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下第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下第-原文

点额

《三秦记》:龙门跳过者,鱼化为龙;跳不过者,暴腮点额。

康了

柳冕应举,多忌,谓“安乐”为“安康”。榜出,令仆探名,报曰:“秀才康了!”

曳白

天宝二年,以御史中丞张倚之子奭为第一,议者蜂起。玄宗复试,奭终日不成一字,谓之曳白。

孙山外

孙山应举,缀名榜末。朋侪以书问山得失,答曰:“解名尽处是孙山,余人更在孙山外。”

我辈颜厚

刘蕡对策,极得罪宦官。考官冯宿等见蕡策叹服,而畏宦官,不敢收取。榜出,物论嚣然。李合曰:“刘蕡下第,吾辈登科,能无颜厚?”

红勒帛

刘几屡试第一,好为险怪之语,欧公恶之。场卷有曰:“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公曰:“此必刘几。”批曰:“秀才辣,试官刷。”一大朱笔横抹之,谓红勒帛。后数年,又为御试。考官试“尧舜性仁”赋曰:“静以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凶之诛!”公大称赏,及唱名第一,乃刘几易名刘辉。公愕然久之。

花样不同

卢仝下第出都,逆旅有人嘲之曰:“如今花样不同,且自收拾回去。”

倒绷孩儿

苗振第四人及第,召试馆职。晏相曰:“宜稍温习熟。”振曰:“岂有三十年为老娘而倒绷孩儿者乎?”既试,果不中。公曰:“苗君果‘倒绷孩儿’矣!”

大器晚成

《老子》云:“大器晚成。”汉马援失意。其兄马况谓援曰:“汝大器晚成。”

眼迷日五色

唐李程试《日五色》题,呈卷杨于陵。杨称许当作状元,而榜发无名。杨持卷示主司,主司懊恨,因谋之于陵,擢状元。后李荐为东坡客,坡知贡举,荐下第,东坡送之诗曰:“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举子过夏

《遁斋闲览》:长安举子,六月后落第者不出京,谓之过夏,多借静坊庙院作文,日夏课。

文星暗

唐大中间,天官奏云:“文星暗,科场当有事。”后经三科皆复试,复多落第。考官皆罚俸。

操眊矂

《国史补》:进士籍而入选,谓之春关。不捷而醉饱,谓之操眊矂。匿名造谤,曰无名子。

傍门户飞

唐元和中,士人下第,多为诗刺试官。独章孝标作《归燕诗》以上庾侍郎,曰:“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连云大厦无栖处,更傍谁家门户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下第-译文

点额

《三秦记》中记载:跳过龙门的鱼会变成龙;跳不过的鱼,鱼鳃会破裂,额头会留下痕迹。

康了

柳冕参加科举考试,非常忌讳,把“安乐”说成“安康”。放榜后,他让仆人去查看名字,仆人回来说:“秀才康了!”

曳白

天宝二年,御史中丞张倚的儿子张奭被选为第一名,引起了很多争议。唐玄宗重新考试,张奭一整天都没写一个字,被称为曳白。

孙山外

孙山参加科举考试,名字排在榜末。朋友们写信问他考试结果,他回答说:“榜上最后一名是孙山,其他人都在孙山之外。”

我辈颜厚

刘蕡在科举考试中写对策,得罪了宦官。考官冯宿等人看到刘蕡的对策后非常佩服,但因为害怕宦官,不敢录取他。放榜后,舆论哗然。李合说:“刘蕡落第,我们却考中了,能不感到惭愧吗?”

红勒帛

刘几多次在考试中名列第一,喜欢用险怪的语言,欧阳修很讨厌他。考场卷子上有句话:“天地轧,万物茁,圣人发。”欧阳修说:“这一定是刘几。”批注说:“秀才辣,试官刷。”用大红笔横着抹掉,称为红勒帛。几年后,刘几又参加御试。考官出的题目是“尧舜性仁”,刘几写道:“静以延年,独高五帝之寿;动而有勇,形为四凶之诛!”欧阳修大为赞赏,等到公布名字时,第一名是刘几改名为刘辉。欧阳修惊讶了很久。

花样不同

卢仝落第离开京城,旅店有人嘲笑他说:“如今花样不同,你还是收拾收拾回去吧。”

倒绷孩儿

苗振以第四名考中进士,被召去参加馆职考试。晏殊说:“你应该稍微复习一下。”苗振说:“哪有做了三十年接生婆还会把婴儿包反的?”考试后,果然没考中。晏殊说:“苗君果然‘倒绷孩儿’了!”

