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植物部-花卉-原文
桂花
草木之花五出,雪花六出,朱文公谓地六生水之义。然桂花四出,潘笠江谓土之产物,其成数五,故草木皆五,惟桂乃月中之本,居西方,四乃西方金之成数,故四出而金色,且开于秋云。
天花
生五台山,草本。花如牡丹而大,其白如雪,下有白蛇守之,人摘其花,必伤之。土人作法窃取,蛇见无花,则自触死。晒干,大犹如鲜牡丹,取数瓣点汤,甚美,其价甚贵。
琼花
王兴入秋长山,见琼花茎长八九寸,叶如白檀,花如芙渠,香闻数里,唐人植一株于广陵蕃观,至元时朽,以八仙花补之于琼花台前。
金带围
江都芍药,凡三十二种,惟金带围者不易得。韩琦守郡时,偶开四朵。时王岐公珪为郡倅,荆公安石为幕官,陈秀公升之以卫尉丞适至,韩公命宴花下,各簪一朵。后四人相继大拜,乃花瑞也。
蔓花
胡人以茉莉为蔓花,宋徽宗时始名茉莉。
洛如花
吴兴山中有一树,类竹而有实,似荚,乡人见之,以问陆澄。澄曰:“是名洛如花,郡有名士,则生此花。”
王者香
《家语》:孔子见兰花,叹曰:“夫兰当为王者香,今与众花伍。”乃援琴作《倚兰操》。
伊兰花
金粟香特馥烈,戴之发髻,香闻十步,经月不散。西域以“伊”字至尊,如中国“天”字也,蒲曰“伊蒲”,兰曰“伊兰”,皆以尊称,谓其香无比也。大约今之真珠与木兰是也。
断肠花
昔有妇人思所欢,不见辄涕泣,洒泪于北墙之下,后湿处生草,其花甚美,色如妇面,其叶正绿反红,秋开,即今之海棠也。
蝴蝶花
在贵州玄妙观,春时开,花娇艳。至花落之时,皆成蝴蝶翩翩飞去,枝头无一存者。
优钵罗花
在北京礼部仪制司,开必四月八日,至冬而实,状如鬼莲蓬,脱去其壳,其核成金色佛一尊,形相皆具。
娑罗
夏津为昌化令,有娑罗楼一株,花开时,香闻十里。津笑曰:“此真花县也。”
兰花
蜜蜂采花,凡花则足粘而进。采兰花则背负而进,盖献其王也。进他花则赏以蜜,进稻花则致之死,蜂王之有德若此。
婪尾春
桑维翰曰:唐末文人以芍药为婪尾春者,盖婪尾酒乃最后之杯,芍药殿春,故名。唐留守李迪以芍药乘驿进御,玄宗始植之禁中。
姚黄魏紫
《西京杂记》:牡丹之奇者,有姚家黄、魏家紫。
木莲
白乐天曰:予游临邛白鹤山寺,佛殿前有木莲两株,其高数丈,叶坚厚如桂,以中夏开花,状如芙渠,香亦酷似。山僧云:花折时,有声如破竹然。一郡止二株,不知何自至也。成都多奇花,亦未常见。世有木芙蓉,不知有木莲花也。
国色天香
唐玄宗内殿赏花,问程修已曰:“京师传唱牡丹者称首。”对曰:“季正封云,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帝因谓妃曰:“妆镜前饮一紫金盏,正封之诗可见矣!”
茶花
以滇茶为第一,日丹次之。滇茶出自云南,色似衢红,大如茶碗,花瓣不多,中有层折,赤艳黄心,样范可爱。
佛桑
出岭南,枝叶类江南木槿,花类中州芍药,而轻柔过之。开时当二三月间,阿那可爱,有深红、浅红、淡红数种,剪插即活。
花癖
唐张籍性耽花卉,闻贵侯家有山茶一株,花大如盎,度不可得,以爱姬换之。人谓之“张籍花淫”。
海棠
宋真宗时始海棠与牡丹齐名。真宗御制杂诗十题,以海棠为首。晏元献公殊始植红海棠红梅,苏东坡始名黄梅为蜡梅。
花品
周濂溪《爱莲说》: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舍东桑
《蜀志》:先主舍东有桑树高丈余,垂垂如盖,往来者皆怪此树非凡,谓当出贵人。先主少与诸儿戏树下,言:“吾必当乘此羽葆车盖。”
张绪柳
《南史》:齐武帝时,益州献蜀柳,枝条甚长,状似丝缕。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曰:“此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少年时也。”
美人蕉
其花四时皆开,深红照眼,经月不谢。
海棠香国
昔有调昌州守者,求易便地。彭渊闻而止之,曰:“昌,佳郡守也!”守问故,曰:“海棠患,患无香,独昌地产者香,故号海棠香国,非佳郡乎?”
