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九

作者: 欧阳修、宋祁等,北宋史学家。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领袖,宋祁则以文采著称。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225卷,记载了唐代的历史。该书是对《旧唐书》的修订和补充,注重文笔的简洁和史实的准确性,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九-原文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其先辽东襄平人。曾祖弼,魏司徒,赐姓徒何氏, 入周为太师、魏国公。祖曜,邢国公。父宽,隋上柱国、蒲山郡公。遂家长安。

密趣解雄远,多策略,散家赀养客礼贤不爱藉。以廕为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 千牛备身。额锐角方,瞳子黑白明澈。炀帝见之,谓宇文述曰:“左仗下黑色小儿 为谁?”曰:“蒲山公李宽子密。”帝曰:“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它日,述 谕密曰:“君世素贵,当以才学显,何事三卫间哉!”密大喜,谢病去,感厉读书。 闻包恺在缑山,往从之。以蒲鞯乘牛,挂《汉书》一帙角上,行且读。越国公杨素 适见于道,按辔蹑其后,曰:“何书生勤如此?”密识素,下拜。问所读,曰: “《项羽传》。”因与语,奇之。归谓子玄感曰:“吾观密识度,非若等辈。”玄 感遂倾心结纳。尝私自密曰:“上多忌,隋历且不长,中原有一日警,公与我孰后 先?”密曰:“决两阵之胜,噫呜咄嗟,足以詟敌,我不如公。揽天下英雄驭之, 使远近归属,公不如我。”

大业九年,玄感举兵黎阳,遣人入关迎密。密至,谋曰:“今天子远在辽左, 去幽州尚千里,南限钜海,北阻强胡,号令所通,惟榆林一道尔。若鼓而入蓟,直 扼其喉,高丽抗其前,我乘其后,不旬月赍粮竭,举麾召之,众可尽取,然后传檄 而南,天下定矣,上计也。关中四塞之地,彼留守卫文升,易人耳。若径行勿留, 直保长安,据函、崤,东制诸夏,是隋亡襟带,我势万全,中计也。若因近趣便, 先取东都,顿兵坚城下,不可以胜负决,下计也。”玄感曰:“公之下计,乃吾上 策。今百官家属皆在洛,当先取之,以摇其心。且经城不拔,何以示武?”密计不 行。玄感至东都,所战必克,自谓功在旦暮。既获内史舍人韦福嗣,遂任之,故谋 不专密。福嗣耻见执,策议皆持两端。密揣其贰,谓玄感曰:“福嗣穷,为我虏, 志在观望。公初举大事,奸人在侧,事必败,请斩以徇。”不从。密谓所亲曰: “玄感好反而不图胜,吾属虏矣!”福嗣果遁去。会左武候大将军李子雄得罪,传 送行在,道杀使者,奔玄感,劝举大号。玄感问密,密曰:“昔张耳谏陈胜自王, 荀彧止魏武求九锡,皆见疑外。今密将无类之乎?然阿谀顺旨,非义士也。且公虽 屡胜,而郡县未有应者,东都尚强,救兵踵来,公当率精甲,身定关中,奈何亟自 帝?”玄感笑而止。

及隋军至,玄感曰:“策安决?”密曰:“元弘嗣方戍陇右,可阳言其反,使 迎我,因引军西。”从之。至陕,欲围弘农宫,密曰:“今绐众入关,机在速,而 追兵踵我,若前不得据险,退无所守,何以共完!”玄感不听。留攻三日,不能拔, 引去,至閺乡,追及而败。

密羸行入关,为逻所获,与支党护送帝所。密谓众曰:“吾等至行在,且菹醢, 今尚可以计脱,何为安就鼎镬?”众然之。乃令出所有金示监使曰:“即死,幸报 德。”使者顾金,禁渐弛,益市酒,饮笑欢哗,守者懈,密等遂夜亡去。抵平原, 贼郝孝德不见礼,去之淮阳。岁饥,削木皮以食。变姓名为刘智远,教授诸生自给, 郁郁不得志,哀吟泣下。人有告太守赵佗者,佗捕之,遁免。往依胃婿雍丘令丘 君明,转匿大侠王季才家,为吏迹捕,复亡去。