大器晚成

《老子》中说:“大器晚成。”汉朝的马援失意时,他的哥哥马况对他说:“你是大器晚成。”

眼迷日五色

唐朝李程参加《日五色》的考试,把卷子交给杨于陵。杨于陵称赞他应该成为状元,但放榜时却没有他的名字。杨于陵拿着卷子给主考官看,主考官非常懊悔,于是和杨于陵商量,提拔李程为状元。后来李程成为苏东坡的客人,苏东坡主持科举考试时,李程落第,苏东坡送他一首诗说:“平生漫说古战场,过眼终迷日五色。”

举子过夏

《遁斋闲览》中记载:长安的举子,六月后落第的不离开京城,称为过夏,大多借住在安静的庙院里写文章,称为夏课。

文星暗

唐朝大中年间,天官上奏说:“文星暗淡,科举考场会有事情发生。”后来经过三科考试都进行了复试,很多考生落第。考官都被罚了俸禄。

操眊矂

《国史补》中记载:进士被选中,称为春关。没有考中却大吃大喝,称为操眊矂。匿名造谣,称为无名子。

傍门户飞

唐朝元和年间,士人落第后,大多写诗讽刺考官。只有章孝标写了一首《归燕诗》给庾侍郎,诗中说:“旧垒危巢泥已落,今年故向社前归。连云大厦无栖处,更傍谁家门户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下第-注解

点额:指鱼跃龙门失败,额头受伤,比喻科举考试不中。

康了:柳冕因忌讳‘安乐’而改称‘安康’,后指科举不中。

曳白:指考试时交白卷,比喻毫无成绩。

孙山外:孙山名落孙山,指考试名次在最后,比喻考试不中。

我辈颜厚:指因他人失败而自己成功,感到羞愧。

红勒帛:指考官用红笔批改试卷,比喻严厉批评。

花样不同:指时代变迁,事物变化,比喻科举考试的变化。

倒绷孩儿:比喻因疏忽大意而失败。

大器晚成:指有才能的人成就较晚。

眼迷日五色:比喻因眼花缭乱而看不清真相。

举子过夏:指科举落第的举子在京城过夏天,准备再次应试。

文星暗:指文运不昌,科举考试不顺利。

操眊矂:指科举不中后放纵自己,匿名诽谤他人。

傍门户飞:比喻依附他人,寻求庇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下第-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成语,生动地描绘了古代科举考试的种种现象和士人的心态。首先,‘点额’和‘康了’等词语形象地表达了科举不中的无奈和失落,反映了古代士人对科举的重视和压力。‘曳白’和‘孙山外’则进一步揭示了科举考试的残酷性,即使努力也可能一无所获。

‘我辈颜厚’和‘红勒帛’则从考官的角度出发,揭示了科举考试中的不公和偏见。考官因畏惧权贵而不敢录取有才之士,或因个人好恶而严厉批评考生,这些都反映了科举制度的弊端。

‘花样不同’和‘倒绷孩儿’则从时代变迁和个人失误的角度,揭示了科举考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代的变化可能导致科举标准的变化,而个人的疏忽也可能导致失败。

‘大器晚成’和‘眼迷日五色’则从个人成长和认知的角度,揭示了科举考试对士人的深远影响。有才能的人可能成就较晚,而科举考试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可能使士人眼花缭乱,看不清真相。

‘举子过夏’和‘文星暗’则从社会现象和天象的角度,揭示了科举考试的社会影响和士人的应对策略。落第的举子在京城过夏天,准备再次应试,反映了士人对科举的执着和坚持。而‘文星暗’则暗示了科举考试的不顺利,可能引发社会动荡。

最后,‘操眊矂’和‘傍门户飞’则从士人行为和心理的角度,揭示了科举考试对士人的深远影响。科举不中后,士人可能放纵自己,匿名诽谤他人,或依附他人,寻求庇护,这些都反映了科举制度对士人心理的深刻影响。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成语,生动地描绘了古代科举考试的种种现象和士人的心态,揭示了科举制度的复杂性和对士人的深远影响。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选举部-下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77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