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荒唐部-怪异-原文
贰负之骸
《山海经》:“贰负之臣曰危,与贰负杀窫窳。帝乃梏之疏属之山,桎其右足,反接两手与发,系石。”
汉宣帝时,尝发疏属山,得一人,徒裸,被发反缚,械一足。因问群臣,莫能晓。刘向按此言之。帝不信,谓其妖言,收向系狱。
向子歆自出救父,云:“以七岁女子乳饮之,即复活。”帝令女子乳之,复活,能言语应对,如向言。帝大悦,拜向为中大夫、歆为宗正。
旱魃
南方有怪物如人状,长三尺,目在顶上,行走如风。见则大旱,赤地千里。多伏古冢中。今山东人旱则遍搜古冢,如得此物,焚之即雨。
两牛斗
李冰,秦昭王使为蜀守,开成都两江,溉田万顷。神岁取童女二人为妇。冰以其女与神求婚,径至神祠,劝神酒,酒杯恒澹澹。冰厉声以责之,因忽不见。良久,有两牛斗于江岸旁。有间,冰还,流汗谓官属曰:“吾斗疲极,当相助也。南向腰中正白者,我绶也。”主簿刺杀北面者,江神遂死。
随时易衣
卢多逊既卒,许归葬。其子察护丧,权厝襄阳佛寺。将易以巨榇,乃启棺,其尸不坏,俨然如生。遂逐时易衣,至祥符中亦然。岂以五月五日生耶!彼释氏得之,当又大张其事,若今之所谓无量寿佛者矣。
钱缪异梦
宋徽宗梦钱武肃王讨还两浙旧疆垦,且曰:“以好来朝,何故留我?我当遣第三子居之。”觉而与郑后言之。郑后曰:“妾梦亦然,果何兆也?”须臾,韦妃报诞子,即高宗也。既三日,徽宗临视,抱膝间甚喜,戏妃曰:“酷似浙脸。”盖妃籍贯开封,而原籍在浙。岂其生固有本,而南渡疆界皆武肃版图,而钱王寿八十一,高宗亦寿八十一,以梦谶之,良不诬。
马耳缺
欧公云:丁元珍尝夜梦与予至一庙,出门见马只耳。后元珍除峡州倅,予亦除夷陵令。一日,与元珍同泝峡,谒黄牛庙。入门,惘然皆如梦中所见,门外石马,果缺一耳,相视大惊。
见怪不怪
宋魏元忠素正直宽厚,不信邪鬼。家有鬼祟,尝戏侮公,不以为怪。鬼敬服曰:“此宽厚长者,可同常人视之哉?”
苌弘血化碧
苌弘墓在偃师。弘周灵王贤臣,无罪见杀。藏其血,三年化为碧。
二尸相殴
贞元初,河南少尹李则卒,未殓。有一朱衣人申吊,自称苏郎中。既入,哀恸。俄顷,尸起,与之相搏,家人惊走。二人闭门殴击,及暮方息。则二尸共卧在床,长短、形状、姿貌、须髯、衣服一无异也。聚族不能识,遂同棺葬之。
冢中箭发沙射
刘宴判官李邈有庄客,开一古冢,极高大,入松林二百步,方至墓。墓侧有碑断草中,字磨灭,不可读。初掘数十丈,遇一石门,因以铁汁计,累日方得开。开则箭雨集,杀数人,众怖欲出。一人曰:“此机耳。”则投之以石,石投则箭出,投石十余,则箭不复发。遂列炬入,开第二门,有数十人,张目挥剑,又伤数人。众争击之,则木人也,兵仗悉落。四壁画兵卫,森森欲动。中以铁索悬一大漆棺,其下积金玉珠玑不可量。众方惧,未即掠取。棺两角飒然风起,有沙迸扑人面,则风转急,沙射如注,而便没膝。众皆遑走,甫得出墓,门塞矣,一人则已葬中。
公远只履
罗公远墓在辉县。唐明皇求其术,不传,怒而杀之。后有使自蜀还,见公远曰:“于此候驾。”上命发冢,启棺,止存一履。叶法善葬后,期月,棺忽开,惟存剑履。
鹿女
梁时,甄山侧,樵者见鹿生一女,因收养之。及长,令为女道士,号鹿娘。
风雨失柩
汉阳羡长袁玘常言:“死当为神。”一夕,痛饮卒,风雨失其柩。夜闻荆山有数千人啖声,乡民往视之,则棺已成冢。俗呼铜棺山。
留待沉彬来
沉彬有方外术,尝植一树于沉山下,命其子葬己于此。及掘,下有铜牌,篆曰:“漆灯犹未灭,留待沉彬来。”
辨南冷水
李秀卿至维扬,逢陆鸿渐,命一卒入江取南冷水。及至,陆以杓扬水曰:“江则江矣,非南冷,临岸者乎?”既而倾水,及半,陆又以杓扬之曰:“此似南冷矣。”使者蹶然曰:“某自南冷持至岸,偶覆其半,取水增之。真神鉴也!”