思梅再任
何逊为扬州法曹,公廨有梅一株,逊常赋诗其下,后居洛,思梅花不得,请再任扬州。至日,花开满树,逊宾醉赏之。
榴花洞
唐樵者蓝超,于福州东山逐一鹿,鹿入石门,内有鸡犬人烟,见一翁,谓曰:“皆避秦地,留卿可乎?”超曰:“归别妻子乃来。”与榴花一枝而出。后再访之,则迷矣。
桃花山
在定海,安期生炼药于此,以墨汁洒石上成桃花,雨过则鲜艳如生。
攀枝花
广州产,高四五丈,类山茶,殷红如锦,一名木绵。
一年三花
嵩山西麓,汉有道士从外国将贝多子来,种之,成四树,一年三花,白色,其香异常。
白蒻
韩诗:太华峰头玉井莲,开花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一片入口沉痾痊。
萱草宜男
《博物志》:萱号忘忧草,亦名宜男花。韩诗:萱草女儿花,不忘壮士忧。
冰肌玉骨
袁丰之评梅曰:“冰肌玉骨,世外佳人,但恨无倾城之笑耳。”
菊比隐逸
菊不竞春芳,后群卉而开,故以隐逸之士比之。
花似六郎
誉张昌宗者曰:“六郎貌似莲花。”杨再思曰:“乃莲花似六郎耳。”
先后开
大庾岭上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寒暖之候异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植物部-花卉-译文
桂花
草木的花朵通常有五瓣,雪花有六瓣,朱文公认为这是地六生水的象征。然而桂花只有四瓣,潘笠江认为这是土的产物,其成数是五,所以草木的花朵通常是五瓣,只有桂花是月中的根本,位于西方,四是西方金的成数,所以桂花有四瓣且呈金色,并且在秋天开放。
天花
天花生长在五台山,是一种草本植物。花朵像牡丹但更大,颜色洁白如雪,花下有白蛇守护,如果有人摘花,必定会受伤。当地人用特殊的方法偷取花朵,蛇看到花被摘走后,会自己撞死。晒干后,花朵仍然像新鲜的牡丹一样大,取几瓣泡汤,味道非常美味,价格也非常昂贵。
琼花
王兴在秋天进入长山,看到琼花的茎长八九寸,叶子像白檀,花朵像芙渠,香气可以传到数里之外,唐朝人将一株琼花种植在广陵的蕃观,到了元朝时枯萎了,于是用八仙花补种在琼花台前。
金带围
江都的芍药共有三十二种,只有金带围这种非常难得。韩琦在担任郡守时,偶然间开了四朵。当时王岐公珪是郡倅,荆公安石是幕官,陈秀公升之以卫尉丞的身份正好到来,韩琦命令在花下设宴,每人戴一朵花。后来这四个人相继升官,被认为是花的祥瑞。
蔓花
胡人称茉莉为蔓花,宋徽宗时期才开始称其为茉莉。
洛如花
吴兴山中有一棵树,形状像竹子但有果实,像豆荚,当地人看到后,去问陆澄。陆澄说:“这叫做洛如花,郡中有名士时,这花就会开放。”
王者香
《家语》中记载:孔子看到兰花,感叹道:“兰花应该是王者的香气,现在却和其他花混在一起。”于是弹琴作《倚兰操》。
伊兰花
金粟的香气特别浓烈,戴在发髻上,香气可以传到十步之外,经过一个月也不会消散。西域以“伊”字为至尊,就像中国的“天”字一样,蒲称为“伊蒲”,兰称为“伊兰”,都是用尊称,表示它们的香气无与伦比。大约现在的真珠和木兰就是这种花。
断肠花
从前有一个妇人思念她的情人,见不到他时就会哭泣,泪水洒在北墙下,后来湿润的地方长出了草,花朵非常美丽,颜色像妇人的脸,叶子正面是绿色,反面是红色,秋天开放,就是现在的海棠。
蝴蝶花
在贵州的玄妙观,春天时开花,花朵娇艳。到了花落的时候,花朵都变成蝴蝶翩翩飞去,枝头上一朵也不剩。
优钵罗花
在北京的礼部仪制司,这种花必定在四月八日开放,到了冬天结果,形状像鬼莲蓬,剥去外壳,里面的核变成一尊金色的佛像,形态完整。
娑罗
夏津担任昌化县令时,有一株娑罗楼树,花开时,香气可以传到十里之外。夏津笑着说:“这真是花县啊!”
