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使臣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使臣-原文

一介行李

《左传》:子员曰:“君有楚命,亦不使一介行李,告于寡君。”

一乘之使

韩信破赵,欲移兵击燕,武涉说信曰:不如发一乘之使,奉咫尺之书以使燕,燕必从风而靡。

堂堂汉使

苏武使匈奴,匈奴胁武令拜,武不从。以刀临之,武曰:“堂堂汉使,安能屈膝于四夷哉!”

埋金还卤

唐杜暹使卤,以金遗暹,固辞。左右曰:“公使绝域,不可失戎心!”乃受焉,阴埋幕下。已出境,乃移文,俾取之,突厥大惊。

口伐可汗

唐突厥攻太原,郑元璹持节往劳。既至,虏以不信咎中国。璹随语折让无所屈。徐乃数其背约,突厥愧赧,引兵还。太宗赐书曰:“知卿口伐可汗,边火息燧。朕何惜金石赐于卿哉!”

斩楼兰

龟兹、楼兰二国常杀汉使,傅介子谓霍光曰:“楼兰、龟兹反复,不诛无所惩。”霍光使介子行。介子赍金币,以赐外国为名。楼兰王贪汉宝物,求见。介子与饮,陈物示之。王饮醉,介子使壮士刺杀之,谕以“王负汉罪”,遂将王首还诣阙。上嘉其功,封义阳侯。

少年状元

宋王拱辰,至和二年聘契丹,见其主于混同江设宴垂钓,每得鱼,必酌酒饮客,亲鼓琵琶侑觞,谓其相曰:“此南朝少年状元也。”

臣不生还

曹利用契丹议和,假崇仪副使奉书以行。真宗曰:“契丹如贪岁币,非国家细事,或求不厌,当以理绝之。”利用答曰:“虏若妄有所求,臣不敢生还。”

执节不屈

张骞以使通大夏,还为校尉,封博望侯。后为将军,使大夏,穷河源。杨子渊骞篇:“张骞、苏武之奉使也,执节没身,不屈王命,虽古之名使,其犹劣诸!”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使臣-译文

一介行李

《左传》中记载,子员说:“国君有楚国的命令,也不派一个使者,来告知我们的国君。”

一乘之使

韩信攻破赵国后,想转移兵力攻打燕国,武涉劝韩信说:“不如派一辆车的使者,带着一封简短的信去燕国,燕国一定会顺从。”

堂堂汉使

苏武出使匈奴,匈奴威胁苏武让他下拜,苏武不从。匈奴用刀威胁他,苏武说:“堂堂汉朝的使者,怎么能向四夷屈膝呢!”

埋金还卤

唐朝的杜暹出使卤地,卤地的人送给他金子,杜暹坚决推辞。身边的人说:“您出使到这么远的地方,不能失去他们的信任!”于是杜暹接受了金子,但偷偷埋在帐篷下。等到出境后,才发文让他们取回,突厥人非常惊讶。

口伐可汗

唐朝时突厥攻打太原,郑元璹持节前往慰问。到了之后,突厥人因为不信任而责备中国。郑元璹随后的言辞折服了他们,毫不屈服。后来他数落突厥背约,突厥人感到羞愧,于是撤兵。唐太宗赐书说:“知道你用言辞击败了可汗,边境的烽火熄灭了。我怎么会吝惜赐给你金石呢!”

斩楼兰

龟兹和楼兰两国经常杀害汉朝的使者,傅介子对霍光说:“楼兰和龟兹反复无常,不惩罚他们无法警示他人。”霍光派傅介子出使。傅介子带着金币,以赏赐外国为名。楼兰王贪图汉朝的宝物,请求见面。傅介子与他一起喝酒,展示宝物。楼兰王喝醉后,傅介子让壮士刺杀了他,并宣布“楼兰王背叛汉朝有罪”,然后将楼兰王的头颅带回朝廷。皇帝嘉奖他的功劳,封他为义阳侯。

少年状元

宋朝的王拱辰,至和二年出使契丹,见到契丹主在混同江设宴垂钓,每次钓到鱼,必定斟酒给客人喝,亲自弹琵琶助兴,对他的宰相说:“这是南朝的少年状元。”

臣不生还

曹利用出使契丹议和,假借崇仪副使的身份带着书信前往。宋真宗说:“契丹如果贪图岁币,这不是国家的小事,如果他们贪得无厌,应当用道理断绝他们的要求。”曹利用回答说:“如果敌人无理要求,我不敢活着回来。”

执节不屈

张骞出使大夏,回来后成为校尉,被封为博望侯。后来作为将军,再次出使大夏,探索黄河的源头。杨子渊在《骞篇》中说:“张骞、苏武出使时,坚持节操,不屈从于王命,即使是古代的名使,也比不上他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使臣-注解

一介行李:指一个使者或信使,用于传达君主的命令或信息。

一乘之使:指派遣一个使者,通常携带书信,以达成外交目的。

堂堂汉使:形容汉朝使者的威严和尊严,不屈于外族的压力。

埋金还卤:指唐朝使者杜暹在出使突厥时,拒绝接受贿赂,后将贿赂的金子埋藏,以示清廉。

口伐可汗:指唐朝使者郑元璹用言辞谴责突厥可汗,使其羞愧退兵。

斩楼兰:指汉朝使者傅介子刺杀楼兰王,以惩罚其反复无常的行为。

少年状元:指宋朝使者王拱辰在契丹的表现,被契丹主称赞为南朝少年状元。

臣不生还:指宋朝使者曹利用在契丹议和时的决心,表示如果契丹无理要求,他将不惜生命。

执节不屈:指汉朝使者张骞和苏武在出使时的坚定和不屈,即使面对死亡也不屈服于外族的命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使臣-评注

这些古文片段展示了中国古代外交使节的形象和他们在国际交往中的重要作用。从《左传》中的子员到宋朝的曹利用,这些使者不仅是国家的代表,也是文化和价值观的传播者。他们的行为体现了中国古代对外交礼仪的重视,以及在面对外族压力时的坚定和尊严。

在这些故事中,使者们常常面临生死考验,如苏武的不屈、傅介子的刺杀行动,以及曹利用的决心不归。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使者的个人勇气和忠诚,也反映了当时国际关系的复杂性和紧张局势。

此外,这些故事还揭示了中国古代对外交策略的智慧,如使用礼物和书信来影响外族,以及通过言辞和行动来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利益。这些策略在当时的外交实践中起到了关键作用,也为后世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总的来说,这些古文片段不仅是对古代使者个人英雄主义的赞颂,也是对中国古代外交智慧和策略的展示。它们在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占有重要地位,对理解中国古代的国际关系和外交实践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使臣》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78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