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文学部-著作-原文
字挟风霜
淮南王刘安撰《鸿烈》二十一篇,字字皆挟风霜之气。扬子云以为一出一入,字直百金。
月露风云
隋李谔书云:“连篇累牍,不出月露之形,积案盈箱,尽是风云之状。”
文阵雄师
唐苏颋文章思若涌泉,张九龄谓同列曰:“苏生之文俊赡无敌,真文阵雄师也。”
词人之冠
唐张九龄七岁能文,太宗时为中书舍人,时号为词人之冠。
文章宿老
唐李峤为凤阁舍人,富才思,文册号令多属为之。前与王、杨接迹,中与崔、苏齐名,学者称为文章宿老。
口吐白凤
汉扬雄作《甘泉赋》,才思豪迈,赋成,梦口吐白凤。
咽丹篆
唐韩愈少时,梦人与丹篆一卷,强吞之,傍有一人拊掌而笑。觉后胸中如物咽,自是文章日丽。后见孟郊,乃梦中傍笑者。
锦心绣口
唐李白送弟序曰:“弟心肝五脏皆绣口耶?不然,何开口成文,挥毫雾散也。”
驱屈宋鞭扬马
《李翰林集》序:驰驱屈宋,鞭挞扬马,千载独步,惟公一人。
点鬼簿、算博士
唐王勃、杨炯、卢照领、骆宾王,皆有文名,人议其疵曰:杨好用古人姓名,谓之“点鬼簿”。骆好用数目作对,谓之“算博士”。
玄圃积玉
时人目陆机之文犹玄圃积玉,无非夜光。
造五凤楼
韩浦与弟洎,皆有文名,洎尝曰:“予兄文如绳枢草舍,聊庇风雨。予文是造五凤楼手。”浦因寄蜀笺与洎,曰:“十样鸾笺出益州,近来新寄浣溪头。老兄得此全无用,助汝添修五凤楼。”
梦涤肠胃
王仁裕少时,尝梦人剖其肠胃,以西江水涤之,见江中沙石,皆为篆籀之文。由是文思并进,有诗百卷,号《西江集》。
鼠坻牛场
扬雄曰:雄为《太玄经》,犹鼠坻之与牛场也,如其用,则实五谷饱邦民;否则,为坻粪,弃之于道已矣。
帖括
帖者簿籍之义,以帖籍赅括义理而诵之。
詅痴符
和凝为文,以多为富,有集百卷,自镂饭以行,识者非之,曰:“此颜之推所谓詅痴符也。”
焚弃笔砚
陆机天才秀逸,辞藻宏丽,张茂先尝谓之曰:“人之为文章,常患才少,而子患才多。”机弟云曰:“茂先见兄文,辄欲焚弃笔砚。”
齐丘窃谭峭
五代时,宋齐丘欲窃谭景升《化书》以为己作,乃投景升于江。后渔人撒网,获景升尸,手中持《化书》三卷,遂改《齐丘子》为《谭子化书》。
郢削
《庄子》:郢人垩(音恶)漫其鼻端,若蝇翼,使匠石斫之。匠石运斤成风,斫之,尽垩而鼻不伤。故求人笔削其诗文,曰郢削。
藏拙
梁徐陵使于齐,时魏收有文学,北朝之秀录其文集以遗陵,命传之江左。陵还,渡江而沉之,从者问故,曰:“吾与魏公藏拙。”
韩山一片石
庾信自南朝至北方,惟爱温子升所作《韩山碑》。或问北方何如,信曰:“惟韩山一片石堪与语,余若驴鸣犬吠耳。”
福先寺碑
裴度修福先寺,将求碑文于白居易。判官皇甫湜怒曰:“近舍湜,而远取居易,请从此辞。”度亟谢,随以文属湜。湜饮酒,挥毫立就。度酬以车马玩器约千缗,湜怒曰:“碑三千字,每字不直绢三匹乎?”度又依数酬之。湜又索文改窜,度笑曰:“文已妙绝,增一字不得矣!”