兰花
蜜蜂采花时,普通的花会用脚粘住然后飞走。采兰花时则会背着花飞走,因为是要献给蜂王的。采其他花时蜂王会赏赐蜜,采稻花时则会杀死蜜蜂,蜂王的德行就是这样。
婪尾春
桑维翰说:唐末的文人称芍药为婪尾春,因为婪尾酒是最后一杯酒,芍药是春天最后开的花,所以得名。唐朝的留守李迪用驿马将芍药进献给皇帝,玄宗开始在宫中种植。
姚黄魏紫
《西京杂记》中记载:牡丹中最奇特的有姚家黄、魏家紫。
木莲
白居易说:我在临邛的白鹤山寺游玩时,佛殿前有两株木莲,高达数丈,叶子坚硬厚实像桂叶,夏天开花,形状像芙渠,香气也非常相似。山僧说:花折断时,声音像破竹一样。整个郡只有这两株,不知道是从哪里来的。成都虽然有很多奇花,但也没有见过这种花。世上有木芙蓉,但不知道有木莲花。
国色天香
唐玄宗在内殿赏花时,问程修已:“京城里传唱牡丹的人中谁最出名?”程修已回答说:“季正封说,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皇帝于是对妃子说:“在妆镜前喝一杯紫金盏,季正封的诗就可以看到了!”
茶花
以滇茶为第一,日丹次之。滇茶产自云南,颜色像衢红,大小如茶碗,花瓣不多,中间有层叠,红色艳丽,花心黄色,样子非常可爱。
佛桑
产自岭南,枝叶像江南的木槿,花朵像中州的芍药,但更加轻柔。开花时在二三月间,非常可爱,有深红、浅红、淡红几种颜色,剪下来插在土里就能活。
花癖
唐朝的张籍非常喜欢花卉,听说贵族家有一株山茶花,花朵大如碗,觉得无法得到,于是用爱妾去交换。人们称他为“张籍花淫”。
海棠
宋真宗时期,海棠开始与牡丹齐名。真宗御制了十首杂诗,以海棠为首。晏殊开始种植红海棠和红梅,苏东坡开始称黄梅为蜡梅。
花品
周濂溪在《爱莲说》中说: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
舍东桑
《蜀志》中记载:刘备的住所东边有一棵桑树,高达一丈多,枝叶垂下来像伞盖,来往的人都觉得这棵树不平凡,认为会出贵人。刘备小时候和孩子们在树下玩耍时说:“我一定会乘坐这羽葆车盖。”
张绪柳
《南史》中记载:齐武帝时期,益州献上了蜀地的柳树,枝条非常长,形状像丝缕。皇帝将其种植在太昌灵和殿前,说:“这柳树风流可爱,像张绪年轻时一样。”
美人蕉
这种花四季都开放,深红色非常耀眼,经过一个月也不会凋谢。
海棠香国
从前有人调任昌州守,请求换一个方便的地方。彭渊听说后阻止他说:“昌州是个好地方!”守问为什么,彭渊说:“海棠的烦恼是没有香气,只有昌州产的海棠有香气,所以被称为海棠香国,难道不是个好地方吗?”
