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

作者: 欧阳修、宋祁等,北宋史学家。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领袖,宋祁则以文采著称。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225卷,记载了唐代的历史。该书是对《旧唐书》的修订和补充,注重文笔的简洁和史实的准确性,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原文

列女

李德武妻裴淑英 杨庆妻王 房玄龄妻卢 独孤师仁姆王兰英 杨三安妻李樊 会仁母敬 卫孝女无忌 郑义宗妻卢 刘寂妻夏侯碎金 於敏直妻张 楚王灵龟妃 上官 杨绍宗妻王 贾孝女 李氏妻王阿足 攀彦琛妻魏 李母 汴女李崔绘妻卢 贤贞节妇李 符凤妻玉英 高叡妻秦 王琳妻韦 卢惟清妻徐 饶娥窦伯女仲女 卢甫妻李 邹待征妻薄 金节妇 高愍女 杨烈妇 贾直言妻 董李孝女妙法 李湍妻 董昌龄丹杨 王孝女和子 段居贞妻谢 杨含妻萧 韦雍妻萧 衡方厚妻程 郑孝女 李廷节妻崔 殷保晦妻封绚 窦烈 妇 李拯妻卢山阳女赵 周迪妻 硃延寿妻王

女子之行,於亲也孝,妇也节,母也义而慈,止矣。中古以前,书所载后、妃、 夫人事,天下化之。后彤史职废,妇训、姆则不及於家,故贤女可纪者千载间寥寥 相望。唐兴,风化陶淬且数百年,而闻家令姓窈窕淑女,至临大难,守礼节,白刃 不能移,与哲人烈士争不朽名,寒如霜雪,亦可贵矣。今采获尤显行者著之篇,以 绪正父父、子子、夫夫、妇妇之懿云。

李德武妻裴,字淑英,安邑公矩之女,以孝闻乡党。德武在隋,坐事徙岭南, 时嫁方逾岁,矩表离婚。德武谓裴曰:“我方贬,无还理,君必俪它族,於此长决 矣。”答曰:“夫,天也,可背乎?愿死无它。”欲割耳誓,保姆持不许。夫姻媦, 岁时塑望裴致礼惟谨。居不御薰泽。读《列女传》,见述不更嫁者,谓人曰:“不 践二廷,妇人之常,何异而载之书?”后十年,德武未还,矩决嫁之,断发不食, 矩知不能夺,听之。德武更娶汆硃氏,遇赦还,中道闻其完节,乃遣后妻,为夫妇 如初。

杨庆妻王者,世充足之女。庆以河间王子为郇王,守荥阳,陷於世充,故世充 妻之,用为管州刺史。太宗攻洛阳,庆谋与王归唐,谢曰:“郑以我奉箕帚者,缀 公之心,今负恩背义,自为身谋,可若何?至长安,则公家婢耳,愿送我还东都。” 庆不听,王谓左右曰:“唐胜则郑灭,郑安则吾夫死,若是,生何益?”乃饮药死。 庆入朝,官宜州刺史。

房玄龄妻卢,失其世。玄龄微时,病且死,诿曰:“吾病革,君年少,不可寡 居,善事后人。”卢泣人帐中,剔一目示玄龄,明无它。会玄龄良愈,礼之终身。

王兰英者,独狐师仁之姆。师仁父武都谋归唐,王世充杀之。师仁始三岁,免 死禁锢,兰英请髡钳得保养,许之。时丧乱,饿死者藉藉,游丐道路以食师仁,身 啖土饮水。后诈为采新,窃师仁归京师。高祖嘉其义,诏封兰英永寿乡君。

杨三安妻李,京兆高陵人。舅姑亡,三安又死,子幼,孤窭,画田夜纺,凡三 年,葬舅姑及夫兄弟凡七丧,远近嗟涕。太宗闻而异之,赐帛三百段,遣州县存问, 免其徭役。

樊会仁母敬,蒲州河东人,字象子。笄而生会仁。夫死,事舅姑祥顺。家以其 少,俗嫁之,潜约婚於里人,至期,阳为母病,使归视。敬至,知见绍,乃外为不 知者,私谓会仁曰:“吾孀处不死者,以母老儿幼,今舅将夺吾志,汝云何?”会 仁泣,敬曰:“儿毋啼!”乃伺隙遁去,家追及半道,以死自守,乃罢。会仁未冠 卒,时敬母又终,既葬,谓所亲曰:“母死子亡,何生为!”不食数日死,闻者怜 之。

卫孝女,绛州夏人,字无忌。父为乡人卫长则所杀,无忌甫六岁,无兄弟,母 改嫁。逮长,志报父仇。会从父大延客,长则在坐,无忌抵以甓,杀之。诣吏称父 冤已报,请就刑。巡察使褚遂良以闻,太宗免其罪,给驿徙雍州,赐田宅。州县以 礼嫁之。

