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一

作者: 欧阳修、宋祁等,北宋史学家。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领袖,宋祁则以文采著称。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225卷,记载了唐代的历史。该书是对《旧唐书》的修订和补充,注重文笔的简洁和史实的准确性,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一-原文

杨戴阳二李韩杜邢

杨朝晟,字叔明,夏州朔方人。兴行间,以先锋功授甘泉府果毅。建中初,从 李怀光讨刘文喜泾州,斩获多,加骠骑大将军。李纳寇徐州,从唐朝臣往讨,常冠 军。怀光赴难奉天,属朝晟兵千人下咸阳,赐实封百五十户。

怀光反,韩游瑰退保邠、宁,贼党张昕守邠州,大索军实,多募士,欲潜归之。 朝晟父怀宾为游瑰将,夜以数十骑斩昕及同谋者。游瑰遣怀宾告行在,德宗劳问, 授兼御史中丞。朝晟泣见怀光曰:“父立功于国,子当诛,不可以主兵。”怀光絷 之。及诸军围河中,游瑰营长春宫,而怀宾战甚力。怀光平,帝原朝晟,因为游瑰 都虞候。父子皆开府、宾客、御史中丞,军中以为荣。

吐蕃犯边,游瑰自将守宁州,而御士宽,军骄。及张献甫来代,军遂乱,朝晟 逃于郊。众胁监军,请以范希朝为节度使。希朝时已在京师。明日,朝晟出,绐众 曰:“予来贺所请之当也。”众稍定。朝晟结诸将谋诛首恶者。居三日,绐遣人自 邠来,曰:“前请报罢,张公已舍邠矣,反者皆当死,吾不愿尽诛也,第取首恶者。” 众所讠雚指,斩二百余人,献甫遂入于军。帝以希朝为节度副使,而朝晟加御史大 夫。

贞元九年,城盐州,发卒护境,朝晟屯木波堡。会献甫卒,有诏代为邠宁节度 使。朝晟请城方渠,合道,木波以遏吐蕃路。诏问:“须兵几何?”报曰:“部兵 可办。”帝问:“前日城五原,兴师七万,今何易邪?”对曰:“盐州之役,虏先 知之。今薄戎而城,虏料王师不十万,势难轻入。若发部兵,十日至塞下,未三旬 城毕,积刍聚粮,留卒守之,寇至不可拔,莱野翦夷,虏且走,此万全计也。若大 发兵,阅月乃至,虏亦来,来必战,战则不暇城矣。”帝纳其策。师次方渠,水乏。 有青蛇降险下走,视其迹,水从而流,朝晟使筑防环之,遂为渟渊,士饮仰足,图 其事以闻。有诏置祠,命泉曰应圣。已城,吐蕃悉众至,度不能害,乃引去。复城 马岭而归,开地三百里。十七年,卒于屯。

戴休颜,字休颜,夏州人。家世尚武,志胆不常。郭子仪引为大将,谕平党项 羌,以安河曲。试太常卿,封济阴郡公,进封咸宁郡王,兼朔方节度副使。城邠州 功最,迁盐州刺史。硃泚反,率兵三千昼夜驰,奔问行在,德宗嘉之,赐实户二百。 与浑瑊、杜希全、韩游瑰等扞御有劳。帝进狩梁、洋,留守奉天。李怀光屯咸阳, 使人诱之,休颜斩其使,勒兵自守。怀光眙骇,自泾阳夜走。迁检校工部尚书、奉 天行营节度使。合浑瑊兵破泚偏师,斩首三千级,追至中渭桥。京师平,又与瑊率 兵趋岐阳,邀泚残党。加检校尚书右仆射,进户四百。从乘舆至京师,赐女乐、甲 第,拜左龙武军统军。卒,赠扬州大都督。

弟休璿,历开府仪同三司,封东阳郡王;休晏,历辅国大将军,封彭城郡公。 俱以将略称。

阳惠元,平州人。以趫勇奋,事平卢军。从田神功、李忠臣浮海入青州。诏以 兵隶神策,为京西兵马使,镇奉天。

德宗初立,稍绳诸节度跋扈者。于是李正己屯曹州,田悦增河上兵,河南大扰。 诏移兵万二千戍关东,帝御望春楼誓师,因劳遣诸将。酒至神策,将士不敢饮。帝 问故,惠元曰:“初发奉天,臣之帅张巨济与众约:‘是役也,不立功,毋饮酒!’ 臣不敢食其言。”既行,有馈于道,惟惠元军瓶罍不发。帝咨叹不已,玺书慰劳。 俄以兵三千会诸将击田悦,战御河,夺三桥,惠元功多。以兵属李怀光。

及硃泚反,自河朔赴难,解奉天围,加检校工部尚书,摄贝州刺史。诏惠元与 神策行营节度使李晟、鄜坊节度使李建徽及怀光联营便桥。晟知怀光且叛,移屯东 渭桥。翰林学士陆贽谏帝曰;“四将接垒,晟等兵寡位下,为怀光所易,势不两完。 晟既虑变,请与惠元东徙,则建徽孤立。宜因晟行,合两军皆往,以备贼为解,趣 装进道,则怀光计无所施。”帝不从,使神策将李升往伺。还奏:“怀光反明甚。” 是夕,夺二军,惠元、建徽走奉天,怀光遣将冉宗驰骑追及于好畤。惠元被发呼天, 血流出眦,袒裼战而死。二子晟、暠匿井中,皆及害。建徽独免。诏赠惠元尚书左 仆射,晟殿中监,暠邠州刺史。

少子旻,字公素。惠元之死,被八创,堕别井,或救得免。历邢州刺史。卢从 史既缚,潞军溃,有骁卒五千,从史尝以子视者,奔于旻,旻闭城不内。众皆哭曰: “奴失帅,今公有完城,又度支钱百万在府,少赐之,为表天子求旌节。”旻开谕 祸福遣之,众感悟,遂还军。宪宗嘉之,迁易州刺史。

王师讨吴元济,以唐州刺史提兵深入二百里,薄申州,拔外郛,残其垣。以功 加御史中丞。容州西原蛮反,授本州经略招讨使,击定之。进御史大夫,合邕、容 两管为一道。卒,赠左散骑常侍。

李元谅,安息人。本安氏,少为宦官骆奉先养息,冒姓骆,名元光。美须髯, 鸷敢有谋。以宿卫积劳试太子詹事。李怀让节度镇国,署奏以自副。居军十年,士 心惮服。

德宗出奉天,贼遣将何望之袭华州,于是刺史董晋弃城走。望之欲聚兵以绝东 道,元谅自潼关引兵径薄其城,拔之。时兵兴仓卒,裹罽为铠,剡蒿为矢,募兵数 日至万余

军气乃振。贼来攻,辄却。

时尚可孤守蓝田,元谅屯昭应,王权壁中渭桥,贼兵不能逾渭南。

未几,迁镇国军节度使,封武康郡王。

先是,诏发豳、陇兵东讨李希烈。师方出关,泚使刘忠孝召还;至华阴,华阴尉李夷简说驿官捕之,追及关,元谅斩以徇,所召兵不得入,由是华州独完。

俄诏元谅与李晟收京师,次浐西。元谅先奋鏖贼,败之,进屯苑东,晟使坏苑垣入。泚连战皆北,遂大溃,京师平。

让功于晟,退壁近郊。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实封户五百,赐甲第、女乐、一子六品官。

