以谋反罪被处死。
王雄诞是曹州济阴人。年轻时刚强果敢,力大无比。杜伏威起兵时,采用他的计策,多次战胜敌人,被任命为骠骑将军。
起初,杜伏威渡过淮河与李子通联合,后来李子通忌惮他的才能,袭击他,杜伏威受伤落马,王雄诞背着杜伏威逃入芦苇丛中,召集散兵,又被隋将来整逼迫,军队再次溃散。别将西门君仪的妻子王氏勇敢果断,背着杜伏威逃走,王雄诞率领十多名壮士跟随。追兵赶到,王雄诞回头抵抗,多次受伤,气势更加凶猛,杜伏威得以逃脱。阚棱比王雄诞年长,因此军中称阚棱为“大将军”,王雄诞为“小将军”。
后来杜伏威命令辅公祏攻打李子通,以王雄诞、阚棱为副将,在溧水交战,李子通败退,辅公祏乘胜追击,反被李子通挤压,士兵们都逃回营垒。王雄诞说:“李子通习惯于胜利,没有营垒,现在急攻他,必定能胜。”辅公祏不听。王雄诞独自率领数百名私兵,夜间悄悄出发,乘风放火,李子通大败逃走,渡过太湖。武德四年,王雄诞与李子通在苏州交战,击退了他。李子通率精兵据守独松岭,王雄诞派将领陈当率一千士兵出其不意,占据高地,张设疑兵旗帜,夜间在树上绑上火把,遍布山泽。李子通害怕,烧毁营寨逃走,退守余杭,王雄诞追击并擒获了他。
歙州守将汪华在郡中称王近十年,王雄诞率军攻打他,汪华率精锐部队出新安洞迎战,王雄诞在山谷中埋伏,用数千弱兵交战,假装败退,汪华来攻,营垒中的士兵拼死抵抗,无法攻下。到了傍晚,汪华撤退,王雄诞的伏兵已经占据了洞口,汪华无法返回,只得投降。苏州贼寇闻人遂安占据昆山,无所归属,杜伏威派王雄诞讨伐他,王雄诞认为城池险要坚固,攻打需要时间,于是单骑到城门前,陈述国家的威灵,晓以利害,闻人遂安立即投降。王雄诞因前后功劳被任命为歙州总管,封宜春郡公。
杜伏威入朝后,将军队交给王雄诞。辅公祏准备反叛,担心王雄诞不与自己同心,散布谣言,假称得到杜伏威的命令,责备王雄诞有二心。王雄诞素来正直,信以为真,于是回家卧病。辅公祏夺取了他的兵权,派西门君仪传达计谋,王雄诞这才醒悟,说:“天下刚刚安定,大王在京师,应当谨慎守藩,为什么要做灭族的事?我王雄诞虽死,也不会听从!”辅公祏于是将他缢死。
王雄诞
尉迟敬德去攻打他,还没到,慈皓和统军杨岌密谋要杀罗艺,罗艺察觉了,抓住了慈皓。杨岌在外面,就攻打罗艺,罗艺战败,抛弃了妻子和孩子,带着几百名骑兵逃往突厥。到了宁州,骑兵逐渐减少,身边的人杀了他,把他的头传送到京城,挂在城墙上示众。寿时是利州都督,也被牵连处死。
之前,济阴有个姓李的女子,自称能通鬼神,能治病,四方的人都迷惑于她,皇帝下令把她召到京城。她曾经到罗艺家,对罗艺的妻子孟氏说:“你的面相很尊贵,应该成为天下的母亲。”孟氏让她看罗艺,她又说:“你的尊贵是因为王,尊贵的面相已经显现出来了。”罗艺的妻子相信了她,也支持罗艺造反,结果失败后,她和李姓女子都被斩首。
王君廓是并州石艾人。小时候孤苦贫穷,做中间人,品行不好,擅长偷盗。曾经背着竹篓像渔具一样,里面装有倒刺,看到卖丝绸的人,就用竹篓套住他的头,无法脱身,然后抢走丝绸,而主人却无法辨认,乡里的人都为此烦恼。
大业末年,他想聚集人马做盗贼,请求和叔叔一起,叔叔不同意,他就诬告邻居和叔叔的妻子有染,和叔叔一起杀了邻居,然后都逃亡了。逐渐聚集了一些人,抢劫夏、长平。河东丞丁荣抵抗他们,并且派使者去安抚召降。王君廓见到使者,假装想要投降。丁荣轻视他,于是带兵上山,王君廓把士兵埋伏在山谷中。丁荣的军队返回时,突然袭击,打败了他们。他又和贼寇韦宝、邓豹等人抢劫虞乡,宋老生和他交战,王君廓不利,退守方山,宋老生列营逼近他。王君廓粮草耗尽,假装请求投降,和宋老生隔着山涧说话,恳求怜悯。宋老生被感动,稍微放松了警惕,王君廓一夜之间逃走了。
高祖起兵,召他,他不去。投靠李密,李密对他不太礼遇,于是归顺朝廷。被任命为上柱国、假河内太守、常山郡公,升任辽州刺史,改封上谷,跟随高祖在东都作战有功,被任命为右武卫将军。皇帝下诏慰劳他说:“你用十三个人打败了一万贼寇,自古以来以少胜多,没有这样的!”赐给他各种彩缎一百段。另外攻下轩辕、罗川两县,打败王世充的将领魏隐,袭击粮道缑氏,沉没三十艘运米船。
