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虫鱼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虫鱼-原文

鱼瘦而生白点者,名虱,用枫树皮投水中,即愈。

鳖与蝤蛑被蚊子一叮,即死。

水中浮萍晒干,熏蚊子则死。

马蚁畏肥皂。

蛇畏姜黄。

稻草索悬数条于壁上,则蝇不来。

蚕畏雷,亦畏鼓,闻鼓声,则伏而不起。

令蛙不鸣,三五日以野菊花为末,顺风吹之。

辟蝇,腊月猪油以瓶悬厕上。

麻叶烧烟,能辟蚊子。

陈茶末烧烟,蝇速去。

治壁虱,荞麦秆作茬,可除。

五月五日,取田中紫萍晒干,取伏翼血渍之又晒,又渍数次,为末作香烧之,大去蚊蚋。

一云烧蝙蝠屎,可辟蚊子。

蚊蜃之属,得飞燕食之,则能变化。

蜃之吐气成楼台,所以诱燕也。

凡鱼虾蟮入夜皆朝北方。

蜜蜂桶用黄牛粪和泥封之,能辟诸虫,蜜有收,蜂亦不他去,极妙。

收蜜蜂,先以水洒之,蜂成一团,遂嚼薄荷,以水喷之。再以薄荷涂手,徐徐拂拭,赶入桶中安干燥处。盖蜂畏薄荷,不螫人。

蚕食而不饮,二十二日而化蝉,饮而不食,三十日而蜕。

蜉蝣不食不饮,三日而死。

辟蚊及诸虫,以苦楝子、柏子、菖蒲为末,慢火烧之,闻者即去。

辟蚊蚋,以干鳗鲡骨烧之,令化为水。

干菖蒲切片,置床褥下,可除壁虱。

头上虱,藜芦为末,糁擦其发中,经宿,虱皆干死自落。

去头上虱,轻粉少许,糁头上一二日,自死。

八角虱,多在阴毛上,用轻粉敷之,脱去。

象粪能去壁虱,取其所食余草打荐,永无壁虱。

辣蓼晒干铺席上,除壁虱。

芸香置于帙中,辟蠹鱼;置席下,去壁虱。

虱入耳,以猪毛蘸胶卷入,粘出之。

断毡中蛀虫,鳗鱼骨烧烟熏之;置其骨于衣箱中,断白鱼诸虫咬衣服。

烧烟熏屋舍,免竹木生蛀虫。

人为山中大蚁伤,急以地上土擦伤处,则不痛。

治厕中蛆,以莼菜一把投厕缸中,即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虫鱼-译文

鱼瘦弱并且身上出现白点的,叫做虱,用枫树皮投入水中,就能治愈。

鳖和蝤蛑被蚊子叮咬后,就会死亡。

水中的浮萍晒干后,用来熏蚊子,蚊子就会死亡。

蚂蚁害怕肥皂。

蛇害怕姜黄。

在墙上悬挂几条稻草绳,苍蝇就不会来。

蚕害怕雷声,也害怕鼓声,听到鼓声就会趴下不动。

让青蛙不鸣叫,可以用野菊花磨成粉末,顺风吹散。

驱赶苍蝇,可以在腊月用猪油装在瓶子里悬挂在厕所上。

麻叶烧烟,可以驱赶蚊子。

陈茶末烧烟,苍蝇会迅速离开。

治疗壁虱,可以用荞麦秆做成茬,可以去除。

五月五日,取田中的紫萍晒干,用伏翼的血浸泡后再晒干,反复几次,磨成粉末做成香烧,可以大大减少蚊蚋。

还有一种说法是烧蝙蝠的粪便,可以驱赶蚊子。

蚊子和蜃这类生物,被飞燕吃掉后,就能变化。

蜃吐出的气能形成楼台,用来引诱燕子。

所有的鱼、虾、蟮在夜晚都会朝向北方。

蜜蜂桶用黄牛粪和泥封住,可以驱赶各种虫子,蜂蜜也能保存,蜜蜂也不会离开,非常妙。

收蜜蜂时,先用水洒在蜜蜂上,蜜蜂会聚成一团,然后嚼薄荷,用水喷在蜜蜂上。再用薄荷涂在手上,慢慢擦拭,将蜜蜂赶入桶中放在干燥的地方。因为蜜蜂害怕薄荷,不会蜇人。

蚕只吃不吃喝,二十二天后变成蝉,只喝不吃,三十天后蜕皮。

蜉蝣不吃不喝,三天后就会死亡。

驱赶蚊子和各种虫子,可以用苦楝子、柏子、菖蒲磨成粉末,慢慢烧,闻到味道的虫子就会离开。

驱赶蚊蚋,可以用干鳗鲡骨烧成水。

干菖蒲切片,放在床褥下,可以去除壁虱。

头上的虱子,用藜芦磨成粉末,撒在头发中,经过一夜,虱子都会干死并脱落。

去除头上的虱子,用少量轻粉撒在头上,一两天后虱子就会死亡。

八角虱多长在阴毛上,用轻粉敷上,虱子会脱落。

象粪可以去除壁虱,取象吃的草打荐,永远不会有壁虱。

辣蓼晒干后铺在席子上,可以去除壁虱。

芸香放在书帙中,可以驱赶蠹鱼;放在席子下,可以去除壁虱。

虱子进入耳朵,可以用猪毛蘸胶卷进去,粘出来。

去除毡子中的蛀虫,可以用鳗鱼骨烧烟熏;将鳗鱼骨放在衣箱中,可以防止白鱼等虫子咬衣服。

烧烟熏屋舍,可以防止竹木生蛀虫。

人被山中的大蚂蚁咬伤,赶紧用地上的土擦伤处,就不会痛。

治疗厕所中的蛆,可以用一把莼菜投入厕所缸中,蛆就会消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虫鱼-注解

虱:虱是一种寄生在动物体表的小型昆虫,常见于毛发中,以宿主的血液为食。

枫树皮:枫树皮是指枫树的树皮,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鳖:鳖是一种水生爬行动物,常见于淡水环境中。

蝤蛑:蝤蛑是一种水生昆虫,常见于池塘或河流中。

浮萍:浮萍是一种水生植物,漂浮在水面上,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马蚁:马蚁是一种常见的蚂蚁,通常生活在土壤中。

姜黄:姜黄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驱虫、消炎的功效。

稻草索:稻草索是用稻草编织而成的绳索,传统上用于悬挂或捆绑物品。