李怀光反,与马燧、浑瑊讨之。其将徐廷光素易元谅,数嫚骂,为优胡戏,斥侮其祖。又使约降,曰:“我降汉将耳。”及马燧至,降于燧。

元谅见韩游瑰曰:“彼诟吾祖,今日斩之,子助我乎?”许诺。

既而遇诸道,即数其罪,叱左右斩之,诣燧谢。

燧大怒,将杀元谅,游瑰见曰:“杀一偏裨尚尔,即杀一节度,法宜如何?”燧默然。

元谅请输钱百万劳军自赎,瑊亦为请,燧赦之。

帝以专杀,恐有司劾治,前诏勿论。

贞元三年,吐蕃请盟,诏以军从瑊会平凉,元谅军潘原、游瑰军洛口以为援。

元谅曰:“潘原去平凉七十里,虏诈不情,如有急,何以赴?请与公连屯。”瑊以违诏,不听。

瑊壁盟所二十里,元谅密徙营次之。

既会,元谅望云物曰:“不详,虏必有变!”传令约部伍出阵。

俄而虏劫盟,瑊奔还,元谅兵成列出,而泾原节度使李观亦以精兵五千伏险,与元谅相表里,虏骑乃解。

元谅遣车重先,而与瑊振旅徐还,时以为有古良将风。

是会也,微元谅、观二人,瑊且不免。

帝嘉叹,赐善马金币良厚,因赐姓及名。

更节度陇右,治良原。良原隍堞湮圮,旁皆平林荐草,虏入寇,常牧马休徒于此。

元谅培高浚渊,身执苦与士卒均,菑翳榛莽,辟美田数十里,劝士垦艺,岁入粟菽数十万斛,什具毕给。

又筑连弩台,远烽侦,为守备,进据势胜,列新壁。

虏至无所掠,战又辄北,由是泾、陇以安,西戎惮之。

卒,年六十二,赠司空,谥曰庄威。

李观,其先自赵郡徙洛阳,故为洛阳人。少沈厚寡言。

以策干朔方节度使郭子仪,子仪遣佐坊州刺史吴亻由为防遏使。以亲丧解。

吐蕃内寇,代宗幸陕,观隐盩厔,率乡里子姓千人守黑水,虏不敢侵。

岭南节度使杨慎微奏为偏将,徐浩、李勉代节度,常倚以军政,数捕平剧贼。

迁大将,试殿中监,召为右龙武将军。

泾师叛,观适番上,即领兵千余扈德宗奉天。

诏尽察诸军,整饬谁逻,增募五千人,鼙■欢竖,士气益振。

赐封户二百,授二子八品官。

从至梁州。帝还,诏总后军。

擢四镇、北廷行军泾原节度使。

在屯四年,训部伍,储藏饶衍。

平凉之盟,吐蕃不得志。

是年,观入朝,前一日就道,虏至期出精骑狙击,不及,去。

以少府监检校工部尚书。

卒,赠太子少傅。

韩游瑰,灵州灵武人,始为郭子仪裨将。

安禄山反,使阿史那从礼将同罗、突厥五千骑伪降于朔方,出塞门,诱河曲九蕃府、六胡叛,部落凡五十万。

子仪使游瑰率辛京杲击破之,九蕃府还附。

累进邠宁节度留后。

奉天之狩,兵未集,游瑰与庆州刺史论惟明以兵三千来赴,自乾陵北趋醴泉,未至,有诏引军屯便桥。

次泥泉,与泚兵值,游瑰欲还奉天,监军翟文秀曰:“吾壁于此,贼敢逾我而西,可夹攻取之。今入奉天,贼亦随至,是引贼迫天子也。”

游瑰曰:“不然,我寡贼众。彼分以亢我,余众犹能鼓而西也,不如先入卫天子。且奉天无强卒,安得夹攻?吾士乏且寒,贼以利诱之,众且溃。”

遂还奉天。泚兵蹑攻之,战不利;泚兵夺门,游瑰殊死战,乃解。

泚大治战棚、云桥,士皆惧,游瑰曰:“贼取佛祠干木为攻具,可以火之。”

既而贼大噪攻南雉,游瑰曰:“是分吾力也。”趋北雉,遣将郭询、郭廷玉以锐士三百傅满直出,火其棚,投薪于中,风返,棚皆烬,贼气沮。

故诸将推游瑰赴难功第一。

帝以卫军无职局,军置统军一员,以游瑰、惟明、贾隐林处之。

李怀光叛,诱游瑰为变,游瑰白发其书。

帝曰:“卿可谓忠义矣!”对曰:“臣安知忠义?但怀光误臣,使震惊乘舆,后持臣自解。”

帝嘉其诚,从问:“计欲安出?”对曰:“怀光总诸府兵,怙以为乱。今邠有张昕,灵武有宁{艹乱}景璿,河中有吕鸣岳,振武有杜从政,潼关有李朝臣,渭北有窦觎,皆守将也。陛下以其众与地授之,罢怀光权,而尊以元功,诸将仰首,各听其帅,彼安能以乱?”

帝曰:“罢怀光权而泚益张,若何?”对曰:“陛下约士以不次之赏,今贡赋方至,发而酬之,其守自固。邠有万精甲,臣得将之,可以诛贼。四方杖义而起,贼不足虑。”

帝美其言。

会怀光诱复至,浑瑊得书,稍严卒以警。游瑰不知,发怒,嫚骂瑊。

帝疑有变,即日幸梁州,游瑰使子从帝。

怀光檄假游瑰邠州刺史,欲因张昕杀之。

游瑰既失兵,不知所图。

有客刘南金说曰:“邠有留甲,可以立功,殆天假也!”

