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谏官-原文
忠言逆耳
沛公见秦宫室之富,欲留居之。樊哙谏曰:“凡此奢丽之物,皆秦所以亡也,公何用焉?愿还灞上。”不听。张良曰:“忠言逆耳利于行。”乃还。
真谏议
萧钧为谏议大夫,永徽中,争盗库财死罪,曰:“囚罪当死,但恐天下谓陛下重货轻法,任喜怒杀人”。帝曰:“真谏议也。”
六科给事中,名始秦,汉置给事黄门,职始秦,置谏大夫,唐分为左右。
真谏官
唐李景伯为谏议。中宗侍宴,命诸臣为回波诗。众皆以谄言媚上。景伯独为箴规语以讽,帝不怿。中书令萧至忠曰:“景伯乐不忘规,真谏官也。”
碎首金阶
唐敬宗好游畋,刘栖楚为拾遗,出班苦谏,以额叩龙墀,血流被面。
铁补阙
唐干宁中杨贻德为谏议,正直敢言,不避权幸。人目为“铁补阙”。
殿上虎
宋刘安世正色立朝,面折廷诤。每犯雷霆之怒,则执简却立,俟天威少霁,复前极论,必得请乃已。人称之曰“殿上虎”。
戆章
宋任伯雨性刚鲠,持论劲直。为谏官仅半载,所上一百疏,皆系天下治体,号“赣章”。
鲁直
鲁宗道为右正言,风闻弹疏,真宗厌之,自讼罢去。他日上追念其言,御笔题曰“鲁直”。
朝阳鸣凤
唐高宗时,自韩瑗、褚遂良死,内外以言为讳。高宗造奉天宫,李善感始上书,极言之。时人谓之朝阳鸣凤。
立仗马
李林甫专权,恐谏官言事,谓之曰:“诸君见立仗马乎?终日无食三口料,及其一鸣辄斥,虽欲勿鸣,其可得乎?”
拾齿
宋张霭,太祖方弹雀后苑,霭亟请入奏事。及见所奏乃常事耳,上怒,霭曰:“窃谓急于弹雀。”上以斧柄撞其齿,齿堕,徐拾之。上曰:“欲讼朕耶?”霭曰:“臣何敢讼陛下?但有史官在耳。”
古忠臣
宋邹浩官右正言,极论章惇误国,未报而刘后立。复反,复廷诤,被窜。史谓之古忠臣。浩与阳翟、田画善,初,刘后立,谓人曰:“邹志完不言,可以绝交矣。”浩既得罪,画迎诸途,正色曰:“使志完隐默居京师,遇寒疾不汗,五日死矣,岂独岭海之外能死人哉?”
抵家复逮
杨爵言朝延政事有失人心,而致危乱者五,系狱数年始得释。会复有谏者,上曰:“吾固知释爵,妄言者立至矣!”复就逮。时爵抵家方一日,忽锦衣校至,校佯曰:“吾便道省公耳。”爵笑曰:“吾固知之。”与校同饭,饭已,曰:“行乎?”校曰:“盍一入为别?”爵立屏间曰:“朝廷有旨见逮,吾行矣。”再系狱,逾年乃出。
为朕家事受楚毒
章纶疏陈修德弭灾十四事。又请复汪后于中宫,以正壶仪;复沂王于东宫,以正国本。诏逮狱,廷杖不死。英宗复辟,叹曰:“纶好臣子,为朕家事受楚毒。”拜礼部侍郎。
碎朕衣矣
陈禾劾童贯弄权,反复不置,徽宗欲起,禾引帝衣,请毕其奏。衣裾落。帝曰:“正言碎朕衣矣!”禾曰:“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内侍请易衣,帝却之,曰:“留以旌直臣。”
惮黯威棱
武帝尝曰:“甚矣,黯之戆也!”“古有社稷臣,黯近之矣。”黯前奏事,帝不冠,不敢见。淮南王谋逆,惮黯威棱,遂寝。
贲育不能过
唐魏征,太宗朝谏议大夫,状貌不扬,有胆气,犯颜敢谏,虽上怒甚,而征神色自若,议者谓贲育不能过。
瓦为油衣
