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经济-原文
平米价
赵清献公,熙宁中知越州。两浙旱蝗,米价涌贵,饥死者相望。诸州皆榜衢路,立告赏,禁人增米价。公独榜通衢,令有米者增价粜之,于是米商辏集,米价顿贱。
禁闭籴
抚州饥,黄震奉命往救荒,但期会富民耆老以某日至。至则大书“闭籴者籍,强籴者斩”八字揭于市,米价遂平。
但笑佳禾
张全义见田畴美者,辄下马,与僚佐共观之。召田主,劳以酒食,有蚕麦善收者,或亲至其家,呼出老幼,赐以茶彩衣物。民间言张公不喜声伎,独见佳麦良蚕乃笑耳。由是民竞耕蚕,遂成富庶。
击鼓剿贼
魏李崇,为兖州刺史。兖旧多劫盗,崇令村置一楼,楼悬鼓,盗发之处,乱击之。旁村始闻者,以一击为节,次二,次三。俄顷之间,声闻百里,皆发人守险,由是贼无不获。
断绝扳累
薛简肃公帅蜀,一日置酒大东门外。中有戍卒作乱,既而就擒,都监走白诸公,命只于擒获处斩决。民间以为神断,不然,妄相扳引,受累必多矣。
擢用枢密
都指挥使张旻被旨选兵,下令太峻,兵惧,谋为变。上召二府议之。王旦曰:“若罪旻,则自今帅臣何以御众?急捕谋者,则震惊都邑。陛下数欲任旻枢密,今若擢用,使解兵柄,反侧者自安矣。”上曰:“王旦善处大事,真宰相也。”
分封大国
汉患诸侯强,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自裂地封其子弟,而汉为定其封号。汉有厚恩,而诸侯自分析弱小云。
征卤封禅
张说以大驾东巡,恐突厥乘间入寇,议加兵备边。召兵部郎中裴光庭谋之。光庭曰:“四夷之中,突厥最大,比屡求和亲,而朝廷勿许。今遣一使,征其大臣从封泰山,彼必欣然承命。突厥来,则戎狄君长无不皆来,可以偃旗息鼓,高枕而卧矣。”说曰:“善,吾所不及。”即奏行之。
预给岁币
契丹奏请岁给外别假钱币。真宗以示王旦。公曰:夷狄贪婪,渐不可长。可于岁给三十万内各借二万,仍谕次年额内除之。契丹得之,大惭。次年,复下有司:“契丹所借金帛六万,事微末,依常数与之,以后永不为例。”
责具领状
王阳明既擒宸濠,囚于浙省。时武庙南幸,驻跸留都。中官诱令阳明释濠还江西,俟圣驾亲往擒获,差中贵至浙省谕旨。阳明责中贵具领状,中贵惧,事遂寝。
竞渡救荒
皇佑二年,吴中大饥。范仲淹领浙西,发粟及募民存饷,为术甚备。吴人喜竞渡,好为佛事。淹乃纵民竞渡,太守日出宴于湖上,自春至夏,居民空巷出游。又召诸佛寺主僧谕之曰:“饥岁工价至贱,可以大兴土木之役。”于是诸寺工作并兴。又新仓厫吏舍,日役千夫。两浙大饥,唯杭宴然。
比折除过
韩琦知郓州,京中素多盗,捕法以百日为限,限中不获,抵罪。琦请获他盗者听,比折除过,故盗多获。
中官毁券
梅国桢知固安,有中官操豚蹄为飨,请征债于民。国桢曰:“今日为君了此。”急牒民至,趋令鬻妻偿贵人债,伪遣人持金买其妻,追与偕入,民夫妇不知也。桢大声语民曰:“非尔父母官立刻拆尔夫妻,奈贵人债,义不容缓;但从此分离;终身不复见矣!容尔尽言诀别。”阳为堕泪。民夫妇哀恸难离。中官为之酸楚,竟毁券而去。
宣敕毙奸