聪明过人
韩文公尝语李程曰:“愈与崔丞相群同年往还,直是聪明过人。”李曰:“何处过人?”韩曰:“共愈往还二十余年,不曾说着文章。”
金银管
湘东王录忠臣义士文章,笔有三品:忠孝全者,金管书之;德行精粹者,银管书之;文章华丽者,斑竹管书之。
杜撰
五代广成先生杜光庭,多着神仙家书,悉出诬罔,如《感遇传》之类。故人以妄言谓之杜撰。或云杜默,非也。杜默以前遂有斯语。
千字文
梁散骑员外周兴嗣犯事在狱,梁王命以千字成文,即释之。一夕文成,须鬓皆白。
兔园册
汉梁孝王有圃名兔园,孝王卒,太后哀慕之。景帝以其园令民耕种,乃置官守,籍其租税,以供祭祀。其簿籍皆俚语之字,故乡俗所诵曰《兔园册》。
书肆说铃
扬雄曰:“好学而不要诸仲尼,书肆也;好说而不要诸仲尼,说铃也。”
昭明文选六臣注
六臣;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吕向,并唐人;铣、向、周翰皆处士。
艾子
东坡有《艾子》一编,并是笑话。初不解其书,后见《杂记》云:“宋仁宗灼艾,令优人竞说笑话,以忘其痛。艾子命书,亦此意也。或云子由灼艾,东坡作此,以分其痛。
四本论
钟会撰《四本论》始毕,甚欲使嵇公一见,置怀中,既定,畏其难,怀不敢出,于户外遥掷,便回急走。
庄子郭注
晋向秀注庄子《南华经》,剖析玄理。郭象窃之,以己名行世。
叙字
东坡祖名序,故为人作序,皆用“叙”字。
颜鲁公书
颜鲁公所著书,有《大言》、《小言》、《乐语》、《滑语》、《谗语》、《醉语》,皆不传。
无字
《周易》“无”作“无”。晋王述日:“天屈西北为无。”今于“无”上加一点,是古“既”字。
三都赋序
徐文长曰:皇甫谧序《三都》,足以重左太,而陈师锡之序《五代史》,不足以当欧阳永叔。则予虽无序,可也。
宫体轻丽
《唐高祖纪》:东海徐摛文体轻丽,时人谓之宫体。
自出机杼
祖莹以文学见重,常语人云:“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筋骨,何能共人作生活也!”
倚马奇才
桓温北征鲜卑,召袁宏倚马前作露布,手不停笔,
俄得七纸,殊可观。
文不加点
江夏太守黄祖大会宾客,有献鹦鹉者,命祢衡曰:“愿先生赋之。”衡揽笔而作,文不加点,辞采甚丽。
干将莫鎁
李邕文名天下,卢藏用曰:“邕之文如干将莫鎁,难与争锋,但虞其伤缺耳。”
洛阳纸贵
左思作《三都赋》,豪贵之家竞相传写,洛阳为之纸贵,邢邵文章典丽,每文一出,京师传写,为之纸贵。
此愈我疾
陈琳少有辩才,草檄成以呈曹公。公先苦头疯,是日卧读琳檄,翕然而起,曰:“此愈我疾!”
台阁文章
欧阳文忠曰:“文章有两等,有山林草野之文,有朝廷台阁之文。”王安石曰:“文章须官样,岂亦谓有台阁气耶?”
捕龙搏虎
柳宗元曰:人见韩昌黎《毛颖传》,大叹以为奇怪。余读其文,若捕龙蛇,搏虎豹,急与之角,而力不敢暇。
捕长蛇骑生马
唐孙樵书玉川子《月蚀歌》、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读之如赤手捕长蛇,不施鞅勒骑生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文学部-著作-译文
字挟风霜
淮南王刘安撰写了《鸿烈》二十一篇,每一字都带有风霜的气息。扬子云认为这些字一出,价值百金。
月露风云
隋朝的李谔写道:“连篇累牍,不过是月露的形状,堆积如山的案卷,全是风云的景象。”
文阵雄师
唐朝的苏颋文思如泉涌,张九龄对同僚说:“苏生的文采俊美无比,真是文坛的雄师。”
词人之冠
唐朝的张九龄七岁就能写文章,太宗时担任中书舍人,当时被称为词人之冠。
文章宿老
唐朝的李峤担任凤阁舍人,才华横溢,文册号令多由他撰写。他先后与王、杨、崔、苏齐名,学者称他为文章宿老。
口吐白凤
汉朝的扬雄创作《甘泉赋》,才思豪迈,赋成后梦见自己口中吐出白凤。
咽丹篆
唐朝的韩愈年轻时,梦见有人给他一卷丹篆,他强行吞下,旁边有人拍手大笑。醒来后胸中如有物咽下,从此文采日增。后来见到孟郊,发现他就是梦中拍手大笑的人。
锦心绣口
唐朝的李白在送别弟弟的序言中说:“弟弟的心肝五脏都是绣口吗?不然,为何一开口就能成文,挥毫如雾散。”
驱屈宋鞭扬马
