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颜之推(531年—约591年),北齐至隋朝文学家、教育家,历经南北朝动荡,晚年撰写《颜氏家训》以教育子孙。
年代:成书于隋朝初年(6世纪末)。
内容简要:《颜氏家训》共20篇,内容涵盖家庭教育、修身养性、处世之道等方面。颜之推结合自身经历,强调读书明理、勤俭持家、注重礼仪,并批判当时社会的奢靡风气。它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化的代表作,对后世家庭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颜氏家训-序致篇-原文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亦已备矣。
魏、晋已来,所著诸子,理重事复,递相模效,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业以整齐门内,提撕子孙。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
禁童子之暴谑,则师友之诫不如傅婢之指挥;止凡人之斗阋,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吾家风教,素为整密。
昔在龆龀,便蒙诱诲;每从两兄,晓夕温凊,规行矩步,安辞定色,锵锵翼翼,若朝严君焉。
赐以优言,问所好尚,励短引长,莫不恳笃。
年始九岁,便丁荼蓼,家涂离散,百口索然。
慈兄鞠养,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
虽读《礼》、《传》,微爱属文,颇为凡人之所陶染,肆欲轻言,不修边幅。
年十八九,少知砥砺,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性与情竞,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
追思平昔之指,铭肌镂骨,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
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颜氏家训-序致篇-译文
圣贤的书籍,教导人们要诚实孝顺,谨慎言行,检点行为,树立名声,这些都已经很完备了。
自魏、晋以来,所著的诸子百家,道理重复,事情繁琐,互相模仿,就像在屋子下再建屋子,床上再放床一样。
我现在之所以再次写这些,并不是想要规范世界,而是为了整顿家庭内部,教育子孙后代。
同样的话,人们更愿意相信亲近的人说的;同样的命令,人们更愿意执行自己信服的人的命令。
要禁止孩子的顽皮嬉闹,师友的告诫不如保姆的指挥有效;要制止普通人的争斗,尧、舜的道理不如妻子的劝导有用。
我希望这本书能被你们所相信,比保姆和妻子的教导更有价值。
我们家的家风和教导,一向严谨周密。
小时候,我就受到诱导和教诲;每次跟随两位兄长,早晚温习,行为规矩,言辞安定,态度恭敬,就像面对严厉的君主一样。
他们用美好的言辞鼓励我,询问我的喜好,激励我改正短处,发扬长处,无不诚恳真挚。
九岁时,家庭遭遇变故,家人离散,生活困苦。
慈爱的兄长抚养我,辛苦备至;他们仁慈但没有威严,教导不够严厉。
虽然我读了《礼》、《传》,稍微喜欢写文章,但受到普通人的影响,放纵欲望,轻率发言,不修边幅。
十八九岁时,稍微懂得自我砥砺,习惯成自然,难以彻底改变。
二十岁以后,大的过错少了;常常内心与口舌相争,本性与情感相竞,晚上觉得早上错了,今天后悔昨天的过失,自怜没有受到好的教育,以至于此。
回想过去的教导,铭记在心,不仅仅是古书的告诫,而是亲身经历过的。
所以留下这二十篇,作为你们后代的借鉴。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颜氏家训-序致篇-注解
诚孝:真诚孝顺,指对父母的真诚孝顺和尊敬。
慎言检迹:谨慎言行,检点行为,指言行要谨慎,行为要检点。
立身扬名:建立自己的地位和名声,指通过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建立地位和名声。
魏、晋已来:指从魏朝和晋朝以来,即三国时期和晋朝以后。
诸子:指各种学派的思想家和他们的著作。
理重事复:理论重复,事情重复,指理论和事情重复,没有新意。
递相模效:互相模仿,指互相模仿,没有创新。
屋下架屋,床上施床:比喻重复建设,没有新意。
整齐门内:整顿家庭内部,指整顿家庭内部的事务。
提撕子孙:教导子孙,指教导子孙后代。
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样的话,相信亲近的人,指同样的话,人们更相信亲近的人。