郑义宗妻卢者,范阳士族也。涉书史,事舅姑恭顺。夜有盗持兵劫其家,人皆 匿窜,惟姑不能去,卢冒刃立姑侧,为贼捽捶几死。贼去,人问何为不惧,答曰: “人所以异鸟兽者,以其有仁义也。今怜里急难尚相赴,况姑可委弃邪?若百有一 危,我不得独生。”姑曰:“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吾乃今见妇之心。”

刘寂妻夏侯,滑州胙城人,字碎金。父长云为盐城丞,丧明。时刘已生二女矣, 求与刘绝,归侍父疾。又事后母以孝称。五年父亡,毁不胜丧,被发徙跣,身负土 作冢,庐其左,寒不绵、日一食者三年。诏赐物二十段、粟十石,表异门闾。后其 女居母丧,亦如母行,官又赐粟帛,表其门。

於敏直妻张者,皖城公俭女也。生三岁,每父母病,已能昼夜省侍,颜色如成 人。及长,愈恭顺仁孝。俭病笃,闻之,号泣几绝。俭死,一恸遂卒。高宗懿其行, 赐物百段,以状属史官。

楚王灵龟妃上官者,下邽士族也。灵龟出继哀王后,而舅姑在,妃朝夕侍奉, 谨甚,凡珍美,非经献不先尝。灵龟卒,将葬,前妃无近族,议者欲不举,妃曰: “逝者有知,魂可无托乎?”乃备礼合葬。闻者嘉叹。丧除,兄弟共谕:“妃少, 又无子,可不有行。”泣曰:“丈夫以义,妇人以节,我未能殉沟壑,尚可御妆泽、 祭他胙乎?”将自劓刵,众遂不敢强。

杨绍宗妻王,华州华阴人。在褓而母亡,继母鞠爱。父征辽殁,继母又卒,王 年十五,乃举二母柩而立父象,招魂以葬,庐墓左。永徽中,诏:“杨氏妇在隋时, 父殁辽西,能招魂克葬。至祖父母茔隧,亲服板筑,

厚闭久,以爪攫棺,爪尽乃绝。程惧并死,不敢哭。昌龄恬不疑,厚遣其丧。

程徒行至阙下,叩右银台门,自刵陈冤,下御史鞫治有实,昌龄乃得罪。文宗诏封程武昌县君,赐一子九品正官员。

郑孝女,兗州瑕丘人。父神佐,为官兵,战死庆州。时母已亡,又无兄弟,女时年二十四,即翦发毁服,身护丧还乡里,与母合葬。庐墓下,手树松柏成林。初,许适牙兵李玄庆,至是,谢不嫁。大中中,兗州节度使萧俶状於朝,有诏旌表其闾。

李廷节妻崔。乾符中,廷节为郏城尉。王仙芝攻汝州,廷节被执。贼见崔妹美,将妻之,诟曰:“我,士人妻,死亡有命,柰何受贼污?”贼怒,刳其心食之。

殷保晦妻封,敖孙也,名绚,字景文。能文章、草隶。保晦历校书郎。黄巢入长安,共匿兰陵里。明日,保晦逃。贼悦封色,欲取之,固拒。贼诱说万词,不答。贼怒,勃然曰:“从则生,不然,正膏我剑!”封骂曰:“我,公卿子,守正而死,犹生也,终不辱逆贼手!”遂遇害。保晦归,左右曰:“夫人死矣!”保晦号而绝。

窦烈妇者,河南人,朝邑令华某妻。初,同州军乱,逐节度使李瑭走河中,令匿望仙里,不知所舍乃仇家也。夜半盗入,捽令首,欲杀之,窦泣蔽捍,苦持贼袂,至中刀不解,令得脱走不死,贼亦去。京兆闻之,归酒帛医药,几死而愈。

李拯妻卢者,美姿,能属文。拯字昌时,咸通末擢进士,迁累考功郎中。黄巢乱,避地平阳,僖宗召为翰林学士。帝出宝鸡,陷於嗣襄王煴。煴败,拯死,卢伏尸哭。王行瑜兵逼之,不从,胁以刃,断一臂死。

山阳女赵者,父盗盐,当论死,女诣官诉曰:“迫饥而盗,救死尔,情有可原,能原之邪?否则请俱死。”有司义之,许减父死。女曰:“身今为官所赐,愿毁服依浮屠法以报。”节截耳自信,侍父疾,卒不嫁。

周迪妻某氏。迪善贾,往来广陵。会毕师鐸乱,人相掠卖以食。迪饥将绝,妻曰:“今欲归,不两全。君亲在,不可并死,愿见卖以济君行。”迪不忍,妻固与诣肆,售得数千钱以奉。迪至城门,守者谁何,疑其绐,与迪至肆问状,见妻首已在枅矣。迪里馀体归葬之。