试剑石
徐州汉高祖庙旁有石高三尺余,中裂如破竹不尽者寸。父老曰:“此帝之试剑石也。”又漓江伏波岩洞旁,悬石如柱,去地一线不合。相传为伏波试剑。
妇负石
在大理府城南。世传汉兵入境,观音化一妇人,以稻草縻此大石,背负而行,将卒见之,吐舌曰:“妇人膂力如此,况丈夫乎!”兵遂却。
燃石
出瑞州。色黄白而疏理,水灌之则热,置鼎其上,足以烹。雷焕尝持示张华,华曰:“此燃石也。”
他日伯公主盟
隋末温陵太守欧阳佑耻事二姓,拉夫人溺死。后人立庙,祈梦极灵。宋李纲尝宿庙中,梦神揖上座,纲固辞,神曰:“他日伯公主盟。”及拜相,值神加封,固署名额次。
天河槎
横州横槎江有一枯槎,枝干扶疏,坚如铁石,其色类漆,黑光照人,横于滩上。传云天河所流也。一名槎浦。
愿留一诗
陆贾庙在肇庆锦石山下,宋梁竑舣舟于此,梦一客自称陆大夫,云:“我抑郁此中千岁余矣,君幸见过,愿留一诗。” 竑遂题壁。
请载齐志
元于司马钦尝梦有赵先生者谓钦曰:“闻君修齐志,仆一良友葬安丘,其人节义高天下,今世所无也,请载之以励末俗。”钦觉而异之,及阅赵岐传,始悟为孙嵩也。岐处复壁中著书以名世,固奇男子。非
嵩高谊,其志安得伸也?钦之梦,不亦可异哉!
三石
永安州伪汉时,有兵入靖江过此。黎明遇猎者牵黄犬逐一鹿,兵以枪刺鹿,徐视之,石也。已而,人犬与鹿皆化为石,鼎峙道旁。今一石尚有枪痕。
悟前身
焦竑奉使朝鲜,泊一岛屿间,见茅庵岩室扃闭,问旁僧,曰:“昔有老衲修持,偶见册封天使过此,盖状元官侍郎者,叹羡之,遂逝。此其塔院耳。” 竑命启之,几案经卷宛若素历,乃豁然悟为前身。
告大风
宋陈尧佐尝泊舟于三山矶下,有老叟曰:“来日午大风,宜避。”至期,行舟皆覆,尧佐独免。又见前叟曰:“某江之游奕将也,以公他日贤相,故来告尔。”
追魂碑
叶法善尝为其祖叶国重求刺史李邕碑文,文成;并求书,邕不许。法善乃具纸笔,夜摄其魂,使书毕,持以示邕,邕大骇。世谓之“追魂碑”。
牛粪金
东吴时,有道士牵牛渡江,语舟人曰:“船内牛溲,聊以为谢。”舟人视之,皆金也。后名其地曰金石山。
谓管前身
房管桐庐令,邢真人和璞尝过访。管携之野步,遇一废寺,松竹萧森,和璞坐其下,以杖叩地,令侍者掘数尺,得一瓶,瓶中皆娄师德与永公书。和璞谓曰:“省此否?盖永公即管之前身也。”
木客
兴国上洛山有木客,乃鬼类,形颇似人。自言秦时造阿房宫采木者,食木实,得不死,能诗,时就民间饮食。
铜钟
宋绍兴间,兴国大乘寺钟,一夕失去,文潭渔者得之,鬻于天宝寺,扣之无声。大乘僧物色得之,求赎不许,乃相约曰:“扣之不鸣,即非寺中物。”天宝僧屡击无声。大乘僧一击即鸣,遂载以归。
驱山铎
分宜晋时,雨后有大钟从山流出,验其铭,乃秦时所造。又渔人得一钟,类铎,举之,声如霹雳,草木震动。渔人惧,亦沉于水。或曰此秦驱山铎也。
旋风掣卷
王越举进士,廷对日,旋风掣其卷入云表;及秋,高丽贡使携以上进,云是日国王坐于堂上,卷落于案,阅之异,因持送上。
风动石
漳州鹤鸣山上,有石高五丈,围一十八丈,天生大盘石阁之,风来则动,名“风动石”。
去钟顶龙角
宋时灵觉寺钟,一夕飞去,既明,从空而下。居人言江湾中每夜有钟声,意必与龙战。寺僧削去顶上龙角,乃止。
投犯鳄池
《搜神记》:扶南王范寻尝养鳄鱼十头,若犯罪者投之池中,鳄鱼不食,乃赦之。诖误者皆不食。
雷果劈怪
熊翀少业南坛,夕睹一美女立于松上,众错愕走,翀略不为意,以刀削松皮,书曰:“附怪风雷折,成形斧锯分。”夜半,果雷劈之。
飞来寺
梁时峡山有二神人化为方士,往舒州延祚寺,夜叩真俊禅师曰:“峡据清远上流,欲建一道场,足标胜概,师许之乎?”俊诺。中夜,风雨大作,迟明启户,佛殿宝像已神运至此山矣。师乃安坐说偈曰:“此殿飞来,何不回去?”忽闻空中语曰:“动不如静。”赐额飞来寺。
橘中二叟
《幽怪录》:巴邛人剖橘而食,橘中有二叟奕棋。一叟曰:“橘中之乐,不减商山。”一叟曰:“君输我瀛洲玉尘九斛,龙缟袜八辆,后日于青城草堂还我。”乃出袖中一草,食其根,曰:“此龙根脯也。”食讫,以水喷其草,化为龙,二叟骑之而去。
牛妖