况钟知苏州,初视事,阳为木讷,胥有弊蠹,辄默识之。通判赵忱,肆慢侮钟,亦不之校。既期月,一旦,宣敕召府中胥悉前,大声言:“某日某事窃贿若干,然乎?某日,某如之!”群胥骇服,不敢辩。立掷杀六人,肆诸市。复出属官贪者五人,庸懦者十余人。由是吏民震悚,革心奉命。民称之曰况青天。
积弊顿革
刘大夏为户部侍郎,理北边粮草。尚书周经谓曰:“仓场告乏,粮草半属京中贵人子弟经营。公素不与此辈合,此行恐不免刚以取祸。”大夏曰:“处天下事以理不以势,定天下事在近不在远,俟至彼图之。”既至,召边上父老日夕讲究,遂得其要领。一日,揭榜通衢曰:“某仓缺几千石,每石给官价若干,封圻内外官民客商之家,但愿告报者,粮自十石以上,草自百束以上,俱准告,虽中贵子弟,不禁也。”不两月,公有余积,民有余财。盖往时来告者,粮必限以千百石,草必限以十万束方准,以至中贵子弟为市包买,以图利息。自大夏此法立,有粮草之家皆自往告报,不必中贵包买足数,然后整告也。几十年积弊,一朝顿革。
筑墙屋外
许逵为乐陵令,时流寇势炽,逵预筑墙城浚隍,使民各筑墙屋外,高过其檐,仍开墙窦如圭,仅可容人。家令二壮者执刀俟于窦内,其余人各入队伍,设伏巷中,洞开城门。贼至,旗举伏发,贼火无所施,兵无所加,尽擒斩之。自是贼不敢近乐陵境。
承命草制
梁储在内阁时,秦王疏请陕之边地,益其封疆。朱宁、江彬等受其贿,助之请,上许之。兵部及科道执奏不听,大学士杨廷和当草制,引疾不出。上震怒,内臣至阁督促储曰:“如皆引疾,孰与事君?”遂承命草上制曰:“昔太祖皇帝着令曰:‘此土不畀藩封,非吝也!念此土广且饶,藩封得之,多蓄士马,饶富而骄,奸人诱为不轨,不利宗让。’今王请祈恳笃,朕念亲亲,畀地不吝。务得地宜益谨,毋收聚奸人,毋多养士马,毋听奸人劝为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是时虽欲保全亲亲,不可得已。王慎之,毋忽!”上览制,骇曰:“若是,其可虞,其弗与!”事遂寝。
平定二乱
张佳胤因浙兵减粮,辱巡抚为乱,受命视师两浙。将抵杭,复闻市民因受役不均,聚众焚劫乡绅,有亡赖丁仕卿者为首倡。佳胤促驾曰:“速驱之,尚可离而二也。”
到台,召营兵为乱者抚之曰:“汝曹终岁有守卫功,前抚减粮诚误。今市井亡赖亦为乱,彼无他劳,不可以汝曹为例,可为我捕之,功成不独论赎,且有赏也。”
众踊跃听命,遂薄乱民,败之,擒捕丁仕卿等,立会诸司讯之,得其挟刃而要金帛者五十余人,皆枭之,余悉放归。于是诸亡赖皆帖然解散。
佳胤乃复营兵饷,密廉其倡乱者名,因捕数人曰:“汝为乱首,吾故欲贷汝,天子三尺不贷汝!”遂斩之,因驰使遍赦七营,曰:“乱者已服辜。今以尔有功天子,不欲尽诛。汝当尽力报国!”不五日,二乱平定。
转赐将士
李正己为平卢节度使,畏德宗威名,表献钱三十万缗,上欲受之,恐见欺,却之则无辞。崔佑甫请遣使慰劳淄、青将士,因以正己斫献钱赐之,使将士人人感上恩;又诸道闻之,知朝廷不重货财。上悦从之,正己大惭服。
一军皆甲
段秀实为邠州都虞候。行营节度郭晞纵士卒为暴,秀实列卒取十七人,断首注槊上,植市门外,一军皆甲。秀实诣军门,曰:“杀一老卒,何甲也?吾戴吾头来矣。”因让晞,晞谢过。邠州由是无祸。
各自言姓名
