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翰林学士,主持编撰《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74卷,记载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欧阳修在书中注重史实的简洁性和史评的深刻性,提出了“正统论”等史学观点,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二十九-原文
○卢光稠谭全播
卢光稠、谭全播,皆南康人也。光稠状貌雄伟,无佗材能,而全播勇敢有识略, 然全播常奇光稠为人。
唐末,群盗起南方,全播谓光稠曰:“天下汹汹,此真吾等 之时,无徒守此贫贱为也!”乃相与聚兵为盗。
众推全播为主,全播曰:“诸君徒 为贼乎?而欲成功乎?若欲成功,当得良帅,卢公堂堂,真君等主也。”
众阳诺之, 全播怒,拔剑击木三,斩之,曰:“不从令者如此木!”众惧,乃立光稠为帅。
是时,王潮攻陷岭南,全播攻潮,取其虔、韶二州,又遣光稠弟光睦攻潮州。
光睦好勇而轻进,全播戒其持重,不听,度其必败,乃为奇兵伏其归路。
光睦果败 走,潮人追之,全播以伏兵邀击,大败之,遂取潮州。
是时,刘岩起南海,击走光 睦,以兵数万攻虔州。
光稠大惧,谓全播曰:“虔、潮皆公取之,今日非公不能守 也。”
全播曰:“吾知刘岩易与尔!”乃选精兵万人,伏山谷中,阳治战地于城南, 告岩战期。
以老弱五千出战,战酣,伪北,岩急追之,伏兵发,岩遂大败。
光稠第 战功,全播悉推诸将,光稠心益贤之。
梁初,江南、岭表悉为吴与南汉分据,而光稠独以虔、韶二州请命于京师,愿 通道路,输贡赋。
太祖为置百胜军,以光稠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又建镇南军, 以为留后。
开平五年,光稠病,以符印属全播,全播不受。
光稠卒,全播立其子延昌而事 之。
延昌好游猎,其将黎求闭门拒延昌,延昌见杀。
求因谋杀全播,全播惧,称疾 不出。
求乃自立,请命于梁。
乾化元年,拜求防御使。
求暴病死,其将李彦图自立, 全播益惧,遂称疾笃,杜门自绝。
彦图疑之,使人觇其动静,全播应觇为状以自免。
彦图死,州人相率诣全播第,扣门请之,全播乃起,遣使请命于梁,拜防御使。
全 播治虔州七年,有善政,杨隆演遣刘信攻破虔州,以全播归广陵,卒年八十五。
当 卢氏时,刘已取韶州,及全播被执,虔州遂入于吴。
○雷满
雷满,武陵人也。为人凶悍獢勇,文身断发。
唐广明中,湖南饥,盗贼起,满 与同里人区景思、周岳等聚诸蛮数千,猎于大泽中,乃击鲜酾酒,择坐中豪者,补 置伍长,号土团军,诸蛮从之,推满为帅。
是时,高骈镇荆南,召满隶麾下,使以 蛮军击贼。
骈徙淮南,满从至广陵,逃归,杀刺史崔翥,遂据朗州,请命于唐。
昭 宗以澧、朗为武贞军,拜满节度使。