同命而行,行其所服:同样的命令,执行所服从的人,指同样的命令,人们更愿意执行所服从的人。
禁童子之暴谑:禁止儿童的粗暴玩笑,指禁止儿童的粗暴玩笑。
师友之诫:老师和朋友的告诫,指老师和朋友的告诫。
傅婢之指挥:保姆的指挥,指保姆的指挥。
止凡人之斗阋:制止普通人的争斗,指制止普通人的争斗。
尧、舜之道:尧和舜的治国之道,指尧和舜的治国之道。
寡妻之诲谕:寡妇的教诲,指寡妇的教诲。
龆龀:儿童换牙的年龄,指儿童换牙的年龄。
晓夕温凊:早晚温习,指早晚温习。
规行矩步:按照规矩行事,指按照规矩行事。
安辞定色:言辞安定,神色安定,指言辞和神色都安定。
锵锵翼翼:形容步伐整齐,指步伐整齐。
朝严君:朝见严厉的君主,指朝见严厉的君主。
优言:美好的言辞,指美好的言辞。
励短引长:鼓励短处,引导长处,指鼓励短处,引导长处。
恳笃:诚恳笃实,指诚恳笃实。
丁荼蓼:遭遇艰难困苦,指遭遇艰难困苦。
家涂离散:家庭离散,指家庭离散。
百口索然:家庭人口稀少,指家庭人口稀少。
慈兄鞠养:慈爱的兄长抚养,指慈爱的兄长抚养。
苦辛备至:辛苦备至,指辛苦备至。
有仁无威:有仁爱没有威严,指有仁爱没有威严。
导示不切:引导不切实际,指引导不切实际。
《礼》、《传》:《礼记》和《左传》,指《礼记》和《左传》。
属文:写文章,指写文章。
陶染:熏陶感染,指熏陶感染。
肆欲轻言:放纵欲望,轻率言辞,指放纵欲望,轻率言辞。
不修边幅:不修边幅,指不修边幅。
砥砺:磨练,指磨练。
习若自然:习惯成自然,指习惯成自然。
卒难洗荡:最终难以洗刷,指最终难以洗刷。
大过稀焉:大的过错很少,指大的过错很少。
心共口敌:心和口对立,指心和口对立。
性与情竞:本性和情感竞争,指本性和情感竞争。
夜觉晓非:晚上觉得早上不对,指晚上觉得早上不对。
今悔昨失:今天后悔昨天的过失,指今天后悔昨天的过失。
自怜无教:自怜没有教育,指自怜没有教育。
追思平昔之指:追思过去的指示,指追思过去的指示。
铭肌镂骨:铭刻在肌肉和骨头上,指铭刻在肌肉和骨头上。
经目过耳:经过眼睛和耳朵,指经过眼睛和耳朵。
汝曹:你们,指你们。
后车:后来的教训,指后来的教训。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颜氏家训-序致篇-评注
这段文字出自《颜氏家训》,是颜之推对其子孙的教诲。颜之推是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教育家,他的《颜氏家训》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学的代表作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
文章开篇即指出圣贤之书已经完备地教导了人们如何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但自魏晋以来,诸子著作却重复模仿,缺乏新意。颜之推强调自己写此书的目的并非为了规范世人,而是为了整顿家庭内部,教导子孙。
颜之推通过对比师友之诫与傅婢之指挥、尧舜之道与寡妻之诲谕,强调了家庭内部教育的重要性。他认为,家庭内部的教诲往往比外部的教导更为有效,因为人们更愿意相信和执行亲近之人的话。
接下来,颜之推回顾了自己的成长经历,从童年时期的严格教育到成年后的自我反省,表达了对家庭教育的深刻认识。他提到自己在九岁时遭遇家庭变故,由慈兄抚养,虽然兄长仁爱但缺乏威严,导致自己在成长过程中受到世俗的影响,言行轻率,不修边幅。直到十八九岁才开始自我磨练,但习惯已成自然,难以彻底改变。
颜之推的自我反省不仅是对自己成长经历的总结,也是对家庭教育的深刻反思。他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尤其是父母和兄长的言传身教对子女的影响。他希望通过自己的教训,能够为子孙后代提供借鉴,避免重蹈覆辙。
文章最后,颜之推强调了自己写此书的目的,即希望子孙能够从中吸取教训,避免犯错。他将自己的教诲比作“后车”,意为后来的教训,希望子孙能够以此为鉴,走好人生之路。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段文字体现了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即通过言传身教和严格的家规来培养子女的品德和行为。颜之推的教诲不仅是对子孙的期望,也是对整个社会的期望,希望通过家庭教育来培养出有德有才的人才。
从艺术特色来看,颜之推的文字简洁明了,逻辑清晰,通过对比和举例来增强说服力。他的自我反省部分尤为感人,展现了一个父亲对子女的深切关爱和期望。
从历史价值来看,《颜氏家训》不仅是中国古代家训文学的代表作,也是研究南北朝时期社会文化和家庭教育的重要资料。颜之推的教诲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