《李翰林集》序言中写道:驰骋于屈原、宋玉之间,鞭挞扬雄、司马相如,千载独步,只有李白一人。
点鬼簿、算博士
唐朝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都有文名,人们批评他们的缺点是:杨炯喜欢用古人的姓名,称之为“点鬼簿”。骆宾王喜欢用数字作对,称之为“算博士”。
玄圃积玉
当时人们认为陆机的文章就像玄圃中堆积的玉石,无一不是夜光之宝。
造五凤楼
韩浦和他的弟弟韩洎都有文名,韩洎曾说:“我兄长的文章像绳枢草舍,勉强遮风挡雨。我的文章是造五凤楼的手笔。”韩浦于是寄给韩洎蜀笺,写道:“十样鸾笺出益州,近来新寄浣溪头。老兄得此全无用,助汝添修五凤楼。”
梦涤肠胃
王仁裕年轻时,曾梦见有人剖开他的肠胃,用西江水洗涤,看到江中的沙石都变成了篆籀文字。从此文思大进,著有百卷诗集,名为《西江集》。
鼠坻牛场
扬雄说:“我写《太玄经》,就像老鼠在牛场中筑巢,如果它有用,就能让五谷丰登,养活百姓;否则,就是一堆粪土,被丢弃在路边。”
帖括
帖是簿籍的意思,用帖籍来概括义理并诵读。
詅痴符
和凝写文章,以多为富,有百卷文集,自己刻印发行,有识之士批评他说:“这就是颜之推所说的‘詅痴符’。”
焚弃笔砚
陆机才华横溢,辞藻华丽,张茂先曾对他说:“人们写文章,常常担心才华不足,而你却担心才华太多。”陆机的弟弟陆云说:“茂先见到兄长的文章,就想焚毁笔砚。”
齐丘窃谭峭
五代时,宋齐丘想窃取谭景升的《化书》作为自己的作品,于是将谭景升投入江中。后来渔人撒网,捞到谭景升的尸体,手中还握着《化书》三卷,于是将《齐丘子》改为《谭子化书》。
郢削
《庄子》中记载:郢人用白垩涂在鼻尖上,像苍蝇翅膀一样薄,让匠石用斧头砍掉。匠石挥斧如风,砍掉了白垩,鼻子却毫发无损。因此,请求别人修改诗文,称为“郢削”。
藏拙
梁朝的徐陵出使齐国,当时魏收有文名,北朝的才子们将他的文集送给徐陵,让他带回江南。徐陵渡江时,将文集沉入江中,随从问他原因,他说:“我与魏公藏拙。”
韩山一片石
庾信从南朝到北方,只喜欢温子升写的《韩山碑》。有人问他北方如何,他说:“只有韩山的一片石头值得交谈,其他的都像驴鸣犬吠。”
福先寺碑
裴度修建福先寺,想请白居易写碑文。判官皇甫湜生气地说:“近处有我却舍近求远找白居易,请让我辞职。”裴度急忙道歉,随后将碑文交给皇甫湜。皇甫湜喝酒后,挥毫立就。裴度酬谢他车马玩器约千缗,皇甫湜生气地说:“碑文三千字,每字不值三匹绢吗?”裴度又按数酬谢。皇甫湜又要求修改碑文,裴度笑着说:“文章已经妙绝,增一字不得。”
聪明过人
韩文公曾对李程说:“我与崔丞相群同年交往,真是聪明过人。”李程问:“哪里过人?”韩文公说:“我与崔丞相交往二十多年,从未谈过文章。”
金银管
湘东王记录忠臣义士的文章,笔分三品:忠孝全者,用金管书写;德行精粹者,用银管书写;文章华丽者,用斑竹管书写。
杜撰
五代的广成先生杜光庭,写了许多神仙家的书,都是虚构的,如《感遇传》之类。因此人们用“杜撰”来形容妄言。有人说“杜默”,其实不对,杜默之前就有这种说法。
千字文
梁朝的散骑员外周兴嗣因事入狱,梁王命他以千字成文,完成后即释放他。一夜之间,周兴嗣写成了《千字文》,须发皆白。
兔园册
汉朝的梁孝王有个园子叫兔园,孝王去世后,太后哀悼他。景帝将园子交给百姓耕种,并设官管理,收取租税以供祭祀。园子的簿籍都用俚语写成,因此乡间俗称为《兔园册》。
书肆说铃
扬雄说:“好学而不求教于孔子,就像书肆;好说而不求教于孔子,就像说铃。”
昭明文选六臣注
六臣是李善、吕延济、刘良、张铣、李周翰、吕向,都是唐朝人;张铣、吕向、李周翰都是处士。
艾子
苏东坡有《艾子》一编,全是笑话。起初不解其意,后来看到《杂记》说:“宋仁宗灼艾时,让优人竞说笑话,以忘其痛。艾子命书,也是这个意思。有人说苏辙灼艾时,苏东坡写此书,以分担其痛。”
四本论
钟会写完《四本论》后,很想让嵇康看一看,于是将书藏在怀中,到了嵇康家门前,却因害怕嵇康的难缠,不敢拿出,只好在门外远远地扔进去,然后急忙跑开。
庄子郭注
晋朝的向秀注释庄子的《南华经》,剖析玄理。郭象窃取了他的注释,以自己的名义流传于世。
叙字
苏东坡的祖父名叫序,因此他为人作序时,都用“叙”字。
颜鲁公书
