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日用部-宫室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日用部-宫室-原文

房屋

有巢氏始构木为巢。

古皇氏始编槿为庐。

黄帝始备宫室。

黄帝制庭、制楼、制阁、制观。

神农制堂。

燧人氏制台。

黄帝制榭。

尧制亭。

汉宣帝制轩。

唐虞制宅。

周制房、制第。

汉制邸。

六朝后始加听事为厅。

秦孝公始制殿,乃有陛。

萧何治未央宫,立东阙、北阙,始沿名阙。

梁朱温按河图制五凤楼。

魏始制城门楼,名丽谯。

张说制京城鼓楼。

鲧作城郭。

禹作宫室。

寺庙

左彻制祠庙,汉宣帝制斋室。

周穆王召尹轨、杜仲居终南尹真人草楼,始名道居为观。

汉明帝时,摩腾、竺法兰自西域止鸿胪寺,始名僧居为寺。

隋炀帝制道场,改观为玄坛,五代宋改制宫。

孙权始为佛塔。

东晋何充舍宅始为尼寺。

书院

唐玄宗制书院。

后汉刘淑制精舍。

殷仲堪制读书斋。

欧阳修燕居,始为户室相通,名画舫斋。

门户

黄帝制门户,文王制璧门,周公制戟门、辕门(车相向以表门)、人门(立长大人之以表门)。

秦始皇制走马廊,制千步廊。

黄帝制阶、制梯。

尧制墙。

伊尹制亮槅。

神农制窖。

伏羲制厨。

黄帝制灶、制蚕室。

周制暴室。

黄帝制囿。

尧制池。

秦始皇制汤池。

公署

汉制开府,制九卿治事之寺。

北齐始以官名寺。

隋制监。

唐制院、制省、制局。

汉制南宫。

唐制东台。

玄宗制黄门省。

周制馆。

汉制藁街(即今四夷馆,汉武帝制)。

宋置马铺,制递站。

夏制府藏文书财货。

汤武制库藏。

平泉庄

李赞皇平泉庄周回十里,建堂榭百余所,天下奇花、异卉、怪石、古松,靡不毕致。

自作记云:“鬻平泉者,非吾子孙也!以一石一树与人者,非佳子弟也!吾百年后,为权势所夺,则以先人所命泣而告之。”

午桥庄

张齐贤以司空致仕归洛,得裴晋公午桥庄,凿渠通流,栽花植竹,日与故旧乘小车携觞游钓。

辋川别业

在蓝田,宋之问所建,后为王维所得。

辋川通流竹洲花坞,日与裴秀才迪浮舟赋诗,斋中惟茶铛、酒臼、经案、竹床而已。

高阳池

汉侍中习郁于岘山南,依范蠡养鱼法作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及长楸,芙蓉缘岸,菱芡覆水,是游燕名处。

山简每临此池,未尝不大醉而返,曰:“此是我高阳池也。”

迷楼

隋炀帝无日不治宫室,浙人项陛进新宫图,大悦,即日召有司庀材鸠工,经岁而就,帑藏为之一空。

帝幸之,大喜曰:“使真仙游其中,亦当自迷也。”因署之曰“迷楼”。

西苑

隋炀帝筑西苑,周三百里,其内为海,周十余里,为方丈、瀛洲、蓬莱诸山岛,高出水百余丈,有龙鳞筑萦回海内,缘筑十六院门皆临渠,每院以四品夫人主之。

殿堂楼观,穷极华丽,秋冬凋落,则剪彩为花,缀于枝干,色渝则易以新者,常如阳春。

上好以月夜从宫女数千骑游西苑,作《清夜游曲》,于马上奏之。

阿房宫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以坐万人,下可以建五丈旗。

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

表山颠以为阙。

复道,渡渭,属之咸阳。

役隐宫徒刑者七千余人。

卢生说帝为微行所居,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可得。

乃令咸阳宫三百里内宫观复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不够而具,所行幸,有言其处者死。