谷那律博洽群书,褚遂良称曰“九经库”。从太宗出猎,遇雨,因问:“油衣若何而不漏耶?”那律曰:“以瓦为之,当不漏。”上嘉其直。
谪死
陈刚中性慷慨,敢论事。故铨以劾桧贬。刚中启曰:“知无不言,愿借尚方之剑!不遇故去,卿乘下泽之车。”桧怒,遂与张九成同谪,客死,贫不能葬。士论惜之。
小官论大事
曹辅为秘书正字。徽宗多微行,辅上疏极谏。太宰余深曰:“辅小官,何敢言大事?”辅对以“大官不言,故小官言之。官有大小,爱君之心则一”。遂编管郴州。
忠良鲠直
陈谔负抗直声,举劾权贵无所避。上呼为“大声秀才”。尝忤旨,命坎瘗奉天门外,七日不死,赦还,搏击愈甚。历任中外,所至能其官,终为忌者致贬。上一日问“大声官儿”何在,直署辅导使人得闻过。乃召还,上书“忠良鲠直”四字赐之,示宠异焉。
直声震天下
海瑞为南平教谕,谒上官,止长揖,曰:“参师席,不可屈膝也。”主户部政,疏谏下狱,直声震天下。
劾严嵩得惨祸
沉旻疏劾严嵩父子为奸,窜名白莲教中,于边。杨继盛论嵩专权误国五奸十大罪,弃东市。
劾逆而受酷刑死者:万璟廷杖死;高攀龙投水死;杨琏、左光斗、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魏大中被逮,诏狱拷掠死;邹维连谪戍死,俱江浙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谏官-译文
忠言逆耳
沛公看到秦朝宫殿的富丽堂皇,想留下来居住。樊哙劝谏说:“这些奢华的物品,都是秦朝灭亡的原因,您为什么要用它们呢?希望您回到灞上。”沛公不听。张良说:“忠言虽然不顺耳,但对行动有利。”于是沛公回去了。
真谏议
萧钧担任谏议大夫,永徽年间,他争辩盗取国库财物的死罪,说:“囚犯的罪行应当处死,但恐怕天下人会认为陛下重视财物而轻视法律,凭个人喜怒杀人。”皇帝说:“这是真正的谏议。”
六科给事中,名称始于秦朝,汉朝设置给事黄门,职位始于秦朝,设置谏大夫,唐朝分为左右。
真谏官
唐朝李景伯担任谏议。中宗设宴,命令大臣们作回波诗。大家都用谄媚的话讨好皇帝。只有李景伯用规劝的话来讽刺,皇帝不高兴。中书令萧至忠说:“景伯在快乐时不忘规劝,是真正的谏官。”
碎首金阶
唐敬宗喜欢打猎,刘栖楚担任拾遗,出班苦苦劝谏,用额头撞击龙墀,血流满面。
铁补阙
唐朝干宁年间,杨贻德担任谏议,正直敢言,不避权贵。人们称他为“铁补阙”。
殿上虎
宋朝刘安世在朝廷上严肃正直,当面反驳朝廷的争论。每次触犯皇帝的雷霆之怒,就拿着简册退后站立,等到皇帝的怒气稍减,再上前极力辩论,一定要得到允许才罢休。人们称他为“殿上虎”。
戆章
宋朝任伯雨性格刚直,持论有力。担任谏官仅半年,上奏了一百多份奏疏,都关系到国家的治理,被称为“赣章”。
鲁直
鲁宗道担任右正言,听到风声就弹劾,真宗讨厌他,自己请求罢免。后来皇帝想起他的话,御笔题字“鲁直”。
朝阳鸣凤
唐高宗时,自从韩瑗、褚遂良死后,朝廷内外都不敢说话。高宗建造奉天宫,李善感才上书,极力进言。当时人称他为“朝阳鸣凤”。
立仗马
李林甫专权,害怕谏官进言,对他们说:“你们见过立仗马吗?整天不吃三口料,一旦鸣叫就被斥退,即使不想鸣叫,可能吗?”
