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器用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器用-原文

商嵌铜器以肥皂涂之,烧赤后,入梅锅烁之,则黑白分明。

黑漆器上有朱红字,以盐擦则作红水流下。

油笼漆笼漏者,以马屁浡塞之,即止。

肥皂围塞之,亦妙。

柘木以酒醋调矿灰涂之,一宿则作间道乌木。

漆器不可置莼菜,虽坚漆亦坏。

热碗足烫漆桌成迹者,以锡注盛沸汤冲之,其迹自去。

铜器或鍮石上青,以醋浸过夜,洗之自落。

针眼割线者,用灯烧眼。

锡器上黑垢,用燖鸡鹅汤之热者洗之。

酒瓶漏者,以羊血擦之则不漏。

碗上有垢,以盐擦之。

水烰炭缸内,夏月可冻物。

刀锈,木贼草擦之。

皂角在灶内烧烟,锅底煤并烟突煤自落。

肉案上抹布,以猪胆洗之,油自落。

烰炭瓶中安猫食,不臭,虽夏月亦不臭。

藳本汤布拭酒器并酒桌上,蝇不来。

香油蘸刀则不脆。

琉璃用酱汤洗油自去。

铁锈以炭磨洗之。

刀钝以干炭擦之则快。

泥瓦火锻过,作磨刀石。

洗刀洗铁皮,松木杉木铁艳粉为细末,以羊脂炒干为度,用以擦刀,光如皎月。

洗缸瓶臭,先以水再三洗净却,以银杏捣碎,泡汤洗之。

荷叶煎汤,洗锡器极妙。

釜内生锈,烧汤,以皂荚洗之如刮。

松板作酒榨,无木气。

镀白桐器,用萱草根及水银揩之如新。

锡器以木柴灰煮水,用木贼草洗之如银。

或用腊梅叶,或用肥皂热水,亦可。

瓷器记号,以代赭石写之,则水洗不落。

竹器方蛀,以雄黄巴豆烧烟熏之,永不蛀。

凡竹器蛀,以莴苣煮汤,沃之。

定州瓷器一为犬所舐,即有璺纹。

漆器以覆苋菜,便有断纹。

雨伞、油衣、笠子雨中来,须以井水洗之;不尔,易得脆坏。

铜器不得安顿米上,恐霉,坏其声。

手弄地栗,不可弄铜器,击之必破。

新锅先用黄泥涂其中,贮水满,煮一时,洗净,再干烧十分热,用猪油同糟遍擦之,方可用。

漆污器物,用盐干擦。

酒污衣服,用藕擦。

器旧,用酱水洗。

藤床椅旧,用豆腐板刷洗之。

鼓皮旧,用橙子瓤洗之。

汤瓶生碱,以山石数枚,瓶内煮之,碱皆去。

桐木为轿杠,轻复耐久。

瓷器捐缺,用细筛石灰一二钱、白芨末二钱,水调粘之。

铁器上锈者,置酸泔中浸一宿取出,其锈自落。

松杓初用当以沸汤;若入冷水,必破。

试金石,以盐擦之,则磨痕尽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器用-译文

商嵌铜器用肥皂涂抹,烧红后放入梅锅中烁烤,就会黑白分明。

黑漆器上有朱红字,用盐擦拭就会使红水流下。

油笼或漆笼漏油,用马屁浡堵塞,即可止漏。

用肥皂围塞,效果也很好。

柘木用酒醋调矿灰涂抹,一夜后就会变成间道乌木。

漆器不能放莼菜,即使坚硬的漆也会损坏。

热碗烫漆桌留下痕迹,用锡注盛沸水冲洗,痕迹自然消失。

铜器或鍮石上有青色,用醋浸泡一夜,洗后青色自然脱落。

针眼割线,用灯烧针眼。

锡器上的黑垢,用热鸡鹅汤洗之。

酒瓶漏酒,用羊血擦拭即可止漏。

碗上有污垢,用盐擦拭。

水烰炭缸内,夏天可以冷冻物品。

刀生锈,用木贼草擦拭。

皂角在灶内烧烟,锅底煤和烟囱煤自然脱落。

肉案上的抹布,用猪胆洗之,油污自然脱落。

烰炭瓶中放猫食,不会发臭,即使夏天也不臭。

用藳本汤布擦拭酒器和酒桌,苍蝇不会来。

香油蘸刀,刀不会变脆。

琉璃用酱汤洗,油污自然去除。

铁锈用炭磨洗。

刀钝用干炭擦拭,刀会变快。

泥瓦火锻过,可以作为磨刀石。

洗刀或洗铁皮,用松木杉木铁艳粉为细末,以羊脂炒干,用来擦刀,刀光如皎月。

洗缸瓶臭味,先用水多次洗净,再用银杏捣碎泡汤洗之。

荷叶煎汤,洗锡器效果极好。

釜内生锈,烧汤后用皂荚洗之,锈如刮掉。

松板做酒榨,不会有木气。

镀白桐器,用萱草根和水银擦拭,如新的一样。

锡器用木柴灰煮水,用木贼草洗之,如银般光亮。

或用腊梅叶,或用肥皂热水,也可以。

瓷器记号用代赭石写之,水洗不掉。

竹器刚蛀,用雄黄巴豆烧烟熏之,永不蛀。

凡竹器蛀,用莴苣煮汤浇之。

定州瓷器被狗舔过,就会有裂纹。

漆器覆盖苋菜,就会有断纹。

雨伞、油衣、笠子从雨中回来,必须用井水洗之;否则容易脆坏。

铜器不能放在米上,怕发霉,损坏其声音。

手弄地栗,不能弄铜器,敲击必破。

新锅先用黄泥涂其中,装满水,煮一段时间,洗净,再干烧十分热,用猪油和糟遍擦之,方可使用。

漆污器物,用盐干擦。

酒污衣服,用藕擦。

器皿旧了,用酱水洗。

藤床椅旧了,用豆腐板刷洗之。

鼓皮旧了,用橙子瓤洗之。

汤瓶生碱,用山石数枚在瓶内煮之,碱皆去。