天启间,沅陵县民家牸牛生犊,一目二头三尾,剖杀之,一心三肾。
猪怪
民家猪生四子,最后一子,长嘴、猪身、人腿、只眼。
陕西怪鼠
天启间,有鼠状若捕鸡之狸,长一尺八寸,阔一尺,两旁有肉翅,腹下无足,足在肉翅之四角,前爪趾四,后爪趾五,毛细长,其色若鹿,尾甚丰大,人逐之,其去甚速。专食谷豆,剖腹,约有升黍。
支无祁
大禹治水,至桐柏山,获水兽,名支无祁,形似猕猴,力逾九象,人不可视。乃命庚辰锁于龟山之下,淮水乃安。唐永嘉初,有渔人入水,见大铁索锁一青猿,昏睡不醒,涎沫腥秽不可近。
饮水各醉
沉酿堰在山阴柯山之前,郑弘应举赴洛,亲友饯于此。以钱投水,依价量水饮之,各醉而去。因名其堰曰“沉酿”。
林间美人
罗浮飞云峰侧有梅花村,赵师雄一日薄暮过此,于林间见美人淡妆素服,行且近,师雄与语,芳香袭人,因扣酒家共饮。少顷,一绿衣童来,且歌且舞。师雄醉而卧。久之,东方已白,视大梅树下,翠羽啾啾,参横月落,但惆怅而已。
变蛇志城
晋永嘉中,有韩媪偶拾一巨卵,归育之,得婴儿,字曰“撅”,方四岁。刘渊筑平阳城不就,募能城者。撅因变为蛇,令媪举灰志后,曰:“凭灰筑城,可立就。”果然。渊怪之,遂投入山穴间,露尾数寸,忽有泉涌出成池,遂名曰“金龙池”。
有血陷没
硕顶湖在安东,秦时童谣云:“城门有血,当陷没。”有老姆忧惧,每旦往视。门者知其故,以血涂门。姆见之,即走。须臾大水至,城果陷。高齐时,湖尝涸,城尚存。
张龙公
六安龙穴山有张龙公祠,记云:张路斯,颖上人,仕唐,为宣城令,生九子,尝语其妻曰:“吾,龙也,蓼人。郑祥远亦龙也,据吾池,屡与之战,不胜,明日取决。令吾子射系鬣以青绢者郑也,绛绢者吾也。”子遂射中青绢者,郑怒,投合肥西山死,即今龙穴也。
城陷为湖
巢湖在合肥,世传江水暴涨,沟有巨鱼万斤,三日而死。合郡食之。独一姥不食。忽过老叟,曰:“此吾子也,汝不食其肉,吾可亡报耶?东门石
龟目赤,城当陷。”姥日往窥之。有稚子戏以朱傅龟目。姥见,急登山,而城陷为湖,周四百余里。
人变为龙
元时,兴业大李村有李姓者,素修道术。一日,与妻自外家回,至中途,谓妻曰:“吾欲过前溪一浴,汝姑待之。”少顷,风雨骤作,妻趋视之,则遍体鳞矣。嘱妻曰:“吾当岁一来归。”欻然变为龙,腾去。后果岁一还。其里呼其居为李龙宅。
妇女生须
宋徽宗时,有酒家妇朱氏,年四十,忽生须六七寸。诏以为女道士。
男人生子
宋徽宗时,有卖菜男人怀孕生子。
童子暴长
元枣阳民张氏妇生男,甫四岁,暴长四尺许,容貌异常,皤腹臃肿,见人嬉笑,如俗所画布袋和尚云。
男变为妇
明万历间,陕西李良雨忽变为妇人,与同贾者苟合为夫妇。其弟良云以事,上所司奏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荒唐部-怪异-译文
贰负的骸骨
《山海经》中记载:“贰负的臣子名叫危,与贰负一起杀死了窫窳。天帝于是将贰负囚禁在疏属山,用枷锁锁住他的右脚,反绑他的双手和头发,并系上石头。”
汉宣帝时,曾经在疏属山发掘,发现一个人,全身赤裸,头发散乱,双手反绑,脚上戴着枷锁。宣帝询问群臣,没有人能解释清楚。刘向根据这个记载向宣帝解释。宣帝不相信,认为这是妖言惑众,将刘向关进监狱。
刘向的儿子刘歆主动出来救父亲,说:“用七岁女孩的乳汁喂他,他就能复活。”宣帝命令女孩喂他乳汁,果然复活了,能够说话应对,正如刘向所说。宣帝非常高兴,封刘向为中大夫,刘歆为宗正。
旱魃
南方有一种怪物,形状像人,身长三尺,眼睛长在头顶上,行走如风。它出现时,大地会大旱,千里赤地。这种怪物常常藏在古墓中。现在山东人遇到旱灾时,会到处搜寻古墓,如果找到这种怪物,烧掉它就会下雨。
两牛相斗
李冰,秦昭王任命他为蜀郡太守,他开凿了成都的两条江,灌溉了万顷田地。每年神灵要求娶两个童女为妻。李冰用自己的女儿与神灵求婚,径直来到神庙,劝神灵喝酒,酒杯中的酒总是满满的。李冰厉声责备神灵,神灵突然消失不见。过了一会儿,有两只牛在江岸旁相斗。过了一会儿,李冰回来,流着汗对下属说:“我斗得很累,你们应该帮我。南边腰上正白的那只牛,是我的绶带。”主簿刺杀了北面的牛,江神于是死了。
