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方术部-方法-原文
妇人怀娠欲成男者,以斧密置床下,以刀口向下,必生男;
鸡伏卵,用此法,亦多成雄。
皂荚水触人眼,痛不可忍,持衬衣角揩之,即愈。
凡患偷针眼者,以布针一条,对井以目睛睨视之。已而,折为两段,投井中,眼即愈,勿令人知。
有脚汗人,岁朝密立于捣衣石上,即愈。
护生草,清明绝蚤取荠菜花茎,阴干,暑月作挑灯杖,能令蚊蛾不至。
灯草于腊月内取溪河水浸七昼夜,阴干,夏月点灯,能去青虫。
禳鼠日,每月辰日塞穴,鼠当自死。
翼日挂帐,无蚊子。
食鱼骨鲠,取罾覆头,即下。
除夜五更,使一人房中向窗扇,一人问云:“扇恁么?”答云:“扇蚊子。”凡七问七答,乃已。
端午日五更,亦然。
树不生果,除夜着一人伏树下,一人持斧问云:“你生果否?不生,斫汝作柴!”树下一人应云:“我生!我生!”是年即结实。
辟火法,用绯红绢帛五尺至一丈,剪作幡形,悬竹竿上,投当风火中,风回火息矣。无绢帛,以绯衣服代之,亦可。
取逃走人衣服并带,用纸裹磁石,悬于井中,其人即回。
取霹雳木刻为鸟形,放在露天高处,众鸟皆集,不去。
二麦秆顿于上流,水流入池塘中,可祛马蝗。
求雨法,命巫师入深山,择枫树有怪形者,以茅缆系之,喝问:“有雨否?”一人应曰:“必有雨!必有雨!”
猪尿胞贮萤火,缀网中沉之水底,则鱼聚观,夜举网则鱼必多。
取头垢涂针,及塞针孔,水上自浮。
取戎盐涂鸡鸭蛋上,相连十枚不落。
取蚕沙一石二升,用丁日就吉地埋,则蚕大熟。
取水獭胆,以篾子蘸画酒杯中,一半酒去,余半在盏,不倾。
置牛骨于地中,则水不涸。
削冰令圆,举以向日,艾承其影,则得火。
以黑犬血和蟹烧之,鼠悉去。
如值火灾,急以瓶甑覆炕上,火即灭。
以白矾煮灯芯,点之,省油。
猪血浸新砖,砖堕不中,引鱼自聚。
岁夜聚富贵家田内泥打灶,主招财。
桃树撑门辟邪,祟不敢入门。
月厌上,取土泥塞鼠穴,则鼠远去。
人发结挂果树上,鸟雀不敢食其实。
惊蛰日以灰糁门外,免虫蚁出。
七月上旬辰日斫木,不蛀。
熨斗内以纸衬之炒银杏,则不爆。
釜鸣,不得惊呼,男子作妇人拜,即止。或妇人作男子拜,亦可。
夜卧,以鞋一仰一覆,即无恶梦。
遇恶犬,以左手自寅吹一口气,轮至戌以指甲掐之,犬即退伏。
暗传书法,以杜仲末、白矶、蓖麻子各少许,研细,又入黄丹少许,少浸,写字候干,全不见字迹。以火烘之,即见字,看毕焚之。
鸡子白调白矾末刷纸,作铫子煎茶,沸而不烧其纸。
五子书壁上,以青矾水喷之,则字现。
竹内膜纯阴,将酥涂其上,见太阳即飞,名飞蝴蝶。
上丑日取土泥蚕室,宜蚕。
上辰日取道中土泥门户,辟官事。
读书灯香油一斤,入桐油三两,耐点,又辟鼠耗。
以盐置盏中,省油。
以姜擦盏,则不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方术部-方法-译文
如果妇女怀孕想要生男孩,可以把斧头秘密地放在床下,斧刃朝下,这样一定会生男孩;
用这种方法孵鸡蛋,也大多会孵出雄鸡。
皂荚水溅到眼睛里,疼痛难忍,用衣角擦拭,立刻就能好。
凡是得了偷针眼的人,拿一根布针,对着井用眼睛斜视它。然后,把针折成两段,扔进井里,眼睛就会好,不要让别人知道。
有脚汗的人,在年初的时候秘密地站在捣衣石上,脚汗就会好。
护生草,在清明节前取荠菜的花茎,阴干,夏天用来做挑灯杖,能让蚊子和蛾子不来。
灯草在腊月里取溪河水浸泡七天七夜,阴干,夏天用来点灯,能驱赶青虫。
禳鼠日,每个月的辰日堵住老鼠洞,老鼠就会自己死掉。
第二天挂上蚊帐,就没有蚊子了。
吃鱼时鱼刺卡住喉咙,拿渔网盖在头上,鱼刺就会下去。
除夕夜五更时分,让一个人在房间里对着窗户扇扇子,另一个人问:“扇什么呢?”回答:“扇蚊子。”一共问七次答七次,然后停止。
端午节五更时分,也是这样。
如果树不结果,除夕夜让一个人躲在树下,另一个人拿着斧头问:“你结果吗?不结果,就把你砍了当柴烧!”树下的人回答:“我结果!我结果!”这一年树就会结果。
辟火法,用五尺到一丈长的红色绢帛,剪成幡的形状,挂在竹竿上,投到风火中,风会回转,火会熄灭。如果没有绢帛,可以用红色衣服代替,也可以。
拿逃走的人的衣服和腰带,用纸包住磁石,挂在井里,那个人就会回来。
拿霹雳木刻成鸟的形状,放在露天的高处,所有的鸟都会聚集过来,不会离开。
把二麦秆放在上游,水流进池塘里,可以驱赶马蝗。
求雨法,让巫师进入深山,选择形状怪异的枫树,用茅草绳绑住,大声问:“有雨吗?”一个人回答:“一定有雨!一定有雨!”