游瑰悟,诱旧部兵八百驰入邠,说昕曰:“怀光自蹈祸机,公今可取富贵,无共污不义也。我愿以麾下为公先驱。”

昕不听。

游瑰移疾不出,阴结其将高固等。

昕欲

杀游瑰,戒左 右衷甲入。昕小史李岌潜白游瑰,伏甲先起,高固等应之,斩昕首以闻。时怀光子 玫在邠,游瑰卫出之,曰:“杀之只以怒敌,至必遽,不如舍之。”玫至泾阳,怀 光遂走蒲州。

游瑰屯七盘,受李晟节度。诏拜邠宁节度使,遂会浑瑊于奉天,与瑊、戴休颜 分扼京西要险。李晟入长安,游瑰破泚兵咸阳。泚走泾州,游瑰使谕泾将杨澄,澄 拒不纳,泚遂败。京师平,迁检校尚书左仆射,实封户四百。帝至自兴元,游瑰及 瑊、休颜从,而李晟、尚可孤、李元谅奉迎,论功与瑊等皆第一。游瑰还屯邠宁。 怀光寇同州,瑊、元谅败于乾坑。诏游瑰率兵并力,败贼众五千于屯。遂会瑊、马 燧围蒲城。师次焦篱堡,守将尉珪降。怀光见势单蹙,乃缢死。

贞元二年,吐蕃入泾、陇、邠、宁,游瑰追至安化,虏营合水北。游瑰策曰: “贼行无人地,必怠,可袭取之。”使将史履澄夜领兵五百入其营,斩数百级,取 马五千。迟明,虏以兵尾击,游瑰罗帜自卫,鼙鼓四发,虏惊溃去。是岁,复围盐 州,刺史杜彦光约与之城,吐蕃许之,又取银、夏、麟等州。游瑰请收盐州以断戎 人走集:“虏入汉,食禾菽,方春而病,此天亡时也。”有诏李元谅、韩全义率师 一万,会游瑰收盐州。吐蕃请修清水盟,以归侵地,马燧为之请。诏问游瑰,答曰: “西戎弱则请盟,强则入寇。今侵地益深而乞盟,诈我也!”帝不从。会盟平凉, 诏游瑰以军屯洛口。盟之日,游瑰以劲骑五百待非常,令曰:“即有变,急趋柏泉 以分虏势。”瑊被劫,驰以免,虏见兵出,即解去。后吐蕃寇大回原,游瑰方壁长 武,即选骑八百迎击,自引兵继之。监军以为戎不可易,答曰:“贼攻丰义,今游 骑先破,则彼大众不敢前,丰义全矣!”战南原,败之,吐蕃夜遁。

会子钦绪以射生将卫京师,与妖人李广弘谋反,谋泄,奔邠州,中人捕斩,以 状示游瑰。游瑰惧,求归死京师,帝不许。又执钦绪二息送京师,帝亦原之。未几, 入朝,素服听命,有诏复位,劳遇如故。

游瑰盛言城丰义以遏虏侵。帝悦,趣还军。初,游瑰之朝,众谓且得罪,故赍 送殊薄。既还,举军不自安。大将范希朝善兵,游瑰畏其逼,欲诛之,希朝奔凤翔, 帝闻,召入宿卫。游瑰遣兵筑丰义,才二板而溃,宁卒数百大掠,游瑰不能禁。诏 用张献甫代之。游瑰畏乱,委军轻出,还京师,拜右龙武统军。卒,谥曰襄。

广弘者,自言宗室子。始为浮屠,妄曰:“我尝见岳、渎神,当作天子,可复 冠。”男子董昌舍广弘于资敬寺,召相工唐郛视之,教郛告人曰:“广弘且大贵。” 乃诱钦绪、神策将魏循、李傪、越州参军事刘昉等作乱。昉家数具酒大会广弘所, 阴相署置。又妄曰:“神戒我十月十日趣举。”约钦绪夜击鼓,噪凌霄门,焚飞龙 厩,循等以神策兵迎广弘,事捷,大剽三日。循、傪上变,乃禽广弘及支党鞫仗内, 付三司讯实,皆殊死。广弘临刑,色自如。由是禁人不得入观、祠。

杜希全,京兆醴泉人。以裨将隶郭子仪,积功劳至朔方节度使。军令整严,士 畏其威。奉天之狩,希全与鄜坊节度使李建徽、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 引兵赴难。次漠谷,为贼邀击,乘高纵石下之,强弩杂发。德宗使援之,不克,还 保邠州。贼平,迁检校尚书左仆射、灵盐丰夏节度使,封余姚郡王。将即屯,献 《体要》八章,砭切政病。帝嘉纳,赐《君臣箴》一篇。

寻兼夏绥银节度都统,建言:“盐州据要会,为塞保鄣。自平凉背盟,城陷于 虏,于是灵武势县,鄜坊单逼,为边深患,请复城盐州。”乃诏希全及朔方、邠宁、 银夏、鄜坊、振武及神策行营诸节度合选士三万五千屯盐州,又敕泾原、剑南、山 南军深入吐蕃,牵挠其力,使不得犯塞。执筑凡六千人,阅二旬毕。由是虏惮,不 轻入。

希全居河西久,颇越法横肆,帝数容掩其短。丰州刺史李景略名出希全上,疑 逼己,遂排劾之。帝为斥以答其意。素苦风眩,稍剧,益忌忍,遂诬杀判官李起, 吏下累息。卒,赠司空。

邢君牙,瀛州乐寿人。少从幽蓟、平卢军,以战功历果毅、折冲郎将。安禄山 反,从侯希逸涉海入青州。田神功为兗郓节度使,使君牙将兵屯好畤防盛秋。吐蕃 犯京师,代宗出陕,以扈从功,累封河间郡公。

建中初,李晟从马燧讨田悦,以君牙为都将,在武安、襄国间凡五战,斩馘功 最。德宗出奉天,晟率君牙倍道赴难,徙屯渭桥,军中便宜,惟君牙得豫。晟在凤 翔,数行边,常以君牙守。晟入朝,代为凤翔观察使。俄领节度,检校尚书右仆射。 吐蕃岁犯边,君牙劭耕讲战以为备,戎不能侵。又城陇州平戎川,号永信城。卒官, 赠司空。

初,布衣张汾者,无绍而干君牙,轩然坐客上。会吏擿簿书,以盗没宴钱五万, 君牙怒其欺,汾不谢去,曰:“吾在京师,闻邢君牙一时豪俊,今乃与设吏论钱, 云何?”君牙惭,遽释吏,引为上客,留月余,以五百缣为谢。其屈己好士类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一-译文

杨戴阳二李韩杜邢

杨朝晟,字叔明,是夏州朔方人。在兴行年间,因先锋的功劳被授予甘泉府果毅的职位。建中初年,跟随李怀光讨伐刘文喜于泾州,斩获很多,被加封为骠骑大将军。李纳侵犯徐州时,跟随唐朝臣前往讨伐,常常获得冠军。李怀光前往奉天救援时,杨朝晟率领一千士兵攻下咸阳,被赐予实封百五十户。