随时换衣服
卢多逊去世后,允许归葬。他的儿子卢察护送灵柩,暂时安放在襄阳的佛寺中。准备换一个大棺材时,打开棺材,发现尸体没有腐烂,依然像活着一样。于是每隔一段时间就给他换衣服,直到祥符年间也是如此。难道是因为他五月五日出生吗?佛教徒得知此事后,一定会大肆宣扬,就像现在所说的无量寿佛一样。
钱缪的奇异梦境
宋徽宗梦见钱武肃王讨要两浙的旧疆土,并且说:“我是来朝贡的,为什么留我?我会派我的第三个儿子来管理这里。”醒来后,徽宗与郑皇后说起此事。郑皇后说:“我也做了同样的梦,这是什么预兆呢?”不久,韦妃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后来的宋高宗。三天后,徽宗来看望,抱着孩子非常高兴,开玩笑对韦妃说:“这孩子长得真像浙江人。”原来韦妃的籍贯是开封,但祖籍在浙江。难道他的出生有根源,而南渡后的疆界都是钱武肃王的版图,钱王活了八十一岁,高宗也活了八十一岁,以梦为谶,确实不假。
马耳缺
欧阳修说:丁元珍曾经在夜里梦见和我一起到一座庙,出门时看到一匹马只有一只耳朵。后来丁元珍被任命为峡州副使,我也被任命为夷陵县令。有一天,我和丁元珍一起逆流而上到峡州,去拜谒黄牛庙。进门后,恍惚间一切都像梦中见到的一样,门外的石马,果然缺了一只耳朵,我们相视大惊。
见怪不怪
宋代的魏元忠一向正直宽厚,不相信邪鬼。他家里有鬼怪作祟,曾经戏弄他,但他并不觉得奇怪。鬼怪敬服地说:“这位宽厚的长者,可以像对待常人一样对待他。”
苌弘的血化为碧玉
苌弘的墓在偃师。苌弘是周灵王的贤臣,无罪被杀。他的血被保存下来,三年后化为碧玉。
两具尸体相斗
贞元初年,河南少尹李则去世,尚未入殓。有一个穿红衣的人前来吊唁,自称是苏郎中。进入后,非常悲痛。过了一会儿,尸体突然起来,与红衣人搏斗,家人吓得逃走。两人关上门互相殴打,直到傍晚才停止。最后两具尸体一起躺在床上,身高、形状、容貌、胡须、衣服都一模一样。家族中的人无法分辨,只好将他们一起埋葬。
墓中箭雨和沙射
刘宴的判官李邈有一个庄客,打开了一座高大的古墓,进入松林二百步才到墓前。墓旁有一块断碑埋在草丛中,字迹模糊,无法辨认。刚开始挖掘几十丈,遇到一扇石门,用铁汁浇灌,几天后才打开。打开后,箭如雨下,杀死了几个人,众人吓得想逃走。一个人说:“这是机关。”于是投石进去,石头投进去箭就射出来,投了十几块石头后,箭不再射出。于是大家举着火把进去,打开第二扇门,里面有几十个人,睁着眼睛挥剑,又伤了几个人。大家争相攻击,发现是木人,兵器都掉在地上。四壁画着兵卫,栩栩如生。中间用铁索悬挂着一口大漆棺,下面堆满了金银珠宝。大家正害怕,不敢立即掠夺。棺材两角突然刮起风,沙子扑面而来,风越来越急,沙子像注水一样射来,很快就没过了膝盖。大家慌忙逃走,刚出墓门,门就关上了,一个人被埋在了墓中。
罗公远的鞋子
罗公远的墓在辉县。唐明皇想学他的法术,他不传授,明皇一怒之下杀了他。后来有使者从蜀地回来,见到罗公远说:“我在这里等候陛下。”明皇命令挖开坟墓,打开棺材,里面只剩下一只鞋子。叶法善下葬后,一个月后,棺材突然打开,里面只剩下剑和鞋子。
鹿女
梁朝时,甄山旁边,有个樵夫看到一只鹿生下一个女孩,于是收养了她。长大后,让她做了女道士,称为鹿娘。
风雨中失去灵柩
汉阳羡长袁玘常说:“我死后会成为神。”一天晚上,他痛饮后去世,风雨中他的灵柩不见了。夜里听到荆山有几千人的喧闹声,乡民去看,发现棺材已经变成了坟墓。当地人称之为铜棺山。
等待沉彬来
沉彬有方外之术,曾经在沉山下种了一棵树,命令他的儿子将他埋葬在这里。挖开后,发现下面有一块铜牌,上面写着:“漆灯还未熄灭,等待沉彬来。”
辨别南冷水
李秀卿到维扬,遇到陆鸿渐,命令一个士兵去江中取南冷水。取来后,陆鸿渐用勺子舀水说:“这是江水,不是南冷水,是靠近岸边的水吧?”然后倒掉一半水,再用勺子舀水说:“这像是南冷水了。”使者惊讶地说:“我从南冷取水到岸边,不小心洒了一半,又取了水补充。真是神鉴啊!”