驾霄亭

张功甫为张循王诸孙,园池声伎服玩甲天下,常于南湖园作驾霄亭,于四古松间,以巨铁絙之半空,当风月清夜,与客梯登之,飘遥云表。

水斋

羊侃性豪侈。

初赴衡州,于两艖(舟符)起三间水斋,饰以珠玉,加以锦缋,盛设围屏,陈列女乐。

乘潮解缆,临波置酒,缘塘倚水,观者填塞。

清秘阁

倪云林所居,有清秘阁、云林堂。

其清秘阁尤胜,前植碧梧,四周列以奇石,蓄古法书名画其中,客非佳流不得入。

尝有夷人入贡,道经无锡,闻云林名,欲见之,以沉香百斤为贽,云林令人绐云:“适往惠山饮泉。”

翌日再至,又辞以出探梅花。

夷人不得一见,徘徊其家。

倪密令开云林堂使登焉,东设古玉器,西设古鼎彝尊罍,夷人方惊顾,问其家人曰:“闻有清秘阁,可一观否?”

家人曰:“此阁非人所易入,且吾主已出,不可得也。”

夷人望阁再拜而去。

泖湖

杨铁崖晚居泖,尝曰:“吾未七十,休官在九峰三泖间,殆且二十年,优游光景过于乐天。

有李五峰、张句曲、周易痴、钱思复为唱和友,桃叶、柳枝、琼花、翠羽为歌歈伎。

风日好时,驾春水宅(先生舟名)赴吴越间,好事者招致,效昔人水仙舫故事,荡漾湖光鸟翠,望之呼铁龙仙伯,顾未知香山老人有此无也。”

客有小海生贺公为“江山风月神仙福人”,且貌公老像,以八字字之,又赋诗其上曰:“二十四考中书令,二百八字太师衔,不如八字神仙福,风月湖山一担担。”

咸阳北阪

秦始皇灭六国,写其宫室,作之咸阳北阪上,自雍门以东至泾、渭交处,殿屋覆道,周围相属,然各自为区。

虽一瓦一甓之造,亦如其式。

各书国号,不相雷同,皆布其所得诸侯美人居之。

花萼楼

唐玄宗友爱至厚,设五王幄,与诸王同处。

后于宫中造楼,题曰:“花萼相辉之楼”。

黄鹤楼

晋时有酒保姓辛,卖酒江夏,有道士就饮,辛不索钱,如此三年。

一日,道士饮毕,以橘皮画一鹤于壁,以箸招之即下舞,嗣是贵客皆就饮,辛遂致富,乃建黄鹤楼。

后道士骑鹤而去。

滕王阁

滕王,唐高帝之子,武德中出为洪州刺史,喜山水,酷爱蝴蝶,尤工书,妙音律。

暇日泛青雀

舸,就芳渚建阁登临,仍以王名阁焉。

轮奂

晋献文子成室,晋大夫贺焉。张老曰:“美哉轮焉,美哉奂焉!歌于斯,哭于斯,聚国族于斯。”是全首领以从先大夫于九京也。君子谓其善颂善祷。

爽垲

齐景公欲更晏子之宅,谓晏子曰:“子之宅近市,不可以居,请更诸爽垲(地名)。”晏子如晋,公更宅焉。反,则成矣。既拜,乃复旧宅。

绿野堂

唐裴度以东都留守加中书令,不复有经世之意,乃治第东都集贤里,名绿野堂,竹木清浅,野服萧散。

铜雀台

在彰德县,曹操所筑。上有楼,铸大铜雀,高一丈五尺,置之楼颠。临终遗命,施繐帐于上,使宫人歌吹帐中,望吾西陵。西陵,操葬处也。

华林园

梁简文帝入华林园,顾谓左右曰:“会心处政不在远,翳然林木,便自有濠濮间想,觉鸟兽禽鱼自来亲人。”

金谷园

石崇为荆州刺史时,劫远使商客,致富不赀。有别馆,在河阳之金谷,一名梓泽园,中有清泉茂林,竹柏药草之属,莫不毕备。尝与众客游宴,屡迁其处,或登高临下,或列坐水滨,琴瑟笙筑合载车中,道路并作,令与鼓吹递奏,昼夜不倦。后房数百,俱极佳丽之选,以殽羞精丽相高,求市恩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日用部-宫室-译文