蚕:蚕是一种昆虫,以桑叶为食,吐丝结茧,是丝绸的主要来源。

野菊花:野菊花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腊月猪油:腊月猪油是指在农历腊月炼制的猪油,传统上用于辟邪或驱虫。

麻叶:麻叶是指麻类植物的叶子,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驱虫的功效。

陈茶末:陈茶末是指陈年茶叶的碎末,传统上用于驱虫或净化空气。

荞麦秆:荞麦秆是指荞麦的茎秆,传统上用于制作草席或驱虫。

紫萍:紫萍是一种水生植物,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伏翼血:伏翼血是指蝙蝠的血液,传统上用于制作驱虫药物。

蝙蝠屎:蝙蝠屎是指蝙蝠的粪便,传统上用于驱虫或辟邪。

蜃:蜃是一种传说中的水生生物,据说能吐气成楼台,诱捕飞燕。

黄牛粪:黄牛粪是指黄牛的粪便,传统上用于驱虫或制作肥料。

薄荷:薄荷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具有清凉、驱虫的功效。

苦楝子:苦楝子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驱虫、消炎的功效。

柏子:柏子是指柏树的种子,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驱虫的功效。

菖蒲:菖蒲是一种水生植物,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驱虫、辟邪的功效。

鳗鲡骨:鳗鲡骨是指鳗鱼的骨头,传统上用于驱虫或制作药物。

藜芦:藜芦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驱虫、解毒的功效。

轻粉:轻粉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驱虫、消炎的功效。

象粪:象粪是指大象的粪便,传统上用于驱虫或制作肥料。

辣蓼:辣蓼是一种草本植物,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驱虫的功效。

芸香:芸香是一种中药材,具有驱虫、辟邪的功效。

猪毛:猪毛是指猪的毛发,传统上用于制作工具或驱虫。

鳗鱼骨:鳗鱼骨是指鳗鱼的骨头,传统上用于驱虫或制作药物。

莼菜:莼菜是一种水生植物,传统中医认为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虫鱼-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多种传统驱虫、辟邪的方法,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与利用。文中提到的驱虫方法多基于植物、动物或矿物,体现了古代中医的智慧和对自然资源的巧妙运用。例如,枫树皮、野菊花、麻叶等植物被用于驱虫,反映了古代人们对植物药性的深刻理解。

文中还提到了一些动物及其产物在驱虫中的应用,如蝙蝠屎、鳗鲡骨等,这些方法虽然看似奇特,但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动物资源的利用。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驱虫的仪式或方法,如悬挂稻草索、烧烟熏屋舍等,这些方法不仅具有实用性,还带有一定的文化象征意义。

从历史价值来看,这段古文为我们提供了古代驱虫、辟邪的丰富资料,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敬畏与依赖。这些方法虽然有些在现代看来可能缺乏科学依据,但它们体现了古代人们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智慧总结。

从文化内涵来看,这些驱虫方法不仅具有实用性,还融入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崇拜与信仰。例如,文中提到的蜃吐气成楼台诱捕飞燕的传说,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神秘生物的想象与敬畏。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古代驱虫、辟邪的具体方法,还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深刻理解与智慧运用,具有重要的历史与文化价值。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虫鱼》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731.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