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世家-闽世家第八

作者: 欧阳修(1007年—1072年),字永叔,号醉翁,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曾任翰林学士,主持编撰《新唐书》和《新五代史》。

年代:北宋(11世纪)。

内容简要:共74卷,记载了五代十国的历史。欧阳修在书中注重史实的简洁性和史评的深刻性,提出了“正统论”等史学观点,对后世史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世家-闽世家第八-原文

驰二日而至,军士踊跃,磔文杰于市, 闽人争以瓦石投之,脔食立尽。

明日,鏻使者至,赦之,已不及。

初,文杰为鏻造 槛车,以谓古制疏阔,乃更其制,令上下通,中以铁芒内向,动辄触之,既成,首 被其毒。

龙启三年,改元永和。

王仁达为鏻杀延禀有功,而典亲兵,鏻心忌之,尝问仁 达曰:“赵高指鹿为马,以愚二世,果有之邪?”

仁达曰:“秦二世愚,故高指鹿 为马,非高能愚二世也。

今陛下聪明,朝廷官不满百,起居动静,陛下皆知之,敢 有作威福者,族灭之而已。”

鏻惭,赐与金帛慰安之。

退而谓人曰:“仁达智略, 在吾世可用,不可遗后世患。”

卒诬以罪杀之。

鏻妻早卒,继室金氏贤而不见答。

审知婢金凤,姓陈氏,鏻嬖之,遂立以为后。

初,鏻有嬖吏归守明者,以色见倖,号归郎,鏻后得风疾,陈氏与归郎奸。

又有百 工院使李可殷,因归郎以通陈氏。

鏻命锦工作九龙帐,国人歌曰:“谁谓九龙帐, 惟贮一归郎!”

鏻婢春燕有色,其子继鹏蒸之,鏻已病,继鹏因陈氏以求春燕,鏻怏怏与之。

其次子继韬怒,谋杀继鹏,继鹏惧,与皇城使李仿图之。

是岁十月,钅粦飨军于大 酺殿,坐中昏然,言见延禀来,仿以为鏻病已甚,乃令壮士先杀李可殷于家。

明日 晨朝,鏻无恙,问仿杀可殷何罪,仿惧而出,与继鹏率皇城卫士而入。

鏻闻鼓噪声, 走匿九龙帐中,卫士刺之不殂,宫人不忍其苦,为绝之。

继韬及陈后、归郎皆为仿 所杀。

鏻立十年见杀,谥曰惠皇帝,庙号太宗。

继鹏,鏻长子也。

既立,更名昶,改元通文,以李仿判六军诸卫事。

仿有弑君 之罪,既立昶,而心常自疑,多养死士以为备。

昶患之,因大享军,伏甲擒仿杀之, 枭其首于市。

仿部曲千人叛,烧启圣门,夺仿首,奔于钱塘。

晋天福二年,昶遣使朝贡京师,高祖遣散骑常侍卢损册昶闽王,拜其子继恭临 海郡王。

损至闽,昶称疾不见,令继恭主之。

又遣中书舍人刘乙劳损于馆,乙衣冠 伟然,驺僮甚盛。

他日损遇乙于途,布衣芒屩而已,损使人诮之曰:“凤阁舍人, 何偪下之甚也!”

乙羞愧,以手掩面而走。

昶闻之,怒损侵辱之,损还,昶无所答。

而其子继恭遣其佐郑元弼随损至京师贡方物,致书晋大臣,述昶意求以敌国礼相往 来。

高祖怒其不逊,下诏暴其罪,归其贡物不纳。

兵部员外郎李知损上书请籍没其 物而禁锢使者,于是以元弼下狱。

狱具引见,元弼俯伏曰:“昶,夷貊之君,不知 礼义,陛下方示大信,以来远人,臣将命无状,愿伏斧钅质,以赎昶罪。”

高祖乃 赦元弼,遣归。

昶亦好巫,拜道士谭紫霄为正一先生,又拜陈守元为天师,而妖人林兴以巫见 幸,事无大小,兴辄以宝皇语命之而后行。

守元教昶起三清台三层,以黄金数千斤 铸宝皇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日焚龙脑、薰陆诸香数斤,作乐于台下,昼夜声 不辍,云如此可求大还丹。

三年夏,虹见其宫中,林兴传神言:“此宗室将为乱之 兆也。”

