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徐霞客(1587年—1641年),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他出身于江苏江阴的书香门第,自幼博览群书,尤好地理。成年后放弃科举,专注于游历考察,足迹遍及中国16个省区。
年代:明代(17世纪)。
内容简要:全书共60余万字,记录了徐霞客30余年的旅行见闻,内容涵盖地理、地貌、水文、风俗等。他以科学的态度考察山川河流,尤其对喀斯特地貌的研究具有开创性意义。该书不仅是地理学经典,也是文学佳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法王缘起-原文
吐蕃国有法王、人王。
人王即领主主兵革,初有四,今并一。
法王喇嘛教首领主佛教,亦有二。
人王以土地养法王,而不知有中国;法王代人王化人民,而遵奉朝廷。
其教,王与二法王更相为师弟。
大法王将没通“殁”,死亡,即先语二法王以托生之地。
二法王如其言往求之,必得所生,即抱奉归养为王,而传之道。
其抱归时,虽年甚幼,而前生所遗事,如探环穴中,历历不爽。
二法王没,亦先语于王,而往觅与抱归传教,亦如之。
其托生之家,各不甚遥绝,若只借为萌芽,而果则不易也。
大与二,亦只互为渊源,而位则不更也此即所谓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
庚戌年公元1610年,二法王曾至丽江,遂至鸡足。
大宝法王于嘉靖间朝京师,参五台。
丽江北至必烈界,几两月程。
又两月,西北至大宝法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法王缘起-译文
吐蕃国有法王和人王两种统治者。
人王是领主的首领,负责军事,最初有四位,现在合并为一位。
法王是喇嘛教的首领,负责佛教事务,也有两位。
人王用土地供养法王,但不知道有中国;法王代替人王教化人民,同时遵守朝廷的命令。
在他们的宗教中,王和两位法王互相作为师徒。
当大法王即将去世时,会先告诉两位法王他转世的地点。
两位法王按照他的话去寻找,一定能找到转世的地方,然后抱回并抚养为新王,并传授教义。
当他们抱回新王时,虽然年纪很小,但前世的记忆就像探索环穴一样,清晰无误。
两位法王去世时,也会先告诉王,然后去寻找并抱回新法王来传承教义,过程相同。
他们转世的家庭都不太遥远,就像只是借用为萌芽,但结果却不容易改变。
大法王和两位法王只是互为源头,但地位不会改变,这就是喇嘛教的“灵童”转世制度。
在庚戌年(公元1610年),两位法王曾到过丽江,然后去了鸡足山。
大宝法王在嘉靖年间曾到京师朝见,并参拜五台山。
从丽江向北到必烈界,大约需要两个月的路程。
再经过两个月,向西北方向可以到达大宝法王的所在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法王缘起-注解
吐蕃国:古代位于青藏高原的政权,以藏族人为主,历史上曾与唐朝有过多次战争与和平交往。
法王:在喇嘛教中指宗教领袖,通常被认为是佛教的化身或转世,具有极高的宗教权威。
人王:指世俗的君主或领主,负责国家的军事和政治事务。
喇嘛教:即藏传佛教,是佛教在西藏地区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具有独特的宗教仪式和教义。
灵童转世制度:喇嘛教中的一种宗教制度,认为宗教领袖(如法王)在去世后会转世为新的灵童,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寻找过程确认其身份。
庚戌年:中国传统纪年法中的一个年份,对应于公元1610年。
丽江:位于中国云南省的一个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是茶马古道的重要节点。
鸡足:指鸡足山,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是佛教圣地之一。
大宝法王:喇嘛教中的一个重要法王称号,历史上有多位法王拥有此称号。
嘉靖:明朝皇帝朱厚熜的年号,时间为1522年至1566年。
五台:指五台山,位于山西省,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必烈界:指元朝时期的边界,元朝由忽必烈建立,故称必烈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徐霞客游记-法王缘起-评注
这段文字详细描述了吐蕃国的政治与宗教结构,特别是喇嘛教中的法王与人王的关系。法王作为宗教领袖,不仅在精神上指导人民,还在政治上与人王相互依存。人王通过土地供养法王,而法王则通过宗教教化人民,同时遵奉朝廷,体现了政教合一的特点。
文中提到的灵童转世制度是喇嘛教的核心教义之一,认为法王在去世后会转世为新的灵童,通过特定的仪式和寻找过程确认其身份。这一制度不仅保证了宗教领袖的连续性,也增强了信徒对宗教的信仰和依赖。
文中还提到法王与人王之间的师弟关系,以及法王在去世前会告知其他法王自己的转世之地,这一细节展示了喇嘛教内部的紧密联系和传承机制。这种传承方式不仅确保了宗教教义的纯正性,也加强了宗教领袖之间的团结与合作。
此外,文中提到的庚戌年(1610年)二法王至丽江和鸡足,以及大宝法王在嘉靖年间朝京师、参五台等历史事件,反映了喇嘛教与中原王朝之间的交流与互动。这些事件不仅展示了喇嘛教在西藏以外地区的影响力,也体现了中原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宗教和政治控制。
总的来说,这段文字不仅提供了关于吐蕃国政治与宗教结构的详细信息,还展示了喇嘛教的核心教义和历史事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通过对这些内容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西藏地区的政治、宗教和社会结构,以及其与中原王朝的复杂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