是时,澧阳人向瑰杀刺史吕自牧据澧州,而溪洞诸蛮宋鄴昌、师益等,皆起兵 剽掠湖外,满亦以轻舟上下荆江,攻劫州县。
杨行密攻杜洪于鄂州,荆南成汭出兵 救洪,汭战败,溺死于君山。
满袭破荆南,不能守,焚掠殆尽而去。
满尝凿深池于府中,客有过者,召宴池上,指其水曰:“蛟龙水怪皆窟于此, 盖水府也。”
酒酣,取坐上器掷池中,因裸而入,取器嬉水上,久之乃出,治衣复 坐,意气自若。
满居朗州,引沅水堑其城,上为长桥,为不可攻之计。
天祐中,满卒,子彦恭 自立。
彦恭附于杨行密,亦尝攻劫为荆、湖患。
开平元年,马殷发兵攻彦恭,恃堑 为阻,逾年不能破。
三年,彦恭奔于杨行密,马殷擒其弟彦雄等七人送于梁,斩于 汴市,彦恭卒于淮南,澧、朗遂入于楚。
○钟传
钟传,洪州高安人也。事州为小校,黄巢攻掠江淮,所在盗起,往往据州县。
传以州兵击贼,频胜,遂逐观察使,自称留后。
唐以洪州为镇南军,拜传节度使。
江夏伶人杜洪者,亦据鄂州,杨行密屡攻之,洪颇倚传为首尾。
久之,洪败死。
是 时,危全讽、韩师德等分据抚、吉诸州,传皆不能节度,以兵攻之,稍听命,独全 讽不能下,乃自率兵围之。
城中夜火起,诸将请急攻之,传曰:“吾闻君子不迫人 之危。”
乃扫地祭天,向城再拜,祝曰:“全讽不降,非民之罪,愿天止火。”
全 讽闻之,明日乃亦听命,请以女妻传子匡时。
传居江西三十馀年,累拜太保、中书令,封南平王。
天祐三年,传卒,子匡时自称留后,请命于唐。
全讽曰:“听钟郎 为节度使三年,吾将自为之。”
已而传养子延规与匡时争立,乞兵于杨渥,渥遣秦 裴等攻匡时,匡时败,被执归广陵。
开平三年,全讽等起兵江西,谋复钟氏故地, 全讽为杨隆演将周本所败,江西遂入于吴。
○赵匡凝
赵匡凝,字光仪,蔡州人也。其父德諲事秦宗权,为申州刺史。
宗权反,德諲 攻下襄阳。
梁太祖攻蔡州,宗权屡败,德諲乃以山南东道七州降。
梁太祖初镇宣武, 尝为宗权所困,闻德諲降,大喜,表为行营副都统,河阳、保义、义昌三节度行军 司马。
会其兵以攻蔡州,破之,德諲功多。
德諲卒,子匡凝自立。
是时,成汭死, 雷彦恭袭取荆南,匡凝遣其弟匡明逐彦恭,太祖表匡凝荆襄节度使,以匡明为荆南 留后。
是时,唐衰,籓镇不复奉朝廷,独匡凝兄弟贡赋不绝。
匡凝为人气貌甚伟,性方严,喜自修饰,颇好学问,聚书数千卷,为政有威惠。
太祖攻兗州,硃瑾求救于晋,晋遣史俨等将兵数千救瑾,瑾败,与俨等奔于淮南。
晋王李克用遣人以书币假道于匡凝,以聘于杨行密,求归俨等。
晋王使者为梁得, 太祖大怒。
是时,梁已破兗、郓,遣氏叔琮、康怀英等攻匡凝,叔琮取泌
随二州, 怀英取邓州,匡凝惧,请盟,乃止。
太祖弑昭宗,将谋代唐,畏匡凝兄弟不从,遣使告之,匡凝对使者流涕答曰: “受唐恩深,不敢妄有佗志。”
太祖遣杨师厚攻之,太祖以兵殿汉北,匡凝战败, 以轻舟奔于杨行密。
师厚进攻荆南,匡明奔于蜀。
匡凝至广陵,行密见之,戏曰: “君在镇时,轻车重马,岁输于梁,今败乃归我乎?”
匡凝曰:“仆世为唐臣,岁 时职贡,非输贼也。今以不从贼之故,力屈归公,惟公生死之耳!”
