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官制(1)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官制(1)-原文

授修职郎,月俸六石六斗。从八品,初授迪功佐郎,升授修职佐郎,月俸六石。

正九品,初授将仕郎,升授登仕郎,月俸五石五斗。从九品,初授将仕佐郎,升授登仕佐郎,月俸五石。

未入流,月俸三石。

武勋阶

正一品,初授特进荣禄大夫,升授、加授俱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

从一品,初授荣禄大夫,升授、加授俱光禄大夫、柱国。

正二品,初授骠骑将军,升授金吾将军,加授龙虎将军、上护军。

从二品,初授镇国将军,升授定国将军,加授奉国将军、护军。

正三品,初授昭勇将军,升授昭毅将军,加授昭武将军、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初授怀远将军,升授定远将军,加授安远将军、轻车都尉。

正四品,初授明远将军,升授宣威将军,加授广威将军、上骑都尉。

从四品,初授宣武将军,升授显武将军,加授信武将军、中骑都尉。

正五品,初授武德将军,升授武节将军,加骁骑尉。

从五品,初授武备将军,升授武毅将军,加飞骑尉。

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武毅将军,加飞骑尉。

从正六品,初授昭信校尉,升授承信校尉,加云骑尉。

正七品,初授忠显校尉,升授忠武校尉,加武骑尉。

从七品,初授忠翊校尉,升授忠勇校尉。

正八品,初授毅武校尉,升授修武校尉。从八品,初授进义校尉,升授保义校尉。

凡月俸俱与文官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官制(1)-译文

授予修职郎的职位,月俸禄为六石六斗。从八品开始,初次授予迪功佐郎,晋升后授予修职佐郎,月俸禄为六石。

正九品,初次授予将仕郎,晋升后授予登仕郎,月俸禄为五石五斗。从九品,初次授予将仕佐郎,晋升后授予登仕佐郎,月俸禄为五石。

未入流的官员,月俸禄为三石。

武官的勋阶

正一品,初次授予特进荣禄大夫,晋升或加授时均为特进光禄大夫、右柱国。

从一品,初次授予荣禄大夫,晋升或加授时均为光禄大夫、柱国。

正二品,初次授予骠骑将军,晋升后授予金吾将军,加授时授予龙虎将军、上护军。

从二品,初次授予镇国将军,晋升后授予定国将军,加授时授予奉国将军、护军。

正三品,初次授予昭勇将军,晋升后授予昭毅将军,加授时授予昭武将军、上轻车都尉。

从三品,初次授予怀远将军,晋升后授予定远将军,加授时授予安远将军、轻车都尉。

正四品,初次授予明远将军,晋升后授予宣威将军,加授时授予广威将军、上骑都尉。

从四品,初次授予宣武将军,晋升后授予显武将军,加授时授予信武将军、中骑都尉。

正五品,初次授予武德将军,晋升后授予武节将军,加授骁骑尉。

从五品,初次授予武备将军,晋升后授予武毅将军,加授飞骑尉。

正六品,初次授予昭信校尉,晋升后授予武毅将军,加授飞骑尉。

从正六品,初次授予昭信校尉,晋升后授予承信校尉,加授云骑尉。

正七品,初次授予忠显校尉,晋升后授予忠武校尉,加授武骑尉。

从七品,初次授予忠翊校尉,晋升后授予忠勇校尉。

正八品,初次授予毅武校尉,晋升后授予修武校尉。从八品,初次授予进义校尉,晋升后授予保义校尉。

所有武官的月俸禄与文官相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官制(1)-注解

三公:古代中国最高的三种官职,包括太师、太傅、太保,分别负责教育、辅佐和保护天子。

三孤:古代中国次于三公的三种官职,包括少师、少傅、少保,职责与三公相似,但地位稍低。

六卿:古代中国六种高级官职,分别负责吏、户、礼、工、兵、刑六部的事务。

六官:古代中国六种官职的另一种称呼,分别对应天、地、春、夏、秋、冬六官。

以龙纪官:古代中国以龙为象征来命名官职,如春官为苍龙,夏官为赤龙等。

以火纪官:古代中国以火为象征来命名官职,如春官为大火,夏官为鹑火等。

以云纪官:古代中国以云为象征来命名官职,如春官为青云,夏官为缙云等。

以鸟纪官:古代中国以鸟为象征来命名官职,如祝鸠氏为司农,雎鸠氏为司马等。

以民事纪官:古代中国以民事为象征来命名官职,如重为木正,该为金正等。

太尉仆射:古代中国的官职,太尉负责军事,仆射则是辅助太尉的官员。

九锡:古代中国皇帝赐予功臣的九种荣誉物品,包括大辂、驷马、轩、朱户等。

勒名钟鼎:古代中国将功臣的名字刻在钟鼎上,以示纪念和表彰。

纪绩旗常:古代中国将功臣的功绩记录在旗帜上,以示表彰和纪念。

砺山带河:古代中国的封爵誓言,比喻国家的稳固和长久。

丹书铁券:古代中国皇帝赐予功臣的丹书和铁券,作为荣誉和特权的象征。

尚宝:古代中国皇帝和贵族的印章,不同等级有不同的材质和图案。

六部称号:古代中国六部的不同称呼,如礼部称祠部、仪部等。

都御史:古代中国的监察官员,负责监督和弹劾官员。

大九卿:古代中国九种高级官职的总称,包括六部尚书、都察院等。

小九卿:古代中国九种次高级官职的总称,包括太常、太仆等。

执金吾:古代中国的官职,负责保卫皇帝和皇宫的安全。

率更令:古代中国的官职,负责管理时间和漏刻。

三独坐:古代中国的三种高级官职,包括御史中丞、司隶校尉、尚书令。

三老五更:古代中国的官职,负责教育和辅佐皇帝。

四姓小侯:古代中国外戚的四种姓氏,非列侯,故称小侯。

诰敕:古代中国皇帝赐予官员及其家属的封号和荣誉。

封赠:古代中国皇帝赐予官员及其家属的封号和荣誉,包括生前和死后的封赠。

母妻封号:古代中国官员的母亲和妻子的封号,根据官员的品级不同而有所区别。

文官补服:古代中国文官的服饰,不同品级有不同的图案和颜色。

武官补服:古代中国武官的服饰,不同品级有不同的图案和颜色。

文勋阶:古代中国文官的勋阶和俸禄,不同品级有不同的勋阶和俸禄。

修职郎:古代文官官职,属于从八品,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等事务。

迪功佐郎:古代文官官职,属于从八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辅助上级官员处理事务。

将仕郎:古代文官官职,属于正九品,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等事务。

登仕郎:古代文官官职,属于正九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辅助上级官员处理事务。

将仕佐郎:古代文官官职,属于从九品,主要负责文书、档案管理等事务。

登仕佐郎:古代文官官职,属于从九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辅助上级官员处理事务。

未入流:古代官职等级,指未达到正式品级的官员,通常为低级官员或候补官员。

特进荣禄大夫: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一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特进光禄大夫: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一品,升授或加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右柱国: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一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荣禄大夫: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一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光禄大夫: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一品,升授或加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柱国: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一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骠骑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二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金吾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二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龙虎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二品,加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上护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二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镇国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二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定国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二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奉国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二品,加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护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二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昭勇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三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昭毅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三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昭武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三品,加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上轻车都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三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怀远