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降黜、贪鄙-原文
咄咄书空
晋殷浩被黜,谈咏不辍;虽家人,不见其有流放之感。但终日书空,作“咄咄怪事”四字而已。
胡椒八百
唐元载受贿,后事败,有司籍其家,钟乳五百辆,胡椒八百斛,他物不可胜计。
箪簋不饰
贾谊策:“古者大臣有坐不廉则废者,不谓不廉,则曰‘箪簋不饰’。”
围棋献赂
蜀刺史安重霸,性贪贿。州民有油客邓姓者,资财巨万,重霸召与围棋,令侍立。下子过于筹算,终日不下数十子。邓倦立,且饥馁不堪。次日,又召。或曰:“本不为棋,何不献贿?”邓献金三锭,获免。
拔钉钱
五代赵在礼令宋州,贪暴逾制,百姓苦之。后移镇永兴,百姓欣贺曰:“拔却眼中钉矣!”在礼闻之,仍求复任宋州,每岁户口,不论主客,俱征钱一千,名曰“拔钉钱”。
捋须钱
南唐张崇帅庐州,所为不法,尝入觐,庐人曰:“渠伊想不复来矣!”崇归,计日索“渠伊钱”。明年又入觐,盛有罢府之议,人不敢实指,道路相视,皆捋须相庆。崇归,又征“捋须钱”。
破贼露布
李义府为相,杨行颖白其赃私,诏司刑刘祥道与三司杂讯,除名,流隽州,或作《河间道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榜于衢。
京师白劫
后魏元修义为吏部尚书,惟事贿赂,官之大小皆有定价。中散大夫高居呼为“京师白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降黜、贪鄙-译文
咄咄书空
晋朝的殷浩被贬职后,依然不停地谈论和吟咏;即使是家人,也看不出他有被流放的感受。他只是整天在空中写字,写“咄咄怪事”四个字而已。
胡椒八百
唐朝的元载受贿,后来事情败露,有关部门抄家时,发现钟乳五百辆,胡椒八百斛,其他物品不计其数。
箪簋不饰
贾谊在策论中写道:“古代大臣如果因为不廉洁而被罢免,不会直接说他不廉洁,而是说‘箪簋不饰’。”
围棋献赂
蜀地的刺史安重霸,性格贪婪受贿。州里有个姓邓的油商,家财万贯,重霸召他来下围棋,让他站着侍候。下棋时过于算计,一天下来下不了几十手。邓某站得疲倦,又饿又累。第二天,重霸又召他来。有人对他说:“本来不是为了下棋,为什么不献上贿赂呢?”邓某献上三锭金子,才得以免去侍立之苦。
拔钉钱
五代的赵在礼在宋州任职时,贪婪暴虐,百姓苦不堪言。后来他调任永兴,百姓高兴地说:“拔掉了眼中的钉子!”在礼听说后,仍然要求回宋州任职,每年向每户人家征收一千钱,称为“拔钉钱”。
捋须钱
南唐的张崇在庐州任职时,行为不合法度,曾经入朝觐见,庐州人说:“他大概不会再回来了!”张崇回来后,按天索要“渠伊钱”。第二年他又入朝觐见,有罢免他的议论,人们不敢明说,路上相遇时,都捋着胡须互相庆贺。张崇回来后,又征收“捋须钱”。
破贼露布
李义府担任宰相时,杨行颖揭发他的贪污行为,皇帝下诏让司刑刘祥道和三司一起审讯,结果李义府被除名,流放到隽州,有人写了《河间道元帅刘祥道破铜山大贼李义府露布》张贴在街道上。
京师白劫
后魏的元修义担任吏部尚书时,只做贿赂的事,官职的大小都有定价。中散大夫高居称他为“京师白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降黜、贪鄙-注解
咄咄书空:形容殷浩被贬后,虽表面平静,但内心充满无奈和愤懑,只能通过书写来表达内心的不满。
胡椒八百:指唐代元载因贪污受贿,家中积累了大量财富,胡椒数量之多成为其贪腐的象征。
箪簋不饰:古代对官员廉洁的要求,箪和簋是古代盛食物的器具,不饰意味着不加以装饰,引申为官员不贪图奢华,保持廉洁。
围棋献赂:指安重霸利用围棋之名行贿赂之实,反映了古代官场腐败的一种形式。
拔钉钱:赵在礼在宋州任内对百姓的额外征税,比喻其贪暴如同拔去百姓眼中的钉子。
捋须钱:张崇在庐州任内对百姓的额外征税,比喻其贪暴如同捋去百姓的胡须。
破贼露布:指公开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露布是古代公开宣布的文告。
京师白劫:指元修义在吏部尚书任内公开进行贿赂,如同在京师进行公开的抢劫。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降黜、贪鄙-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几个历史故事,生动地描绘了古代官场的腐败现象。从殷浩的‘咄咄书空’到元载的‘胡椒八百’,再到安重霸的‘围棋献赂’,赵在礼的‘拔钉钱’,张崇的‘捋须钱’,以及李义府的‘破贼露布’和元修义的‘京师白劫’,每一个故事都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腐败和官员的贪婪。
这些故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录,更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揭示。它们展示了权力如何腐蚀人心,以及贪婪如何导致个人的堕落和社会的动荡。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看到古代社会对于廉洁和正义的追求,以及对于腐败和贪婪的深刻批判。
此外,这些故事也反映了古代文学的艺术特色。作者通过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社会现象和深刻的人性探讨融入短小的故事中,使得这些故事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是对古代官场腐败现象的揭露,也是对人性弱点的深刻反思。它通过具体的历史故事,展示了权力和贪婪如何影响个人和社会,以及廉洁和正义的重要性。这些故事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提醒我们在现代社会中也要警惕权力的腐蚀和贪婪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