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衣服-原文
夏月衣霉,以东瓜汁浸洗,其迹自去。
北绢黄色者,以鸡粪煮之即白,鸽粪煮亦好。
墨污绢,调牛胶涂之,候干揭起,则墨与俱落,凡绢可用。
血污衣,用溺煎滚,以其气熏衣,隔一宿以水洗之,即落。
绿矾百草煎污衣服,用乌梅洗之。
鞋中着樟瑙,去脚气。
用椒末去风,则不疼痛。
洗头巾,用沸汤入盐摆洗,则垢自落。
一云以热面汤摆洗,亦妙。
槐花污衣,以酸梅洗之。
绢作布夹里,用杏仁浆之,则不吃绢。
伏中装绵布衣,无珠;秋冬则有。
以灯芯少许置绵上,则无珠。
茶褐衣缎,发白点,以乌梅煎浓汤,用新笔涂发处,立还原色。
酒醋酱污衣,藕擦之则无迹。
霉征衣,以枇杷核研细为末,洗之,其斑自去。
毡袜以生芋擦之,则耐久而不蛀。
红苋菜煮生麻布,则色白如苎。
杨梅及苏木污衣,以硫黄烟熏之,然后水洗,其红自落。
油污衣,用蚌粉熨之,或以滑石、或以图书石灰熨之,俱妙。
膏药迹,以香油搓洗自落,后用萝卜汁去油。
墨污衣,用杏仁细嚼擦之。
洗毛衣及毡衣,用猪蹄爪汤乘热洗之,污秽自去。
葛布衣折好,用蜡梅叶煎汤,置瓦盆中浸拍之,垢即自落,以梅叶揉水浸之,不脆。
油污衣,用白面水调罨过夜,油即无迹。
去墨迹,用饭粘搓洗,即落。
罗绢衣垢,折置瓦盆中,温泡皂荚汤洗之,顿按翻转,且浸且折,垢秽尽去。
弃前水,复以温汤浸之,又顿拍之,勿展开,候干折藏之,不浆不熨。
颜色水垢,用牛胶水浸半日,温汤洗之。
洗白衣,白菖蒲用铜刀薄切,晒干作末,先于瓦盆内用水搅匀,捋衣摆之,垢腻自脱。
洗绢衣,用萝卜汁煮之。
洗皂衣,浓煎栀子汤洗之。
黄泥污衣,用生姜汁搓了,以水摆去之。
洗油污衣,滑石天花粉不拘多少为末,将污处以炭火烘热,以末糁振去之。
如未净,再烘,再振,甚者不过五次。
漆污衣,杏仁、川椒等分研烂揩污处,净洗之。
墨污衣,用杏仁去皮尖茶子等分为末糁上,温汤摆之洗,字则压去。
油罗极细末糁字上,以火熨之。
又法:以白梅捶洗之。
蟹黄污衣,以蟹脐擦之即去。
血污衣,即以冷水洗之即去。
洗油帽,以芥末捣成膏糊上,候干,以冷水淋洗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衣服-译文
夏天衣服发霉,用冬瓜汁浸泡洗涤,霉斑自然消失。
北方的黄色绢布,用鸡粪煮后变白,用鸽粪煮效果也好。
绢布被墨水污染,用牛胶调匀涂抹,等干了揭起,墨迹会随之脱落,适用于所有绢布。
衣服上有血迹,用尿液煮沸,用其蒸汽熏衣服,隔一夜后用水洗,血迹就会消失。
衣服被绿矾或百草汁污染,用乌梅洗涤。
鞋子里放樟瑙,可以去除脚气。
用花椒末可以驱风,不会感到疼痛。
洗头巾,用沸水加盐搓洗,污垢自然脱落。
另一种说法是用热面汤搓洗,效果也很好。
衣服被槐花污染,用酸梅洗涤。
绢布做布夹里,用杏仁浆处理,不会损坏绢布。
夏天穿的棉布衣服不会有珠子;秋冬季节会有。
在棉布上放少许灯芯,就不会有珠子。
茶褐色的衣缎出现白点,用乌梅煎浓汤,用新笔涂抹白点处,立即恢复原色。
衣服被酒、醋、酱污染,用藕擦拭,痕迹就会消失。
衣服有霉斑,用枇杷核研成细末洗涤,霉斑自然消失。
用生芋头擦拭毡袜,可以耐久且不生虫。
用红苋菜煮生麻布,颜色会变得像苎麻一样白。
衣服被杨梅或苏木污染,用硫黄烟熏,然后水洗,红色会自然脱落。
衣服上有油污,用蚌粉熨烫,或用滑石、图书石灰熨烫,效果都很好。
衣服上有膏药痕迹,用香油搓洗,痕迹会自然脱落,然后用萝卜汁去除油污。
衣服上有墨迹,用杏仁细嚼后擦拭。
洗毛衣和毡衣,用猪蹄爪汤趁热洗,污秽自然去除。
葛布衣服折好,用蜡梅叶煎汤,放在瓦盆中浸泡拍打,污垢自然脱落,用梅叶揉水浸泡,不会变脆。
衣服上有油污,用白面水调匀敷一夜,油污就会消失。
去除墨迹,用饭粘搓洗,墨迹就会脱落。
罗绢衣服有污垢,折好放在瓦盆中,用温热的皂荚汤浸泡洗涤,反复翻转拍打,污垢会完全去除。
倒掉前一次的水,再用温水浸泡,再次拍打,不要展开,等干了折好收藏,不需要浆洗或熨烫。
衣服上有颜色水垢,用牛胶水浸泡半天,用温水洗涤。
洗白色衣服,用白菖蒲用铜刀切薄片,晒干磨成粉末,先在瓦盆里用水搅匀,搓洗衣服,污垢自然脱落。
洗绢衣,用萝卜汁煮。
洗黑色衣服,用浓煎的栀子汤洗涤。
衣服上有黄泥污渍,用生姜汁搓洗,然后用水冲洗。
洗油污衣服,用滑石和天花粉磨成粉末,将污渍处用炭火烘热,撒上粉末拍打去除。
如果没洗干净,再烘热,再拍打,最多五次就能完全去除。
衣服上有漆污,用杏仁和川椒等量研碎擦拭污渍处,然后洗净。
衣服上有墨迹,用杏仁去皮尖和茶子等量磨成粉末撒上,用温水搓洗,字迹会被压掉。
用极细的油罗粉末撒在字迹上,用火熨烫。
另一种方法:用白梅捶打洗涤。
衣服上有蟹黄污渍,用蟹脐擦拭即可去除。
衣服上有血迹,用冷水洗即可去除。
洗油帽,用芥末捣成膏状糊在帽子上,等干了后用冷水淋洗。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衣服-注解
东瓜汁:东瓜,即冬瓜,其汁液具有清洁和去污的功效,常用于清洗衣物上的霉斑。
鸡粪:在古代,鸡粪被用作一种天然的漂白剂,用于处理黄色绢布,使其变白。
鸽粪:与鸡粪类似,鸽粪也被用作漂白剂,用于处理绢布。
牛胶:牛胶是一种动物胶,常用于粘合和清洁,此处用于去除墨迹。
溺:指尿液,古代用于清洗血污衣物,因其含有氨,具有一定的去污效果。
绿矾:一种含铁的矿物,常用于染色和清洁,此处用于处理衣物上的污渍。
乌梅:乌梅具有酸性,常用于去除衣物上的污渍和恢复颜色。
樟瑙:樟瑙是一种香料,具有驱虫和去味的作用,常用于鞋中去除脚气。
椒末:花椒的粉末,具有驱风和止痛的作用,常用于缓解疼痛。
槐花:槐花具有清洁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衣物上的污渍。
杏仁浆:杏仁浆具有润滑和保护作用,常用于处理绢布,防止其受损。
灯芯:灯芯草,常用于防止衣物起珠。
乌梅煎浓汤:乌梅煎煮的浓汤,具有恢复颜色的作用,常用于处理发白的衣物。