颜鲁公所著的书有《大言》、《小言》、《乐语》、《滑语》、《谗语》、《醉语》,但都已失传。
无字
《周易》中的“无”字写作“无”。晋朝的王述说:“天屈西北为无。”现在在“无”上加一点,是古代的“既”字。
三都赋序
徐文长说:“皇甫谧为《三都赋》作序,足以让左思增光,而陈师锡为《五代史》作序,却不足以与欧阳修相提并论。那么我即使没有序,也无妨。”
宫体轻丽
《唐高祖纪》中记载:东海的徐摛文体轻丽,当时人称之为宫体。
自出机杼
祖莹以文学见重,常对人说:“文章必须自出机杼,成一家之言,怎能与人共作生活!”
倚马奇才
桓温北征鲜卑时,召袁宏在马前写露布,袁宏手不停笔,
突然得到七张纸,内容非常值得一看。
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
江夏太守黄祖举办盛大的宴会,有人献上了一只鹦鹉,黄祖命令祢衡说:“希望先生为它作赋。”祢衡拿起笔就写,文章一气呵成,无需修改,文辞非常华丽。
干将莫邪
李邕的文章名扬天下,卢藏用说:“李邕的文章就像干将莫邪剑一样,难以与之争锋,只是担心它会受损。”
洛阳纸贵
左思创作了《三都赋》,豪门贵族争相传抄,导致洛阳的纸张价格因此上涨。邢邵的文章典雅华丽,每篇文章一出,京城的人就争相传抄,导致纸张价格因此上涨。
这治愈了我的病
陈琳年轻时就有辩才,他起草了一篇檄文呈给曹操。曹操之前一直头痛,那天他躺着读陈琳的檄文,突然坐起来说:“这治愈了我的病!”
台阁文章
欧阳修说:“文章有两种,一种是山林草野的文章,一种是朝廷台阁的文章。”王安石说:“文章必须有官方的样子,难道也是说要有台阁的气派吗?”
捕龙搏虎
柳宗元说:人们看到韩愈的《毛颖传》,大为惊叹,认为非常奇怪。我读他的文章,感觉就像在捕捉龙蛇,搏击虎豹,急切地与之角力,而不敢有丝毫懈怠。
捕长蛇骑生马
唐代孙樵抄写玉川子的《月蚀歌》和韩愈的《进学解》,无不气势磅礴,句句生动,读起来就像赤手空拳捕捉长蛇,不施缰绳骑上生马。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文学部-著作-注解
字挟风霜:形容文章气势凌厉,字字有力,如同风霜般刺骨。
月露风云:比喻文章内容空洞,缺乏实质,只是描绘自然景象。
文阵雄师:形容文章气势磅礴,如同强大的军队。
词人之冠:指在词人中最为杰出的人物。
文章宿老:指在文学上有深厚造诣的老前辈。
口吐白凤:比喻文才出众,如同口中吐出白凤般神奇。
咽丹篆:比喻文思泉涌,如同吞下丹篆般神奇。
锦心绣口:形容文思敏捷,出口成章。
驱屈宋鞭扬马:形容文才超越前人,独步一时。
点鬼簿、算博士:分别指杨炯好用古人姓名和骆宾王好用数目作对的文风。
玄圃积玉:比喻文章珍贵,如同玄圃中堆积的玉石。
造五凤楼:比喻文才高超,如同能建造五凤楼的工匠。
梦涤肠胃:比喻文思泉涌,如同梦中洗涤肠胃般神奇。
鼠坻牛场:比喻文章的价值,如同鼠坻与牛场的对比。
帖括:指以帖籍赅括义理而诵之的学习方法。
詅痴符:指和凝以多为富的文风,被识者非议。
焚弃笔砚:形容文才过于出众,以至于他人自愧不如。
齐丘窃谭峭:指宋齐丘欲窃谭景升《化书》为己作的故事。
郢削:比喻求人笔削诗文,如同郢人垩漫其鼻端般精细。
藏拙:指梁徐陵将魏收的文集沉江,以示藏拙。
韩山一片石:比喻庾信对温子升《韩山碑》的喜爱。
福先寺碑:指裴度修福先寺,求碑文于白居易的故事。
聪明过人:形容韩文公与崔丞相群的聪明才智。
金银管:指湘东王录忠臣义士文章,笔有三品的分类。
杜撰:指杜光庭多着神仙家书,悉出诬罔的文风。
千字文:指梁散骑员外周兴嗣在狱中以千字成文的故事。
兔园册:指汉梁孝王兔园的簿籍,皆俚语之字。
书肆说铃:比喻好学而不要诸仲尼,如同书肆和说铃。
昭明文选六臣注:指六臣对《昭明文选》的注解。
艾子:指东坡的《艾子》一编,并是笑话。
四本论:指钟会撰《四本论》的故事。
庄子郭注:指郭象窃向秀注庄子《南华经》的故事。
叙字:指东坡祖名序,故为人作序皆用“叙”字。
颜鲁公书:指颜鲁公所著书,皆不传。
无字:指《周易》“无”作“无”的解释。
三都赋序:指徐文长对皇甫谧序《三都》的评价。
宫体轻丽:指东海徐摛文体轻丽的文风。
自出机杼:指祖莹主张文章须自出机杼,成一家筋骨。
倚马奇才:指袁宏倚马前作露布,手不停笔的文才。