李怀光反叛时,韩游瑰退守邠、宁,贼党张昕守卫邠州,大肆搜刮军需物资,招募士兵,企图暗中归顺。杨朝晟的父亲杨怀宾是韩游瑰的将领,夜里率领数十骑兵斩杀张昕及其同谋者。韩游瑰派遣杨怀宾向皇帝报告,德宗慰劳并询问情况,授予杨怀宾兼御史中丞的职位。杨朝晟哭着见李怀光说:“父亲为国家立功,儿子应当被诛杀,不能继续统领军队。”李怀光将他囚禁。等到各军围攻河中时,韩游瑰在长春宫扎营,杨怀宾作战非常勇猛。李怀光被平定后,皇帝赦免了杨朝晟,任命他为韩游瑰的都虞候。父子二人都被封为开府、宾客、御史中丞,军中以此为荣。

吐蕃侵犯边境时,韩游瑰亲自率军守卫宁州,但士兵松懈,军队骄傲。等到张献甫来接替时,军队发生混乱,杨朝晟逃到郊外。众人胁迫监军,请求任命范希朝为节度使。范希朝当时已经在京师。第二天,杨朝晟出来,欺骗众人说:“我来祝贺你们的请求得到了批准。”众人稍微安定下来。杨朝晟联合诸将谋划诛杀首恶者。过了三天,他派人从邠州来,说:“之前的请求被驳回,张公已经离开邠州,反叛者都应当被处死,我不愿意全部诛杀,只取首恶者。”众人所指认的,斩杀了二百余人,张献甫于是进入军中。皇帝任命范希朝为节度副使,杨朝晟加封为御史大夫。

贞元九年,修筑盐州城,派遣士兵保护边境,杨朝晟驻扎在木波堡。张献甫去世后,皇帝下诏任命杨朝晟为邠宁节度使。杨朝晟请求修筑方渠、合道、木波三城以阻挡吐蕃的进攻路线。皇帝问:“需要多少兵力?”杨朝晟回答:“本部兵力可以完成。”皇帝问:“之前修筑五原城时,动用了七万兵力,现在为什么这么容易?”杨朝晟回答:“盐州之战,敌人已经提前知道。现在在边境附近筑城,敌人估计我们的兵力不到十万,难以轻易进攻。如果动用本部兵力,十天内到达边境,不到三十天就能完成筑城,积草聚粮,留下士兵守卫,敌人来了也无法攻下,敌人只能撤退,这是万全之策。如果大规模调兵,需要一个月才能到达,敌人也会来,来了必定交战,交战就没有时间筑城了。”皇帝采纳了他的策略。军队到达方渠时,缺水。有一条青蛇从险峻处下来,顺着它的足迹,水流了出来,杨朝晟命令筑堤环绕,形成了深潭,士兵饮水充足,他画下这件事报告给皇帝。皇帝下诏设立祠堂,命名泉水为应圣泉。筑城完成后,吐蕃大军到来,估计无法攻下,于是撤退。杨朝晟又修筑马岭城后返回,开拓了三百里土地。贞元十七年,杨朝晟在驻地去世。

戴休颜,字休颜,是夏州人。家族世代尚武,胆识过人。郭子仪推荐他为大将,平定党项羌,安定河曲。试任太常卿,封济阴郡公,进封咸宁郡王,兼任朔方节度副使。修筑邠州城功劳最大,升任盐州刺史。硃泚反叛时,戴休颜率领三千士兵昼夜兼程,奔赴皇帝行在,德宗嘉奖他,赐予实封二百户。与浑瑊、杜希全、韩游瑰等人共同抵御敌人有功。皇帝前往梁、洋时,戴休颜留守奉天。李怀光驻扎在咸阳,派人引诱他,戴休颜斩杀使者,率兵自守。李怀光惊恐,连夜从泾阳逃走。戴休颜升任检校工部尚书、奉天行营节度使。与浑瑊联合击败硃泚的偏师,斩首三千级,追击到中渭桥。京师平定后,又与浑瑊率兵前往岐阳,拦截硃泚的残党。加封检校尚书右仆射,进封四百户。跟随皇帝回到京师,赐予女乐、甲第,任命为左龙武军统军。去世后,追赠扬州大都督。

弟弟戴休璿,历任开府仪同三司,封东阳郡王;戴休晏,历任辅国大将军,封彭城郡公。两人都以将略著称。

阳惠元,是平州人。以勇猛著称,效力于平卢军。跟随田神功、李忠臣渡海进入青州。皇帝下诏将他的部队划归神策军,任命为京西兵马使,镇守奉天。

德宗刚即位时,逐渐约束各节度使的跋扈行为。于是李正己驻扎在曹州,田悦增加河上的兵力,河南大乱。皇帝下诏调遣一万二千士兵戍守关东,皇帝在望春楼誓师,慰劳并派遣诸将。酒送到神策军时,将士不敢喝。皇帝问原因,阳惠元说:“当初从奉天出发时,我的主帅张巨济与众人约定:‘这次出征,不立功,不饮酒!’我不敢违背他的命令。”出发后,路上有人送酒,只有阳惠元的军队没有打开酒瓶。皇帝赞叹不已,下诏慰劳。不久,阳惠元率领三千士兵与其他将领一起攻打田悦,在御河作战,夺取三座桥,阳惠元功劳很大。他的部队归属李怀光指挥。

硃泚反叛时,阳惠元从河朔奔赴救援,解除了奉天之围,加封检校工部尚书,代理贝州刺史。皇帝下诏阳惠元与神策行营节度使李晟、鄜坊节度使李建徽及李怀光联营于便桥。李晟知道李怀光将要反叛,移驻东渭桥。翰林学士陆贽劝谏皇帝说:“四位将领驻扎在一起,李晟等人兵力少、地位低,容易被李怀光轻视,形势不利于双方。李晟既然担心变故,请求与阳惠元一起东移,那么李建徽就会孤立。应该趁李晟行动时,将两军合并前往,以防备贼人为借口,迅速出发,这样李怀光的计谋就无法得逞。”皇帝没有听从,派遣神策将李升前去侦察。李升回来报告:“李怀光反叛的迹象非常明显。”当晚,李怀光夺取了两军,阳惠元、李建徽逃往奉天,李怀光派遣将领冉宗骑马追击到好畤。阳惠元披头散发呼天抢地,血从眼眶中流出,赤膊战斗而死。他的两个儿子阳晟、阳暠藏在井中,都被杀害。李建徽独自逃脱。皇帝下诏追赠阳惠元为尚书左仆射,阳晟为殿中监,阳暠为邠州刺史。

阳惠元的小儿子阳旻,字公素。阳惠元去世时,阳旻受了八处伤,掉入另一口井中,被人救起得以幸免。历任邢州刺史。卢从史被擒后,潞州军队溃散,有五千骁勇士兵,卢从史曾视他们为子,投奔阳旻,阳旻闭城不接纳。众人哭着说:“我们失去了主帅,现在您有完整的城池,又有度支钱百万在府中,稍微赏赐我们一些,为我们向天子请求旌节。”阳旻开导他们祸福,众人感悟,于是返回军队。宪宗嘉奖他,升任易州刺史。

