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

作者: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出身于江苏江阴的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尤好地理。成年后放弃科举,专注于游历考察,足迹遍及中国16个省区。

年代: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全书共60余万字,记录了徐霞客30余年的旅行见闻,内容涵盖地理、地貌、水文、风俗等。他以科学的态度考察山川河流,尤其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该书不仅是地理学经典,也是文学佳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原文

龙宫,规制与紫霄南岩相伯仲。

殿后登山里许,转入坞中,得自然庵。

已还至殿右,折下坞中,二里,得凌虚岩。

岩倚重峦,临绝壑,面对桃源洞诸山,嘉木尤深密,紫翠之色互映如图画,为希夷即唐末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习静处。

前有传经台,孤瞰壑中,可与飞蒨作匹。

还过殿左,登榔梅台,即下山至草店。

华山四面皆石壁,故峰麓无乔枝异干;直至峰顶,则松柏多合三人围者;松悉五鬣,实大如莲,间有未堕者,采食之,鲜香殊绝。

太和则四山环抱,百里内密树森罗,蔽日参天;至近山数十里内,则异杉老柏合三人抱者,连络山坞,盖国禁也。

嵩、少之间,平麓上至绝顶,樵伐无遗,独三将军树巍然杰出耳。

山谷川原,候同气异。

余出嵩、少,始见麦畦青;至陕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关,则驿路既平,垂杨夹道,梨李参差矣;及转入泓峪,而层冰积雪,犹满涧谷,真春风所不度也。

过坞底岔,复见杏花;出龙驹寨,桃雨柳烟,所在都有。

忽忆日已清明,不胜景物悴忧伤情。

遂自草店,越二十四日,浴佛后一日抵家。

以太和榔梅为老母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译文

龙宫的规模与紫霄南岩相当。

从殿后登山大约一里,转入山谷中,找到了自然庵。

然后回到殿的右侧,转向山谷中,走了两里,到达凌虚岩。

凌虚岩依傍着重重山峦,面临深谷,对面是桃源洞等山,树木特别茂密,紫色和翠绿色交织如同图画,这里是唐末隐士陈抟,号希夷先生的静修之地。

前面有传经台,独自俯瞰深谷,可以与飞蒨相媲美。

回到殿的左侧,登上榔梅台,然后下山到草店。

华山四面都是石壁,所以山脚下没有高大的树木;直到山顶,松柏大多需要三人合围;松树都有五片叶子,果实大如莲花,偶尔有未落下的,采摘食用,味道鲜美无比。

太和山四周环抱,百里内树木茂密,遮天蔽日;靠近山的几十里内,有需要三人合抱的异杉和老柏,连绵不断,这是国家的禁令。

在嵩山和少室山之间,从山脚到山顶,砍伐殆尽,只有三将军树依然巍然挺立。

山谷和平原,气候相同但气息不同。

我离开嵩山和少室山,开始看到麦田青青;到了陕州,杏花刚刚开放,柳树依依向人;进入潼关,驿路平坦,垂柳夹道,梨树和李树错落有致;转入泓峪,却见层层冰雪,仍然充满山谷,真是春风无法到达的地方。

经过坞底岔,又看到杏花;出了龙驹寨,桃花如雨,柳树如烟,到处都是。

忽然想起已经是清明时节,不禁为景物的凋零感到忧伤。

于是从草店出发,经过二十四天,浴佛节后的第二天回到家。

用太和山的榔梅为老母亲祝寿。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注解

郧县: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历史上是重要的交通要道和军事重镇。

淅川:古代地名,位于今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地处豫鄂陕三省交界处,历史悠久。

均州:古代地名,位于今湖北省丹江口市,历史上是道教圣地武当山的所在地。

静乐宫:位于均州城内,是武当山道教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规模宏大,建筑风格独特。

米襄阳:即宋代著名书画家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以其独特的书法和绘画风格闻名于世。