桐木做轿杠,轻便且耐久。

瓷器缺损,用细筛石灰一二钱、白芨末二钱,水调粘之。

铁器上锈,放在酸泔中浸泡一夜取出,锈自然脱落。

松杓初次使用应当用沸水;如果放入冷水,必破。

试金石用盐擦拭,磨痕尽去。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器用-注解

肥皂:古代用于清洁和保养器物的天然洗涤剂,通常由植物油脂和碱制成。

梅锅:一种用于加热和处理金属器物的工具,通常用于金属的淬火和回火工艺。

黑漆器:表面涂有黑色漆的器物,常见于中国古代的家具和工艺品。

朱红字:用朱砂书写的红色文字,常见于古代文献和器物上。

马屁浡:一种用于堵塞漏水的材料,具体成分不详,可能为某种植物或动物制品。

柘木:一种硬木,常用于制作家具和工艺品。

莼菜:一种水生植物,古代常用于烹饪和药用。

锡注:一种用于盛放热水的锡制容器。

鍮石:一种铜合金,常用于制作装饰品和器物。

木贼草:一种草本植物,古代用于清洁和抛光金属。

皂角:一种植物的果实,古代用于洗涤和清洁。

猪胆:猪的胆囊,古代用于清洁和去油。

银杏:一种植物的种子,古代用于清洁和去味。

荷叶:莲的叶子,古代用于清洁和保养器物。

皂荚:一种植物的果实,古代用于洗涤和清洁。

萱草根:一种植物的根部,古代用于清洁和保养器物。

水银:一种液态金属,古代用于清洁和抛光。

腊梅叶:一种植物的叶子,古代用于清洁和保养器物。

代赭石:一种矿物,古代用于书写和标记。

雄黄:一种矿物,古代用于防虫和消毒。

巴豆:一种植物的种子,古代用于防虫和消毒。

莴苣:一种蔬菜,古代用于清洁和保养器物。

定州瓷器:中国宋代定窑生产的瓷器,以白瓷闻名。

覆苋菜:一种植物,古代用于保养漆器。

井水:从井中取出的水,古代认为其具有清洁和保养的作用。

黄泥:一种粘土,古代用于保养新锅。

猪油:猪的脂肪,古代用于保养和润滑。

藕:一种水生植物的根茎,古代用于清洁和去污。

酱水:一种由酱油和水混合的液体,古代用于清洁和保养器物。

豆腐板:一种用于清洁和保养藤制家具的工具。

橙子瓤:橙子的果肉,古代用于清洁和保养鼓皮。

山石:一种矿物,古代用于清洁和去碱。

桐木:一种轻质木材,古代用于制作轿杠。

白芨末:一种植物的根部粉末,古代用于修复瓷器。

酸泔:一种酸性液体,古代用于清洁和去锈。

松杓:一种用松木制作的勺子,古代用于烹饪。

试金石:一种用于测试金属纯度的石头,古代用于鉴定金银。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器用-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古代中国对各种器物的保养和修复方法,反映了古人对器物维护的重视和智慧。这些方法不仅展示了古代工艺技术的精湛,也体现了古人对自然材料的深刻理解和利用。

文中提到的肥皂、梅锅、黑漆器等器物,以及柘木、莼菜、锡注等材料,都是古代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通过对这些物品的保养和修复方法的描述,我们可以窥见古代生活的细节和古人对器物维护的细致入微。

古人在保养器物时,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如皂角、猪胆、银杏、荷叶等,这些材料不仅易于获取,而且具有很好的清洁和保养效果。这种对自然材料的利用,体现了古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一些特殊的保养方法,如用马屁浡塞漏、用羊血擦酒瓶、用猪油擦新锅等,这些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却蕴含着古人对器物维护的深刻理解和实践经验。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为我们提供了古代器物保养的实用方法,也展示了古人对器物维护的智慧和技艺。这些方法在现代仍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借鉴。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物理部-器用》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713.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