大将田希鉴附朱泚,泚败。李晟以节度使巡泾州,希鉴郊迎,晟与之并辔而入,道旧甚欢也,希鉴不复疑。晟于伏甲而宴,宴毕,引诸将下堂曰:“我与汝曹久别,可各自言姓名。”于是得为乱者三十余人,数其罪,杀之。顾希鉴曰:“田郎不得无过。”并立斩。
为三难
鲜于侁,字子骏。方新法行,诸路骚动。侁奉使九载,独公心处之。苏轼称上不害法、中不伤民、下不废亲为“三难”。司马光当国,除京东转运,曰:“子骏,福星也。”
平原自无
史弼为平原相时,举钩党,惟平原独无。诏书前后迫切,从事坐传舍责曰:“青州六郡,其五有党,平原何治而得独无?”弼曰:“先王疆理天下,画界分境,水土异齐,风俗不同。五郡自有,平原自无,胡可相比?若承望上司,诬陷良善,则平原之人,户可为党,相有死而已,所不能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经济-译文
平米价
赵清献公在熙宁年间担任越州知州。当时两浙地区遭遇旱灾和蝗灾,米价飞涨,饿死的人随处可见。各州都在路口张贴告示,设立赏金,禁止人们抬高米价。唯独赵清献公在通衢大道上张贴告示,命令有米的人提高价格出售,于是米商纷纷聚集,米价立刻下降。
禁闭籴
抚州发生饥荒,黄震奉命前往救灾,约定某日召集富人和老人。到达后,他在市场上张贴“闭籴者籍,强籴者斩”八个大字,米价因此平稳。
但笑佳禾
张全义看到田地肥沃,就下马与僚佐一起观赏。他召见田主,用酒食慰劳他们,有蚕麦丰收的,他亲自到其家中,叫出老幼,赐予茶彩衣物。民间传说张公不喜欢声伎,唯独看到佳麦良蚕才会笑。因此,百姓竞相耕种养蚕,最终变得富庶。
击鼓剿贼
魏李崇担任兖州刺史。兖州历来多劫盗,李崇命令每个村庄建一座楼,楼上悬挂鼓,盗贼出现的地方,乱击鼓。邻近村庄听到鼓声,以一击为节,次二,次三。顷刻之间,鼓声传遍百里,人们都出来守险,因此盗贼无一漏网。
断绝扳累
薛简肃公在蜀地任职,一天在大东门外设宴。有戍卒作乱,很快被擒获,都监跑来报告,薛公命令在擒获处立即斩决。民间认为这是神断,否则,胡乱牵连,受累的人会很多。
擢用枢密
都指挥使张旻奉命选兵,命令过于严厉,士兵害怕,密谋造反。皇帝召见二府商议。王旦说:“如果惩罚张旻,今后帅臣如何御众?急捕谋反者,会震惊都邑。陛下多次想任命张旻为枢密,现在如果擢用他,让他解除兵权,反叛者自然会安定。”皇帝说:“王旦善于处理大事,真是宰相之才。”
分封大国
汉朝担心诸侯强大,主父偃建议让诸侯以私恩,自行分封子弟,而汉朝为其定封号。汉朝有厚恩,诸侯自行分封后变得弱小。
征卤封禅
张说因皇帝东巡,担心突厥乘机入侵,提议加强边防。召见兵部郎中裴光庭商议。裴光庭说:“四夷之中,突厥最大,最近多次求和亲,朝廷未许。现在派一使者,征召其大臣随从封禅泰山,他们必定欣然接受。突厥来,则其他戎狄君长都会来,可以偃旗息鼓,高枕无忧。”张说说:“好,我没想到。”随即上奏执行。
预给岁币
契丹奏请额外岁币。真宗拿给王旦看。王旦说:“夷狄贪婪,不可助长。可在岁给三十万内各借二万,并告知次年从额内扣除。”契丹得知后,非常惭愧。次年,又下令:“契丹所借金帛六万,事微末,依常数给予,以后永不为例。”
责具领状
王阳明擒获宸濠,囚禁在浙省。当时武庙南巡,驻跸留都。中官诱使王阳明释放宸濠回江西,等圣驾亲往擒获,派中贵到浙省传旨。王阳明责令中贵具领状,中贵害怕,事情就此作罢。