乃命兴率壮士杀审知子延武、延望及其子五人。

后兴事败,亦被杀。

而昶 愈惑乱,立父婢春燕为淑妃,后立以为皇后。

又遣医人陈究以空名堂牒卖官。

昶弟继严判六军诸卫事,昶疑而罢之,代以季弟继镛,而募勇士为宸卫都以自 卫,其赐予给赏,独厚于他军。

控鹤都将连重遇、拱宸都将硃文进,皆以此怒激其 军。

是岁夏,术者言昶宫中当有灾,昶徙南宫避灾,而宫中火,昶疑重遇军士纵火。

内学士陈郯素以便佞为昶所亲信,昶以火事语之,郯反以告重遇。

重遇惧,夜率卫 士纵火焚南宫,昶挟爱姬、子弟、黄门卫士斩关而出,宿于野次。

重遇迎延义立之。

延义令其子继业率兵袭昶,及之;射杀数人,昶知不免,掷弓于地,继业执而杀之, 及其妻、子皆死无遗类。

延义立,谥昶曰康宗。

延义,审知少子也。

既立,更名曦,遣使者朝贡于晋,改元永隆。

铸大铁钱, 以一当十。

曦自昶世倔强难制,昶相王倓每抑折之,曦亦惮倓,不敢有所发。

新罗 遣使聘闽以宝剑,昶举以示倓曰:“此将何为?”

倓曰:“不忠不孝者,斩之。”

曦居旁色变。

曦既立,而新罗复献剑,曦思倓前言,而倓已死,命发冢戮其尸,倓 面如生,血流被体。

泉州刺史余廷英尝矫曦命掠取良家子,曦怒,召下御史劾之。

廷英进买宴钱千 万,曦曰:“皇后土贡何在?”

廷英又献皇后钱千万,乃得不劾。

曦尝嫁女,朝士 有不贺者笞之。

御史中丞刘赞坐不纠举,将加笞,谏议大夫郑元弼切谏,曦谓元弼 曰:“卿何如魏郑公,乃敢强谏!”

元弼曰:“陛下似唐太宗,臣为魏郑公可矣。”

曦喜,乃释赞不笞。

曦弟延政为建州节度使,封富沙王,自曦立,不叶,数举兵相攻,曦由此恶其 宗室,多以事诛之。

谏议大夫黄峻舁榇诣朝堂极谏,曦怒,贬峻漳州司户参军。

校 书郎陈光逸上书疏曦过恶五十余事,曦命卫士鞭之百而不死,以绳系颈,挂于木, 久而乃绝。

国计使陈匡范增算商之法以献,曦曰:“匡范人中宝也。”

已而岁入不 登其数,乃借于民以足之,匡范以忧死。

其后知其借于民也,剖棺断尸,弃之水中。

曦性既淫虐,而妻李氏悍而酗酒,贤妃尚氏有色而宠。

李仁遇,曦甥也,以色 嬖

之,用以为相。曦常为牛饮,群臣侍酒,醉而不胜,有诉及私弃酒者辄杀之。诸 子继柔弃酒,并杀其赞者一人。

连重遇杀昶,惧为国人所讨,与硃文进连姻以自固。 曦心疑之,常以语诮重遇等,重遇等流涕自辨。

李氏石尚妃之宠,欲图曦而立其 子亚澄,乃使人谓重遇等曰:“上心不平于二公,奈何?”重遇等惧。

六年三月, 曦出游,醉归,重遇等遣壮士拉于马上而杀之,谥曰景宗。

延政,审知子也。曦立,为淫虐,延政数贻书谏之。曦怒,遣杜建崇监其军, 延政逐之,曦乃举兵攻延政,为延政所败。

延政乃以建州建国称殷,改元天德。

明年,连重遇已杀曦,集闽群臣告曰:“昔太祖武皇帝亲冒矢石,遂启有闽, 及其子孙,淫虐不道。今天厌王氏,百姓与能,当求有德,以安此土。”

群臣皆莫 敢议,乃掖硃文进升殿,率百官北面而臣之。

文进以重遇判六军诸卫事,王氏子弟 在福州者无少长皆杀之。

以黄绍颇守泉州,程赟守漳州,许文缜守汀州,称晋年号, 时开运元年也。

泉州军将留从效诈其州人曰:“富沙王兵收福州矣,吾属世为王氏 臣,安能交臂而事贼乎?”