思梅再任
何逊担任扬州法曹时,官署里有一株梅树,何逊经常在树下赋诗,后来住在洛阳,思念梅花不得,请求再次担任扬州法曹。到任时,梅花开满树,何逊和宾客们醉心欣赏。
榴花洞
唐朝的樵夫蓝超在福州东山追逐一只鹿,鹿跑进了一个石门,里面有鸡犬和人烟,见到一位老人,老人说:“这里是避秦的地方,你愿意留下来吗?”蓝超说:“我要回去告别妻子和孩子再来。”老人给了他一支榴花。后来蓝超再去寻找,却迷路了。
桃花山
在定海,安期生在这里炼药,用墨汁洒在石头上变成桃花,雨后鲜艳如生。
攀枝花
产自广州,高达四五丈,像山茶花,深红色如锦缎,又名木绵。
一年三花
嵩山西麓,汉朝时有道士从外国带来贝多子,种下后长成四棵树,一年开三次花,白色,香气异常。
白蒻
韩愈的诗:太华峰头的玉井莲,开花高达十丈,藕像船一样大,冷如雪霜,甜如蜜,吃一片就能治愈重病。
萱草宜男
《博物志》中记载:萱草又叫忘忧草,也叫宜男花。韩愈的诗:萱草是女儿花,不忘壮士的忧愁。
冰肌玉骨
袁丰评价梅花说:“冰肌玉骨,世外佳人,只是遗憾没有倾城的笑容。”
菊比隐逸
菊花不与春天的花争艳,在群花之后开放,所以用隐逸之士来比喻它。
花似六郎
有人称赞张昌宗说:“六郎的容貌像莲花。”杨再思说:“是莲花像六郎。”
先后开
大庾岭上的梅花,南边的枝条已经凋谢,北边的枝条才刚开放,这是因为寒暖的气候不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植物部-花卉-注解
桂花:桂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因其花香浓郁而闻名。文中提到桂花四出,指的是桂花的花瓣通常为四片,象征着西方金的成数,且桂花多开于秋季,金色与秋季相呼应。
天花:天花是一种传说中的神奇花卉,生长在五台山,花大如牡丹,白色如雪,传说有白蛇守护,摘花者必受伤害。天花晒干后仍保持鲜艳,常用于点汤,味道鲜美,价格昂贵。
琼花:琼花是一种传说中的花卉,花茎长八九寸,花如芙渠,香气浓郁。唐代曾植于广陵蕃观,至元代时朽坏,后人以八仙花替代。
金带围:金带围是江都芍药中的珍稀品种,韩琦曾在其任郡守时偶见四朵,后与王岐公、荆公安石等人共赏,四人后来皆位至高位,被视为花瑞。
蔓花:蔓花是茉莉的别称,宋代徽宗时期开始称茉莉为蔓花。
洛如花:洛如花是一种传说中的花卉,吴兴山中有一树,类竹而有实,似荚,传说郡中有名士时才会开花。
王者香:《家语》中记载,孔子见兰花,感叹兰花应为王者之香,不应与众花为伍,并作《倚兰操》。
伊兰花:伊兰花是西域的一种香花,香气馥烈,戴于发髻上香气可传十步,经月不散。西域以“伊”字为尊称,如中国的“天”字。
断肠花:断肠花是海棠的别称,传说有妇人因思念所爱之人,泪洒北墙下,后生草开花,花色如妇人面,叶绿反红,秋开,即今之海棠。
蝴蝶花:蝴蝶花是贵州玄妙观中的一种花,春时开花,花落时皆成蝴蝶飞去,枝头无一存者。
优钵罗花:优钵罗花是北京礼部仪制司中的一种花,四月八日开花,冬季结果,果核形如金色佛像。
娑罗:娑罗是一种花树,花开时香气可传十里,夏津曾笑称其为“花县”。
兰花:兰花是中国传统名花之一,蜜蜂采兰花时会背负而进,象征献给蜂王,采其他花则赏以蜜,采稻花则致蜂死。
婪尾春:婪尾春是芍药的别称,唐代文人以芍药为婪尾春,因其开于春末,象征最后的春意。
姚黄魏紫:姚黄魏紫是牡丹中的珍稀品种,姚家黄、魏家紫皆为牡丹中的奇品。
木莲:木莲是一种高大的花树,叶坚厚如桂,花如芙渠,香气浓郁,折花时声音如破竹。
国色天香:国色天香是形容牡丹的美丽与香气,唐玄宗曾赞牡丹为国色天香。
茶花:茶花以滇茶为第一,色似衢红,大如茶碗,花瓣不多,中有层折,赤艳黄心,样范可爱。
佛桑:佛桑是岭南的一种花,枝叶类江南木槿,花类中州芍药,轻柔可爱,有深红、浅红、淡红数种。
花癖:花癖指对花卉的极度喜爱,唐代张籍曾以爱姬换取一株山茶花,人称“张籍花淫”。
海棠:海棠是宋代真宗时期与牡丹齐名的花卉,真宗曾御制杂诗以海棠为首。