竞渡救荒
皇佑二年,吴中发生大饥荒。范仲淹领浙西,发放粮食并招募民众存饷,措施非常完备。吴人喜欢竞渡,喜欢做佛事。范仲淹便让民众竞渡,太守每天在湖上设宴,从春到夏,居民空巷出游。他又召见各佛寺主僧,告诉他们:“饥荒年工价极低,可以大兴土木。”于是各寺工程并兴。又新建仓库吏舍,每天动用千夫。两浙大饥荒,唯独杭州安然无恙。
比折除过
韩琦担任郓州知州,京中历来多盗贼,捕法以百日为限,限内未抓获,抵罪。韩琦请求抓获其他盗贼者可以比折除过,因此盗贼多被抓获。
中官毁券
梅国桢担任固安知县,有中官拿着猪蹄来宴请,要求向民众征债。梅国桢说:“今天为你了结此事。”急召民众到,命令他们卖妻偿还贵人债务,假装派人持金买其妻,追与偕入,民众夫妇不知情。梅国桢大声对民众说:“不是你们的父母官立刻拆散你们夫妻,奈何贵人债务,义不容缓;但从此分离;终身不复见矣!容你们尽言诀别。”假装流泪。民众夫妇哀恸难离。中官为之酸楚,最终毁券而去。
宣敕毙奸
况钟担任苏州知州,初上任时,假装木讷,胥吏有弊病,他默默记下。通判赵忱,肆意侮辱况钟,他也不计较。过了一个月,一天,宣敕召府中胥吏全部前来,大声说:“某日某事窃贿若干,对吗?某日,某如之!”群胥骇服,不敢辩驳。立即处决六人,暴尸市井。又查出属官贪者五人,庸懦者十余人。从此吏民震悚,革心奉命。民众称他为况青天。
积弊顿革
刘大夏担任户部侍郎,管理北边粮草。尚书周经对他说:“仓场告乏,粮草半属京中贵人子弟经营。你素来不与这些人合,此行恐怕不免刚以取祸。”刘大夏说:“处天下事以理不以势,定天下事在近不在远,等到了那里再想办法。”到达后,他召见边上父老日夜研究,终于掌握了要领。一天,他在通衢张贴告示:“某仓缺几千石,每石给官价若干,封圻内外官民客商之家,但愿告报者,粮自十石以上,草自百束以上,俱准告,虽中贵子弟,不禁也。”不到两个月,公有余积,民有余财。原来以往来告者,粮必限以千百石,草必限以十万束方准,以至中贵子弟为市包买,以图利息。自刘大夏此法立,有粮草之家皆自往告报,不必中贵包买足数,然后整告也。几十年积弊,一朝顿革。
筑墙屋外
许逵担任乐陵县令,当时流寇势力猖獗,许逵预先筑墙城浚隍,让民众各筑墙屋外,高过其檐,仍开墙窦如圭,仅可容人。每家令二壮者执刀守在窦内,其余人各入队伍,设伏巷中,洞开城门。贼至,旗举伏发,贼火无所施,兵无所加,尽擒斩之。从此贼不敢近乐陵境。
承命草制
梁储在内阁时,秦王上疏请求陕之边地,增加其封疆。朱宁、江彬等受贿,助其请求,皇帝同意。兵部及科道执奏不听,大学士杨廷和当草制,引疾不出。皇帝震怒,内臣至阁督促梁储说:“如果都引疾,谁来事君?”梁储遂承命草上制曰:“昔太祖皇帝着令曰:‘此土不畀藩封,非吝也!念此土广且饶,藩封得之,多蓄士马,饶富而骄,奸人诱为不轨,不利宗让。’今王请祈恳笃,朕念亲亲,畀地不吝。务得地宜益谨,毋收聚奸人,毋多养士马,毋听奸人劝为不轨,震及边方,危我社稷,是时虽欲保全亲亲,不可得已。王慎之,毋忽!”皇帝览制,骇曰:“若是,其可虞,其弗与!”事遂寝。
平定二乱