拾齿
宋朝张霭,太祖正在后苑弹雀,张霭急忙请求入内奏事。等到见了面,所奏的却是平常事,皇帝发怒,张霭说:“我认为比弹雀更紧急。”皇帝用斧柄撞掉他的牙齿,牙齿掉了,他慢慢捡起来。皇帝说:“你想告我吗?”张霭说:“臣怎么敢告陛下?但有史官在记录。”
古忠臣
宋朝邹浩担任右正言,极力批评章惇误国,未得到答复而刘后立。再次反对,再次在朝廷上争论,被流放。史书称他为古忠臣。邹浩与阳翟、田画关系好,当初刘后立,对人说:“邹志完不说话,可以绝交了。”邹浩得罪后,田画在路上迎接他,严肃地说:“如果邹志完默默住在京城,遇到寒病不出汗,五天就死了,难道只有岭海之外能死人吗?”
抵家复逮
杨爵说朝廷政事有失人心,导致危乱的有五件事,被关押几年才得释放。正好又有进谏的人,皇帝说:“我就知道释放杨爵,胡说的人马上就会来!”再次被捕。当时杨爵刚到家一天,忽然锦衣校尉到来,校尉假装说:“我顺便来看看您。”杨爵笑着说:“我就知道。”与校尉一起吃饭,吃完饭,说:“走吧?”校尉说:“何不进去告别?”杨爵站在屏风间说:“朝廷有旨逮捕我,我走了。”再次被关押,一年多才出来。
为朕家事受楚毒
章纶上疏陈述修德消灾的十四件事。又请求恢复汪后在中宫的地位,以端正后宫礼仪;恢复沂王在东宫的地位,以端正国本。诏令逮捕入狱,廷杖不死。英宗复位,感叹说:“章纶是好臣子,为朕的家事受尽折磨。”任命他为礼部侍郎。
碎朕衣矣
陈禾弹劾童贯弄权,反复不止,徽宗想起身,陈禾拉住皇帝的衣服,请求让他说完。衣襟掉了。皇帝说:“正言碎朕衣矣!”陈禾说:“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内侍请求换衣服,皇帝拒绝,说:“留着表彰直臣。”
惮黯威棱
武帝曾说:“黯真是太戆了!”“古代有社稷臣,黯接近了。”黯上前奏事,皇帝不戴帽子,不敢见他。淮南王谋反,害怕黯的威严,于是作罢。
贲育不能过
唐朝魏征,太宗朝的谏议大夫,相貌不扬,有胆气,敢于犯颜直谏,即使皇帝非常生气,魏征神色自若,议论的人说贲育也不能超过他。
瓦为油衣
谷那律博学多才,褚遂良称他为“九经库”。跟随太宗出猎,遇到下雨,太宗问:“油衣怎样才能不漏?”那律说:“用瓦做,就不会漏。”皇帝赞赏他的直率。
谪死
陈刚中性情慷慨,敢于议论政事。因此被铨选为弹劾秦桧而被贬。刚中启奏说:“知无不言,愿借尚方宝剑!不遇故去,卿乘下泽之车。”秦桧发怒,于是与张九成一起被贬,客死他乡,贫穷不能安葬。士人议论惋惜。
小官论大事
曹辅担任秘书正字。徽宗经常微服出行,曹辅上疏极力劝谏。太宰余深说:“曹辅是小官,怎么敢议论大事?”曹辅回答说:“大官不说,所以小官说。官有大小,爱君之心则一。”于是被编管到郴州。
忠良鲠直
陈谔以抗直著称,弹劾权贵无所避讳。皇帝称他为“大声秀才”。曾经触犯圣旨,被命令埋在奉天门外,七天后没死,被赦免回来,更加激烈地抨击。历任内外官职,所到之处都能胜任,最终被忌恨者贬谪。皇帝有一天问“大声官儿”在哪里,直接署名为辅导使人能听到过错。于是召他回来,赐予“忠良鲠直”四字,表示特别的宠爱。
直声震天下
海瑞担任南平教谕,拜见上官,只行长揖,说:“参拜师席,不可屈膝。”主持户部政务,上疏劝谏被下狱,正直的名声震动天下。
劾严嵩得惨祸
沉旻上疏弹劾严嵩父子为奸,被列入白莲教名单,发配边疆。杨继盛论述严嵩专权误国的五奸十大罪,被处死在东市。
弹劾叛逆而受酷刑而死的人:万璟被廷杖而死;高攀龙投水而死;杨琏、左光斗、周顺昌、缪昌期、周宗建、黄尊素、魏大中被逮捕,诏狱拷打而死;邹维连被贬谪戍边而死,都是江浙人。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谏官-注解
忠言逆耳:忠实的劝告听起来不顺耳,但对行动有利。
真谏议:指真正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