州人共杀绍颇,迎王继勋为刺史,漳州闻之,亦杀赟, 迎王继成为刺史,皆王氏之诸子也。

文缜惧,以汀州降于延政。

延政已得三州,重 遇亦杀文进,传首建州以自归。

福州裨将林仁翰又杀重遇,谋迎延政都福州。

是时,南唐李景闻闽乱,发兵攻之,延政遣其从子继昌守福州,而南唐兵方急 攻延政,福州将李仁达谓其徒曰:“唐兵攻建州,富沙王不能自保,其能有此土也?”

乃擒继昌杀之。欲自立,惧众不附,以雪峰寺僧卓俨明示众曰:“此非常人也。”

被以衮冕,率诸将吏北面而臣之。已而又杀俨明,乃自立,送款于李景,景以仁达 为威武军节度使,更其名曰弘义。

而景兵攻破建州,迁延政族于金陵,封鄱阳王。 是岁,景保大四年也。

留从效闻延政降唐,执王继勋送于金陵,李景以泉州为清源军,以从效为节度 使。

景已破延政,遣人召李仁达入朝,仁达不从,遂降于吴越。

而留从效亦逐景守 兵,据泉、漳二州,景犹封从效晋江王。

周世宗时,从效遣牙将蔡仲兴为商人,间 道至京师,求置邸内属。

是时,世宗与李景画江为界,遂不纳,从效仍臣于南唐。 其后事具国史。

晋开运三年丙午,南唐保大四年也。是岁,李景兵破建州,王氏灭。

《江南录》 云:“保大三年,虏王氏之族,迁于金陵。”谬也。

据王潮实以唐景福元年入福州, 拜观察使,而后人纪录者,乃用“骑马来、骑马去”之谶以为据,遂以王潮光启二 年岁在丙午拜泉州刺史为始年,至保大四年,岁复在丙午而灭,故为六十一年。

然 其奄有闽国,则当自景福元年为始,实五十五年也。

今诸家记其国灭丙午是也。其 始年则牵于谶书,谬矣。惟《江南录》又差其末年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世家-闽世家第八-译文

两天后到达,士兵们情绪高涨,将文杰在市场上处以磔刑,闽地百姓争相用瓦石投掷他,他的肉被迅速分食殆尽。

第二天,鏻的使者到达,想要赦免他,但已经来不及了。

最初,文杰为鏻制造了一种囚车,认为古代的设计过于简陋,于是改进了设计,使囚车上下通透,中间装有向内突出的铁刺,一动就会碰到,囚车完成后,文杰自己首先尝到了这种设计的痛苦。

龙启三年,改年号为永和。

王仁达因为帮助鏻杀死延禀有功,掌管亲兵,鏻心中对他有所忌惮,曾问王仁达:“赵高指鹿为马,以此愚弄秦二世,真的有这种事吗?”

王仁达回答:“秦二世愚昧,所以赵高能指鹿为马,不是赵高能愚弄秦二世。

现在陛下聪明,朝廷官员不到百人,陛下的起居动静都了如指掌,谁敢作威作福,就会被灭族。”

鏻感到惭愧,赐予金帛安慰他。

事后鏻对人说:“王仁达的智谋,在我这一代可以用,但不能留给后世带来麻烦。”

最终以罪名诬陷并杀死了他。

鏻的妻子早逝,继室金氏贤惠但不受宠爱。

审知的婢女金凤,姓陈,鏻宠爱她,立她为皇后。

最初,鏻有一个宠爱的官吏归守明,因美貌得宠,被称为归郎,鏻后来得了风疾,陈氏与归郎私通。

还有百工院使李可殷,通过归郎与陈氏勾结。

鏻命令锦工制作九龙帐,国人唱道:“谁说九龙帐,只藏一个归郎!”