房屋

有巢氏最早用木头搭建巢穴。

古皇氏最早用槿木编织成庐舍。

黄帝最早建造了完整的宫室。

黄帝设计了庭院、楼阁、观景台。

神农设计了堂屋。

燧人氏设计了台。

黄帝设计了榭。

尧设计了亭子。

汉宣帝设计了轩。

唐虞时期设计了住宅。

周朝设计了房屋和府第。

汉朝设计了邸宅。

六朝以后开始增加听事的厅堂。

秦孝公最早设计了宫殿,并有了台阶。

萧何建造未央宫,设立了东阙和北阙,开始沿用了阙的名称。

梁朱温按照河图设计了五凤楼。

魏朝最早设计了城门楼,名为丽谯。

张说设计了京城的鼓楼。

鲧建造了城郭。

禹建造了宫室。

寺庙

左彻设计了祠庙,汉宣帝设计了斋室。

周穆王召尹轨、杜仲居住在终南山的尹真人草楼,开始将道居称为观。

汉明帝时,摩腾和竺法兰从西域来到鸿胪寺,开始将僧居称为寺。

隋炀帝设计了道场,将观改为玄坛,五代宋时改为宫。

孙权最早建造了佛塔。

东晋何充将自己的住宅改为尼寺。

书院

唐玄宗设计了书院。

后汉刘淑设计了精舍。

殷仲堪设计了读书斋。

欧阳修在燕居时,设计了户室相通的画舫斋。

门户

黄帝设计了门户,文王设计了璧门,周公设计了戟门、辕门(车相对以表示门)、人门(立长大人以表示门)。

秦始皇设计了走马廊和千步廊。

黄帝设计了台阶和梯子。

尧设计了墙。

伊尹设计了亮槅。

神农设计了窖。

伏羲设计了厨房。

黄帝设计了灶和蚕室。

周朝设计了暴室。

黄帝设计了园囿。

尧设计了池塘。

秦始皇设计了汤池。

公署

汉朝设计了开府,设立了九卿治事的寺。

北齐开始以官名命名寺。

隋朝设计了监。

唐朝设计了院、省、局。

汉朝设计了南宫。

唐朝设计了东台。

唐玄宗设计了黄门省。

周朝设计了馆。

汉朝设计了藁街(即今天的四夷馆,汉武帝设计)。

宋朝设置了马铺,设计了递站。

夏朝设计了府藏文书财货。

汤武设计了库藏。

平泉庄

李赞皇的平泉庄周围十里,建造了百余所堂榭,天下奇花、异卉、怪石、古松,无不具备。

他自己写道:“卖平泉的人,不是我的子孙!把一石一树给别人的人,不是好子弟!我百年后,如果被权势所夺,就按照先人的命令哭着告诉他们。”

午桥庄

张齐贤以司空的身份退休回到洛阳,得到了裴晋公的午桥庄,凿渠通流,栽花植竹,每天与老朋友乘小车携酒游钓。

辋川别业

在蓝田,宋之问所建,后来为王维所得。

辋川通流竹洲花坞,每天与裴秀才迪浮舟赋诗,斋中只有茶铛、酒臼、经案、竹床而已。

高阳池

汉侍中习郁在岘山南,按照范蠡的养鱼法建造了鱼池,池边有高堤,种竹和长楸,芙蓉缘岸,菱芡覆水,是游燕的名处。

山简每次来到这个池子,总是大醉而归,说:“这是我的高阳池。”