时东郡贼翟让聚党万人,密因介其徒王伯当以策干让曰:“今主昏于上,人怨 于下,锐兵尽之辽海,和亲绝于突厥,南巡流连,空弃关辅,此实刘、项挺兴之会。 足下资豪桀,士马精勇,指罪诛暴,为天下先,杨氏不足亡也。”让由是加礼,遣 说诸贼,至辄下。因为让计曰:“今禀无见粮,难以持久,卒遇敌,其亡无时。不 如取荥阳,休兵馆谷,待士逸马肥,乃可与人争利。”让听之,遂破金堤关,徇荥 阳诸县,皆下。荥阳太守杨庆、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让,让素惮须陀,欲引 去。密曰:“须陀健而无谋,且骤胜易骄,吾为公破之。”让不得已,阵而待。密 率骁勇常何等二十人为游骑,伏千兵莽间。须陀素轻让,引兵搏之,让少却,伏发, 与游军乘之,遂杀须陀。

十三年,让分兵与密,别为牙帐,号蒲山公。密持军严,虽盛夏号令,士皆若 负霜雪,然战得金宝,尽散之,繇是人为用。复说让曰:“今群豪竞兴,公宜先天 下攘除群凶,宁常剽夺草间求活哉?若直取兴洛仓,发粟以赈穷乏,百万之众一朝 可附,霸王之业成矣。”让曰:“仆起畎陇,志不及此,须君得仓,更议之。”

二月,密以千人出阳城北,逾方山,自罗口拔兴洛仓,据之,获县长柴孝和。 开仓赈食,众繦属至数十万。隋越王侗遣将刘长恭、房崱讨密,又令裴仁基统兵出 成皋西。密乃为十队,跨洛水,抗东、西二军。令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骑为左 右翼,自引麾下急击长恭等,破之。东都震恐,众保太微城,台寺俱满。

让等乃推密为主,建号魏公。巩南设坛场,即位,刑牲歃血,改元永平,大赦, 其文移称行军元帅魏公府。以让为司徒,邴元真左长史,房彦藻右长史,杨德方左 司马,郑德韬右司马,单雄信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右武候大将军。祖君彦记室。 城洛口,周四十里,居之。命护

伯当守金墉,自引精兵出偃师,北阻邙山待之。

密议所便,裴仁基曰:“世充悉劲兵来,东都必虚,请选众二万向洛,世充必自拔归,我整军徐还。兵法所谓彼归我出,彼出我归,以疲之也。”

密眩于众,不能用。

仁基击地叹曰:“公后必悔!”遂出兵阵。

世充阴索貌类密者,使缚之。

既两军接,埃雾嚣塞,世充军,江淮士,出入若飞,密兵心动。

世充督众疾战,使牵类密者过阵,噪曰:“获密矣!”士皆呼万岁,密军乱,遂溃。

裴仁基、祖君彦皆为世充所禽,偃师劫郑颋叛归世充。

密提众万余驰洛口,将入城,邴元真已输款世充,潜导其军。

密知不发,期世充度兵半洛水,掩击之。

候骑不时觉,比出,世充绝河矣。

即引骑遁武牢,元真遂降,众稍散。

密将如黎阳,或曰:“向杀翟让,世勣伤几死,疮犹未平,今可保乎?”

时王伯当弃金墉屯河阳,密轻骑归之,谓曰:“败矣,久苦诸君,我今自刎以谢众!”

伯当抱密恸绝,众皆泣,莫能仰视。

密复曰:“幸不相弃,当共归关中,密虽无功,诸君必富贵。”

掾柳燮曰:“昔盆子归汉,尚食均输。公与唐同族,虽不共起,然遏隋归路,使无西,故唐不战而据京师,亦公功也。”

密又谓伯当曰:“将军族重,岂复与孤俱行哉?”

伯当曰:“昔萧何举宗从汉,今不昆季尽行,以为愧。岂公一失利,轻去就哉?虽陨首穴胸,所甘已。”

左右感动,遂来归。

初,密建号登坛,疾风鼓其衣,几仆;及即位,狐鸣于旁,恶之。

及将败,巩数有回风发于地,激砂砾上属天,白日为晦;屯营群鼠相衔尾西北度洛,经月不绝。

及入关,兵尚二万。高祖使迎劳,冠盖相望,密大喜,谓其徒曰:“吾所举虽不就,而恩结百姓,山东连城数百,以吾故,当尽归国。功不减窦融,岂不以台司处我?”