硃延寿妻王者,当杨行密时,延寿事行密为寿州刺史,恶行密不臣,与宁国节度使田頵谋绝之以归唐。事泄,行密以计召延寿,欲与扬州,延寿信之。将行,王曰:“今若得扬州,成宿志,具兴衰在时,非系家也,然愿日一介为验。”许之。及为行密所杀,介不至,王曰:“事败矣。”即部家仆,授兵器。方阖扉而捕骑至,遂出私帑施民,发百燎焚牙居,呼天曰:“我誓不为仇人辱!”赴火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译文

列女

李德武的妻子裴淑英,杨庆的妻子王氏,房玄龄的妻子卢氏,独孤师仁的保姆王兰英,杨三安的妻子李氏,樊会仁的母亲敬氏,卫孝女无忌,郑义宗的妻子卢氏,刘寂的妻子夏侯碎金,於敏直的妻子张氏,楚王灵龟的妃子上官氏,杨绍宗的妻子王氏,贾孝女,李氏的妻子王阿足,攀彦琛的妻子魏氏,李母,汴女李氏,崔绘的妻子卢氏,贤贞节妇李氏,符凤的妻子玉英,高叡的妻子秦氏,王琳的妻子韦氏,卢惟清的妻子徐氏,饶娥窦伯女仲女,卢甫的妻子李氏,邹待征的妻子薄氏,金节妇,高愍女,杨烈妇,贾直言的妻子,董李孝女妙法,李湍的妻子,董昌龄丹杨,王孝女和子,段居贞的妻子谢氏,杨含的妻子萧氏,韦雍的妻子萧氏,衡方厚的妻子程氏,郑孝女,李廷节的妻子崔氏,殷保晦的妻子封绚,窦烈妇,李拯的妻子卢氏,山阳女赵氏,周迪的妻子,硃延寿的妻子王氏。

女子的行为,对父母孝顺,对丈夫忠贞,对子女慈爱,这就是她们的德行。中古以前,书籍中记载的后妃、夫人的事迹,影响了天下。后来彤史的职责被废除,妇训、保姆的教导不再进入家庭,所以贤女的事迹在千年间寥寥无几。唐朝兴起,风俗教化陶冶了几百年,而那些出身名门的淑女,面对大难时,坚守礼节,即使刀剑加身也不动摇,与哲人烈士争不朽的名声,像霜雪一样高洁,也是值得尊敬的。现在选取那些特别显赫的事迹,编撰成篇,以弘扬父父子子、夫夫妇妇的美德。

李德武的妻子裴氏,字淑英,是安邑公裴矩的女儿,以孝顺闻名于乡里。李德武在隋朝时,因事被贬到岭南,当时裴氏刚嫁给他不到一年,裴矩上表请求离婚。李德武对裴氏说:“我被贬,没有回来的可能,你一定会改嫁他人,我们从此永别了。”裴氏回答说:“丈夫是天,怎么能背叛呢?我宁愿死也不改嫁。”她想割下耳朵发誓,保姆阻止了她。每逢节日,裴氏都恭敬地向丈夫的亲戚行礼。她平时不施脂粉,读《列女传》时,看到那些不改嫁的女子,对人说:“不嫁二夫,是妇人的常理,为什么要特别记载在书上呢?”十年后,李德武仍未回来,裴矩决定让她改嫁,裴氏断发绝食,裴矩知道无法改变她的心意,只好作罢。李德武后来娶了汆硃氏,遇赦回来,途中听说裴氏守节,便遣散了后妻,与裴氏恢复夫妻关系。

杨庆的妻子王氏,是世充足的女儿。杨庆以河间王子的身份被封为郇王,镇守荥阳,后来被世充俘虏,世充将她嫁给杨庆,任命他为管州刺史。唐太宗攻打洛阳时,杨庆计划与王氏归顺唐朝,王氏拒绝说:“郑国让我侍奉你,是为了拴住你的心,现在你背信弃义,为自己谋利,我该怎么办?到了长安,我不过是你的婢女,请送我回东都。”杨庆不听,王氏对左右说:“唐朝胜了,郑国就灭亡;郑国安全了,我丈夫就会死,这样活着有什么意义?”于是服毒自尽。杨庆入朝后,官至宜州刺史。

房玄龄的妻子卢氏,家世不详。房玄龄年轻时病重,临终前对卢氏说:“我病重,你还年轻,不能守寡,好好侍奉后来的人。”卢氏哭着进入帐中,挖出一只眼睛给房玄龄看,表明自己不会改嫁。后来房玄龄病愈,终身敬重她。

