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文房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文房-原文

研墨出沫,用耳膜头垢则散。

蜡梅树皮浸水磨墨,有光彩。

矾水写字令干,以五子煎汤浇之,则成黑字。

肥皂浸水磨墨,可在油纸上写字。

肥皂水调颜色,可画花烛上。

磨黄芩写字在纸上,以水沉去纸,则字画脱在水面上。

画上若粉被黑或硫烟熏黑,以石灰汤蘸笔,洗二三次,则色复旧。

蓖麻子油写纸上,以纸灰撤之,则见字。

一云杏仁尤妙。

冬月以酒磨墨,则不冻。

盐卤写纸上,烘之,则字黑。

冬月以杨花铺砚槽,则水不冰。

花硑中入火烧瓦一片,则不臭。

收笔,东坡用黄连煎汤,调轻粉蘸笔,候干收之。

擦金扇油,用绵子渍鹿血,藏久擦之,甚妙。

补字,以新面巾一个,用石灰少许投入,即化为粘水,贴上,悠久又无迹。

洗字,扇头绫轴上讹字,用陈酱调水笔蘸,照字写上,须臾擦去,无痕。

取错字法,蔓荆子二钱,龙骨一钱,相子霜五分,定粉少许,同为末,点水字上,以末糁之,候干即拂去。

砚不可汤洗。

真龙涎香烧烟入水,假者即散。

夷使到本朝,本朝烧之,使者曰:“此真龙涎香也。”烧烟入水,果如其言。

裱褙打糊,入白矾、黄蜡、椒末和之,褙书画,虫鼠不敢侵。

裱褙书画,午时上壁,则不瓦。

又云日中晒多日,亦不瓦。

一云用萝卜汁少许打糊,则不瓦。

打碑纸,先以胶矾水湿过,方用。

新刻书画板,临印时,用糯米糊和墨,印两三次,即光滑分明。

打碑,挪皂筴水滤去滓,以水磨墨,光彩如漆。

鹿有胶和墨,最佳。

和墨一两,入金箔两片,麝香三十文,则墨熟而紧。

造墨,用秋水最佳。

蓖麻子擦研,滋润。

洗油污书画法,用海漂硝、滑石各二分,龙骨一分半,白垩一钱,共为细末,用纸如污衣法熨之,大凡污多已干者,仍以油渍之。

迹大,不妨。

否则以水浸一宿,绞干,用药亦可。

瓶中生花,用草紧缚其枝,插在瓶中,可以耐久。

试墨点黑漆器中,与漆争光者,绝品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文房-译文

研磨墨汁时会产生泡沫,如果用耳垢涂抹在墨沫上,墨沫就会散去。

将蜡梅树皮浸泡在水中研磨墨汁,墨汁会有光彩。

用矾水写字,等字干后,用五子煎汤浇在上面,字就会变成黑色。

用肥皂水浸泡研磨墨汁,可以在油纸上写字。

用肥皂水调色,可以在花烛上画画。

用黄芩研磨写字在纸上,用水浸泡后纸会沉下去,字画就会浮在水面上。

如果画上的粉被黑色或硫烟熏黑,用石灰汤蘸笔,洗两三次,颜色就会恢复原样。

用蓖麻子油写在纸上,撒上纸灰,字就会显现出来。

有人说用杏仁效果更好。

冬天用酒研磨墨汁,墨汁不会冻结。

用盐卤写在纸上,烘烤后,字会变黑。

冬天用杨花铺在砚槽里,水不会结冰。

在花硑中放入一片烧过的瓦片,花硑就不会发臭。

收笔时,苏东坡用黄连煎汤,调轻粉蘸笔,等笔干后收起来。

擦金扇油时,用棉布浸泡鹿血,存放久了再擦,效果很好。

补字时,用一条新面巾,加入少许石灰,石灰会化为粘水,贴在字上,时间久了也不会留下痕迹。

洗字时,扇头或绫轴上的错字,用陈酱调水蘸笔,照字写上,片刻后擦去,不会留下痕迹。

去除错字的方法:取蔓荆子二钱,龙骨一钱,相子霜五分,定粉少许,一起研成末,点在错字上,撒上末,等干后拂去。

砚台不能用热水洗。

真正的龙涎香烧成烟后放入水中,假的龙涎香会散开。

外国使者来到本朝,本朝烧龙涎香,使者说:“这是真正的龙涎香。”烧烟放入水中,果然如他所说。

裱褙时打糊,加入白矾、黄蜡、椒末,裱褙书画,虫鼠不敢侵扰。

裱褙书画时,中午上墙,不会脱落。

也有人说在太阳下晒多日,也不会脱落。

还有人说用少许萝卜汁打糊,不会脱落。

打碑纸时,先用胶矾水湿润,然后再用。

新刻的书画板,临印时用糯米糊和墨,印两三次,印出来的字就会光滑分明。

打碑时,用皂筴水过滤掉渣滓,用水研磨墨汁,墨汁光彩如漆。

鹿胶和墨,效果最好。

和墨一两,加入两片金箔,三十文麝香,墨就会熟而紧实。