迷楼

隋炀帝每天都在建造宫室,浙人项陛进献了新宫图,隋炀帝非常高兴,当天就召来有司准备材料和工人,经过一年建成,国库因此空虚。

隋炀帝来到新宫,非常高兴地说:“即使真仙游其中,也会自迷。”于是命名为“迷楼”。

西苑

隋炀帝建造了西苑,周围三百里,其中有海,周围十余里,有方丈、瀛洲、蓬莱等山岛,高出水面百余丈,有龙鳞筑萦回海内,沿筑十六院门都临渠,每院由四品夫人主持。

殿堂楼观,极其华丽,秋冬凋落时,剪彩为花,缀于枝干,颜色褪去就换新的,常如阳春。

隋炀帝喜欢在月夜带领数千宫女骑马游西苑,作《清夜游曲》,在马上奏乐。

阿房宫

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面可以坐万人,下面可以建五丈高的旗。

周围有阁道,从殿下直抵南山。

表山颠以为阙。

复道,渡过渭水,连接到咸阳。

役使隐宫徒刑者七千余人。

卢生告诉皇帝要微行所居,不要让人知道,然后才能得到不死之药。

于是命令咸阳宫三百里内的宫观复道相连,帷帐钟鼓美人不够而具,所行幸的地方,有言其处者死。

驾霄亭

张功甫是张循王的孙子,园池声伎服玩天下第一,常在南湖园建造驾霄亭,在四棵古松之间,用巨铁絙在半空,当风月清夜,与客人梯登之,飘遥云表。

水斋

羊侃性格豪侈。

初到衡州时,在两艖(舟符)上建造了三间水斋,装饰以珠玉,加上锦缋,盛设围屏,陈列女乐。

乘潮解缆,临波置酒,缘塘倚水,观者填塞。

清秘阁

倪云林居住的地方,有清秘阁和云林堂。

清秘阁尤其胜,前面种植碧梧,四周列以奇石,收藏古法书名画,客人不是佳流不得入。

曾经有夷人入贡,经过无锡,听说倪云林的名声,想见他,以沉香百斤为礼物,倪云林让人骗他说:“适往惠山饮泉。”

第二天再来,又推辞说出去探梅花。

夷人不得一见,徘徊在他家。

倪云林秘密命令打开云林堂让他登上去,东设古玉器,西设古鼎彝尊罍,夷人惊讶地看着,问他的家人:“听说有清秘阁,可以一看吗?”

家人说:“这个阁不是人容易进入的,而且主人已经出去了,不能得见。”

夷人望着阁再拜而去。

泖湖

杨铁崖晚年居住在泖湖,曾说:“我未到七十岁,休官在九峰三泖间,将近二十年,优游光景超过乐天。

有李五峰、张句曲、周易痴、钱思复为唱和友,桃叶、柳枝、琼花、翠羽为歌歈伎。

风日好时,驾春水宅(先生舟名)赴吴越间,好事者招致,效昔人水仙舫故事,荡漾湖光鸟翠,望之呼铁龙仙伯,不知道香山老人有没有这样的生活。”

客人有小海生贺公为“江山风月神仙福人”,并且画了公老像,以八字字之,又赋诗其上:“二十四考中书令,二百八字太师衔,不如八字神仙福,风月湖山一担担。”

咸阳北阪

秦始皇灭六国后,仿照其宫室,建造在咸阳北阪上,从雍门以东到泾、渭交处,殿屋覆道,周围相连,但各自为区。

即使一瓦一甓的建造,也按照其样式。

各书国号,不相雷同,都布置其所得诸侯美人居住。

花萼楼

唐玄宗非常友爱,设立了五王幄,与诸王同处。

后来在宫中建造了楼,题名为“花萼相辉之楼”。

黄鹤楼

晋朝时有个酒保姓辛,在江夏卖酒,有个道士来喝酒,辛不收钱,这样持续了三年。

一天,道士喝完酒,用橘皮在墙上画了一只鹤,用筷子招之即下舞,从此贵客都来喝酒,辛因此致富,于是建造了黄鹤楼。

后来道士骑鹤而去。

滕王阁

滕王是唐高帝的儿子,武德年间出任洪州刺史,喜欢山水,酷爱蝴蝶,尤其擅长书法,精通音律。

闲暇时泛舟青雀

舸,在芳渚上建了一座阁楼,供人登临观赏,仍然以王的名字命名这座阁楼。

轮奂

晋国的献文子建成了一座新房子,晋国的大夫们都来祝贺。张老说:“多么壮观的建筑啊,多么华丽的装饰啊!在这里唱歌,在这里哭泣,在这里聚集国族。”这是保全首领以追随先大夫于九京的表现。君子认为他善于颂扬和祈祷。