文不加点:指文章一气呵成,不加修改,形容文思敏捷,才华横溢。
干将莫鎁:干将、莫邪是古代著名的铸剑师,这里比喻李邕的文章如同锋利的宝剑,难以匹敌。
洛阳纸贵:形容文章非常受欢迎,以至于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
此愈我疾:指陈琳的文章有治愈疾病的效果,形容其文笔犀利,能触动人心。
台阁文章:指朝廷官员所写的文章,通常具有官方色彩和庄重风格。
捕龙搏虎:比喻文章气势磅礴,如同捕捉龙蛇、搏击虎豹,充满力量和挑战。
捕长蛇骑生马:形容文章生动有力,如同赤手捕捉长蛇、不施鞍勒骑乘生马,充满活力和挑战。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文学部-著作-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文人的文才和文风。从‘字挟风霜’到‘倚马奇才’,每一句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这些典故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的重视和推崇。
例如,‘字挟风霜’形容文章气势凌厉,字字有力,如同风霜般刺骨,这不仅是对文章气势的赞美,也是对作者文才的肯定。‘月露风云’则比喻文章内容空洞,缺乏实质,只是描绘自然景象,反映了当时对文章内容的要求和批评。
再如,‘文阵雄师’形容文章气势磅礴,如同强大的军队,这不仅是对文章气势的赞美,也是对作者文才的肯定。‘词人之冠’指在词人中最为杰出的人物,反映了当时对词人的推崇和尊重。
此外,‘口吐白凤’、‘咽丹篆’、‘锦心绣口’等典故,都通过神奇的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文人的文才和文思。这些典故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的重视和推崇。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比喻,生动地描绘了古代文人的文才和文风,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横溢,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文学的重视和推崇。这些典故和比喻不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比喻,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文章的影响力。首先,’文不加点’形容祢衡的文思敏捷,一气呵成,不加修改,展现了其卓越的文学才华。其次,’干将莫鎁’比喻李邕的文章如同锋利的宝剑,难以匹敌,突出了其文章的独特性和影响力。’洛阳纸贵’则形象地描绘了左思《三都赋》的受欢迎程度,以至于纸张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反映了其文章的广泛传播和深远影响。
‘此愈我疾’通过陈琳的文章治愈曹操头疯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文章的力量和感染力。’台阁文章’则区分了山林草野之文和朝廷台阁之文,强调了不同场合和身份下文章的风格和特点。’捕龙搏虎’和’捕长蛇骑生马’则通过生动的比喻,形容韩愈和孙樵的文章气势磅礴,充满力量和挑战,展现了其文章的独特魅力和艺术价值。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丰富的典故和生动的比喻,不仅展示了古代文人的才华和文章的影响力,也反映了古代社会对文学的重视和推崇。这些典故和比喻不仅具有历史意义,也具有深刻的文化内涵,为我们理解古代文学和文人提供了宝贵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