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唐废帝家人传第四

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翰林学士,主持编撰《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74卷,记载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欧阳修在书中注重史实的简洁性和史评的深刻性,提出了“正统论”等史学观点,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唐废帝家人传第四-原文

○废帝皇后刘氏

废帝皇后刘氏,父茂威,应州浑元人也。后为人强悍,废帝素惮之。初封沛国夫人,废帝即位,立为皇后。其弟延皓,少事废帝为牙将,废帝即位,拜宫苑使、宣徽南院使。清泰二年,为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延皓为人素谨厚,及贵而改节,以后故用事,受赇,掠人园宅,在鄴不恤军士,军士皆怒。捧圣都虞候张令昭以其屯驻兵逐延皓,延皓走相州。是时,石敬瑭已反,方用兵,而令昭之乱作。令昭乃闭城,遣其副使边仁嗣请己为节度使。废帝以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权知天雄军府事。已而遣范延光讨之,令昭败走邢州,追至沙河,斩之,屯驻诸军乱者三千余人皆死。有司请以延皓行军法,废帝以后故,削其官爵而已。

○废帝二子

废帝二子,曰重吉、重美,一女为尼,号幼澄,皆不知其所生。

废帝镇凤翔,重吉为控鹤指挥使,与尼俱留京师。控鹤,亲兵也。愍帝即位,不欲重吉掌亲兵,乃出重吉为亳州团练使,居幼澄于禁中,又徙废帝北京。废帝自疑,乃反。愍帝遣人杀重吉于宋州,幼澄亦死。

重美,幼而明敏如成人。废帝即位,自左卫上将军领成德军节度使、兼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改领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雍王。石敬瑭反,废帝欲北征,重美谓宜持重,固请毋行。废帝心惮敬瑭,初不欲往,闻重美言,以为然,而刘延皓与刘延朗等迫之不已,废帝遂如河阳,留重美守京师。京师震恐,居民皆出城以藏窜,门者禁止之。重美曰:“国家多难,不能与民为主,而欲禁其避祸,可乎?”因纵民出。及晋兵将至,刘皇后积薪于地,将焚其宫室,重美曰:“新天子至,必不露坐,但佗日重劳民力,取怨身后耳!”后以为然。废帝自焚,后及重美与俱死。

呜呼!家人之道,不可不正也。夫礼者,所以别嫌而明微也。甚矣,五代之际,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乖,而宗庙、朝廷,人鬼皆失其序,斯可谓乱世者欤!自古未之有也。唐一号而三姓,周一号而二姓。唐太祖、庄宗为一家,明宗、愍帝为一家,废帝为一家;周太祖为一家,世宗为一家。别其家而同其号者,何哉?唐从其号,见其盗而有也;周从其号,与之也。而别其家者,昭穆亲疏之不可乱也。号可同,家不可以不别,所以别嫌而明微也。梁博王友文之不别,何哉?著祸本也,梁太祖之祸,自友文始,存之所以戒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唐废帝家人传第四-译文

○废帝皇后刘氏

废帝的皇后刘氏,父亲名叫茂威,是应州浑元人。刘皇后性格强悍,废帝一向对她有所忌惮。最初被封为沛国夫人,废帝即位后,立为皇后。她的弟弟延皓,年轻时曾侍奉废帝为牙将,废帝即位后,被任命为宫苑使、宣徽南院使。清泰二年,升任枢密使、天雄军节度使。延皓为人一向谨慎厚道,但富贵后却改变了节操,因皇后的缘故而掌权,接受贿赂,强占他人的园林住宅,在鄴城不体恤军士,军士们都很愤怒。捧圣都虞候张令昭率领其屯驻的军队驱逐了延皓,延皓逃到相州。此时,石敬瑭已经反叛,正在用兵,而张令昭的叛乱也爆发了。张令昭于是关闭城门,派遣他的副使边仁嗣请求自己担任节度使。废帝任命张令昭为右千牛卫将军,暂时掌管天雄军府的事务。不久后,废帝派遣范延光讨伐张令昭,张令昭败逃到邢州,被追至沙河斩杀,屯驻的乱军三千余人全部被杀。有关部门请求对延皓执行军法,废帝因皇后的缘故,只削去了他的官爵。

○废帝二子

废帝有两个儿子,名叫重吉和重美,还有一个女儿出家为尼,法号幼澄,他们的生母都不清楚。

废帝镇守凤翔时,重吉担任控鹤指挥使,与尼姑幼澄一起留在京师。控鹤是皇帝的亲兵。愍帝即位后,不希望重吉掌管亲兵,于是将重吉调任为亳州团练使,将幼澄安置在宫中,又将废帝迁往北京。废帝心生疑虑,于是反叛。愍帝派人将重吉杀死在宋州,幼澄也死了。