朝廷军队讨伐吴元济时,阳旻以唐州刺史的身份率兵深入二百里,逼近申州,攻破外城,摧毁城墙。因功加封御史中丞。容州西原蛮反叛时,阳旻被任命为本州经略招讨使,平定叛乱。进封御史大夫,合并邕、容两管为一道。去世后,追赠左散骑常侍。

李元谅,是安息人。本姓安,年少时被宦官骆奉先收养,改姓骆,名元光。他胡须美丽,勇猛有谋略。因宿卫积劳被任命为太子詹事。李怀让担任镇国节度使时,上奏任命李元谅为副使。在军中十年,士兵对他既敬畏又佩服。

德宗出奔奉天时,叛贼派遣将领何望之袭击华州,刺史董晋弃城逃走。何望之想聚集兵力切断东道,李元谅从潼关率兵直逼华州,攻下城池。当时战事仓促,士兵们用毛毡裹身作为铠甲,削尖蒿草作为箭矢,招募士兵数日达到万余人。

军队的士气因此振奋起来。敌人来进攻,总是被击退。

当时尚可孤守卫蓝田,元谅驻扎在昭应,王权在中渭桥设防,敌人的军队无法越过渭南。

不久,元谅被任命为镇国军节度使,封为武康郡王。

在此之前,朝廷下令征发豳、陇的军队东征讨伐李希烈。军队刚出关,朱泚派刘忠孝召回他们;到了华阴,华阴尉李夷简劝说驿站的官员逮捕刘忠孝,追到关前,元谅将他斩首示众,被召回的军队无法进入,因此华州得以保全。

不久,朝廷下诏让元谅与李晟收复京师,驻扎在浐西。元谅率先奋勇作战,击败敌人,进军驻扎在苑东,李晟派人破坏苑墙进入。朱泚连续作战都失败,最终大败,京师被平定。

元谅将功劳让给李晟,自己退到近郊驻扎。他被加封为检校尚书左仆射,实封五百户,赐予豪华宅第、女乐,以及一个儿子被授予六品官职。

李怀光反叛,元谅与马燧、浑瑊一起讨伐他。李怀光的将领徐廷光一向轻视元谅,多次辱骂他,甚至表演优胡戏来侮辱他的祖先。徐廷光还派人约定投降,说:“我只向汉将投降。”等到马燧到来,徐廷光向马燧投降。

元谅见到韩游瑰说:“他侮辱我的祖先,今天我杀了他,你愿意帮助我吗?”韩游瑰答应了。

不久,元谅在路上遇到徐廷光,立即列举他的罪行,命令左右将他斩首,然后去向马燧请罪。

马燧大怒,想要杀元谅,韩游瑰见到后说:“杀一个偏将尚且如此,如果杀一个节度使,法律该如何处置?”马燧沉默不语。

元谅请求捐献一百万钱犒劳军队以赎罪,浑瑊也为他说情,马燧赦免了他。

皇帝因为元谅擅自杀人,担心有关部门会弹劾他,提前下诏不予追究。

贞元三年,吐蕃请求结盟,朝廷下诏让军队跟随浑瑊在平凉会盟,元谅驻扎在潘原,韩游瑰驻扎在洛口作为支援。

元谅说:“潘原距离平凉七十里,敌人狡猾不可信,如果有紧急情况,怎么来得及支援?请让我与您一起驻扎。”浑瑊认为这违背了诏令,没有同意。

浑瑊在盟所二十里外驻扎,元谅秘密将营地移到附近。

会盟开始后,元谅观察天象说:“不祥之兆,敌人必有变故!”传令让部队列阵准备。

不久,敌人劫持了盟会,浑瑊逃回,元谅的军队列阵而出,泾原节度使李观也率领五千精兵埋伏在险要之处,与元谅内外呼应,敌人的骑兵才撤退。

元谅让辎重先行,自己与浑瑊整顿军队缓缓撤退,当时人们认为他有古代良将的风范。

这次会盟,如果没有元谅和李观二人,浑瑊恐怕难以幸免。

皇帝对此赞叹不已,赐予他良马和丰厚的金币,并赐予他姓氏和名字。

元谅改任陇右节度使,治理良原。良原的城墙已经坍塌,周围都是平地和茂密的草地,敌人入侵时,常常在这里放马休息。

元谅亲自带领士兵修筑高墙,挖掘深沟,与士兵同甘共苦,清除杂草,开辟了数十里的良田,鼓励士兵开垦耕种,每年收获数十万斛粮食,军需物资充足。

他还修筑了连弩台,设置远距离的烽火台,加强防御,占据了有利地形,建立了新的壁垒。

敌人来了无法掠夺,作战又总是失败,因此泾、陇地区得以安定,西戎对他十分忌惮。

元谅去世时六十二岁,追赠司空,谥号为庄威。

李观,祖上从赵郡迁到洛阳,因此是洛阳人。他年轻时性格沉稳,寡言少语。

他曾向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献策,郭子仪派他辅佐坊州刺史吴亻由担任防遏使。后因亲人去世而离职。

吐蕃入侵时,代宗逃到陕州,李观隐居在盩厔,率领乡里子弟千人守卫黑水,敌人不敢侵犯。

岭南节度使杨慎微上奏任命他为偏将,徐浩、李勉继任节度使后,常常依靠他处理军政事务,多次平定剧贼。

李观升任大将,试任殿中监,后被召为右龙武将军。

泾原军队叛乱时,李观正好在番上,立即率领一千多士兵护卫德宗到奉天。

朝廷下诏让他全面检查各军,整顿巡逻,增募五千人,士气更加振奋。

他被赐予二百户封地,两个儿子被授予八品官职。

他跟随皇帝到梁州。皇帝回京后,下诏让他统领后军。

他被提拔为四镇、北廷行军泾原节度使。

在任四年,他训练军队,储备物资丰富。

平凉会盟时,吐蕃未能得逞。

这一年,李观入朝,前一天出发,敌人派出精锐骑兵狙击,未能赶上,只得撤退。

他被任命为少府监,检校工部尚书。

去世后,追赠太子少傅。

韩游瑰,灵州灵武人,最初是郭子仪的副将。

安禄山反叛时,派阿史那从礼率领同罗、突厥五千骑兵假装投降朔方,出塞门,引诱河曲九蕃府、六胡叛乱,部落共有五十万人。

郭子仪派韩游瑰率领辛京杲击败了他们,九蕃府重新归附。

韩游瑰多次升迁,最终担任邠宁节度留后。

奉天之难时,军队尚未集结,韩游瑰与庆州刺史论惟明率领三千士兵前来支援,从乾陵北进到醴泉,还未到达,朝廷下诏让他们驻扎在便桥。

到了泥泉,与朱泚的军队遭遇,韩游瑰想退回奉天,监军翟文秀说:“我们在这里驻扎,敌人敢越过我们向西,我们可以夹击他们。现在进入奉天,敌人也会跟来,这是引敌人逼迫天子。”