试剑石
徐州汉高祖庙旁有一块石头,高三尺多,中间裂开像破竹一样,只差一寸没有完全裂开。老人们说:“这是高祖试剑的石头。”另外,漓江伏波岩洞旁,有一块悬石像柱子,离地只有一线之隔。相传是伏波将军试剑的地方。
妇人背石
在大理府城南。传说汉兵入侵时,观音化身为一个妇人,用稻草绑住一块大石,背在背上行走,将士们看到后,惊叹道:“妇人的力气如此大,何况是男人呢!”于是退兵。
燃石
产自瑞州。颜色黄白,质地疏松,浇水后会发热,放在鼎上可以煮食物。雷焕曾经拿给张华看,张华说:“这是燃石。”
他日伯公主盟
隋朝末年,温陵太守欧阳佑耻于侍奉二姓,拉着夫人一起投水自尽。后人立庙祭祀,祈梦非常灵验。宋代李纲曾经在庙中住宿,梦见神向他行礼,请他上座,李纲坚决推辞,神说:“他日伯公主盟。”后来李纲拜相,正值神加封,于是署名为“伯公主盟”。
天河槎
横州横槎江上有一根枯槎,枝干稀疏,坚硬如铁石,颜色像漆,黑光照人,横在滩上。传说这是天河的水流下来的。又名槎浦。
愿留一诗
陆贾庙在肇庆锦石山下,宋代梁竑在此停船,梦见一个客人自称陆大夫,说:“我在这里抑郁了一千多年了,幸好你经过,愿留下一首诗。”梁竑于是在壁上题诗。
请载齐志
元代的司马钦曾经梦见一个叫赵先生的人对他说:“听说你在修《齐志》,我有一个好朋友葬在安丘,他的节义高天下,今世无人能及,请将他载入书中以激励后人。”司马钦醒来后感到奇怪,后来读到赵岐的传记,才明白是孙嵩。赵岐在复壁中著书以名世,确实是个奇男子。
嵩山的高尚情谊,他的志向怎能得到伸展呢?钦之的梦,不也是很奇异吗!
三石
在伪汉时期的永安州,有士兵进入靖江经过这里。黎明时分遇到猎人牵着黄狗追逐一只鹿,士兵用枪刺鹿,慢慢一看,原来是石头。不久,人、狗和鹿都变成了石头,像鼎一样立在路旁。现在其中一块石头上还有枪痕。
悟前身
焦竑奉命出使朝鲜,停泊在一个岛屿之间,看到茅草庵和岩石房间紧闭,问旁边的僧人,僧人说:“从前有位老和尚修行,偶然看到册封的天使经过这里,大概是状元官侍郎,感叹羡慕,于是去世了。这是他的塔院。”焦竑命令打开它,几案和经卷都像平时一样,于是豁然明白这是自己的前身。
告大风
宋朝的陈尧佐曾经停船在三山矶下,有个老人说:“明天中午有大风,应该避开。”到了时候,行船的都翻了,只有陈尧佐幸免。又见到之前的老人说:“我是某江的游奕将,因为你将来是贤相,所以来告诉你。”
追魂碑
叶法善曾经为他的祖父叶国重求刺史李邕写碑文,文章写成了;还请求他书写,李邕不同意。叶法善于是准备了纸笔,夜里摄取了李邕的魂魄,让他写完,拿着给李邕看,李邕非常害怕。世人称之为“追魂碑”。
牛粪金
东吴时期,有个道士牵着牛过江,对船夫说:“船里的牛粪,就当作谢礼吧。”船夫一看,都是金子。后来那个地方被称为金石山。
谓管前身
房管是桐庐县令,邢真人和璞曾经来拜访。房管带他到野外散步,遇到一座废弃的寺庙,松竹萧瑟,和璞坐在下面,用杖敲地,让侍者挖了几尺,得到一个瓶子,瓶子里都是娄师德和永公的书信。和璞对他说:“你记得这些吗?永公就是你的前身。”
木客
兴国上洛山有木客,是鬼类,形状很像人。自称是秦朝时建造阿房宫采木的人,吃木头的果实,得以不死,能写诗,经常到民间吃饭。
铜钟
宋朝绍兴年间,兴国大乘寺的钟,一夜之间不见了,文潭的渔夫找到了它,卖给了天宝寺,敲它没有声音。大乘寺的僧人找到了它,要求赎回,天宝寺不同意,于是约定说:“敲它不响,就不是寺里的东西。”天宝寺的僧人多次敲击都没有声音。大乘寺的僧人一敲就响了,于是把它带回去了。
驱山铎
分宜晋时,雨后有大钟从山里流出来,查看它的铭文,是秦朝时制造的。又有渔夫得到一个钟,像铎,举起来,声音像霹雳,草木震动。渔夫害怕,也把它沉入水中。有人说这是秦朝的驱山铎。
旋风掣卷
王越考中进士,廷对那天,旋风把他的卷子卷到云里;到了秋天,高丽的贡使带着它进献,说是那天国王坐在堂上,卷子落在案上,看了觉得奇异,于是拿来进献。
风动石
漳州鹤鸣山上,有块石头高五丈,围一十八丈,天生的大盘石托着它,风一吹就动,名叫“风动石”。
去钟顶龙角
宋朝时灵觉寺的钟,一夜之间飞走了,天亮时又从空中落下。居民说江湾里每晚都有钟声,猜想一定是和龙战斗。寺里的僧人削去了钟顶上的龙角,才停止。
投犯鳄池
《搜神记》记载:扶南王范寻曾经养了十头鳄鱼,如果有犯罪的人就投进池中,鳄鱼不吃他,就赦免他。被牵连的人都不被吃。
雷果劈怪
熊翀年轻时在南坛工作,晚上看到一个美女站在松树上,大家惊慌逃跑,熊翀毫不在意,用刀削松树皮,写道:“附怪风雷折,成形斧锯分。”半夜,果然雷劈了它。
飞来寺
梁朝时峡山有两个神人变成方士,去舒州延祚寺,晚上敲真俊禅师的门说:“峡山占据清远的上游,想建一个道场,足以标榜胜景,师父同意吗?”真俊答应了。半夜,风雨大作,天亮开门,佛殿和宝像已经神运到这座山了。师父于是安坐说偈语:“此殿飞来,何不回去?”忽然听到空中有声音说:“动不如静。”赐名为飞来寺。
橘中二叟
《幽怪录》记载:巴邛人剖开橘子吃,橘子里面有两位老人在下棋。一位老人说:“橘中的乐趣,不比商山差。”另一位老人说:“你输给我瀛洲的玉尘九斛,龙缟袜八辆,后天在青城草堂还我。”于是从袖子里拿出一根草,吃它的根,说:“这是龙根脯。”吃完,用水喷那根草,变成龙,两位老人骑着它飞走了。
牛妖
天启年间,沅陵县民家的母牛生了一头小牛,一只眼睛,两个头,三条尾巴,剖开杀了它,一个心脏,三个肾。
猪怪