晋升为彭国公,镇守幽州。攻打突厥,俘虏斩杀两千人,缴获五千匹马。入朝时,皇帝赐给他自己骑的马,让他在朝廷中骑着马出去,对侍臣说:“从前蔺相如叱责秦王,眼睛都瞪裂了。王君廓去攻打窦建德,李勣阻止他,以至于他愤怒地大喊,鼻子和耳朵都流血了,他的勇敢怎么能和古人相比呢!朕不应该按常例赏赐他。”于是赐给他锦袍金带,让他回幽州。
恰逢大都督庐江王李瑗造反,想夺取王君廓的兵权交给王诜。王君廓本来是想利用李瑗的叛乱为自己立功,于是带着几个骑兵去等候王诜,把骑兵留在外面,说:“听到喊声就进来。”然后独自去见王诜,假装说:“有紧急情况,应该报告!”王诜正在洗头,握着头发出来,王君廓立刻杀了他,然后抓住李瑗。因为立功被任命为幽州都督,李瑗的家人都赐给他,晋升为左光禄大夫,赐帛一千段。
在职时不遵守法度,长史李玄道多次依法约束他,他猜疑不安。恰逢被召见,到了渭南,杀了驿站的官吏,逃亡到突厥,被野人杀死。太宗念及他以前的功劳,为他收葬,对待他的家人如初。御史大夫温彦博上奏说:“王君廓是叛臣,不应该享有封邑,有关部门没有说清楚。”于是被贬为庶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十七-注解
杜伏威: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齐州章丘人,少年时期便表现出豪放不羁的性格,后成为江淮地区的割据势力首领。
辅公祏:杜伏威的亲密战友,两人曾结为刎颈之交,共同参与盗贼活动,后成为杜伏威的重要将领。
长白山:此处指隋末农民起义的一个重要根据地,位于今山东省境内。
淮南:指淮河以南的地区,隋末时期是农民起义的重要战场之一。
江都:隋朝的东都,今江苏省扬州市,隋炀帝曾在此设立行宫。
陈棱:隋朝将领,曾奉命讨伐杜伏威,但未能成功。
历阳:今安徽省和县,杜伏威曾在此建立根据地,自称总管。
宇文化及:隋朝末年权臣,曾弑杀隋炀帝,自立为帝,后被李渊所灭。
越王侗:隋朝宗室,隋炀帝被杀后,被宇文化及立为傀儡皇帝。
秦王:指唐太宗李世民,当时为秦王,正在讨伐王世充。
阚棱:杜伏威的养子之一,以勇猛善战著称,擅长使用陌刀。
王雄诞:杜伏威的养子之一,曹州济阴人,以勇猛果敢闻名,后成为杜伏威的重要将领。
尉迟敬德:唐朝初年著名将领,曾参与平定王世充、窦建德等割据势力,为唐朝的统一立下赫赫战功。
慈皓:唐朝初年官员,与杨岌密谋诛杀罗艺,但被罗艺察觉并逮捕。
杨岌:唐朝初年统军,与慈皓密谋诛杀罗艺,失败后被罗艺击败。
罗艺:隋末唐初割据势力首领,曾占据幽州,后被尉迟敬德击败,逃亡突厥。
突厥:古代北方游牧民族,隋唐时期对中原王朝构成重大威胁。
济阴女子李:隋末唐初自称能通鬼道、治愈疾病的女子,因蛊惑人心被召入京师。
王君廓:隋末唐初将领,初为盗贼,后归顺唐朝,屡立战功,但因不守法度最终叛逃突厥。
李密:隋末农民起义领袖之一,曾建立魏国,后归顺唐朝。
高祖:指唐高祖李渊,唐朝开国皇帝。
太宗:指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以文治武功著称。
庐江王瑗:唐朝宗室,曾反叛朝廷,被王君廓平定。
温彦博:唐朝初年官员,曾任御史大夫,以直言敢谏著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十七-评注
杜伏威是隋末农民起义中的重要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反映了隋末社会的动荡与农民起义的复杂性。杜伏威少年时期便表现出豪放不羁的性格,与辅公祏结为刎颈之交,共同参与盗贼活动。这种早期的经历为他后来的起义生涯奠定了基础。杜伏威的狡谲多算和善于用兵,使他在江淮地区迅速崛起,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割据势力。
杜伏威的军事才能在他与隋朝将领的战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他善于运用计谋,如在与江都留守宋颢的战斗中,他通过佯败诱敌深入,最终以火攻大败隋军。这种战术的运用不仅展示了他的军事智慧,也反映了隋末农民起义军在面对强大敌人时的灵活应对。