六科给事中:古代官名,负责监察和进谏的官员。
真谏官:指真正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
碎首金阶:形容官员为了进谏不惜牺牲生命。
铁补阙:形容官员刚正不阿,敢于直言。
殿上虎:形容官员在朝廷上敢于直言进谏,不畏强权。
戆章:指刚直不阿的奏章。
鲁直:指鲁宗道直言进谏的风格。
朝阳鸣凤:比喻在朝廷上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
立仗马:比喻官员在朝廷上不敢直言进谏。
拾齿:形容官员为了进谏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
古忠臣:指古代忠诚的官员。
抵家复逮:形容官员因进谏而被捕。
为朕家事受楚毒:形容官员为了国家大事而受到折磨。
碎朕衣矣:形容官员为了进谏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
惮黯威棱:形容官员的威严和刚直。
贲育不能过:形容官员的胆识和勇气。
瓦为油衣:比喻官员的直言进谏。
谪死:形容官员因进谏而被贬谪至死。
小官论大事:形容小官员敢于直言进谏。
忠良鲠直:形容官员忠诚刚直。
直声震天下:形容官员的直言进谏声名远扬。
劾严嵩得惨祸:形容官员因弹劾权臣而遭受惨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谏官-评注
这段古文集中展示了中国古代官员的忠诚与刚直,尤其是他们在面对强权和腐败时的无畏精神。通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故事,文本揭示了忠言逆耳、直言进谏的重要性,以及这些行为对国家和社会的深远影响。
首先,文本通过樊哙、张良等人的故事,强调了忠言逆耳的重要性。樊哙劝谏沛公不要沉迷于秦宫的奢华,张良则以‘忠言逆耳利于行’来劝诫沛公。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官员的忠诚,也反映了他们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其次,文本通过萧钧、李景伯等人的故事,展示了真正敢于直言进谏的官员形象。萧钧在永徽年间为盗库财的死囚争辩,李景伯在宴会上以箴规语讽谏中宗,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们的刚直不阿和对法律的尊重。
再次,文本通过刘栖楚、杨贻德等人的故事,揭示了官员在进谏过程中所面临的危险和牺牲。刘栖楚以额叩龙墀,血流被面,杨贻德则因直言进谏而被誉为‘铁补阙’。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官员的勇气,也反映了他们在维护正义和国家利益时所付出的巨大代价。
最后,文本通过刘安世、任伯雨等人的故事,进一步强调了官员的忠诚和刚直。刘安世在朝廷上正色立朝,面折廷诤,任伯雨则在半载内上了一百疏,这些行为都体现了他们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切关怀。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官员的忠诚与刚直,以及他们在面对强权和腐败时的无畏精神。这些故事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也对现代社会具有深远的启示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