鏻的婢女春燕美貌,他的儿子继鹏与她私通,鏻已经病重,继鹏通过陈氏要求得到春燕,鏻勉强同意了。

他的次子继韬愤怒,计划谋杀继鹏,继鹏害怕,与皇城使李仿合谋。

这一年十月,鏻在大酺殿宴请军队,席间昏昏沉沉,说看到延禀来了,李仿认为鏻病情严重,于是命令壮士先在家中杀死李可殷。

第二天早晨,鏻安然无恙,问李仿杀死李可殷的罪名,李仿害怕而逃出,与继鹏率领皇城卫士进入。

鏻听到鼓噪声,躲进九龙帐中,卫士刺杀他未死,宫人不忍心看他受苦,于是结束了他的生命。

继韬、陈后、归郎都被李仿杀死。

鏻在位十年被杀,谥号为惠皇帝,庙号为太宗。

继鹏,是鏻的长子。

继位后,改名为昶,改年号为通文,任命李仿掌管六军诸卫事务。

李仿有弑君的罪名,继位后心中常自疑,多养死士以防不测。

昶担心他,于是在大宴军队时,埋伏甲士擒拿李仿并杀死他,将他的首级挂在市场上示众。

李仿的部下一千人叛乱,烧毁启圣门,夺走李仿的首级,逃往钱塘。

晋天福二年,昶派遣使者朝贡京师,高祖派遣散骑常侍卢损册封昶为闽王,封其子继恭为临海郡王。

卢损到达闽地,昶称病不见,命令继恭主持接待。

又派遣中书舍人刘乙在馆舍慰劳卢损,刘乙衣冠华丽,随从众多。

后来卢损在路上遇到刘乙,刘乙却穿着布衣草鞋,卢损派人讥讽他说:“凤阁舍人,怎么这么寒酸!”

刘乙羞愧,用手掩面逃走。

昶听说后,对卢损的侮辱感到愤怒,卢损返回后,昶没有回应。

而他的儿子继恭派遣其助手郑元弼随卢损到京师进贡方物,致书晋大臣,表达昶希望以敌国礼相往来的意愿。

高祖对他的不逊感到愤怒,下诏揭露他的罪行,退回他的贡物不予接纳。

兵部员外郎李知损上书请求没收他的物品并禁锢使者,于是将郑元弼下狱。

在狱中审讯时,郑元弼俯伏说:“昶是夷貊之君,不懂礼义,陛下正展示大信,以招徕远人,臣奉命无状,愿受斧钺之刑,以赎昶的罪。”

高祖于是赦免了郑元弼,遣送他回去。

昶也喜欢巫术,拜道士谭紫霄为正一先生,又拜陈守元为天师,而妖人林兴因巫术得宠,事无大小,林兴都以宝皇的名义下令后才执行。

陈守元教昶建造三清台三层,用数千斤黄金铸造宝皇及元始天尊、太上老君像,每天焚烧龙脑、薰陆等香料数斤,在台下奏乐,昼夜不停,说这样可以求得大还丹。

三年夏天,宫中出现了彩虹,林兴传达神言:“这是宗室将要作乱的征兆。”

于是命令林兴率领壮士杀死审知的儿子延武、延望及其五个儿子。

后来林兴事败,也被杀死。

而昶更加迷惑混乱,立父亲的婢女春燕为淑妃,后来立为皇后。

又派遣医人陈究以空名堂牒卖官。

昶的弟弟继严掌管六军诸卫事务,昶怀疑他而罢免了他,改由季弟继镛代替,并招募勇士组成宸卫都以自卫,赏赐特别丰厚。

控鹤都将连重遇、拱宸都将硃文进,都因此激怒他们的军队。

这一年夏天,术士说昶的宫中会有灾祸,昶迁到南宫避灾,宫中起火,昶怀疑是连重遇的军士纵火。

内学士陈郯一向以谄媚为昶所亲信,昶将火灾的事告诉他,陈郯反而告诉了连重遇。

连重遇害怕,夜里率领卫士纵火焚烧南宫,昶带着爱姬、子弟、黄门卫士突围而出,宿在野外。

连重遇迎接延义立他为王。

延义命令他的儿子继业率兵袭击昶,追上后射杀数人,昶知道无法逃脱,扔下弓,继业抓住他并杀死他,他的妻子、儿子都无一幸免。

延义继位,谥昶为康宗。

延义,是审知的小儿子。

继位后,改名为曦,派遣使者朝贡于晋,改年号为永隆。

铸造大铁钱,以一当十。

曦在昶的时代就倔强难制,昶的宰相王倓经常压制他,曦也害怕王倓,不敢有所行动。

新罗派遣使者赠送宝剑给闽,昶举剑问王倓:“这剑用来做什么?”

王倓回答:“用来斩杀不忠不孝的人。”

曦在旁边脸色大变。

曦继位后,新罗再次献剑,曦想起王倓的话,而王倓已经去世,命令挖开坟墓戮尸,王倓的面容如生,血流满身。

泉州刺史余廷英曾假借曦的命令掠夺良家子女,曦愤怒,召他下御史台审讯。

余廷英进献买宴钱千万,曦问:“皇后的土贡在哪里?”