行密厚遇之。
其后行密死,杨渥稍不礼之。
渥方宴,食青梅,匡凝顾渥曰:“勿多食,发小兒热。”
诸将以为慢,渥迁匡凝海陵,后为徐温所杀。
匡明卒于蜀。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二十九-译文
○卢光稠和谭全播
卢光稠和谭全播都是南康人。卢光稠外表雄伟,没有其他才能,而谭全播勇敢且有谋略,但谭全播常常对卢光稠的为人感到惊奇。
唐朝末年,南方群盗四起,谭全播对卢光稠说:“天下动荡,这正是我们的时机,不要只是守着贫贱!”于是他们一起聚集兵力成为盗贼。
众人推举谭全播为首领,谭全播说:“你们只是想当贼吗?还是想成功?如果想成功,应该找一个好的统帅,卢公堂堂正正,真是你们的主公。”
众人表面上答应了,谭全播大怒,拔剑砍断木头三次,说:“不服从命令的人就像这木头一样!”众人害怕,于是立卢光稠为统帅。
当时,王潮攻陷岭南,谭全播攻打王潮,夺取了虔州和韶州,又派卢光稠的弟弟卢光睦攻打潮州。
卢光睦好勇轻进,谭全播告诫他要谨慎,他不听,谭全播预料他一定会失败,于是在他的归路上设下伏兵。
卢光睦果然败走,潮州人追击他,谭全播用伏兵截击,大败潮州人,于是夺取了潮州。
当时,刘岩从南海起兵,击退了卢光睦,率领数万兵力攻打虔州。
卢光稠非常害怕,对谭全播说:“虔州和潮州都是你夺取的,今天没有你守不住。”
谭全播说:“我知道刘岩容易对付!”于是挑选了一万精兵,埋伏在山谷中,假装在城南布置战场,告诉刘岩战斗的时间。
用五千老弱士兵出战,战斗激烈时假装败退,刘岩急忙追击,伏兵出击,刘岩大败。
卢光稠论功行赏,谭全播把功劳都推给诸将,卢光稠心里更加敬重他。
梁朝初年,江南和岭表都被吴和南汉分割占据,而卢光稠独自以虔州和韶州向朝廷请命,愿意开通道路,输送贡赋。
太祖设立了百胜军,任命卢光稠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又建立了镇南军,任命他为留后。
开平五年,卢光稠生病,把符印交给谭全播,谭全播不接受。
卢光稠去世后,谭全播立他的儿子卢延昌为主,并侍奉他。
卢延昌喜欢游猎,他的将领黎求关闭城门拒绝卢延昌,卢延昌被杀。
黎求因此想谋杀谭全播,谭全播害怕,称病不出。
黎求于是自立,向梁朝请命。
乾化元年,梁朝任命黎求为防御使。
黎求暴病而死,他的将领李彦图自立,谭全播更加害怕,于是称病严重,闭门不出。
李彦图怀疑他,派人窥探他的动静,谭全播假装生病以自保。
李彦图死后,州人相继到谭全播的府上,敲门请他出来,谭全播于是起身,派使者向梁朝请命,被任命为防御使。
谭全播治理虔州七年,有善政,杨隆演派刘信攻破虔州,把谭全播带回广陵,谭全播去世时八十五岁。
在卢氏时期,刘已经夺取了韶州,等到谭全播被俘,虔州就归入了吴国。
○雷满
雷满是武陵人。为人凶悍勇猛,身上有纹身,头发剪短。
唐朝广明年间,湖南饥荒,盗贼四起,雷满与同乡区景思、周岳等人聚集了数千蛮族,在大泽中打猎,然后杀牲饮酒,挑选坐中的豪杰,任命为伍长,号称土团军,蛮族都跟随他,推举他为统帅。
当时,高骈镇守荆南,召雷满到麾下,让他率领蛮军攻打盗贼。
高骈调任淮南,雷满跟随到广陵,逃回后杀了刺史崔翥,于是占据了朗州,向唐朝请命。
昭宗以澧州和朗州为武贞军,任命雷满为节度使。
当时,澧阳人向瑰杀了刺史吕自牧占据澧州,而溪洞的蛮族宋鄴昌、师益等人也起兵掠夺湖外,雷满也用小船在荆江上下活动,攻打州县。
杨行密在鄂州攻打杜洪,荆南的成汭出兵救援杜洪,成汭战败,溺死在君山。
雷满袭击荆南,不能守住,焚掠殆尽后离去。