韩游瑰说:“不然,我们人少,敌人人多。他们分兵抵抗我们,剩下的军队仍然可以继续西进,不如先进入奉天保卫天子。而且奉天没有强大的军队,怎么夹击?我们的士兵疲惫且寒冷,敌人用利益引诱他们,军队会溃散。”

于是他们退回奉天。朱泚的军队紧追不舍,战斗不利;朱泚的军队攻破城门,韩游瑰拼死作战,才得以解围。

朱泚大举修筑战棚、云桥,士兵们都感到恐惧,韩游瑰说:“敌人用佛寺的干木做攻具,可以用火烧掉。”

不久,敌人大举进攻南雉,韩游瑰说:“这是在分散我们的力量。”他迅速赶到北雉,派将领郭询、郭廷玉率领三百精锐士兵冲出,放火烧了敌人的战棚,投掷柴草,风助火势,战棚全部烧毁,敌人的士气受挫。

因此,众将推举韩游瑰为赴难功第一。

皇帝因为卫军没有固定的职位,设立统军一职,由韩游瑰、论惟明、贾隐林担任。

李怀光反叛时,试图引诱韩游瑰参与叛乱,韩游瑰将他的书信公开。

皇帝说:“你真是忠义之士!”韩游瑰回答说:“臣哪里知道忠义?只是李怀光误导臣,使臣震惊了天子,后来臣才得以自解。”

皇帝赞赏他的忠诚,问他:“你有什么计划?”韩游瑰回答说:“李怀光统领各府军队,依仗这些军队作乱。现在邠州有张昕,灵武有宁景璿,河中有吕鸣岳,振武有杜从政,潼关有李朝臣,渭北有窦觎,他们都是守将。陛下将他们的军队和地盘交给他们,剥夺李怀光的权力,尊崇他们的功绩,众将都会听从他们的统帅,李怀光怎么能作乱?”

皇帝说:“剥夺李怀光的权力,朱泚的势力会更加强大,怎么办?”韩游瑰回答说:“陛下可以许诺士兵们不按常规的赏赐,现在贡赋刚到,发放给他们,他们的防守自然会稳固。邠州有一万精锐士兵,臣可以率领他们诛杀叛贼。四方义士也会响应,叛贼不足为虑。”

皇帝对他的话表示赞赏。

不久,李怀光再次引诱韩游瑰,浑瑊得到了书信,稍微加强了警戒。韩游瑰不知情,发怒辱骂浑瑊。

皇帝怀疑有变故,当天就前往梁州,韩游瑰派儿子跟随皇帝。

李怀光假借朝廷的名义任命韩游瑰为邠州刺史,想通过张昕杀掉他。

韩游瑰失去了军队,不知该怎么办。

有客人刘南金劝他说:“邠州有留守的军队,可以用来立功,这大概是天意!”

韩游瑰醒悟过来,引诱旧部八百人骑马进入邠州,对张昕说:“李怀光自取灭亡,你现在可以取得富贵,不要与他同流合污。我愿意率领部下为你做先锋。”

张昕不听。

韩游瑰称病不出,暗中与将领高固等人结盟。

张昕想要

杀了游瑰,命令左右的人穿上铠甲进入。昕的小史李岌偷偷告诉游瑰,埋伏的士兵先起来,高固等人响应,斩了昕的首级并报告。当时怀光的儿子玫在邠州,游瑰保护他出来,说:“杀了他只会激怒敌人,敌人来了必定会迅速行动,不如放了他。”玫到了泾阳,怀光于是逃往蒲州。

游瑰驻扎在七盘,接受李晟的指挥。皇帝下诏任命他为邠宁节度使,于是与浑瑊在奉天会合,与瑊、戴休颜分别扼守京西的要害。李晟进入长安,游瑰在咸阳击败了泚的军队。泚逃往泾州,游瑰派人去劝说泾州的将领杨澄,杨澄拒绝接纳,泚于是失败。京城平定后,游瑰升任检校尚书左仆射,实封四百户。皇帝从兴元回来,游瑰和瑊、休颜跟随,而李晟、尚可孤、李元谅迎接,论功行赏,游瑰与瑊等人都是第一。游瑰回到邠宁驻扎。怀光侵犯同州,瑊、元谅在乾坑战败。皇帝下诏让游瑰率兵合力,在屯地击败了五千贼兵。于是与瑊、马燧一起包围蒲城。军队驻扎在焦篱堡,守将尉珪投降。怀光见形势孤立,于是自缢而死。

贞元二年,吐蕃入侵泾、陇、邠、宁等地,游瑰追击到安化,敌营在合水北。游瑰策划说:“敌人行进在无人之地,必定懈怠,可以偷袭他们。”派将领史履澄夜里率领五百士兵进入敌营,斩杀数百人,夺取五千匹马。天亮时,敌人用兵追击,游瑰用旗帜自卫,鼓声四起,敌人惊慌溃散。这一年,吐蕃又包围盐州,刺史杜彦光与他们约定献城,吐蕃答应了,又夺取了银、夏、麟等州。游瑰请求收复盐州以切断敌人的退路:“敌人进入汉地,吃庄稼,春天就会生病,这是天要灭亡他们的时候。”皇帝下诏让李元谅、韩全义率领一万军队,与游瑰一起收复盐州。吐蕃请求重修清水盟约,归还侵占的土地,马燧为他们请求。皇帝问游瑰的意见,游瑰回答说:“西戎弱小时就请求盟约,强大时就入侵。现在侵占的土地越来越多却请求盟约,这是欺骗我们!”皇帝没有听从。在平凉会盟时,皇帝下诏让游瑰率军驻扎在洛口。会盟那天,游瑰率领五百精锐骑兵防备意外,命令说:“如果有变,立即赶往柏泉以分散敌人的兵力。”瑊被劫持,骑马逃脱,敌人看到军队出动,立即撤退。后来吐蕃侵犯大回原,游瑰正在长武驻扎,立即挑选八百骑兵迎击,自己率兵随后。监军认为敌人不可轻视,游瑰回答说:“敌人进攻丰义,现在我们的骑兵先击败他们,那么他们的大军就不敢前进,丰义就安全了!”在南原交战,击败了敌人,吐蕃连夜逃走。

游瑰的儿子钦绪担任射生将守卫京城,与妖人李广弘谋反,阴谋泄露,逃往邠州,被宦官捕杀,将情况报告给游瑰。游瑰害怕,请求回京城受死,皇帝不允许。又将钦绪的两个儿子送到京城,皇帝也宽恕了他们。不久,游瑰入朝,穿着素服听命,皇帝下诏恢复他的职位,待遇如故。