藕:藕具有吸附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衣物上的酒醋酱污渍。
枇杷核:枇杷核研磨成末,具有去污和清洁的作用,常用于处理霉斑。
生芋:生芋具有防蛀和耐久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毡袜。
红苋菜:红苋菜具有漂白作用,常用于处理生麻布,使其变白。
硫黄:硫黄具有漂白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衣物上的杨梅和苏木污渍。
蚌粉:蚌壳研磨成的粉末,具有吸附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油污衣物。
滑石:滑石粉具有吸附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油污衣物。
图书石灰:图书石灰是一种碱性物质,具有去污和漂白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油污衣物。
香油:香油具有润滑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膏药迹。
萝卜汁:萝卜汁具有去油和清洁的作用,常用于处理膏药迹和油污衣物。
猪蹄爪汤:猪蹄爪汤具有清洁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毛衣和毡衣。
蜡梅叶:蜡梅叶具有清洁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葛布衣。
白面水:白面水具有吸附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油污衣物。
饭粘:饭粘具有吸附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去除墨迹。
皂荚汤:皂荚汤具有清洁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罗绢衣垢。
牛胶水:牛胶水具有粘合和清洁的作用,常用于处理颜色水垢。
白菖蒲:白菖蒲具有清洁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白衣。
栀子汤:栀子汤具有清洁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皂衣。
生姜汁:生姜汁具有去污和清洁的作用,常用于处理黄泥污衣。
滑石天花粉:滑石天花粉具有吸附和去污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油污衣物。
杏仁、川椒:杏仁和川椒具有去污和清洁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漆污衣。
白梅:白梅具有去污和清洁的作用,常用于处理墨污衣。
蟹脐:蟹脐具有去污和清洁的作用,常用于处理蟹黄污衣。
芥末:芥末具有去污和清洁的作用,常用于处理油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衣服-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古代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衣物污渍的方法,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对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这些方法大多基于天然材料,如东瓜汁、鸡粪、鸽粪、牛胶、尿液、绿矾、乌梅等,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和应用。
从文化背景来看,这些清洁方法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日常生活智慧,还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经济状况和科技水平。例如,使用鸡粪和鸽粪作为漂白剂,说明当时化学工业尚未发展,人们依赖自然材料进行清洁和漂白。
从历史意义来看,这些方法不仅是古代生活技艺的传承,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它们体现了古人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初步认识,即使在现代,这些方法仍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从艺术特色来看,这段文字简洁明了,条理清晰,每一句话都直接指向一个具体的清洁方法,没有多余的修饰,体现了古代实用文体的特点。同时,这些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也展示了古人对细节的精确把握和严谨态度。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具有实用价值,还蕴含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是研究古代生活技艺和文化传承的重要资料。通过对这些方法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和科技水平,同时也能从中汲取智慧,应用于现代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