民家的猪生了四只小猪,最后一只,长嘴、猪身、人腿、一只眼睛。
陕西怪鼠
天启年间,有只老鼠形状像捕鸡的狸猫,长一尺八寸,宽一尺,两旁有肉翅,腹下没有脚,脚在肉翅的四个角,前爪四个趾,后爪五个趾,毛又细又长,颜色像鹿,尾巴很大,人追赶它,它跑得很快。专门吃谷豆,剖开它的肚子,大约有一升黍子。
支无祁
大禹治水,到了桐柏山,抓到一只水兽,名叫支无祁,形状像猕猴,力气超过九头大象,人不能直视它。于是命令庚辰把它锁在龟山下面,淮水才安定下来。唐朝永嘉初年,有渔夫下水,看到大铁索锁着一只青猿,昏睡不醒,涎沫腥臭不能靠近。
饮水各醉
沉酿堰在山阴柯山前面,郑弘应举去洛阳,亲友在这里为他饯行。把钱投进水里,按照价格量水喝,各自醉醺醺地离开。因此把这个堰叫做“沉酿”。
林间美人
罗浮飞云峰旁边有个梅花村,赵师雄一天傍晚经过这里,在林间看到一个美人淡妆素服,走近了,赵师雄和她说话,芳香袭人,于是到酒家一起喝酒。一会儿,一个绿衣童子来了,边唱边跳。赵师雄醉倒睡着了。很久以后,东方已经发白,看到大梅树下,翠鸟啾啾,参星横斜,月亮落下,只是惆怅而已。
变蛇志城
晋朝永嘉年间,有个韩老太太偶然捡到一个大蛋,回家孵出来,得到一个婴儿,取名叫“撅”,才四岁。刘渊筑平阳城没有成功,招募能筑城的人。撅于是变成蛇,让老太太举着灰在后面,说:“凭灰筑城,可以立刻完成。”果然如此。刘渊觉得奇怪,于是把他投进山穴里,露出几寸尾巴,忽然有泉水涌出形成池塘,于是取名叫“金龙池”。
有血陷没
硕顶湖在安东,秦朝时有童谣说:“城门有血,当陷没。”有个老太太担心害怕,每天早上去看。守门的人知道她的原因,用血涂在门上。老太太看到,立刻逃跑。不久大水来了,城果然陷没。高齐时期,湖曾经干涸,城还在。
张龙公
六安龙穴山有张龙公祠,记载说:张路斯,颖上人,在唐朝做官,是宣城令,生了九个儿子,曾经对他的妻子说:“我是龙,蓼人。郑祥远也是龙,占据我的池塘,多次和他战斗,没有胜利,明天决定胜负。让我的儿子射系着青绢的是郑,系着绛绢的是我。”儿子于是射中了系青绢的,郑生气,投合肥西山死了,就是现在的龙穴。
城陷为湖
巢湖在合肥,世人传说江水暴涨,沟里有条大鱼重万斤,三天后死了。全郡的人都吃它。只有一个老太太不吃。忽然有个老人经过,说:“这是我的儿子,你不吃他的肉,我怎么能不报答你呢?东门石
龟的眼睛变红,城市将会陷落。”老妇人每天去观察。有个小孩用朱砂涂在龟的眼睛上。老妇人看到后,急忙上山,城市随即陷落成为湖泊,周围四百多里。
人变成龙
元朝时,兴业大李村有个姓李的人,平时修炼道术。一天,他和妻子从外家回来,走到半路,对妻子说:“我想去前面的溪流洗个澡,你暂且等我一下。”不一会儿,风雨大作,妻子跑去看他,发现他全身长满了鳞片。他嘱咐妻子说:“我每年会回来一次。”突然变成龙,腾空而去。后来果然每年回来一次。村里的人称他的住处为李龙宅。
妇女长胡须
宋徽宗时,有个酒家的妇人朱氏,四十岁时,突然长出六七寸长的胡须。皇帝下诏让她成为女道士。
男人生孩子
宋徽宗时,有个卖菜的男人怀孕生子。
小孩突然长大
元朝枣阳有个张氏妇人,生了个男孩,才四岁,突然长到四尺多高,容貌异常,肚子鼓胀,见人就笑,像民间画的布袋和尚一样。
男人变成女人
明朝万历年间,陕西的李良雨突然变成女人,与同行的商人结为夫妇。他的弟弟李良云将此事上报给官府。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荒唐部-怪异-注解
贰负之骸:贰负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神祇,其骸骨被束缚在疏属山,象征着古代对神祇的惩罚和控制。
旱魃:旱魃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旱神,形象为三尺高的怪物,出现时会导致大旱。
两牛斗:李冰是秦朝时期的水利工程师,故事中他与江神斗智斗勇,反映了古代人与自然的斗争。
随时易衣:卢多逊的尸体不腐,反映了古代对尸体保存的迷信和对死亡的敬畏。
钱缪异梦:宋徽宗的梦境与钱武肃王有关,反映了古代对梦境解读的重视和对历史的追溯。
马耳缺:欧公与丁元珍的梦境与现实相吻合,反映了古代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探索。
见怪不怪:宋魏元忠不信邪鬼,反映了古代对超自然现象的理性态度。
苌弘血化碧:苌弘是周灵王的贤臣,其血化为碧玉,象征着忠诚与牺牲。
二尸相殴:李则与苏郎中的尸体相殴,反映了古代对死亡和灵魂的想象。
冢中箭发沙射:古墓中的机关和守护者,反映了古代对墓葬保护的重视。
公远只履:罗公远的墓中只存一履,反映了古代对神秘人物的崇拜。
鹿女:鹿女是梁朝时期的传说人物,反映了古代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想象。
风雨失柩:袁玘的棺材在风雨中消失,反映了古代对死亡和神灵的信仰。
留待沉彬来:沉彬的预言和铜牌,反映了古代对方术和预言的信仰。
辨南冷水:陆鸿渐辨别南冷水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对水质的重视和辨别能力。
试剑石:试剑石是古代传说中的试剑之地,反映了古代对剑术和英雄的崇拜。