爽垲

齐景公想更换晏子的住宅,对晏子说:“你的住宅靠近市场,不适合居住,请搬到爽垲(地名)去。”晏子去了晋国,景公更换了他的住宅。晏子回来后,新宅已经建好了。晏子拜谢后,又回到了旧宅。

绿野堂

唐朝的裴度以东都留守的身份加封中书令,不再有治理国家的意愿,于是在东都集贤里建造了一座府邸,名为绿野堂,竹木清浅,穿着野服,显得萧散自在。

铜雀台

铜雀台位于彰德县,是曹操所建。台上有一座楼,铸造了一只大铜雀,高一丈五尺,放置在楼顶。曹操临终前留下遗命,在台上悬挂繐帐,让宫人在帐中唱歌吹奏,望着他的西陵。西陵是曹操的葬地。

华林园

梁简文帝进入华林园,回头对左右的人说:“心领神会的地方并不在远方,茂密的林木,自然让人想到濠濮之间的景象,感觉鸟兽禽鱼都自来亲近人。”

金谷园

石崇担任荆州刺史时,劫掠远方的使者和商客,积累了巨额财富。他在河阳的金谷有一座别馆,名为梓泽园,园中有清泉、茂林、竹柏、药草等,应有尽有。他经常与众多客人游宴,不断变换地点,有时登高临下,有时列坐在水边,琴瑟笙筑等乐器都装在车中,沿途演奏,与鼓吹交替进行,昼夜不停。他的后房有数百人,都是极佳丽的美女,以精美的肴馔和华丽的生活相竞争,以求获得恩宠。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日用部-宫室-注解

有巢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远古帝王,教人构木为巢,以避野兽。

黄帝: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被尊为中华民族的始祖,有许多发明创造。

神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教人种植五谷和尝百草。

燧人氏: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教人钻木取火。

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五帝之一,以贤明著称。

汉宣帝:西汉皇帝,名刘询,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史称“宣帝中兴”。

唐虞:指唐尧和虞舜,中国古代传说中的贤明君主。

周: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又分为春秋和战国时期。

汉: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分为西汉和东汉。

六朝:指中国历史上的六个朝代,通常指东吴、东晋、宋、齐、梁、陈。

秦孝公:战国时期秦国的君主,任用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萧何:西汉初年的重要政治家,辅佐刘邦建立汉朝。

梁朱温:五代时期后梁的开国皇帝。

魏: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指三国时期的曹魏。

张说:唐朝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鲧: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禹的父亲。