及至,拜光禄卿,封邢国公,殊怨望。

帝尝呼之弟,妻以表妹独孤氏。

后礼寝薄,执政者又求贿,滋不平。

因朝会进食,谓王伯当曰:“往在洛口,尝欲以崔君贤为光禄,不意身自为此。”

未几,闻故所部将多不附世充者,高祖诏密以本兵就黎阳招抚故部曲,经略东都,伯当以左武卫将军为密副。

驰驿东至稠桑驿,有诏复召密,密大惧,谋叛。

伯当止之,不从,乃曰:“士立义,不以存亡易虑。公顾伯当厚,愿毕命以报。今可同往,死生以之,然无益也。”

乃简骁勇数十人,衣妇人服,戴幕釭,藏刀裙下,诈为家婢妾者,入桃林传舍,须臾变服出,据其城。

掠畜产,趣南山而东,驰告张善相以兵应己。

熊州副将盛彦师率步骑伏陆浑县南邢公岘之下,密兵度,横出击,斩之,年三十七,伯当俱死,传首京师。

时徐世勣尚为密保黎阳,帝遣使持密首往招世勣。

世勣表请收葬,诏归其尸,乃发丧,具威仪,三军缟素,以君礼葬黎阳山西南五里,坟高七仞。

密素得士,哭多欧血者。

邴元真之降也,世充以为行台仆射,镇滑州。

密故将杜才干恨其背密,伪以兵归之,斩取其首,祭密冢,已乃归国。

单雄信,曹州济阴人。与翟让友善。能马上用枪,密军中号“飞将”。偃师败,降世充,为大将。

秦王围东都,雄信拒战,枪几及王,徐世勣呵之曰:“秦王也!”遂退。

后东都平,斩洛渚上。

祖君彦,齐仆射孝徵子。博学强记,属辞赡速。

薛道衡尝荐之隋文帝,帝曰:“是非杀斛律明月人儿邪?朕无用之。”

炀帝立,尤忌知名士,遂调东都书佐,检校宿城令,世谓祖宿城。

负其才,常郁郁思乱。

及为密草檄,乃深斥主阙。

密败,世充见之,曰:“汝为贼骂国足未?”

君彦曰:“跖客可使刺由,但愧不至耳!”

世充令扑之。

既困卧树下,世充已自欲盗隋,中悔,命医许惠照往视之,欲其苏。

郎将王拔柱曰:“弄笔生有余罪。”乃蹙其心,即死,戮尸于偃师。

赞曰:或称密似项羽,非也。羽兴五年霸天下,密连兵数十百战不能取东都。

始玄感乱,密首劝取关中;及自立,亦不能鼓而西,宜其亡也。

然礼贤得士,乃田横徒欤,贤陈涉远矣!噫,使密不为叛,其才雄亦不可容于时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九-译文

李密,字玄邃,一字法主,祖先是辽东襄平人。他的曾祖父李弼是魏国的司徒,被赐姓徒何氏,后来进入周朝成为太师、魏国公。祖父李曜是邢国公。父亲李宽是隋朝的上柱国、蒲山郡公。李密一家后来定居在长安。

李密聪明机智,胸怀大志,善于谋划策略。他散尽家财,广纳贤士,礼贤下士,毫不吝啬。凭借家族的荫庇,他担任了左亲卫府大都督、东宫千牛备身的职位。他额头宽阔,眼睛明亮,黑白分明。隋炀帝见到他后,对宇文述说:“左边那个黑色的小孩是谁?”宇文述回答:“是蒲山公李宽的儿子李密。”炀帝说:“这个孩子眼神不寻常,不适合做侍卫。”后来,宇文述对李密说:“你家世显赫,应该凭借才学出人头地,何必在侍卫中混日子呢?”李密听后非常高兴,称病辞职,专心读书。他听说包恺在缑山,便前去跟随学习。他骑着牛,牛角上挂着《汉书》,边走边读。越国公杨素在路上遇见他,勒马跟在他后面,问道:“什么书生这么勤奋?”李密认出是杨素,便下马行礼。杨素问他读的是什么书,李密回答:“《项羽传》。”杨素与他交谈后,觉得他非同寻常,回家后对儿子杨玄感说:“我看李密的见识和风度,不是一般人能比的。”杨玄感于是与李密结交,并私下对他说:“皇上多疑,隋朝的命运不会长久,中原一旦有变,我们谁先谁后?”李密回答:“在战场上决胜,我比不上你;但招揽天下英雄,使他们归附,你比不上我。”