雷满曾在府中凿了一个深池,有客人来访时,召他们在池上宴饮,指着池水说:“蛟龙水怪都藏在这里,这是水府。”
酒酣时,他拿起坐上的器物扔进池中,然后裸身跳入池中,取出器物在水上嬉戏,很久才出来,穿好衣服重新坐下,神情自若。
雷满住在朗州,引沅水环绕城墙,上面建了长桥,作为不可攻破的计策。
天祐年间,雷满去世,他的儿子雷彦恭自立。
雷彦恭依附于杨行密,也曾攻打掠夺,成为荆、湖的祸患。
开平元年,马殷发兵攻打雷彦恭,雷彦恭依靠城墙为屏障,一年多未能攻破。
三年后,雷彦恭逃到杨行密那里,马殷擒获了他的弟弟雷彦雄等七人送到梁朝,在汴市斩首,雷彦恭在淮南去世,澧州和朗州于是归入了楚国。
○钟传
钟传是洪州高安人。在州里担任小校,黄巢攻掠江淮,各地盗贼四起,常常占据州县。
钟传率领州兵攻打盗贼,屡次获胜,于是驱逐了观察使,自称留后。
唐朝以洪州为镇南军,任命钟传为节度使。
江夏的伶人杜洪也占据了鄂州,杨行密屡次攻打他,杜洪常常依靠钟传作为后盾。
后来,杜洪战败而死。
当时,危全讽、韩师德等人分别占据了抚州、吉州等地,钟传无法节制他们,于是派兵攻打,他们稍微听从命令,只有危全讽不肯投降,钟传亲自率兵包围他。
城中夜间起火,诸将请求急攻,钟传说:“我听说君子不趁人之危。”
于是扫地祭天,向城再拜,祈祷说:“危全讽不投降,不是百姓的罪过,愿天止火。”
危全讽听说后,第二天就听从命令,请求把女儿嫁给钟传的儿子钟匡时。
钟传在江西三十多年,多次被任命为太保、中书令,封为南平王。
天祐三年,钟传去世,他的儿子钟匡时自称留后,向唐朝请命。
危全讽说:“让钟郎做节度使三年,我将自己来做。”
后来,钟传的养子钟延规与钟匡时争立,向杨渥求兵,杨渥派秦裴等人攻打钟匡时,钟匡时战败,被俘带回广陵。
开平三年,危全讽等人在江西起兵,企图恢复钟氏的故地,危全讽被杨隆演的将领周本打败,江西于是归入了吴国。
○赵匡凝
赵匡凝,字光仪,是蔡州人。他的父亲赵德諲侍奉秦宗权,担任申州刺史。
秦宗权反叛,赵德諲攻下了襄阳。
梁太祖攻打蔡州,秦宗权屡次战败,赵德諲于是以山南东道七州投降。
梁太祖最初镇守宣武,曾被秦宗权围困,听说赵德諲投降,非常高兴,任命他为行营副都统,河阳、保义、义昌三节度行军司马。
联合他的兵力攻打蔡州,攻破后,赵德諲功劳很大。
赵德諲去世后,他的儿子赵匡凝自立。
当时,成汭去世,雷彦恭袭击夺取了荆南,赵匡凝派他的弟弟赵匡明驱逐雷彦恭,梁太祖任命赵匡凝为荆襄节度使,赵匡明为荆南留后。
当时,唐朝衰落,藩镇不再奉朝廷命令,只有赵匡凝兄弟仍然进贡不绝。
赵匡凝为人气度非凡,性格方正严肃,喜欢自我修饰,颇好学问,聚集了数千卷书籍,为政有威严和恩惠。
梁太祖攻打兗州,硃瑾向晋国求救,晋国派史俨等人率领数千兵力救援硃瑾,硃瑾战败,与史俨等人逃到淮南。
晋王李克用派人带着书信和礼物向赵匡凝借道,以聘问杨行密,请求归还史俨等人。
晋王的使者被梁朝抓获,梁太祖大怒。
当时,梁朝已经攻破兗州和郓州,派氏叔琮、康怀英等人攻打赵匡凝,氏叔琮攻取了泌州。
随州和邓州,怀英攻取了邓州,匡凝感到害怕,请求结盟,于是停止了进攻。
太祖杀了昭宗,计划取代唐朝,担心匡凝兄弟不服从,派使者去告知他们,匡凝对使者流泪回答说:“我们深受唐朝的恩惠,不敢有其他的想法。”
太祖派杨师厚攻打匡凝,太祖亲自率兵驻扎在汉北,匡凝战败,乘小船逃到杨行密那里。
杨师厚进攻荆南,匡明逃到蜀地。
匡凝到了广陵,杨行密见到他,开玩笑说:“你在镇守时,轻车重马,每年向梁朝进贡,现在失败了才来投靠我吗?”
匡凝回答说:“我世代是唐朝的臣子,每年按时进贡,不是向贼人进贡。现在因为不服从贼人的缘故,力量耗尽才来投靠您,生死都由您决定!”