王兰英是独孤师仁的保姆。独孤师仁的父亲武都计划归顺唐朝,被王世充杀害。独孤师仁当时只有三岁,免于死刑但被囚禁,王兰英请求剃发为奴以照顾他,得到允许。当时战乱频繁,饿死的人很多,王兰英带着独孤师仁四处乞讨,自己吃土喝水。后来她假装采野菜,偷偷带着独孤师仁回到京师。唐高祖嘉奖她的义举,封她为永寿乡君。

杨三安的妻子李氏,是京兆高陵人。公婆去世后,杨三安也去世了,儿子年幼,家境贫寒,李氏白天种田,晚上纺纱,三年内安葬了公婆和丈夫的兄弟共七人,远近的人都为之感动。唐太宗听说后,赐给她三百段帛,派州县官员慰问,免除她的徭役。

樊会仁的母亲敬氏,是蒲州河东人,字象子。她成年后生下樊会仁。丈夫去世后,她孝顺公婆。家人因为她年轻,想让她改嫁,暗中与同乡人约定婚事,到了约定的日子,她假装母亲生病,回家探望。敬氏回家后,知道被安排改嫁,便假装不知情,私下对樊会仁说:“我守寡不死,是因为母亲年老,儿子年幼,现在舅舅要逼我改嫁,你怎么看?”樊会仁哭泣,敬氏说:“孩子别哭!”于是趁机逃走,家人追到半路,她以死相逼,家人才作罢。樊会仁未成年就去世了,敬氏的母亲也去世了,安葬后,她对亲戚说:“母亲死了,儿子也死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义?”绝食数日后去世,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惋惜。

卫孝女,字无忌,是绛州夏人。她的父亲被同乡卫长则杀害,无忌当时只有六岁,没有兄弟,母亲改嫁。长大后,她立志为父报仇。一次,她的叔父大宴宾客,卫长则也在座,无忌用砖头砸死了他。她到官府自首,称已为父报仇,请求受刑。巡察使褚遂良将此事上报,唐太宗赦免了她的罪,赐给她田宅,并让州县官员以礼将她嫁出去。

郑义宗的妻子卢氏,是范阳士族的女儿。她通晓书史,孝顺公婆。一天夜里,有盗贼持刀抢劫她家,家人都逃走了,只有婆婆无法离开,卢氏冒着刀剑站在婆婆身边,被贼人殴打几乎致死。贼人离开后,有人问她为什么不害怕,她回答说:“人之所以不同于鸟兽,是因为有仁义。邻里之间遇到急难尚且互相帮助,何况是婆婆呢?如果婆婆有危险,我也不能独活。”婆婆说:“岁寒然后知松柏后凋,我今天才看到媳妇的心。”

刘寂的妻子夏侯氏,字碎金,是滑州胙城人。她的父亲长云是盐城丞,失明了。当时刘寂已经生了两个女儿,夏侯氏请求与刘寂离婚,回家侍奉父亲。她后来侍奉继母也很孝顺。五年后父亲去世,她悲痛欲绝,披发赤脚,亲自背土筑坟,在坟旁守墓三年,冬天不穿棉衣,每天只吃一顿饭。皇帝赐给她二十段帛和十石粟,表彰她的家门。后来她的女儿在母亲去世后,也像母亲一样守孝,官府又赐给粟帛,表彰她们的家门。

於敏直的妻子张氏,是皖城公俭的女儿。她三岁时,每当父母生病,她都能昼夜侍候,脸色像成年人一样严肃。长大后,她更加恭顺仁孝。俭病重时,她听到消息,痛哭几乎昏厥。俭去世后,她悲痛过度而死。唐高宗嘉奖她的德行,赐给她一百段帛,并让史官记录她的行为。

楚王灵龟的妃子上官氏,是下邽士族的女儿。灵龟出继哀王后,上官氏侍奉舅姑非常恭敬,凡是珍美的食物,没有经过舅姑的允许,她绝不先尝。灵龟去世后,准备下葬时,前妃没有近亲,有人建议不举行葬礼,上官氏说:“逝者有知,魂魄怎能无依?”于是按照礼节合葬。听到的人都赞叹她的行为。丧期结束后,她的兄弟们劝她:“你还年轻,又没有孩子,可以改嫁。”她哭着说:“丈夫以义为重,妇人以节为重,我不能殉葬,难道还能打扮自己、祭祀他人吗?”她准备自残,众人不敢再劝。

杨绍宗的妻子王氏,是华州华阴人。她还在襁褓中时,母亲就去世了,继母抚养她。父亲在征辽时去世,继母也去世了,王氏十五岁时,带着两位母亲的灵柩,立父亲的牌位,招魂安葬,并在墓旁守墓。永徽年间,皇帝下诏:“杨氏的妻子在隋朝时,父亲在辽西去世,她能招魂安葬。到了祖父母的墓地,亲自服丧筑墓,