余廷英又献上皇后钱千万,才得以免于被弹劾。

曦曾嫁女,朝中有不祝贺的人被鞭打。

御史中丞刘赞因不纠举而被鞭打,谏议大夫郑元弼极力劝谏,曦对郑元弼说:“你像魏郑公一样,竟敢强谏!”

郑元弼回答:“陛下像唐太宗,臣做魏郑公也可以。”

曦高兴,于是释放刘赞不鞭打。

曦的弟弟延政为建州节度使,封为富沙王,自曦继位后,关系不和,多次举兵相攻,曦因此厌恶宗室,多以事诛杀他们。

谏议大夫黄峻抬着棺材到朝堂极力劝谏,曦愤怒,贬黄峻为漳州司户参军。

校书郎陈光逸上书列举曦的过恶五十余事,曦命令卫士鞭打他一百下而不死,用绳子系住他的脖子,挂在木头上,很久才断气。

国计使陈匡范增加商税的方法献给曦,曦说:“陈匡范是人中宝。”

后来岁入不足,向百姓借贷以补足,陈匡范因忧虑而死。

后来知道他向百姓借贷,剖开棺材断尸,扔入水中。

曦性格淫虐,而妻子李氏凶悍且酗酒,贤妃尚氏美貌得宠。

李仁遇,是曦的外甥,因美貌得宠。

他,被任命为宰相。曦经常豪饮,群臣陪酒,醉得无法承受,有投诉或私下倒酒的人就会被杀。诸子继柔倒酒,连带着杀了他的一个赞者。

连重遇杀了昶,害怕被国人讨伐,与硃文进联姻以自保。曦心中怀疑他们,常用言语讥讽重遇等人,重遇等人流泪自辩。

李氏石尚妃得宠,想要除掉曦而立她的儿子亚澄,于是派人告诉重遇等人说:“皇上对你们两位不满,怎么办?”重遇等人害怕。

六年三月,曦出游,醉归,重遇等人派壮士在马上将他拉下并杀死,谥号为景宗。

延政,是审知的儿子。曦即位后,淫虐无道,延政多次写信劝谏。曦发怒,派杜建崇监军,延政驱逐了他,曦于是举兵攻打延政,被延政打败。

延政于是在建州建国,国号殷,改元天德。

第二年,连重遇已经杀了曦,召集闽国群臣说:“昔日太祖武皇帝亲自冒着箭石,开创了闽国,到了他的子孙,淫虐无道。如今上天厌弃王氏,百姓有能力,应当寻求有德之人,以安定这片土地。”

群臣都不敢议论,于是扶持硃文进登上殿,率领百官北面称臣。

文进任命重遇为六军诸卫事,王氏子弟在福州的无论老少都被杀。

任命黄绍颇守泉州,程赟守漳州,许文缜守汀州,称晋年号,当时是开运元年。

泉州军将留从效欺骗州人说:“富沙王的军队已经收复福州了,我们世代是王氏的臣子,怎么能束手侍奉贼人呢?”

州人一起杀了绍颇,迎接王继勋为刺史,漳州听说后,也杀了赟,迎接王继成为刺史,都是王氏的诸子。

文缜害怕,以汀州投降延政。

延政已经得到三州,重遇也杀了文进,将首级传到建州以示归顺。

福州副将林仁翰又杀了重遇,计划迎接延政到福州为都。

这时,南唐李景听说闽国混乱,发兵攻打,延政派他的侄子继昌守福州,而南唐兵正急攻延政,福州将李仁达对他的部下说:“唐兵攻打建州,富沙王不能自保,他还能拥有这片土地吗?”