用猪尿泡装萤火虫,挂在网中沉到水底,鱼就会聚集过来,晚上拉起网就能捕到很多鱼。
用头上的污垢涂在针上,或者塞住针孔,针就会浮在水面上。
用戎盐涂在鸡鸭蛋上,十个蛋连在一起也不会掉下来。
拿一石二升蚕沙,在丁日埋到吉利的地方,蚕就会大丰收。
拿水獭的胆,用竹篾蘸着画在酒杯里,一半酒会消失,剩下的一半留在杯子里,不会倒出来。
把牛骨埋在地里,水就不会干涸。
把冰削成圆形,举起来对着太阳,艾草承接它的影子,就能得到火。
用黑狗的血和螃蟹一起烧,老鼠就会全部离开。
如果遇到火灾,赶紧用瓶子和甑子盖在炕上,火就会熄灭。
用白矾煮灯芯,点灯时能省油。
用猪血浸泡新砖,砖掉进水里不会沉下去,能吸引鱼群聚集。
除夕夜取富贵人家田里的泥土打灶,能招财。
用桃树撑门,能辟邪,邪祟不敢进门。
在月厌日,取泥土堵住老鼠洞,老鼠就会远离。
把人的头发结挂在果树上,鸟雀不敢吃果实。
在惊蛰日把灰撒在门外,能防止虫蚁出来。
在七月上旬的辰日砍树,树不会生虫。
在熨斗里垫上纸炒银杏,银杏不会爆裂。
如果锅发出响声,不要惊叫,男子像妇人一样拜一拜,响声就会停止。或者妇人像男子一样拜一拜,也可以。
晚上睡觉时,把鞋子一只正放一只反放,就不会做恶梦。
遇到恶狗,用左手从寅时吹一口气,转到戌时用指甲掐一下,狗就会退下。
暗传书法,用杜仲末、白矾、蓖麻子各少许,研细,再加入少许黄丹,稍微浸泡,写字等干了后,完全看不到字迹。用火烘烤,字迹就会显现,看完后烧掉。
用鸡蛋清调白矾末刷在纸上,做成铫子煎茶,水开了但不会烧坏纸。
在墙上写五子,用青矾水喷上去,字就会显现。
竹子的内膜是纯阴的,把酥油涂在上面,见到太阳就会飞起来,叫做飞蝴蝶。
在上丑日取泥土抹在蚕室里,适合养蚕。
在上辰日取道路上的泥土抹在门上,能避免官司。
读书灯用一斤香油,加入三两桐油,耐点,还能驱赶老鼠。
在灯盏里放盐,能省油。
用姜擦灯盏,灯就不会晕。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方术部-方法-注解
斧:在古代中国,斧不仅是工具,也常用于象征男性的力量和权威。
皂荚水:皂荚是一种植物,其果实含有皂素,可用于清洁,但接触眼睛会引起疼痛。
偷针眼:古代对麦粒肿的俗称,认为是由偷针引起。
护生草:指荠菜,古代认为其有驱虫的效果。
灯草:一种植物,其茎可用于制作灯芯。
禳鼠日:古代认为某些日子进行特定仪式可以驱鼠。
辟火法:古代的一种防火仪式,使用红色绢帛象征火焰,以期驱散火灾。
霹雳木:传说中雷击过的树木,被认为具有特殊的力量。
二麦秆:指大麦和小麦的秸秆,古代认为其有驱虫的效果。
求雨法:古代的一种祈雨仪式,通过模拟和象征行为来祈求雨水。
头垢:古代认为头垢具有特殊的药用价值。
戎盐:一种矿物盐,古代用于多种仪式和药用。
蚕沙:蚕的粪便,古代用于农业仪式,以期丰收。
水獭胆:水獭的胆囊,古代认为其具有特殊的力量。
牛骨:古代认为牛骨具有保持水源不枯的象征意义。
黑犬血:古代认为黑犬血具有驱邪的力量。
白矾:一种矿物,古代用于多种清洁和仪式用途。
猪血:古代认为猪血具有吸引鱼类的效果。
桃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桃树具有驱邪的象征意义。
月厌:古代对某些不吉利日子的称呼。
惊蛰日:二十四节气之一,古代认为此日进行特定仪式可以驱虫。
杜仲末:杜仲树的粉末,古代用于制作隐形墨水。
鸡子白:鸡蛋的蛋白,古代用于制作耐热的纸张。
青矾水:一种化学溶液,古代用于制作隐形的文字。
竹内膜:竹子的内膜,古代用于制作象征性的飞虫。
上丑日:古代对某些特定日子的称呼,认为这些日子进行特定仪式可以带来好运。
桐油:一种植物油,古代用于制作耐用的灯油。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方术部-方法-评注
这段文本展示了古代中国丰富的民间信仰和仪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和控制欲望。通过使用各种自然物品和象征性的行为,古人试图影响自然和社会现象,如生育、健康、农业丰收和灾害防护等。
文本中的许多做法,如使用斧头象征男性力量、皂荚水治疗眼痛、护生草驱蚊等,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理解。这些做法虽然现代科学可能无法证实其效果,但它们反映了古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对自然力量的敬畏。
此外,文本中的许多仪式和做法,如禳鼠日、辟火法、求雨法等,都体现了古人对特定日子的重视和对仪式力量的信仰。这些仪式不仅是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解释,也是他们试图通过象征性的行为来控制或影响这些现象的方式。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的民间信仰和仪式,也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和社会的理解方式。这些信仰和仪式虽然可能在现代看来缺乏科学依据,但它们在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