杨行密对他非常优待。
后来杨行密去世,杨渥对他不太礼貌。
杨渥正在宴会上吃青梅,匡凝看着杨渥说:“不要吃太多,会引发小儿发热。”
将领们认为他傲慢,杨渥将匡凝迁到海陵,后来被徐温所杀。
匡明在蜀地去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二十九-注解
卢光稠:南康人,唐末群盗之一,后成为虔、韶二州的统治者,梁初被封为防御使兼五岭开通使。
谭全播:南康人,卢光稠的盟友,勇敢有识略,多次在军事上为卢光稠出谋划策,后成为虔州的统治者。
王潮:唐末军阀,攻陷岭南,后被谭全播击败。
刘岩:南海地区的军阀,曾攻击卢光稠的势力范围。
梁太祖:即朱温,五代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
雷满:武陵人,唐末湖南地区的军阀,曾据朗州,后被马殷击败。
钟传:洪州高安人,唐末江西地区的军阀,自称留后,后被杨行密击败。
赵匡凝:蔡州人,唐末荆襄地区的军阀,曾为荆襄节度使,后被梁太祖击败。
太祖:指后梁太祖朱温,五代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
昭宗:指唐昭宗李晔,唐朝末代皇帝之一。
杨师厚:后梁时期的将领,朱温的重要军事助手。
杨行密: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建立者,杨吴的开国君主。
杨渥:杨行密的儿子,继承吴国君主之位。
徐温:五代十国时期吴国的权臣,后掌握吴国实权。
匡凝:指赵匡凝,唐朝末年的将领,忠于唐朝。
匡明:指赵匡明,赵匡凝的兄弟,同样忠于唐朝。
邓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邓州市一带。
荆南:古代地名,指今湖北、湖南一带。
广陵:古代地名,今江苏省扬州市一带。
海陵:古代地名,今江苏省泰州市一带。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杂传第二十九-评注
这段古文主要讲述了唐末五代时期,南方地区的一些地方军阀的兴衰历程。通过对卢光稠、谭全播、雷满、钟传、赵匡凝等人物的描述,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动荡和权力更迭。
首先,卢光稠和谭全播的故事反映了唐末南方地区的混乱局面。卢光稠虽然无甚才能,但在谭全播的辅佐下,成功地在虔、韶二州建立了自己的势力范围。谭全播的勇敢和智谋为卢光稠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在对抗王潮和刘岩的战斗中,谭全播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充分体现。
其次,雷满的故事则展示了湖南地区的动荡。雷满凭借其凶悍的性格和军事才能,在朗州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但最终被马殷击败。雷满的失败反映了当时地方军阀之间的激烈竞争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钟传的故事则揭示了江西地区的权力斗争。钟传凭借自己的军事才能,在洪州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但最终被杨行密击败。钟传的失败反映了当时地方军阀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的不可预测性。
最后,赵匡凝的故事则展示了荆襄地区的权力更迭。赵匡凝凭借其父的基业,在荆襄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但最终被梁太祖击败。赵匡凝的失败反映了当时中央政权与地方军阀之间的复杂关系和权力斗争的残酷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几位地方军阀的描述,展现了唐末五代时期南方地区的社会动荡和权力更迭。这些故事不仅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也揭示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性和不可预测性。通过对这些人物的描写,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社会状况。
这段文字记载了五代十国时期后梁太祖朱温篡唐的历史事件,以及赵匡凝兄弟的忠诚与悲剧命运。赵匡凝兄弟作为唐朝的忠臣,面对朱温的篡位企图,表现出坚定的忠诚。赵匡凝在朱温使者面前流泪表示‘受唐恩深,不敢妄有佗志’,充分体现了他对唐朝的深厚感情和忠诚。
然而,朱温为了巩固自己的权力,派遣杨师厚攻打赵匡凝,最终赵匡凝战败,逃亡至杨行密处。杨行密虽然厚待赵匡凝,但赵匡凝的命运并未因此好转。杨行密死后,其子杨渥对赵匡凝不再礼遇,最终赵匡凝被徐温所杀。赵匡明则逃亡至蜀地,最终也未能逃脱命运的悲剧。
这段历史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迭的频繁与残酷,忠臣的命运往往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赵匡凝兄弟的忠诚与悲剧,不仅是个人的命运,更是那个时代忠臣的缩影。他们的故事揭示了在乱世中,忠诚与背叛、权力与道德的复杂关系。
从艺术特色上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叙事紧凑,通过对话和行动展现了人物的性格与命运。赵匡凝与杨行密的对话,尤其是赵匡凝的‘仆世为唐臣,岁时职贡,非输贼也’一句,既表现了他的忠诚,也揭示了当时政治斗争的复杂性。杨渥与赵匡凝的对话则带有讽刺意味,反映了权力斗争的残酷与人性的冷漠。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的政治动荡与忠臣的命运,同时也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通过简洁的叙事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了人物的性格与时代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