于是擒获继昌并杀了他。想要自立,害怕众人不依附,以雪峰寺僧卓俨明示众说:“这不是普通人。”

给他穿上衮冕,率领诸将吏北面称臣。不久又杀了俨明,于是自立,向李景投降,景任命仁达为威武军节度使,改名为弘义。

而景的军队攻破建州,将延政的家族迁到金陵,封为鄱阳王。这一年,是景保大四年。

留从效听说延政投降南唐,抓住王继勋送到金陵,李景任命泉州为清源军,任命从效为节度使。

景已经打败延政,派人召李仁达入朝,仁达不从,于是投降吴越。

而留从效也驱逐了景的守兵,占据泉、漳二州,景仍封从效为晋江王。

周世宗时,从效派牙将蔡仲兴假扮商人,从小路到京师,请求设置邸内属。

当时,世宗与李景以江为界,于是不接受,从效仍然臣服于南唐。后来的事情记载在国史中。

晋开运三年丙午,是南唐保大四年。这一年,李景的军队攻破建州,王氏灭亡。

《江南录》说:“保大三年,俘虏王氏的家族,迁到金陵。”这是错误的。

据王潮实际在唐景福元年进入福州,拜为观察使,而后人记录时,却用“骑马来、骑马去”的谶语为依据,于是以王潮光启二年岁在丙午拜泉州刺史为始年,到保大四年,岁又在丙午而灭亡,所以是六十一年。

然而他拥有闽国,应当从景福元年开始,实际是五十五年。

现在各家记载其国灭于丙午是正确的。其始年则被谶书牵强附会,是错误的。只有《江南录》又弄错了末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世家-闽世家第八-注解

王审知:五代时期闽国的建立者,字信通,光州固始人。唐末群盗起,他与兄王潮一同起兵,后成为闽国的开国君主。

王潮:闽国的开国君主,唐末入福州,建立闽国。

蔡州秦宗权:唐末军阀,曾招募士兵以增强兵力,后与王绪发生冲突。

黄巢:唐末农民起义领袖,曾攻陷长安,建立大齐政权。

廖彦若:泉州刺史,因贪暴而被泉人苦之,后被王潮攻破。

陈岩:福建观察使,曾表王潮为泉州刺史。

范晖:陈岩的女婿,自称留后,后被王审知攻破。

杨行密:五代时期吴国的建立者,据有江淮地区。

甘棠港:因王审知的德政而自然形成的港口,闽人认为是其德政所致。

延翰:王审知的长子,继位后称王,后被其弟延禀和延钧所杀。

延禀:王审知的养子,与延翰不和,后与延钧一同谋反,杀延翰。

延钧:王审知的次子,后改名鏻,继位为闽王。

陈守元:道士,以左道见信于鏻,建宝皇宫以居之。

薛文杰:闽国的国计使,因察民间阴事而致富,后被军士所杀。

吴英:闽国的内枢密使,因与薛文杰有隙而被陷害致死。

磔:古代一种酷刑,即分尸。

脔食:将肉切成小块食用,这里指众人争相割食文杰的尸体。

槛车:古代囚车,用于押送犯人。

铁芒:铁刺,用于增加囚车的痛苦。

龙启三年:闽国年号,指公元933年。

永和:闽国年号,指公元935年。

赵高指鹿为马:秦朝赵高为了测试秦二世的权威,故意指鹿为马,比喻颠倒黑白。

九龙帐:装饰有九条龙的帐幕,象征皇权。

通文:闽国年号,指公元936年。

天福二年:后晋年号,指公元937年。

正一先生:道教中的高级称号,授予有德行的道士。

三清台:道教中供奉三清(元始天尊、太上老君、灵宝天尊)的祭坛。

大还丹:道教中的一种丹药,传说可以使人长生不老。

永隆:闽国年号,指公元939年。

大铁钱:闽国铸造的一种大面值货币。

宸卫都:闽国的皇家卫队。

康宗:闽国皇帝王昶的谥号。

富沙王:闽国封号,指王延政。

漳州司户参军:古代官职,负责地方户籍和财政事务。

国计使:古代官职,负责国家财政。

曦:指王曦,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君主,以其荒淫无道和残暴统治著称。

连重遇:闽国将领,曾参与杀害王曦,后自立为帝,但最终被杀。

硃文进:闽国大臣,与连重遇合谋杀害王曦,后自立为帝,但最终被杀。

延政:王审知之子,王曦的弟弟,曾建立殷国,后投降南唐。

李景:南唐的君主,曾出兵攻打闽国,最终灭掉闽国。

留从效:泉州军将,曾支持王氏,后投降南唐。

李仁达:福州将领,曾自立为帝,后投降吴越。

卓俨明:雪峰寺僧人,被李仁达利用来稳定局势,后被杀。

周世宗:后周的君主,曾与南唐划江为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世家-闽世家第八-评注