大业九年,杨玄感在黎阳起兵,派人入关迎接李密。李密到达后,献策说:“现在天子远在辽东,距离幽州还有千里之遥,南面是大海,北面是强敌,号令能到达的只有榆林一带。如果我们迅速进军蓟州,直捣其咽喉,高丽在前面抵抗,我们从后面夹击,不出一个月,隋军粮草耗尽,我们一举拿下,然后传檄南下,天下可定,这是上策。关中四面险要,留守的卫文升容易对付。如果我们直取长安,占据函谷关和崤山,控制东方,这是中策。如果我们就近攻打东都,顿兵坚城之下,胜负难料,这是下策。”杨玄感说:“你的下策正是我的上策。现在百官的家属都在洛阳,我们应该先攻取洛阳,动摇他们的军心。而且不攻下城池,怎么显示我们的武力?”李密的计策没有被采纳。杨玄感到达东都后,每战必胜,自以为功在旦夕。他俘获了内史舍人韦福嗣,便任用他,导致决策不再专一。韦福嗣因为被俘感到耻辱,献策时总是模棱两可。李密察觉到他的二心,对杨玄感说:“韦福嗣处境艰难,被我们俘虏,心里在观望。你刚起兵,身边有奸人,事情必败,请杀了他以儆效尤。”杨玄感不听。李密对亲信说:“杨玄感喜欢造反却不考虑胜利,我们都要完蛋了!”韦福嗣果然逃走。这时,左武候大将军李子雄因罪被押送行在,途中杀了使者,投奔杨玄感,劝他称帝。杨玄感问李密的意见,李密说:“当年张耳劝陈胜自立为王,荀彧阻止曹操求九锡,都被怀疑。我现在会不会也像他们一样?但阿谀奉承不是义士所为。而且你虽然屡战屡胜,但郡县没有响应,东都还很强大,救兵会源源不断,你应该率领精兵,亲自平定关中,何必急着称帝?”杨玄感笑着停止了称帝的打算。

等到隋军到来,杨玄感问:“我们该怎么办?”李密说:“元弘嗣正在陇右驻守,我们可以假称他造反,让他迎接我们,然后引军西进。”杨玄感听从了他的建议。到了陕州,杨玄感想围攻弘农宫,李密说:“现在我们骗大家入关,关键在于速度,追兵紧追不舍,如果我们不能迅速占据险要,退无可守,怎么保全自己?”杨玄感不听,围攻三天未能攻下,只得撤退,到了閺乡,被追兵击败。

李密带着残兵败将进入关中,被巡逻的士兵抓获,与同党一起被押送到皇帝那里。李密对众人说:“我们到了行在,肯定会被剁成肉酱,现在还有机会逃脱,为什么要坐以待毙?”大家都同意。于是他拿出所有的金子给监使看,说:“我们就要死了,希望你能报答我们的恩德。”监使看到金子,渐渐放松了警惕,李密等人趁机买酒,喝酒喧哗,守卫松懈,李密等人趁夜逃走。到了平原,贼寇郝孝德不礼遇他们,他们又去了淮阳。当时饥荒严重,他们削树皮充饥。李密改名刘智远,靠教书为生,郁郁不得志,常常哀叹流泪。有人向太守赵佗告发他,赵佗派人抓捕,李密逃脱。他投靠了女婿雍丘令丘君明,后来又躲在大侠王季才家中,被官府追捕,再次逃走。