造墨时,用秋水最好。

用蓖麻子擦研,墨汁会滋润。

洗油污书画的方法:用海漂硝、滑石各二分,龙骨一分半,白垩一钱,一起研成细末,用纸像洗衣服一样熨烫,如果污渍已经干了,再用油浸泡。

污渍大的话,没关系。

否则用水浸泡一夜,绞干,再用药物也可以。

瓶中插花时,用草紧紧绑住花枝,插在瓶中,可以保持很久。

试墨时,将墨点涂在黑漆器上,如果墨与漆争光,那就是绝品。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文房-注解

耳膜头垢:指耳垢,古人认为耳垢有特殊用途,如用于研墨。

蜡梅树皮:蜡梅树的树皮,古人认为其浸水后磨墨可使墨有光彩。

矾水:明矾水,用于写字后令其干燥。

五子煎汤:五子指五味子、枸杞子、覆盆子、菟丝子、车前子,煎汤后用于浇在矾水写的字上,使其变黑。

肥皂:古代肥皂,用于磨墨或调色。

黄芩:一种中药材,古人用其磨墨写字。

石灰汤:石灰水,用于清洗被熏黑的画作。

蓖麻子油:蓖麻子榨出的油,用于写字后撒纸灰可见字迹。

杏仁:古人认为杏仁油可用于写字。

盐卤:盐的卤水,用于写字后烘烤使其变黑。

杨花:杨树的花,古人认为其铺在砚槽中可防止水结冰。

黄连煎汤:黄连煎煮的汤,用于调轻粉蘸笔后收笔。

鹿血:鹿的血液,用于擦金扇油。

石灰:用于补字,与面巾结合可化为粘水。

陈酱:陈年的酱,用于洗字。

蔓荆子:一种中药材,用于取错字。

龙骨:一种中药材,用于取错字。

定粉:一种粉末,用于取错字。

真龙涎香:一种珍贵的香料,古人认为其烧烟入水后不散。

白矾:明矾,用于裱褙打糊。

黄蜡:蜂蜡,用于裱褙打糊。

椒末:花椒末,用于裱褙打糊。

萝卜汁:萝卜榨出的汁,用于打糊裱褙书画。

胶矾水:胶和明矾的水溶液,用于打碑纸。

糯米糊:糯米制成的糊,用于新刻书画板临印。

皂筴水:皂荚树的水,用于打碑磨墨。

鹿胶:鹿角熬制的胶,用于和墨。

金箔:黄金制成的薄片,用于和墨。

麝香:一种珍贵的香料,用于和墨。

秋水:秋天的水,古人认为其用于造墨最佳。

海漂硝:一种矿物,用于洗油污书画。

滑石:一种矿物,用于洗油污书画。

白垩:一种白色矿物,用于洗油污书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文房-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古代文人墨客在书写、绘画、裱褙等方面的各种技巧和秘方,反映了古人对书法、绘画艺术的精益求精和对材料的深入研究。

文中提到的各种材料和方法,如耳膜头垢、蜡梅树皮、矾水、五子煎汤等,展示了古人对自然资源的巧妙利用和对书写工具的精心制作。这些方法不仅体现了古人的智慧,也反映了他们对艺术创作的高度重视。

在裱褙书画方面,文中提到的白矾、黄蜡、椒末等材料的使用,以及午时上壁、日中晒多日等方法,显示了古人对书画保护的细致入微。这些方法不仅能够防止虫鼠侵害,还能保持书画的平整和美观。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书写和绘画技巧,如用肥皂浸水磨墨在油纸上写字、用肥皂水调颜色画花烛上等,这些技巧不仅丰富了古代书画的表现形式,也展示了古人对艺术的创新精神。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一份珍贵的技术文献,更是一幅生动的古代文人生活画卷。通过对这些技巧和方法的了解,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古代文人的艺术追求和生活智慧,感受到他们对美的执着和对技艺的传承。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文房》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716.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