紫霄宫:武当山的主要宫观之一,位于展旗峰下,建筑宏伟,是道教活动的重要场所。

玄帝:即真武大帝,道教中的重要神祇,武当山的主神,传说中为北方玄武神的化身。

榔梅:武当山特有的植物,传说为玄帝所植,具有特殊的宗教意义。

金顶:武当山的最高峰天柱峰的别称,因其上有金殿而得名,是武当山的象征。

南岩:南岩宫,武当山的重要宫殿之一,以其险峻的地理位置和精美的建筑艺术闻名。

龙宫:道教建筑,位于武当山,与紫霄宫、南岩宫并列为武当山三大宫殿,规制宏伟,象征道教的神圣与威严。

紫霄:紫霄宫,武当山的主要宫殿之一,道教圣地,以其宏伟的建筑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著称。

自然庵:位于武当山的一处隐士修行之地,环境幽静,适合修道者静修。

凌虚岩:武当山的一处岩石景观,依山傍水,景色秀丽,是道教隐士陈抟的修行之地。

希夷:即陈抟,唐末著名隐士,号希夷先生,道教重要人物,以静修和养生著称。

传经台:道教传经讲道的地方,通常位于高处,象征道教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榔梅台:武当山的一处景点,以其独特的自然景观和道教文化背景吸引游客。

华山:中国五岳之一,以险峻著称,道教和佛教的重要圣地,文化底蕴深厚。

太和:指武当山,道教名山,以其和谐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

嵩、少:指嵩山和少室山,位于河南省,道教和佛教的重要圣地,文化历史悠久。

三将军树:嵩山上的三棵古树,象征坚韧和不屈,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浴佛:佛教节日,纪念佛陀诞辰,信徒通过浴佛仪式表达对佛陀的敬仰和祈福。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评注

这段古文出自明代旅行家徐霞客的《徐霞客游记》,详细记录了他在武当山的游历过程。武当山作为中国道教圣地,自古以来便是文人墨客、道士隐士的朝圣之地。徐霞客的游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道教文化、历史遗迹的深入考察。

文中提到的地名如郧县、淅川、均州等,反映了明代中国的地理分布和行政区划。这些地方不仅是交通要道,也是文化交汇之处。徐霞客的行程从郧县出发,经过淅川,最终抵达均州,这一路线展示了当时的地理环境和交通状况。

武当山的道教文化在文中得到了充分体现。静乐宫、紫霄宫、金顶等建筑不仅是道教活动的场所,也是道教建筑艺术的代表。徐霞客对这些建筑的描述,不仅展现了其宏伟壮丽的外观,还揭示了其背后的宗教意义和历史价值。

文中提到的榔梅树,是武当山特有的植物,具有浓厚的宗教色彩。传说中,榔梅树是由玄帝所植,象征着道教的神圣和神秘。徐霞客对榔梅的描写,不仅展示了其独特的形态和美丽的花朵,还反映了道教文化对自然界的崇拜和敬畏。

徐霞客的游记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历史文化的记录。他通过对武当山的详细考察,揭示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历史渊源。文中提到的米襄阳的书法、玄帝的传说、榔梅的神话等,都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徐霞客的游记还展示了明代中国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生活。文中提到的曹家店、红粉渡等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交通状况。徐霞客对这些地方的描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记录,更是对当时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对武当山自然景观的描绘,更是对道教文化、历史遗迹的深入考察。徐霞客的游记以其详实的记录和生动的描写,为我们了解明代中国的自然景观、历史文化和社会生活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这段古文描绘了作者在武当山和华山等地的游历经历,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自然景观的壮丽。

首先,作者通过对龙宫、紫霄、南岩等道教建筑的描述,展现了武当山作为道教圣地的神圣与庄严。这些建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与自然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道教天人合一的思想。

其次,作者通过对自然庵、凌虚岩等隐士修行之地的描写,展现了道教隐士文化的独特魅力。这些地方环境幽静,适合修道者静修,反映了道教追求内心宁静和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

再次,作者通过对华山和太和山的自然景观的描绘,展现了这些地方的独特魅力。华山的险峻和太和山的和谐,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也让人感受到自然的力量和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

最后,作者通过对嵩山和少室山的描写,展现了这些地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三将军树的巍然杰出,象征着坚韧和不屈,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的细腻描写,展现了道教文化的深厚底蕴和自然景观的壮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游太和山日记》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894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