当时东郡的贼寇翟让聚集了上万人的队伍,李密通过王伯当向翟让献策说:“现在皇上昏庸,百姓怨声载道,精锐部队都调往辽东,与突厥的和亲也断绝了,南巡流连忘返,关中空虚,这正是刘邦、项羽崛起的好时机。你手下有豪杰,兵马精勇,应该率先诛杀暴君,为天下人做榜样,杨氏不足为惧。”翟让因此对他更加礼遇,派他去游说其他贼寇,所到之处都归顺。李密又为翟让献策说:“现在我们没有粮食,难以持久,一旦遇到敌人,随时可能灭亡。不如攻取荥阳,休整兵马,等到士兵和马匹都养好了,再与敌人争利。”翟让听从了他的建议,攻破了金堤关,占领了荥阳各县。荥阳太守杨庆和河南讨捕大使张须陀合兵讨伐翟让,翟让一向畏惧张须陀,想撤退。李密说:“张须陀勇猛但无谋略,而且屡胜容易骄傲,我为你打败他。”翟让不得已,只好列阵迎战。李密率领常何等二十名骁勇的骑兵作为游骑,埋伏了上千名士兵在草丛中。张须陀一向轻视翟让,率兵进攻,翟让稍作退却,伏兵杀出,与游骑夹击,最终杀死了张须陀。

大业十三年,翟让分兵给李密,李密另立牙帐,号称蒲山公。李密治军严明,即使在盛夏发布命令,士兵们也像背负霜雪一样严肃。然而,每次战斗缴获的金银财宝,他都全部分给士兵,因此士兵们都愿意为他效力。李密又劝翟让说:“现在群雄并起,你应该率先铲除群凶,怎么能一直靠抢劫为生呢?如果我们直接攻取兴洛仓,开仓赈济穷人,百万之众很快就会归附,霸业可成。”翟让说:“我出身卑微,志向没有这么远大,等你拿下兴洛仓,我们再商量。”

二月,李密率领一千人从阳城北出发,翻越方山,从罗口攻占兴洛仓,并据守在那里,俘获了县长柴孝和。他开仓赈济百姓,归附的民众多达数十万。隋朝越王杨侗派将领刘长恭、房崱讨伐李密,又命令裴仁基率军从成皋西进。李密将部队分为十队,跨过洛水,抵抗东西两路敌军。他命令单雄信、徐世勣、王伯当率领骑兵为左右翼,自己率领主力急攻刘长恭等人,最终击败了他们。东都震恐,众人退守太微城,台寺都挤满了人。

翟让等人于是推举李密为主,建立国号魏公。在巩南设坛,李密即位,杀牲歃血,改元永平,大赦天下,发布的文告称行军元帅魏公府。他任命翟让为司徒,邴元真为左长史,房彦藻为右长史,杨德方为左司马,郑德韬为右司马,单雄信为左武候大将军,徐世勣为右武候大将军,祖君彦为记室。他们在洛口筑城,周长四十里,作为根据地。

王伯当守卫金墉城,自己率领精锐部队从偃师出发,向北依托邙山等待敌军。

李密商议对策,裴仁基说:“王世充率领全部精锐部队前来,东都必然空虚,请挑选两万人马向洛阳进发,王世充必定会自行撤退回援,我们整顿军队慢慢返回。这就是兵法上所说的‘敌退我进,敌进我退’,以此来疲惫敌人。”

李密被众人的意见迷惑,没有采纳裴仁基的建议。

裴仁基拍地叹息道:“您以后一定会后悔!”于是出兵布阵。

王世充暗中寻找相貌与李密相似的人,命令将其捆绑起来。

两军交战,尘土飞扬,王世充的军队,尤其是江淮士兵,行动迅速如飞,李密的军队军心动摇。

王世充督促军队迅速作战,命令将那个类似李密的人押过阵前,大声喊道:“抓到李密了!”士兵们齐声高呼万岁,李密的军队大乱,最终溃败。

裴仁基、祖君彦都被王世充俘虏,偃师的郑颋叛变投靠王世充。

李密率领一万多人马急奔洛口,准备进城,邴元真已经暗中投降王世充,秘密引导王世充的军队。

李密知道后没有声张,等待王世充的军队渡过洛水一半时,发动突袭。

侦察骑兵没有及时发现,等到李密出兵时,王世充已经切断了渡河的道路。

李密立即率领骑兵逃往武牢,邴元真随即投降,李密的军队逐渐溃散。

李密打算前往黎阳,有人劝他说:“之前杀了翟让,徐世勣差点因此丧命,伤口还未痊愈,现在还能信任他吗?”