张佳胤因为浙江士兵的粮饷被削减,侮辱巡抚并引发叛乱,受命视察两浙的军队。即将到达杭州时,又听说市民因为服役不均,聚集起来焚烧抢劫乡绅,有一个叫丁仕卿的无赖是领头人。张佳胤催促车驾说:“快点赶路,还可以把两件事分开处理。”
到了衙门,召集参与叛乱的营兵安抚他们说:“你们一年到头有守卫的功劳,前任巡抚削减粮饷确实是错误的。现在市井无赖也作乱,他们没有其他功劳,不能以你们为例,可以为我抓捕他们,成功的话不仅免罪,还有赏赐。”
大家踊跃听命,于是逼近乱民,打败他们,擒获丁仕卿等人,立即召集各部门审讯,查出其中持刀勒索钱财的五十多人,都处决了,其余的都放回家。于是那些无赖都安静地解散了。
张佳胤于是恢复了营兵的粮饷,秘密查清带头叛乱者的名字,于是抓捕了几个人说:“你们是叛乱的首领,我本来想宽恕你们,但天子的法律不会宽恕你们!”于是斩了他们,并迅速派人赦免七营的士兵,说:“叛乱的人已经服罪。现在因为你们对天子有功,不想全部诛杀。你们应当尽力报效国家!”不到五天,两起叛乱都被平定。
转赐将士
李正己担任平卢节度使,畏惧德宗的威名,上表献上三十万缗钱,皇帝想接受,又怕被欺骗,拒绝又没有理由。崔佑甫请求派使者慰劳淄、青的将士,顺便把李正己献上的钱赐给他们,让将士们人人都感受到皇帝的恩德;其他地方的军队听说后,也知道朝廷不看重财物。皇帝高兴地采纳了,李正己非常惭愧和佩服。
一军皆甲
段秀实担任邠州都虞候。行营节度使郭晞放纵士兵作恶,段秀实列队抓了十七个人,砍下他们的头挂在长矛上,插在市门外,全军都披甲戒备。段秀实到军门前说:“杀一个老兵,何必披甲?我带着我的头来了。”于是责备郭晞,郭晞道歉认错。邠州从此没有祸乱。
各自言姓名
大将田希鉴依附朱泚,朱泚失败。李晟以节度使的身份巡视泾州,田希鉴在郊外迎接,李晟和他并马而行,叙旧非常愉快,田希鉴不再怀疑。李晟在埋伏甲士的情况下设宴,宴会结束后,带领众将下堂说:“我和你们久别,可以各自报上姓名。”于是查出参与叛乱的三十多人,列举他们的罪行,杀了他们。看着田希鉴说:“田郎不能没有过错。”也立即斩了他。
为三难
鲜于侁,字子骏。当时新法推行,各地骚动。鲜于侁奉命出使九年,独自以公心处理。苏轼称赞他上不害法、中不伤民、下不废亲为“三难”。司马光执政时,任命他为京东转运使,说:“子骏,是福星啊。”
平原自无
史弼担任平原相时,举报勾结党羽的人,只有平原没有。诏书前后催促得很急,从事坐在传舍责备说:“青州六郡,其中五个有党羽,平原怎么治理得唯独没有?”史弼说:“先王划分天下,划定边界,水土不同,风俗各异。五郡自有,平原自无,怎么可以相比?如果迎合上司,诬陷好人,那么平原的人,家家都可以成为党羽,我只有死而已,这是不能做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经济-注解
赵清献公:赵抃,字清献,北宋政治家,以清廉著称。
熙宁:宋神宗的年号,公元1068年至1077年。
越州:今浙江省绍兴市一带。
两浙:宋代行政区划,包括今浙江和江苏南部。
旱蝗:旱灾和蝗灾,古代常见的自然灾害。
粜:卖出粮食。
辏集:聚集。
黄震:南宋官员,以救灾闻名。
抚州:今江西省抚州市。
闭籴:禁止买卖粮食。
张全义:北宋官员,以重视农业著称。
茶彩:茶叶和彩色丝织品,古代常见的赏赐物品。