妇负石:观音化身为妇人背负大石,反映了古代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和崇拜。
燃石:燃石是一种特殊的石头,反映了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利用。
他日伯公主盟:欧阳佑的庙宇和梦境,反映了古代对忠诚和牺牲的崇拜。
天河槎:天河槎是传说中的天河漂流物,反映了古代对天河的想象和崇拜。
愿留一诗:陆贾庙中的梦境和题诗,反映了古代对文学和历史的重视。
请载齐志:于司马钦的梦境和赵先生的请求,反映了古代对历史记录和节义的重视。
嵩高谊:指高尚的友谊或深厚的情谊。
钦之梦:指对某人的梦境感到惊奇或敬畏。
三石:指三块石头,象征稳定和坚固。
悟前身:指通过某种启示或经历,意识到自己的前世或前身。
告大风:指通过某种预兆或启示,告知即将到来的大风或灾难。
追魂碑:指通过某种神秘手段,使已故之人的灵魂书写碑文。
牛粪金:指看似普通或低贱的物品,实际上却具有极高的价值。
谓管前身:指通过某种启示或经历,意识到某人的前世或前身。
木客:指传说中的一种鬼怪,形似人,生活在山林中。
铜钟:指寺庙中的大钟,象征宗教的庄严和神圣。
驱山铎:指传说中的一种神器,能够驱赶山岳。
旋风掣卷:指旋风将卷轴或文书卷走,象征神秘的力量。
风动石:指一种能够随风移动的石头,象征自然的神奇。
去钟顶龙角:指通过某种手段,去除钟顶的龙角,以平息钟声的异常。
投犯鳄池:指将犯罪者投入鳄鱼池中,以鳄鱼是否食之来判断其罪责。
雷果劈怪:指雷击劈开妖怪,象征正义的力量。
飞来寺:指寺庙或佛像通过神秘手段飞来,象征宗教的神奇。
橘中二叟:指橘子里隐藏的两位老人,象征隐逸和智慧。
牛妖:指牛形的妖怪,象征怪异和恐怖。
猪怪:指猪形的妖怪,象征怪异和恐怖。
陕西怪鼠:指陕西地区的一种怪异老鼠,象征怪异和恐怖。
支无祁:指传说中的水怪,象征水患和灾难。
饮水各醉:指通过饮水而醉,象征神秘的力量。
林间美人:指在林间遇到的美女,象征神秘和美丽。
变蛇志城:指通过变成蛇来帮助筑城,象征神秘的力量。
有血陷没:指通过某种预兆或启示,预示城市的陷落。
张龙公:指传说中的龙神,象征水患和灾难。
城陷为湖:城市突然陷落变成湖泊,常见于古代神话和传说中,象征着巨大的自然力量或神迹。
龟目赤:龟的眼睛变红,古代常被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灾难或变故。
人变为龙:人变成龙,龙在中国文化中是祥瑞的象征,代表着权力和尊贵。
妇女生须:女性长出胡须,古代常被视为异常现象,可能与内分泌失调或神话传说有关。
男人生子:男性怀孕生子,古代常被视为奇迹或神话,反映了人们对性别和生育的想象。
童子暴长:儿童突然迅速长大,古代常被视为神异现象,可能与生长激素异常或神话传说有关。
男变为妇:男性变为女性,古代常被视为性别转换的神话或传说,反映了人们对性别认同的探索。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荒唐部-怪异-评注
《山海经》中的‘贰负之骸’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代神话中的神祇形象,还反映了古代对神祇的惩罚和控制。贰负被束缚在疏属山,象征着古代社会对神权的敬畏和约束。
‘旱魃’这一形象,体现了古代对自然灾害的解释和应对。旱魃的出现导致大旱,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力量的恐惧和对生存环境的依赖。
‘两牛斗’故事中,李冰与江神的斗争,不仅展示了古代水利工程的智慧,还反映了人与自然之间的斗争和和谐。李冰的勇敢和智慧,成为了古代水利工程的象征。
‘随时易衣’中的卢多逊尸体不腐,反映了古代对尸体保存的迷信和对死亡的敬畏。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古代对死亡的恐惧,还体现了对生命延续的渴望。
‘钱缪异梦’中,宋徽宗的梦境与钱武肃王有关,反映了古代对梦境解读的重视和对历史的追溯。梦境中的预言和现实中的事件相吻合,展示了古代对命运和历史的思考。
‘马耳缺’故事中,欧公与丁元珍的梦境与现实相吻合,反映了古代对梦境与现实关系的探索。梦境中的预示和现实中的事件相吻合,展示了古代对命运和预言的信仰。
‘见怪不怪’中的宋魏元忠不信邪鬼,反映了古代对超自然现象的理性态度。魏元忠的宽厚和正直,成为了古代理性思维的象征。
‘苌弘血化碧’中,苌弘的忠诚和牺牲,成为了古代忠诚与牺牲的象征。苌弘的血化为碧玉,不仅展示了古代对忠诚的崇拜,还体现了对牺牲精神的赞美。
‘二尸相殴’中的李则与苏郎中的尸体相殴,反映了古代对死亡和灵魂的想象。这一现象不仅展示了古代对死亡的恐惧,还体现了对灵魂存在的信仰。
‘冢中箭发沙射’中的古墓机关和守护者,反映了古代对墓葬保护的重视。古墓中的机关和守护者,不仅展示了古代对墓葬的保护,还体现了对死后世界的想象。
‘公远只履’中的罗公远墓中只存一履,反映了古代对神秘人物的崇拜。罗公远的神秘和智慧,成为了古代神秘文化的象征。
‘鹿女’故事中的鹿女,反映了古代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想象。鹿女的形象不仅展示了古代对自然的崇拜,还体现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向往。