花品:周濂溪在《爱莲说》中将菊比作隐逸之士,牡丹比作富贵之人,莲比作君子。
舍东桑:《蜀志》中记载,刘备舍东有桑树高丈余,垂垂如盖,传说此树非凡,当出贵人。
张绪柳:《南史》中记载,齐武帝时益州献蜀柳,枝条甚长,状似丝缕,武帝赞其风流可爱,似张绪少年时。
美人蕉:美人蕉是一种四季开花的花卉,花色深红,经月不谢。
海棠香国:海棠香国是昌州的别称,因昌州产的海棠花香而得名。
思梅再任:何逊为扬州法曹时,常赋诗于梅树下,后居洛阳,思念梅花,请求再任扬州,至日花开满树,宾醉赏之。
榴花洞:榴花洞是福州东山中的一处传说之地,樵者蓝超曾逐鹿入洞,见一翁赠榴花一枝,后再访则迷。
桃花山:桃花山在定海,传说安期生炼药于此,以墨汁洒石上成桃花,雨过则鲜艳如生。
攀枝花:攀枝花是广州产的一种花,高四五丈,类山茶,花色殷红如锦,又名木绵。
一年三花:嵩山西麓有四树,一年三花,花色白,香气异常。
白蒻:白蒻是华山峰头的一种莲花,花开十丈,藕如船,冷比雪霜,甘比蜜,食之可愈沉痾。
萱草宜男:萱草又名忘忧草、宜男花,韩诗中有“萱草女儿花,不忘壮士忧”之句。
冰肌玉骨:袁丰之评梅为“冰肌玉骨,世外佳人”,形容梅花的高洁与美丽。
菊比隐逸:菊花不竞春芳,后群卉而开,故以隐逸之士比之。
花似六郎:张昌宗貌美如莲花,杨再思曾言“莲花似六郎”。
先后开:大庾岭上梅花,南枝已落,北枝方开,寒暖之候异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植物部-花卉-评注
本文通过对多种花卉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对花卉的深厚情感与文化内涵。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丽存在,更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感、表达思想的载体。文中提到的桂花、天花、琼花等,每一种花卉都有其独特的象征意义和文化背景。
桂花象征着西方的金,四出的花瓣与秋季的金色相呼应,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天花则带有神秘色彩,传说有白蛇守护,摘花者必受伤害,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琼花、金带围等花卉则与历史人物、事件紧密相连,赋予了花卉更多的历史意义。
文中还提到了许多与花卉相关的传说和典故,如断肠花、蝴蝶花、优钵罗花等,这些传说不仅增添了花卉的神秘感,也反映了古人对花卉的崇拜与赞美。花卉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不仅仅是观赏的对象,更是文人墨客表达情感、寄托理想的象征。
此外,文中还提到了许多与花卉相关的诗词歌赋,如《倚兰操》、《爱莲说》等,这些文学作品进一步丰富了花卉的文化内涵。通过对花卉的描写与赞美,古人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感悟以及对理想的追求。
总的来说,本文通过对多种花卉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花卉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花卉不仅仅是自然界的美丽存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古人的情感、思想与理想。通过对花卉的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深厚底蕴与独特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