当时王伯当放弃金墉城,驻扎在河阳,李密轻骑前往投奔他,对他说:“我们败了,长久以来辛苦各位,我今天自刎以谢众人!”

王伯当抱着李密痛哭,众人也都哭泣,无人敢抬头看。

李密又说:“幸好你们没有抛弃我,我们应当一起回到关中,我虽然没有功劳,但你们一定会得到富贵。”

掾吏柳燮说:“当年刘盆子归顺汉朝,尚且得到均输官的待遇。您与唐朝同族,虽然没有一起起兵,但阻断了隋朝的归路,使其无法西进,所以唐朝不战而占据京师,这也是您的功劳。”

李密又对王伯当说:“将军家族显赫,难道还要与我这个孤家寡人一起走吗?”

王伯当说:“当年萧何带领全族跟随汉朝,如今我若不与兄弟一起行动,会感到羞愧。难道您一失利,就轻易放弃吗?即使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愿。”

左右的人都被感动,于是纷纷归顺。

当初,李密建立政权登坛时,疾风吹动他的衣服,几乎将他吹倒;等到他即位时,狐狸在旁边鸣叫,他感到厌恶。

等到他即将失败时,巩县多次有旋风从地面卷起,激起砂砾直冲天空,白昼变得昏暗;军营中的老鼠成群结队衔尾向西北渡过洛水,持续了一个月。

等到李密进入关中时,还有两万兵马。高祖派人迎接慰劳,车马络绎不绝,李密非常高兴,对他的部下说:“我虽然未能成功,但恩德结于百姓,山东数百座城池,因为我的缘故,应当全部归顺国家。我的功劳不亚于窦融,难道不应该让我担任台司之职吗?”

等到他到达后,被任命为光禄卿,封为邢国公,但他心中非常不满。

皇帝曾称呼他为弟弟,并将表妹独孤氏嫁给他。

后来对他的礼遇逐渐淡薄,执政者又向他索贿,他更加不满。

在一次朝会进餐时,他对王伯当说:“以前在洛口时,我曾想任命崔君贤为光禄卿,没想到自己却成了光禄卿。”

不久,听说他以前的部将大多不依附王世充,高祖下诏让李密率领本部兵马前往黎阳招抚旧部,经略东都,王伯当以左武卫将军的身份担任李密的副手。

他们乘驿马东行至稠桑驿,有诏书再次召李密回京,李密非常恐惧,打算叛变。

王伯当劝阻他,李密不听,王伯当说:“士人立义,不因生死而改变志向。您对我恩重如山,我愿意以死相报。现在可以一起前往,生死与共,但这样做没有益处。”

于是挑选了数十名骁勇的士兵,穿上妇女的衣服,戴上幕釭,将刀藏在裙子下,假装是家中的婢妾,进入桃林的驿站,不久后换装出来,占据了城池。

他们掠夺牲畜,向南山以东进发,并派人快马通知张善相派兵接应。

熊州副将盛彦师率领步兵和骑兵埋伏在陆浑县南的邢公岘下,李密的军队经过时,突然出击,斩杀了李密,时年三十七岁,王伯当也一同战死,首级被传送到京师。

当时徐世勣还在为李密守卫黎阳,皇帝派使者带着李密的首级前往招降徐世勣。

徐世勣上表请求收葬李密,皇帝下诏归还李密的尸体,于是徐世勣为李密发丧,按照君王的礼仪将他安葬在黎阳山西南五里处,坟墓高七仞。

李密一向深得人心,许多士兵为他痛哭至呕血。

邴元真投降后,王世充任命他为行台仆射,镇守滑州。

李密的旧将杜才干痛恨邴元真背叛李密,假装率兵归顺他,斩下他的首级,祭奠李密的坟墓,然后归顺唐朝。

单雄信,曹州济阴人。与翟让关系很好。擅长在马上使用长枪,李密的军中称他为“飞将”。偃师之战失败后,投降王世充,成为大将。

秦王围攻东都时,单雄信抵抗作战,长枪几乎刺中秦王,徐世勣呵斥他说:“这是秦王!”单雄信于是退下。

后来东都被平定,单雄信在洛水边被斩首。

祖君彦,是齐仆射祖孝徵的儿子。博学多才,记忆力强,文辞丰富且迅速。

薛道衡曾向隋文帝推荐他,文帝说:“这不是杀斛律明月的那个人的儿子吗?朕不用他。”

隋炀帝即位后,尤其忌惮知名人士,于是将他调任东都书佐,检校宿城令,世人称他为祖宿城。

他自负才华,常常郁郁不得志,心怀叛乱之念。

等到他为李密起草檄文时,便大肆抨击朝廷的过失。

李密失败后,王世充见到他,说:“你为贼人骂国家骂够了吗?”