长时间紧闭,用指甲抓棺材,指甲都抓断了才死去。程害怕自己也死,不敢哭。昌龄毫不怀疑,厚葬了他。

程徒步走到宫门前,敲右银台门,自己割耳陈述冤情,御史审理后证实了冤情,昌龄因此获罪。文宗下诏封程为武昌县君,赐予一个儿子九品正官员的职位。

郑孝女,是兗州瑕丘人。父亲神佐是官兵,战死在庆州。当时母亲已经去世,又没有兄弟,郑孝女当时二十四岁,立即剪发毁服,亲自护送父亲的遗体回乡,与母亲合葬。在墓旁建庐居住,亲手种植松柏成林。起初,她许配给牙兵李玄庆,至此,她谢绝了婚事。大中年间,兗州节度使萧俶向朝廷报告了她的情况,朝廷下诏表彰她的家门。

李廷节的妻子崔氏。乾符年间,廷节任郏城尉。王仙芝攻打汝州,廷节被俘。贼人见崔氏美貌,想娶她为妻,崔氏骂道:“我是士人的妻子,生死有命,怎能受贼人污辱?”贼人怒,剖开她的心吃掉。

殷保晦的妻子封氏,是敖的孙女,名叫绚,字景文。擅长写文章和草书隶书。保晦历任校书郎。黄巢攻入长安,他们一起藏在兰陵里。第二天,保晦逃走。贼人喜欢封氏的美貌,想占有她,封氏坚决拒绝。贼人用各种甜言蜜语引诱她,她都不回答。贼人怒,勃然大怒说:“顺从就活,否则,正好用你的血来磨我的剑!”封氏骂道:“我是公卿的女儿,守正而死,犹生也,绝不辱于逆贼之手!”于是被害。保晦回来后,左右的人告诉他:“夫人已经死了!”保晦痛哭而绝。

窦烈妇,是河南人,朝邑令华某的妻子。起初,同州军乱,驱逐节度使李瑭逃到河中,华某藏在望仙里,不知道那里是仇家的住所。半夜盗贼闯入,抓住华某的头,想杀他,窦氏哭泣着保护他,苦苦抓住贼人的袖子,直到被刀砍中也不放手,华某得以逃脱不死,贼人也离去。京兆听说此事,送来了酒帛和医药,窦氏几乎死去但最终痊愈。

李拯的妻子卢氏,美貌,擅长写文章。李拯字昌时,咸通末年考中进士,历任考功郎中。黄巢之乱时,避难到平阳,僖宗召他为翰林学士。皇帝出奔宝鸡,被嗣襄王煴所困。煴败后,李拯死,卢氏伏尸痛哭。王行瑜的兵逼迫她,她不从,用刀威胁,砍断她一只手臂而死。

山阳女赵氏,父亲因盗盐被判死刑,赵氏到官府申诉说:“因饥饿而盗盐,是为了救死,情有可原,能否宽恕他?否则请让我也一起死。”官府认为她有情义,允许减免她父亲的死刑。赵氏说:“我现在是官府所赐,愿意毁掉服饰依佛教法来报答。”她割下自己的耳朵以示决心,侍奉父亲的疾病,终身不嫁。

周迪的妻子某氏。周迪擅长经商,往来于广陵。适逢毕师鐸之乱,人们互相掠夺贩卖以换取食物。周迪饥饿将死,妻子说:“现在想回家,不能两全。你的父母还在,不能一起死,我愿意被卖来帮助你回家。”周迪不忍心,妻子坚持与他一起去市场,卖得数千钱给他。周迪到城门,守门人怀疑他欺骗,带他到市场询问情况,发现妻子的头已经在架子上。周迪带着妻子的遗体回家安葬。

硃延寿的妻子王氏,在杨行密时期,延寿任寿州刺史,因不满杨行密不臣服于唐朝,与宁国节度使田頵密谋断绝与杨行密的关系归顺唐朝。事情泄露,杨行密用计召延寿,想与他一起去扬州,延寿相信了。临行前,王氏说:“现在如果得到扬州,实现你的夙愿,成败在此一举,与家庭无关,但我希望每天有一个信使来验证。”延寿答应了。后来延寿被杨行密所杀,信使没有来,王氏说:“事情败露了。”立即召集家仆,分发兵器。刚关上门,捕骑就到了,王氏拿出私财施舍给百姓,点燃百把火炬焚烧官邸,呼天喊地:“我誓不为仇人侮辱!”投火而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注解

列女:古代对贞节、孝顺、贤淑等美德的女性的尊称。

裴淑英:李德武的妻子,以孝闻名,坚守贞节,不愿改嫁。

杨庆妻王:杨庆的妻子,面对丈夫的背叛,选择自杀以保全贞节。

房玄龄妻卢:房玄龄的妻子,在丈夫病重时,剔一目以示忠诚。

王兰英:独孤师仁的保姆,在乱世中保护并抚养独孤师仁,最终被封为永寿乡君。

杨三安妻李:杨三安的妻子,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承担家庭责任,葬送了七位亲人。