这段文字记载了五代时期闽国的建立者王审知及其家族的兴衰史。王审知与其兄王潮在唐末群盗起时一同起兵,逐渐在福建地区建立了自己的势力。王审知虽然出身盗贼,但他为人俭约,好礼下士,重视文化教育,建立了四门学以教育闽地的士人。他还招揽了海外的商贾,促进了福建地区的经济发展。

王审知的德政在民间广为流传,甚至被认为能够感召自然,形成甘棠港。这一传说反映了当时民众对王审知的敬仰和对其德政的认可。然而,王审知的后代却未能继承其德政,尤其是其长子延翰,虽然继位为王,但其行为荒淫无度,最终被其弟延禀和延钧所杀。

延钧继位后,虽然一度表现出对王审知遗志的继承,但其后期却沉迷于鬼神之说,任用道士陈守元,甚至逊位以避位,最终导致国政混乱。薛文杰的贪暴和吴英的冤死更是加剧了闽国内部的矛盾,最终导致军士的不满和反抗。

这段历史不仅反映了五代时期闽国的兴衰,也揭示了政权更迭中的权力斗争和人性弱点。王审知的德政与其后代的荒淫形成了鲜明对比,展现了历史人物在权力面前的复杂面貌。同时,这段历史也为我们提供了研究五代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这段文字记载了闽国(五代十国时期的一个割据政权)内部的政治斗争和宫廷阴谋,展现了当时政权的动荡和统治者的残暴。文中通过多个事件,揭示了闽国统治者王鏻、王昶等人的性格特点和统治手段。

首先,文杰被磔于市,闽人争相割食其肉,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残酷和民众对统治者的不满。文杰曾为王鏻设计了一种极其残酷的囚车,最终自己却成为这种酷刑的受害者,体现了因果报应的主题。

其次,王仁达因功高震主而被王鏻猜忌,最终被诬陷杀害。这一事件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君臣关系的脆弱性,以及统治者对权力的极度敏感。王鏻对王仁达的猜忌和杀害,反映了封建统治者对潜在威胁的恐惧和无情。

再次,王鏻的继室金氏贤而不见答,而他却宠爱婢女金凤,甚至立她为后。这一情节揭示了封建社会中女性地位的低下,以及统治者对个人情感的放纵。金凤与归郎、李可殷的奸情,进一步暴露了宫廷内部的腐败和道德沦丧。

最后,王昶继位后,继续了其父的残暴统治,甚至更加迷信和荒淫。他宠信道士和巫者,大兴土木,铸造神像,追求长生不老。这些行为不仅耗费了大量国力,也加剧了社会的动荡和民众的不满。王昶的统治最终导致了闽国的灭亡,其本人也被杀,谥号为康宗,象征其统治的失败。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多个事件,生动地描绘了闽国统治者的残暴、荒淫和迷信,揭示了封建社会中权力斗争的残酷和统治者的道德沦丧。这些事件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后人提供了深刻的教训。

这段文字记载了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兴衰史,特别是王曦、连重遇、硃文进等人的权力斗争和闽国最终的灭亡。文本通过详细描述王曦的荒淫无道、连重遇和硃文进的阴谋篡位、延政的抵抗与投降,以及南唐李景的军事行动,展现了这一时期闽国内部的混乱和外部的压力。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反映了五代十国时期地方割据、政权更迭频繁的历史特点。王曦的残暴统治和连重遇、硃文进的篡位行为,揭示了当时政权合法性的脆弱和权力斗争的残酷。延政的抵抗与投降,则体现了地方势力在面对强大外部压力时的无奈选择。

艺术特色方面,文本通过生动的叙事和细节描写,如王曦的“牛饮”和“醉归”、连重遇等人的“流涕自辨”、李仁达利用僧人卓俨明来稳定局势等,增强了故事的可读性和戏剧性。同时,文本还通过对比手法,如王曦的荒淫与延政的抵抗、连重遇的篡位与李仁达的自立,突出了人物性格和命运的差异。

历史价值方面,这段文字为研究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历史提供了重要资料。它不仅记录了闽国的兴衰过程,还反映了当时政治、军事、社会等方面的复杂情况。特别是对王曦、连重遇、硃文进等人物的描写,为后人了解这一时期的历史人物和事件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通过生动的叙事和详细的描写,展现了五代十国时期闽国的兴衰史,具有重要的文化内涵、艺术特色和历史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新五代史-世家-闽世家第八》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907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