重美,年幼时就聪明敏锐,像成年人一样。废帝即位后,他自左卫上将军兼任成德军节度使、河南尹、判六军诸卫事,后改任天雄军节度使、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封为雍王。石敬瑭反叛时,废帝想要北征,重美认为应该持重,坚决请求不要出征。废帝心里害怕石敬瑭,本来不想去,听了重美的话后,觉得有道理,但刘延皓和刘延朗等人不断逼迫,废帝最终前往河阳,留下重美守卫京师。京师震动,居民纷纷出城躲避,守门的人阻止他们。重美说:“国家多难,不能为百姓做主,反而要禁止他们避祸,这合适吗?”于是放百姓出城。等到晋兵即将到来时,刘皇后在地上堆积柴薪,准备焚烧宫室,重美说:“新天子到来,肯定不会露天而坐,但日后会加重百姓的负担,招致身后的怨恨!”皇后认为他说得对。废帝自焚而死,皇后和重美也一同死去。

唉!家庭之道,不可不正。礼的作用,是为了区分嫌疑、明辨细微。五代时期,君臣父子之道混乱,宗庙、朝廷,人与鬼都失去了秩序,这可以说是乱世啊!自古以来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唐朝一个国号却有三姓,周朝一个国号却有两姓。唐太祖、庄宗为一家,明宗、愍帝为一家,废帝为一家;周太祖为一家,世宗为一家。为什么他们的国号相同而家族不同呢?唐朝的国号是继承的,表明他们是盗取了天下;周朝的国号是给予的。而家族不同,是因为昭穆亲疏的秩序不可混乱。国号可以相同,但家族不可不区分,这是为了区分嫌疑、明辨细微。梁博王友文为什么不区分呢?这是为了揭示祸乱的根源,梁太祖的祸乱,从友文开始,保留这一点是为了警戒后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唐废帝家人传第四-注解

废帝:指五代时期后唐的末代皇帝李从珂,他在位期间政治动荡,最终被石敬瑭推翻。

刘氏:废帝李从珂的皇后,性格强悍,对废帝有较大的影响力。

延皓:刘皇后的弟弟,初为废帝的牙将,后因皇后关系升至高位,但因贪污和虐待军士引发兵变。

石敬瑭:五代时期后晋的开国皇帝,原为后唐将领,后反叛自立。

重吉:废帝的长子,曾任控鹤指挥使,后被愍帝杀害。

重美:废帝的次子,聪明机智,封雍王,最终与废帝一同自焚而死。

愍帝:指后唐的愍帝李从厚,废帝的弟弟,即位后对废帝家族进行打压。

控鹤指挥使:古代官职,负责皇帝的亲兵,属于重要的军事职位。

天雄军节度使:五代时期的军事官职,掌管一方军务,权力较大。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古代高级官职,相当于宰相,参与国家重大决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唐废帝家人传第四-评注

本文通过对废帝李从珂及其家族的描述,展现了五代时期政治动荡、家族纷争的复杂局面。废帝作为后唐的末代皇帝,其统治充满了内忧外患,尤其是石敬瑭的反叛,直接导致了后唐的灭亡。刘皇后及其弟弟延皓的权势,反映了当时后宫干政的现象,而延皓的贪污和虐待军士,更是引发了兵变,进一步加剧了政局的混乱。

废帝的两个儿子重吉和重美的命运,也反映了五代时期皇族成员的悲惨结局。重吉因掌亲兵而被愍帝忌惮,最终被杀;重美虽然聪明机智,但在国家危难之际,也无法挽救家族的命运,最终与废帝一同自焚而死。这种父子相继的悲剧,揭示了五代时期皇权更迭的残酷性。

文中还提到了五代时期‘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道的乖离,宗庙、朝廷秩序的混乱,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伦理道德的崩坏。五代时期的政权更迭频繁,皇族内部的争斗尤为激烈,导致了‘家国同构’的政治格局被打破,宗法制度也失去了原有的约束力。

最后,作者通过对唐、周两代‘一号而多姓’现象的分析,指出‘号可同,家不可以不别’,强调了宗法制度中昭穆亲疏的重要性。这种对宗法制度的反思,体现了作者对五代乱世的深刻认识,也为后世提供了历史教训。

总体而言,本文通过对废帝及其家族的描述,揭示了五代时期政治动荡、家族纷争的复杂局面,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伦理道德崩坏和宗法制度的失效。文章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为后世提供了深刻的政治和伦理反思。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列传-唐废帝家人传第四》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08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