樊会仁母敬:樊会仁的母亲,面对再婚的压力,选择自杀以保全贞节。

卫孝女无忌:卫孝女,六岁时父亲被杀,长大后为父报仇,最终被太宗赦免。

郑义宗妻卢:郑义宗的妻子,面对盗贼的威胁,冒死保护婆婆。

刘寂妻夏侯碎金:刘寂的妻子,父亲失明后,放弃婚姻,专心侍奉父亲。

於敏直妻张:於敏直的妻子,自幼孝顺,父亲病重时,日夜侍奉,最终因悲痛过度去世。

楚王灵龟妃上官:楚王灵龟的妃子,丈夫去世后,坚持合葬,拒绝再婚。

杨绍宗妻王:杨绍宗的妻子,父亲和继母去世后,独自承担葬礼,最终被封为永寿乡君。

阙:古代宫殿、祠庙或陵墓前的高大建筑物,通常成对出现,象征权力和尊贵。

嫠姊:指寡妇的姐姐,嫠即寡妇。

管弦:古代乐器的总称,这里指被迫演奏音乐。

御史:古代官名,负责监察百官,纠察不法。

按察使:古代官名,负责巡察地方,纠察官吏。

浮屠:佛教用语,指佛塔或佛教徒。

黜陟使:古代官名,负责考核官吏,决定升降。

徭役:古代百姓为官府提供的无偿劳动。

衣冠子:指有身份、有地位的人。

义声:指因坚守正义而获得的名声。

愍:谥号,表示对逝者的哀悼和对其品德的肯定。

颍州刺史:颍州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管理颍州的政务。

陕州都督:陕州的军事和行政长官,负责陕州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建中末:唐朝年号,指建中年间的末期。

李希烈:唐朝末年叛军首领,曾攻陷汴州。

项城令:项城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管理项城的政务。

太平令:太平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太平的政务。

万岁通天:唐朝年号,指武则天时期的年号。

契丹:古代东北亚的一个游牧民族,曾多次侵扰中原。

平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河北省一带。

邹保英: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平州刺史。

诚节夫人:封号,表彰女性的忠贞和节操。

默啜:突厥可汗,曾多次侵扰唐朝边境。

飞狐: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一带。

古玄应: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飞狐县令。

徇忠县君:封号,表彰女性的忠诚和勇敢。

史思明:唐朝末年叛军首领,曾参与安史之乱。

卫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河南省一带。

滑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河南省一带。

青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山东省一带。

果毅:唐朝时期的武官职位,负责军事指挥。

贾直言:唐朝时期的官员,因事被贬岭南。

岭南: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区,包括今广东、广西一带。

李孝女:唐朝时期的孝女,因孝行闻名。

安禄山:唐朝末年叛军首领,曾发动安史之乱。

瀛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河北省一带。

博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北省一带。

李湍: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为吴元济的部下。

吴元济:唐朝末年叛军首领,曾割据一方。

鸟重胤: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为吴元济的部下。

董昌龄: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招讨使。

吴少阳:唐朝末年叛军首领,曾割据一方。

吴房令:吴房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管理吴房的政务。

郾城: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一带。

宪宗:唐朝皇帝,名李纯,年号元和。

监察御史:唐朝时期的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蔡平: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陈许节度使。