游瑰大力主张修筑丰义城以阻止敌人入侵。皇帝很高兴,催促他回军。起初,游瑰入朝时,大家都认为他会获罪,所以送行的礼物很少。回来后,全军不安。大将范希朝善于用兵,游瑰害怕他威胁自己,想杀他,希朝逃往凤翔,皇帝听说后,召他入京担任宿卫。游瑰派兵修筑丰义城,才筑了两层就溃败了,宁州的数百士兵大肆抢掠,游瑰无法制止。皇帝下诏用张献甫代替他。游瑰害怕叛乱,轻率地离开军队,回到京城,被任命为右龙武统军。去世后,谥号为襄。

李广弘自称是皇室的后代。起初是和尚,狂妄地说:“我曾经见过岳、渎神,应当成为天子,可以重新戴上皇冠。”男子董昌将广弘安置在资敬寺,召相工唐郛来看他,教唐郛告诉别人说:“广弘将会大贵。”于是引诱钦绪、神策将魏循、李傪、越州参军事刘昉等人作乱。刘昉家多次在广弘那里举行酒会,暗中安排职位。又狂妄地说:“神告诉我十月十日要举事。”约定钦绪夜里击鼓,在凌霄门喧哗,焚烧飞龙厩,魏循等人率领神策兵迎接广弘,事情成功后,大肆抢掠三天。魏循、李傪告发,于是逮捕了广弘及其党羽,在仗内审讯,交付三司核实,全部处死。广弘临刑时,神色自如。从此禁止人们进入道观、祠堂。

杜希全,京兆醴泉人。以裨将的身份隶属郭子仪,积累功劳升任朔方节度使。军令严整,士兵畏惧他的威严。奉天之难时,希全与鄜坊节度使李建徽、盐州刺史戴休颜、夏州刺史时常春率兵赴难。驻扎在漠谷时,被敌人袭击,敌人从高处投下石头,强弩齐发。德宗派人救援,未能成功,退回邠州。叛乱平定后,升任检校尚书左仆射、灵盐丰夏节度使,封余姚郡王。即将驻扎时,献上《体要》八章,切中时政的弊端。皇帝嘉奖并采纳,赐给他《君臣箴》一篇。

不久兼任夏绥银节度都统,建议说:“盐州占据要害,是边塞的屏障。自从平凉背盟后,城池陷落于敌人,于是灵武孤立,鄜坊受到威胁,成为边患,请求重新修筑盐州城。”于是皇帝下诏让希全及朔方、邠宁、银夏、鄜坊、振武及神策行营诸节度合选三万五千士兵驻扎盐州,又命令泾原、剑南、山南军深入吐蕃,牵制他们的力量,使他们不能侵犯边塞。修筑城池的共有六千人,二十天完成。从此敌人畏惧,不敢轻易入侵。

希全在河西居住很久,经常违法横行,皇帝多次容忍他的过失。丰州刺史李景略的名声超过希全,希全怀疑他威胁自己,于是排挤弹劾他。皇帝为了安抚希全,斥责了李景略。希全一向患有风眩病,病情加重后,更加猜忌残忍,于是诬陷杀害了判官李起,官吏们都很害怕。去世后,追赠司空。

邢君牙,瀛州乐寿人。年轻时在幽蓟、平卢军中,因战功历任果毅、折冲郎将。安禄山反叛时,跟随侯希逸渡海进入青州。田神功担任兗郓节度使,派君牙率兵驻扎好畤防备盛秋。吐蕃侵犯京城,代宗逃往陕州,君牙因护驾有功,累封河间郡公。

建中初年,李晟跟随马燧讨伐田悦,任命君牙为都将,在武安、襄国之间共五战,斩杀敌人的功劳最大。德宗逃往奉天时,李晟率领君牙倍道赴难,驻扎在渭桥,军中事务,只有君牙能参与决策。李晟在凤翔时,多次巡视边境,常让君牙留守。李晟入朝后,君牙代理凤翔观察使。不久担任节度使,检校尚书右仆射。吐蕃每年侵犯边境,君牙鼓励耕种、讲习战备,敌人无法入侵。又修筑陇州平戎川城,称为永信城。去世后,追赠司空。

起初,有个平民张汾,没有引荐却来见君牙,毫不客气地坐在客人的上座。正好官吏检查账簿,发现他盗用了五万宴钱,君牙对他的欺骗行为很生气,张汾不道歉就离开了,说:“我在京城时,听说邢君牙是一时的豪杰,现在却与官吏讨论钱的问题,这是怎么回事?”君牙感到惭愧,立即释放了官吏,将张汾引为上客,留了一个多月,用五百缣作为谢礼。他屈己待士的行为大多如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一-注解