祖君彦说:“盗跖的门客可以刺杀许由,只是惭愧没有做到罢了!”

王世充命令将他扑杀。

祖君彦已经困倦地躺在树下,王世充自己原本想篡夺隋朝,中途后悔,命令医生许惠照前去查看,希望他能苏醒。

郎将王拔柱说:“玩弄笔墨的人罪有余辜。”于是刺穿他的心脏,祖君彦当即死亡,尸体被戮于偃师。

赞曰:有人说李密像项羽,其实不然。项羽兴起五年便称霸天下,李密连年征战数十百次却未能攻下东都。

当初杨玄感叛乱时,李密首先建议夺取关中;等到他自立为王时,却未能鼓动军队西进,他的失败是必然的。

然而他礼贤下士,倒像是田横一类的人物,比陈涉贤明多了!唉,如果李密不叛变,他的雄才大略在当时也难以被容纳啊。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九-注解

李密:隋末唐初的著名将领和政治家,字玄邃,一字法主,辽东襄平人。曾祖李弼为魏司徒,祖父李曜为邢国公,父亲李宽为隋上柱国、蒲山郡公。李密以智谋和军事才能著称,曾参与隋末的农民起义,后归顺唐朝。

炀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杨广,以暴政和奢侈闻名,导致隋朝迅速灭亡。

宇文述:隋朝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曾担任左卫大将军等职,是隋炀帝的亲信。

包恺:隋朝末年的学者,李密曾前往缑山向他学习。

杨素:隋朝的重要将领和政治家,曾担任越国公,是隋文帝和隋炀帝的亲信。

玄感:杨素的儿子杨玄感,隋末的起义领袖之一,曾与李密合作反抗隋朝。

张须陀:隋朝的将领,曾担任河南讨捕大使,后被李密击败。

翟让:隋末的起义领袖之一,曾与李密合作反抗隋朝。

兴洛仓:隋朝的重要粮仓之一,位于洛阳附近,李密曾攻占并开仓赈济百姓。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九-评注

李密是隋末唐初的重要历史人物,他的生平事迹反映了隋末社会的动荡和变革。李密出身于显赫的家族,但他并不满足于依靠家族背景获得地位,而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智,赢得了炀帝的注意。炀帝对他的评价‘此儿顾盼不常,无入卫’显示了他对李密的警惕,但也从侧面反映了李密的非凡气质和才能。

李密的军事才能和战略眼光在隋末的起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他与杨玄感的合作,虽然最终失败,但他在战略上的建议显示了他对局势的深刻理解。李密提出的上、中、下三策,尤其是‘上计’和‘中计’,体现了他对地理、军事和政治的综合考量。尽管杨玄感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但李密的战略思想在后来的历史中得到了验证。

李密与翟让的合作是他事业的重要转折点。他通过智谋和军事才能,成功击败了隋朝的名将张须陀,赢得了翟让的信任。李密在军事上的严明纪律和对士兵的慷慨赏赐,使他在军队中赢得了极高的威望。他提出的‘取兴洛仓,发粟以赈穷乏’的策略,不仅赢得了民心,也为他的霸业奠定了基础。

李密的政治智慧还体现在他对时局的把握和对人心的洞察。他在与杨玄感和翟让的合作中,始终保持着清醒的头脑,能够在复杂的局势中做出正确的判断。他的‘霸王之业’理想,虽然最终未能实现,但他的努力和才智为后来的唐朝统一奠定了基础。

从文化角度来看,李密的故事反映了隋末社会的动荡和变革,也展示了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奋斗与挣扎。他的生平事迹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李密的形象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他代表了智谋、勇气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成为后世传颂的英雄人物。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九》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47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