杜伏威的政治手腕同样值得称道。他在历阳自称总管,分兵徇属县,迅速扩大了势力范围。他还通过选敢死士、分战利品、严明军纪等手段,增强了军队的凝聚力和战斗力。这些措施不仅巩固了他的统治,也为后来的唐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杜伏威与唐朝的关系也颇具戏剧性。他在秦王李世民讨伐王世充时,主动献款归顺,被唐高祖李渊封为吴王。然而,杜伏威的好神仙长年术最终导致了他的暴卒,其养子阚棱和王雄诞的结局也充满了悲剧色彩。这些情节不仅反映了杜伏威个人命运的起伏,也揭示了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阚棱和王雄诞作为杜伏威的养子,继承了杜伏威的勇猛与忠诚。阚棱以善用陌刀闻名,王雄诞则以勇猛果敢著称。他们在杜伏威的领导下,屡立战功,成为杜伏威的左膀右臂。然而,随着杜伏威的去世和辅公祏的反叛,他们的命运也发生了转折。阚棱因功高震主而被诬陷谋反,最终被诛杀;王雄诞则在辅公祏的反间计中被害。这些悲剧性的事件不仅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也反映了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在历史洪流中的无奈与挣扎。
总的来说,杜伏威及其养子阚棱、王雄诞的生平事迹,不仅展示了隋末农民起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也反映了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矛盾。他们的故事不仅是个人命运的起伏,更是隋末农民起义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段文字主要记载了隋末唐初几位重要人物的生平事迹,反映了当时动荡不安的社会局势和复杂的政治斗争。
首先,文中提到尉迟敬德击败罗艺的事件,展现了唐朝初年平定割据势力的艰难过程。罗艺作为割据一方的军阀,最终败逃突厥,反映了当时北方游牧民族对中原王朝的威胁。
其次,济阴女子李的故事揭示了隋末唐初民间信仰的盛行和社会动荡时期人们对神秘力量的依赖。她自称能通鬼道、治愈疾病,蛊惑人心,甚至影响了罗艺的妻子孟氏,最终因参与谋反而被斩。这一事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不稳定和人们对未来的迷茫。
王君廓的生平则展现了隋末唐初乱世中草莽英雄的崛起。他出身贫寒,早年行为不端,但凭借勇猛和智谋在乱世中崭露头角。归顺唐朝后,屡立战功,但因不守法度最终叛逃突厥,落得悲惨下场。他的经历反映了乱世中个人命运的起伏和道德与功业之间的矛盾。
文中还提到王君廓平定庐江王瑗叛乱的事迹,展现了唐朝初年宗室内部的权力斗争。王君廓凭借智谋和勇猛平定叛乱,但因居功自傲、不守法度,最终走向灭亡。这一事件反映了唐朝初年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和功臣难以善终的历史现象。
最后,唐太宗对王君廓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体现了太宗对功臣的宽容和对法度的重视。尽管王君廓最终叛逃,太宗仍念其前功,为其收葬并善待其家人。这一细节反映了太宗作为一代明君的胸襟和智慧。
总体而言,这段文字通过几位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生动地展现了隋末唐初的社会动荡、政治斗争和人性复杂。它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历史教训和人生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