杨朝晟:唐朝将领,字叔明,夏州朔方人。以先锋功授甘泉府果毅,后因战功加骠骑大将军。在平定李怀光叛乱中表现出色,被封为御史大夫。

戴休颜:唐朝将领,与游瑰、浑瑊等共同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的军事行动。

阳惠元:唐朝将领,平州人。以勇猛著称,从田神功、李忠臣浮海入青州。在平定硃泚叛乱中解奉天围,加检校工部尚书。

李元谅:唐朝将领,本安息人,少为宦官骆奉先养息,冒姓骆,名元光。以宿卫积劳试太子詹事,后在平定叛乱中有功。

蓝田:今陕西省蓝田县,古代为军事重镇。

昭应: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唐代为昭应县。

中渭桥:位于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是唐代长安城通往西北的重要桥梁。

镇国军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军事行政区划,负责镇守边疆。

武康郡王:唐代封爵,武康为地名,郡王为爵位。

豳、陇:豳指今陕西省彬县一带,陇指今甘肃省东部地区。

李希烈:唐代叛将,曾发动叛乱。

刘忠孝:唐代将领,曾参与叛乱。

华阴:今陕西省华阴市,唐代为华阴县。

李夷简:唐代官员,曾任华阴尉。

李晟:唐朝著名将领,曾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在唐德宗时期担任重要军事职务。

浐西:浐河以西,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

苑东:唐代长安城东苑,皇家园林。

检校尚书左仆射:唐代官职,检校为临时任命,尚书左仆射为高级官员。

李怀光:唐代叛将,曾发动叛乱。

马燧:唐代名将,曾平定李怀光之乱。

浑瑊:唐朝将领,与李晟、游瑰等共同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的军事行动。

徐廷光:唐代将领,曾参与叛乱。

韩游瑰: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潘原:今甘肃省平凉市附近,唐代为潘原县。

洛口: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唐代为洛口镇。

平凉:今甘肃省平凉市,唐代为平凉县。

泾原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军事行政区划,负责镇守泾原地区。

李观: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陇右:今甘肃省东部地区,唐代为陇右道。

良原:今甘肃省平凉市附近,唐代为良原县。

连弩台:古代军事设施,用于发射连弩。

西戎:古代对西北少数民族的统称。

司空:唐代官职,三公之一,位高权重。

庄威:谥号,表示庄重威严。

赵郡:今河北省赵县一带,唐代为赵郡。

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唐代为东都。

郭子仪:唐代名将,曾平定安史之乱。

坊州:今陕西省黄陵县一带,唐代为坊州。

吴亻由:唐代官员,曾任坊州刺史。

黑水: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唐代为黑水镇。

杨慎微:唐代官员,曾任岭南节度使。

徐浩:唐代官员,曾任岭南节度使。

李勉:唐代官员,曾任岭南节度使。

右龙武将军:唐代官职,负责禁军。

奉天: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唐代为奉天县。

梁州:今陕西省汉中市,唐代为梁州。

四镇、北廷行军泾原节度使:唐代设立的军事行政区划,负责镇守四镇和北廷地区。

少府监:唐代官职,负责宫廷事务。

工部尚书:唐代官职,负责工程事务。

太子少傅:唐代官职,负责教导太子。

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唐代为灵州。

灵武: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唐代为灵武县。

安禄山:唐代叛将,曾发动安史之乱。

阿史那从礼:唐代将领,曾参与叛乱。

同罗、突厥:古代西北少数民族。

河曲:今内蒙古自治区河套地区,唐代为河曲县。

九蕃府、六胡:唐代设立的少数民族行政区划。

辛京杲: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邠宁节度留后:唐代设立的军事行政区划,负责镇守邠宁地区。

庆州:今甘肃省庆阳市,唐代为庆州。

论惟明: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乾陵: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合葬陵墓,位于今陕西省乾县。

醴泉:今陕西省礼泉县,唐代为醴泉县。

便桥: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唐代为便桥镇。

泥泉: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唐代为泥泉镇。

翟文秀: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郭询: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郭廷玉: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贾隐林: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张昕: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宁{艹乱}景璿: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吕鸣岳: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杜从政: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李朝臣: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窦觎: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刘南金: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高固:唐代将领,曾参与平定叛乱。

游瑰:唐朝将领,曾任邠宁节度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的多次军事行动。

怀光:唐朝叛将,曾与游瑰等将领交战,最终自杀。

吐蕃:古代藏族政权,唐朝时期多次与唐朝发生战争。

盐州:唐朝时期的州名,位于今宁夏回族自治区,是唐朝与吐蕃交战的重要地区。

清水盟:唐朝与吐蕃之间的一次盟约,旨在和平解决边境冲突。

丰义:唐朝时期的城名,位于今陕西省,是唐朝防御吐蕃的重要据点。

杜希全:唐朝将领,曾任朔方节度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的军事行动。

邢君牙:唐朝将领,曾任凤翔观察使,参与平定安史之乱后的军事行动。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一-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唐朝几位重要将领的生平事迹,展现了他们在平定叛乱、保卫边疆中的英勇与智慧。杨朝晟、戴休颜、阳惠元、李元谅等人,不仅在战场上屡建奇功,还在政治斗争中表现出极高的忠诚与智谋。

杨朝晟在平定李怀光叛乱中,不仅亲自上阵杀敌,还在关键时刻稳定军心,成功诛杀叛乱首恶,展现了其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智慧。戴休颜则在硃泚叛乱中,率兵昼夜驰援,成功解围奉天,显示了其忠诚与勇敢。

阳惠元在平定硃泚叛乱中,不仅解奉天围,还在关键时刻与李晟等人联营,展现了其战略眼光和团队协作能力。李元谅则在平定叛乱中,以少胜多,成功拔城,显示了其勇猛与智谋。

这些将领的事迹,不仅反映了唐朝中期的政治动荡和军事斗争,也展现了当时将领们的忠诚、勇敢和智慧。他们的故事,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后人学习的榜样。通过对这些将领生平的记载,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唐朝的历史和文化,感受那个时代的英雄气概和民族精神。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唐代将领李元谅、李观、韩游瑰等人在平定叛乱中的英勇事迹。通过对这些将领的描述,展现了唐代军事将领的忠诚、勇敢和智慧。

首先,李元谅在平定朱泚之乱中表现出色,他不仅成功抵御了叛军的进攻,还在关键时刻斩杀了叛将刘忠孝,阻止了叛军的增援。李元谅的勇敢和果断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被封为武康郡王,并获得了丰厚的赏赐。

其次,李观在平定吐蕃的叛乱中也表现出色。他不仅在黑水地区成功抵御了吐蕃的入侵,还在平凉之盟中与李元谅配合,成功挫败了吐蕃的阴谋。李观的军事才能和忠诚得到了皇帝的赞赏,最终被任命为四镇、北廷行军泾原节度使。

最后,韩游瑰在平定李怀光之乱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不仅在奉天之狩中成功抵御了叛军的进攻,还在关键时刻提出了平定叛乱的策略,得到了皇帝的认可。韩游瑰的忠诚和智慧为平定叛乱立下了汗马功劳,最终被任命为邠州刺史。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李元谅、李观、韩游瑰等将领的描述,展现了唐代军事将领的忠诚、勇敢和智慧。这些将领在平定叛乱中的英勇事迹,不仅为唐代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这段古文主要描述了唐朝中后期的一系列军事行动,特别是与吐蕃的战争。文中提到的游瑰、李晟、浑瑊、戴休颜等将领,都是唐朝平定安史之乱后的重要军事人物。他们在唐朝与吐蕃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展现了唐朝军队的战斗力与战略智慧。

文中提到的盐州、丰义等地,是唐朝与吐蕃交战的重要战略要地。盐州的得失直接关系到唐朝西北边境的安全,而丰义则是唐朝防御吐蕃的重要据点。通过这些地名的出现,可以看出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不仅仅是军事对抗,更是对边境地区的争夺与控制。

清水盟的提及,反映了唐朝与吐蕃之间复杂的外交关系。吐蕃在战争中时而强攻,时而求和,表现出其灵活的外交策略。而唐朝将领游瑰对吐蕃的警惕与不信任,也反映了当时唐朝对吐蕃的深刻认识与防备。

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具体的战术与战略,如游瑰夜袭吐蕃军营、邢君牙的耕战结合等,展现了唐朝将领在战争中的智慧与谋略。这些战术不仅在当时取得了显著的战果,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军事经验。

此外,文中还涉及了一些政治斗争与内部矛盾,如游瑰与范希朝之间的矛盾、杜希全的横肆行为等。这些内容反映了唐朝中后期军队内部的复杂关系,以及将领之间的权力斗争。这些内部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唐朝的军事力量,影响了对外战争的效果。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唐朝与吐蕃之间的战争,还展现了唐朝将领的军事才能与战略智慧,同时也揭示了唐朝中后期军队内部的复杂关系与矛盾。这些内容为我们了解唐朝中后期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八十一》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53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