禹:中国古代传说中的治水英雄,夏朝的开国君主。

左彻: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帝王。

周穆王:西周时期的君主,以远游著称。

汉明帝:东汉皇帝,名刘庄,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时期。

摩腾、竺法兰:佛教传入中国时的两位印度僧人。

隋炀帝:隋朝的第二位皇帝,以奢侈和暴政著称。

孙权:三国时期吴国的开国皇帝。

东晋何充: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和佛教信徒。

唐玄宗:唐朝的皇帝,以开元盛世著称。

后汉刘淑:东汉时期的学者。

殷仲堪:东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欧阳修:北宋时期的文学家和政治家。

文王:周文王,西周的开国君主。

周公:周文王的儿子,周武王的弟弟,辅佐武王建立周朝。

秦始皇:秦朝的开国皇帝,统一中国。

伊尹:商朝初年的重要政治家,辅佐商汤建立商朝。

伏羲:中国古代传说中的三皇之一,教人渔猎和婚姻制度。

夏: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

汤武:商汤和周武王,分别是商朝和周朝的开国君主。

李赞皇:唐朝的文学家。

张齐贤:北宋时期的政治家和文学家。

宋之问:唐朝的文学家。

王维:唐朝的著名诗人和画家。

习郁:东汉时期的官员。

山简:东晋时期的官员。

项陛:隋朝时期的建筑师。

卢生:秦朝时期的方士。

张功甫:北宋时期的文学家。

羊侃:东晋时期的官员。

倪云林:元朝时期的画家。

杨铁崖:明朝时期的文学家。

辛:晋朝时期的酒保。

滕王:唐朝的皇子,以文学和艺术著称。

舸:大船,古代用于水上交通的大型船只。

芳渚:指水边美丽的地方,渚指水中的小洲。

轮奂:形容建筑物高大华丽,轮指高大,奂指华丽。

爽垲:地名,指地势高爽、干燥的地方。

绿野堂:唐代裴度在东都洛阳的宅邸,以其环境清幽、自然风光著称。

铜雀台:曹操在彰德县所建的高台,上有铜雀,象征权力与荣耀。

华林园:梁简文帝的园林,以其自然景观和幽静环境著称。

金谷园:石崇在河阳的别馆,以其豪华和丰富的自然景观闻名。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日用部-宫室-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记载了中国古代建筑、寺庙、书院、门户、公署等各类建筑的起源和发展,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宗教和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

从有巢氏构木为巢到黄帝备宫室,再到秦始皇制殿,中国古代建筑的演变过程体现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寺庙的起源和发展反映了佛教、道教等宗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影响,尤其是汉明帝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书院的建立和发展,如唐玄宗制书院、欧阳修的画舫斋,体现了中国古代教育和文化的繁荣,尤其是文人雅士对读书和学问的重视。

门户的演变,从黄帝制门户到秦始皇制走马廊,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安全和礼仪的重视,同时也体现了建筑技术的进步。

公署的设立和演变,如汉制开府、唐制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完善和官僚体系的发展。

平泉庄、午桥庄、辋川别业等私人园林的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尤其是王维的辋川别业,成为文人雅士隐居和创作的理想之地。

高阳池、迷楼、西苑等皇家园林的记载,反映了古代帝王的奢侈生活和审美情趣,尤其是隋炀帝的迷楼和西苑,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阿房宫的宏伟规模和秦始皇的奢侈生活,反映了秦朝的强盛和帝王的威严,同时也揭示了秦朝灭亡的原因。

驾霄亭、水斋、清秘阁等私人建筑的记载,体现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尤其是倪云林的清秘阁,成为文人雅士隐居和创作的理想之地。

泖湖、咸阳北阪、花萼楼、黄鹤楼、滕王阁等地的记载,反映了中国古代文人对自然和艺术的追求,尤其是黄鹤楼和滕王阁,成为后世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中国古代建筑的起源和发展,还反映了中国古代社会的文化、宗教、政治和艺术生活的方方面面,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这段古文通过描述不同历史时期的建筑和园林,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从舸、芳渚到轮奂、爽垲,再到绿野堂、铜雀台、华林园和金谷园,每一处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对建筑艺术的精湛掌握。

轮奂一词出自《左传》,形容晋献文子的新居高大华丽,张老的赞美不仅是对建筑的赞美,更是对主人品德和家族荣耀的颂扬。这种建筑与人文的结合,体现了古代建筑不仅是居住的场所,更是身份和文化的象征。

爽垲的故事则反映了古代贵族对居住环境的高要求。齐景公为晏子更换住宅,体现了对臣子的关怀和对居住环境的重视。晏子最终选择回归旧宅,则表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坚守和对传统的尊重。

绿野堂是唐代裴度的宅邸,以其清幽的自然环境和简朴的生活方式著称。裴度放弃经世之志,选择隐居,反映了唐代士人对自然和自由的向往。绿野堂的竹木清浅、野服萧散,正是这种生活态度的体现。

铜雀台是曹操的权力象征,其上的铜雀和高楼不仅展示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也反映了三国时期建筑的宏伟与奢华。曹操临终前的遗命,更增添了铜雀台的历史厚重感。

华林园是梁简文帝的园林,以其自然景观和幽静环境著称。简文帝的‘会心处政不在远’表达了他对自然与政治的深刻理解,认为真正的治国之道在于内心的宁静与自然的和谐。

金谷园则是石崇的豪华别馆,以其丰富的自然景观和奢华的游宴活动闻名。石崇的财富和生活方式反映了西晋时期贵族的奢侈与享乐,但也预示了其最终的悲剧命运。金谷园的繁华与石崇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财富与权力的无常。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不同建筑和园林的描述,展现了中国古代建筑艺术与自然景观的完美结合,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风貌和人文精神。每一处建筑和园林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是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园林艺术和社会历史的重要资料。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日用部-宫室》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695.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