北平郡太君:封号,表彰女性的忠贞和节操。

王孝女:唐朝时期的孝女,因孝行闻名。

徐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江苏省一带。

泾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甘肃省一带。

叶蕃:古代中国的一个民族,曾多次侵扰唐朝边境。

节度使:唐朝时期的军事和行政长官,负责一个地区的军事和行政事务。

王智兴: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节度使。

段居贞:唐朝时期的侠士,因义气闻名。

谢小娥:唐朝时期的女性,因勇敢和智慧闻名。

洪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江西省一带。

豫章: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一带。

历阳: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一带。

李公佐: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陇西太守。

申兰:唐朝时期的盗贼,曾杀害谢小娥的父亲和丈夫。

申春:唐朝时期的盗贼,曾杀害谢小娥的父亲和丈夫。

江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江西省一带。

独树浦:古代地名,位于今江西省一带。

刺史:唐朝时期的地方行政长官,负责管理一个州的政务。

张锡: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刺史。

观察使:唐朝时期的监察官员,负责监察地方官员。

浮屠道:佛教的别称,指佛教的修行之道。

杨含: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高安尉。

萧:唐朝时期的女性,因孝行闻名。

抚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江西省一带。

长史:唐朝时期的官员,负责管理一个州的政务。

宣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安徽省一带。

战鸟山:古代地名,位于今安徽省一带。

高安尉:唐朝时期的官员,负责管理高安的政务。

韦雍: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幽州幕府。

张弘靖: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幽州节度使。

幽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河北省一带。

硃克融:唐朝时期的叛军首领,曾割据一方。

兰陵县君:封号,表彰女性的忠贞和节操。

衡方厚:唐朝时期的官员,曾任邕州录事参军。

邕州:古代中国的一个州,位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一带。

录事参军:唐朝时期的官员,负责管理一个州的政务。

招讨使:唐朝时期的军事长官,负责讨伐叛军。

厚闭久:指棺材密封已久,形容时间长久。

爪攫棺:用指甲抓棺材,形容极度悲痛或绝望。

自刵陈冤:自割耳朵以示清白,表达极度的冤屈。

旌表其闾:在乡里立碑表彰其德行。

刳其心食之:挖出心脏并吃掉,形容极端的残忍行为。

守正而死:坚守正道而死,形容宁死不屈的精神。

毁服依浮屠法:毁坏服饰,依照佛教的戒律生活。

赴火死:投身火中自尽,形容宁死不屈的决心。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评注

这段古文主要记载了唐代几位贞节、孝顺、贤淑的女性事迹,展现了她们在面对家庭、社会和个人困境时的坚定与勇敢。这些女性不仅在家庭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还在社会动荡和个人悲剧中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道德操守。

首先,裴淑英的故事体现了古代女性对婚姻和家庭的忠诚。她在丈夫被贬岭南后,坚决不愿改嫁,甚至愿意割耳以示决心。这种对婚姻的坚守不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传统道德规范的坚守。她的行为在当时社会中被视为典范,体现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杨庆妻王的故事则展现了女性在面对丈夫背叛时的决绝。她在丈夫决定归顺唐朝时,选择自杀以保全贞节。这种行为虽然极端,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贞节被视为比生命更为重要。她的选择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贞节的高度重视。

房玄龄妻卢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家庭危机中的坚韧与智慧。她在丈夫病重时,剔一目以示忠诚,这种行为不仅表达了她对丈夫的深情,也体现了她在家庭中的主导地位。她的行为在当时社会中引起了广泛的赞誉,成为女性忠诚与智慧的象征。

王兰英的故事则展现了女性在乱世中的勇敢与智慧。她在独孤师仁的父亲被杀后,独自抚养并保护独孤师仁,最终成功将他带回京师。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女性的母爱,也展示了女性在乱世中的坚韧与智慧。

杨三安妻李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无私奉献。她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承担了家庭的责任,葬送了七位亲人。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坚韧与毅力,也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樊会仁母敬的故事则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再婚压力时的决绝。她在面对再婚的压力时,选择自杀以保全贞节。这种行为虽然极端,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女性的贞节被视为比生命更为重要。她的选择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贞节的高度重视。

卫孝女无忌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面对家庭悲剧时的勇敢与决断。她在父亲被杀后,立志为父报仇,最终成功杀死仇人。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勇敢与决断,也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郑义宗妻卢的故事则展现了女性在面对盗贼威胁时的勇敢与智慧。她在盗贼威胁时,冒死保护婆婆,最终成功保全了婆婆的生命。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勇敢与智慧,也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刘寂妻夏侯碎金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面对家庭困境时的无私奉献。她在父亲失明后,放弃婚姻,专心侍奉父亲。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孝顺与无私,也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於敏直妻张的故事则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家庭悲剧时的坚韧与智慧。她在父亲病重时,日夜侍奉,最终因悲痛过度去世。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孝顺与坚韧,也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楚王灵龟妃上官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面对丈夫去世时的忠诚与决断。她在丈夫去世后,坚持合葬,拒绝再婚。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忠诚与决断,也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杨绍宗妻王的故事则展现了女性在面对家庭悲剧时的坚韧与智慧。她在父亲和继母去世后,独自承担葬礼,最终被封为永寿乡君。她的行为不仅体现了女性的坚韧与智慧,也展示了女性在家庭中的重要作用。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记载几位女性的故事,展示了古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她们在面对家庭、社会和个人困境时,展现了非凡的毅力和道德操守,成为当时社会中的典范。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贞节、孝顺、贤淑的高度重视,也展示了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故事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贞节、孝道和忠诚,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道德的高度重视。贾孝女、李氏妻王阿足、樊彦琛妻魏、李畲母、汴女李、崔绘妻卢、坚贞节妇李、符凤妻某氏、高叡妻秦、王琳妻韦、卢惟清妻徐、饶娥、窦伯女、仲女、卢甫妻李、王泛妻裴、邹待征妻薄、金节妇、高愍女等人物形象,无一不是贞节、孝道和忠诚的典范。