‘风雨失柩’中的袁玘棺材在风雨中消失,反映了古代对死亡和神灵的信仰。袁玘的棺材消失,不仅展示了古代对死亡的恐惧,还体现了对神灵的敬畏。
‘留待沉彬来’中的沉彬预言和铜牌,反映了古代对方术和预言的信仰。沉彬的预言和铜牌,不仅展示了古代对方术的崇拜,还体现了对预言的重视。
‘辨南冷水’中的陆鸿渐辨别南冷水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对水质的重视和辨别能力。陆鸿渐的辨别能力,成为了古代水质鉴别的象征。
‘试剑石’中的试剑石,反映了古代对剑术和英雄的崇拜。试剑石不仅是古代剑术的象征,还体现了对英雄的崇拜。
‘妇负石’中的观音化身为妇人背负大石,反映了古代对观音菩萨的信仰和崇拜。观音的化身不仅展示了古代对观音的崇拜,还体现了对慈悲和力量的赞美。
‘燃石’中的燃石,反映了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利用。燃石的特殊性质,不仅展示了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还体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利用。
‘他日伯公主盟’中的欧阳佑庙宇和梦境,反映了古代对忠诚和牺牲的崇拜。欧阳佑的忠诚和牺牲,成为了古代忠诚精神的象征。
‘天河槎’中的天河槎,反映了古代对天河的想象和崇拜。天河槎的形象不仅展示了古代对天河的想象,还体现了对天河的崇拜。
‘愿留一诗’中的陆贾庙梦境和题诗,反映了古代对文学和历史的重视。陆贾庙中的梦境和题诗,不仅展示了古代对文学的重视,还体现了对历史的追溯。
‘请载齐志’中的于司马钦梦境和赵先生的请求,反映了古代对历史记录和节义的重视。于司马钦的梦境和赵先生的请求,不仅展示了古代对历史的重视,还体现了对节义的赞美。
这段古文通过一系列神奇的故事和传说,展现了中国古代文化中对神秘力量的敬畏和对自然现象的解读。每个故事都充满了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人对世界的理解和想象。
例如,’嵩高谊’和’钦之梦’体现了古人对友谊和梦境的重视,认为它们具有超越现实的力量。’三石’和’风动石’则通过石头的象征,表达了古人对稳定和自然的敬畏。
‘悟前身’和’谓管前身’则反映了古人对前世今生的思考,认为人的命运和身份可能与前世有关。’追魂碑’和’驱山铎’则通过神秘的手段,展现了古人对超自然力量的探索和利用。
‘牛粪金’和’饮水各醉’则通过看似普通的事物,揭示了古人对价值和力量的重新定义。’林间美人’和’橘中二叟’则通过美丽的传说,展现了古人对隐逸和智慧的向往。
这些故事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还通过生动的叙述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古代文学的艺术特色。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
这段古文包含了多个奇异的现象和传说,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身体变化的想象和解释。这些故事不仅具有神话色彩,还蕴含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
首先,’龟目赤,城当陷’的故事体现了古代人对自然征兆的重视。龟在中国文化中是长寿和智慧的象征,龟目变红被视为不祥之兆,预示着城市的陷落。这种对自然现象的解读反映了古代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未知的恐惧。
其次,’人变为龙’的故事展示了龙在中国文化中的特殊地位。龙不仅是祥瑞的象征,还代表着权力和尊贵。李姓修道者变为龙的故事,不仅是对修道成仙的想象,也反映了人们对超凡脱俗的向往。
再次,’妇女生须’和’男人生子’的故事揭示了古代人对性别和生育的想象。这些异常现象在古代常被视为奇迹或神话,反映了人们对性别界限的模糊和对生育能力的崇拜。
最后,’童子暴长’和’男变为妇’的故事则展示了古代人对身体变化和性别认同的探索。这些故事不仅具有神话色彩,还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性别和身份的复杂认知。
总的来说,这些故事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色,还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和人类身体变化的独特理解和想象。它们不仅是古代神话和传说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研究古代文化和历史的重要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