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三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定远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三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安远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三品,加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轻车都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三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明远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四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宣威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四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广威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四品,加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上骑都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四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宣武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四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显武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四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信武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四品,加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中骑都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四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武德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五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武节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五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骁骑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五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武备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五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武毅将军: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五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飞骑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五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昭信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六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承信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六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云骑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六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忠显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七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忠武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七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武骑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七品,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忠翊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七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忠勇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七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毅武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八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修武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正八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进义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八品,初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保义校尉:古代武官官职,属于从八品,升授官职,主要负责军事指挥和战略规划。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官制(1)-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古代中国的官职体系、封号制度以及相关的礼仪和象征。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窥见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复杂性和严密性。官职的设置不仅体现了对天子的尊崇和保护,还反映了对民事、军事、礼仪等各方面的重视。

以龙、火、云、鸟等自然元素来命名官职,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的崇拜和象征意义的运用。这些官职名称不仅具有实际的管理职能,还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想。

九锡、丹书铁券、勒名钟鼎等荣誉制度,体现了古代中国对功臣的表彰和纪念。这些制度不仅是对个人功绩的认可,也是对忠诚和贡献的激励,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

封赠制度和母妻封号的规定,显示了古代中国对家族和血缘关系的重视。这些制度不仅是对官员个人的奖励,也是对其家族和亲属的荣誉和地位的提升,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家族观念和等级制度。

文官和武官的补服制度,反映了古代中国对不同职业和身份的区分和尊重。这些服饰不仅具有实际的标识作用,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和审美意义,体现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礼仪和审美观念。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对古代中国官职和制度的详细记载,也是对古代中国社会文化、价值观和哲学思想的深刻反映。通过这些记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

这段文本详细描述了古代中国文官和武官的官职等级及其对应的月俸。文官和武官的官职等级从正一品到从九品,以及未入流的官员,都有明确的划分和对应的俸禄。这种官职等级制度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秩序和官僚体系的严密性。

文官官职的命名多与‘修’、‘迪’、‘将’、‘登’等字相关,体现了文官在文书、档案管理、辅助上级官员处理事务等方面的职责。而武官官职的命名则多与‘将军’、‘校尉’、‘都尉’等字相关,体现了武官在军事指挥、战略规划等方面的职责。

月俸的设定也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经济结构和官员的生活水平。从正一品的六石六斗到未入流的三石,俸禄的差异不仅体现了官职等级的高低,也反映了官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此外,武勋阶的设定进一步强调了武官在军事领域的重要性。从特进荣禄大夫到保义校尉,武官的官职等级和俸禄制度与文官相似,但在职责和权力上有所不同,体现了古代中国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提供了古代中国官职等级和俸禄制度的详细信息,还反映了古代中国社会的等级秩序、官僚体系的严密性以及文武并重的治国理念。通过对这些官职和俸禄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中国社会的结构和运作方式。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官制(1)》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794.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