这些故事中,女性在面对家庭变故、社会动荡和个人困境时,表现出极高的道德操守和自我牺牲精神。例如,贾孝女为父报仇,不惜牺牲自己的婚姻幸福;李氏妻王阿足在丈夫去世后,独自承担起家庭的重担,照顾年迈的姐姐;樊彦琛妻魏在丈夫病重时,表现出对丈夫的深情厚谊,甚至在丈夫去世后,拒绝再嫁,坚守贞节。

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女性的坚韧和勇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女性道德的高度期待。女性的贞节、孝道和忠诚被视为社会稳定的基石,女性的自我牺牲精神被高度赞扬。这些故事通过具体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深刻揭示了古代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

此外,这些故事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法律制度和道德规范。例如,贾孝女为父报仇后,虽然被判处死刑,但最终因孝道感动了皇帝,得以免死。这表明在当时的社会中,孝道被视为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甚至可以超越法律的约束。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故事,生动地展现了古代女性的贞节、孝道和忠诚,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些故事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欣赏。

这段古文记载了多位唐朝时期的女性,她们在战乱和困境中展现了非凡的勇气、智慧和忠贞。这些女性的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也展示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美德的高度赞扬。

首先,杨烈妇的故事体现了女性在家庭和国家危难时刻的坚强和智慧。面对李希烈的进攻,杨烈妇不仅鼓励丈夫坚守城池,还提出了具体的防御策略,最终成功保卫了项城。她的行为不仅是对家庭的保护,更是对国家的忠诚,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两全’的理念。

其次,贾直言妻董的故事展示了女性对爱情的忠贞不渝。在丈夫被贬岭南的情况下,董氏不仅没有选择改嫁,反而通过束发封帛的方式表达了对丈夫的忠诚和等待。这种对爱情的坚守和对婚姻的忠诚,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女性贞节的高度重视。

再次,李孝女的故事则体现了孝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地位。李孝女在父亲去世后,不顾一切地奔丧,并在墓旁结庐守孝,展现了极致的孝行。她的行为不仅是对父亲的深切怀念,更是对孝道文化的传承和弘扬。

最后,谢小娥的故事则展示了女性在复仇和正义面前的勇敢和智慧。谢小娥在父亲和丈夫被杀害后,通过伪装和机智,最终成功复仇,并将罪犯绳之以法。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亲人的告慰,更是对正义的伸张,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正义和复仇的复杂态度。

总的来说,这些女性的故事不仅是对个人品德的赞美,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中忠孝、贞节、正义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体现。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女性在家庭和社会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她们在面对困境时所展现出的非凡勇气和智慧。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对现代社会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故事展现了古代女性的忠贞、勇敢和牺牲精神。每个故事都充满了悲剧色彩,但同时也体现了女性的坚强和无私。

首先,程氏的故事展示了她在丈夫去世后的悲痛和绝望,但她依然坚持不哭,表现出极大的自制力和对丈夫的深情。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传统礼教的坚守。

郑孝女的故事则体现了孝道的重要性。她在父亲战死后,剪发毁服,亲自护送父亲的灵柩回乡,并与母亲合葬。她的行为不仅是对父母的孝顺,也是对传统孝道的传承和弘扬。

李廷节妻崔的故事则展现了她在面对贼人时的勇敢和坚贞。她宁死不屈,拒绝受辱,最终被贼人残忍杀害。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自身尊严的维护。

殷保晦妻封的故事同样体现了女性的忠贞和勇敢。她在面对贼人的威胁时,坚守正道,宁死不屈。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自身尊严的维护。

窦烈妇的故事则展示了她在丈夫面临生命危险时的勇敢和无私。她用自己的身体挡住贼人的刀,保护丈夫逃脱。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家庭的责任感。

李拯妻卢的故事则体现了她在丈夫去世后的悲痛和忠诚。她在丈夫的尸首前哭泣,面对贼人的威胁,宁死不屈。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自身尊严的维护。

山阳女赵的故事则展示了她在父亲面临死刑时的勇敢和无私。她宁愿与父亲同死,也不愿父亲独自受刑。她的行为不仅是对父亲的孝顺,也是对正义的追求。

周迪妻某氏的故事则体现了她在丈夫面临饥饿时的无私和牺牲精神。她宁愿自己被卖,也要让丈夫活下去。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家庭的责任感。

硃延寿妻王者的故事则展示了她在丈夫面临危险时的勇敢和智慧。她在丈夫被杀后,带领家仆抵抗贼人,最终选择自尽。她的行为不仅是对丈夫的忠诚,也是对自身尊严的维护。

总的来说,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女性的忠贞、勇敢和牺牲精神,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道德观念和价值取向。这些女性的行为不仅是对家庭的忠诚,也是对传统道德的坚守和弘扬。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唐书-列传-卷一百三十》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21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