李崇:北魏官员,以治理盗贼闻名。
兖州:今山东省兖州市一带。
薛简肃公:薛季昶,字简肃,北宋官员。
蜀:今四川省一带。
张旻:北宋官员,曾任都指挥使。
王旦:北宋宰相,以善于处理大事著称。
枢密:枢密使,宋代高级军事官员。
主父偃:西汉政治家,主张削弱诸侯权力。
张说:唐朝宰相,以文治武功著称。
裴光庭:唐朝官员,曾任兵部郎中。
契丹: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曾建立辽朝。
王阳明:明代思想家、军事家,以心学闻名。
宸濠:朱宸濠,明代藩王,曾发动叛乱。
范仲淹: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著称。
韩琦:北宋政治家、军事家,曾任宰相。
梅国桢:明代官员,以清廉著称。
况钟:明代官员,以清廉和严惩贪腐闻名。
刘大夏:明代官员,以改革积弊著称。
许逵:明代官员,以防御流寇闻名。
梁储:明代官员,曾任内阁大学士。
秦王:明代藩王,朱元璋的后代。
杨廷和:明代官员,曾任内阁大学士。
张佳胤:明朝官员,曾任浙江巡抚,以平定叛乱著称。
浙兵减粮:指明朝时期浙江地区的士兵因粮饷减少而引发的动乱。
丁仕卿:明朝时期的无赖首领,煽动市民叛乱。
枭之:古代一种极刑,指斩首后将头颅悬挂示众。
李正己:唐朝平卢节度使,曾因畏惧唐德宗的威名而献钱。
崔佑甫:唐朝官员,以智谋著称,曾建议将李正己献的钱赐给将士。
段秀实:唐朝将领,以严明军纪著称,曾平定郭晞纵兵暴乱。
田希鉴:唐朝将领,曾依附朱泚,后因李晟的计谋被诛杀。
鲜于侁:宋朝官员,以公正廉洁著称,苏轼称其有“三难”之德。
史弼:东汉官员,以正直不阿著称,曾拒绝诬陷良善。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经济-评注
《平米价》一文通过赵清献公在越州处理米价上涨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在灾荒时期的智慧与担当。赵清献公没有像其他州那样禁止涨价,反而鼓励米商增价出售,最终使得米价回落。这一策略不仅缓解了饥荒,还促进了市场流通,体现了古代经济管理的灵活性。
《禁闭籴》讲述了黄震在抚州救灾的故事。他通过严厉的措施禁止囤积粮食,迅速平抑了米价。这一做法反映了古代官员在应对饥荒时的果断与权威,同时也揭示了古代社会对粮食流通的严格控制。
《但笑佳禾》描绘了张全义对农业的重视。他通过亲自视察农田、奖励农民,激发了百姓的耕作热情,最终使地方富庶。这一故事体现了古代官员对农业的重视,以及通过奖励机制促进生产的智慧。
《击鼓剿贼》讲述了李崇在兖州治理盗贼的故事。他通过设置鼓楼、建立联防机制,迅速剿灭了盗贼。这一做法展示了古代官员在治安管理中的创新思维,以及通过民间力量维护社会秩序的有效性。
《断绝扳累》通过薛简肃公处理戍卒叛乱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处理突发事件时的果断与公正。他迅速处决叛乱者,避免了更大的社会动荡,体现了古代法律执行的严厉与效率。
《擢用枢密》讲述了王旦在处理张旻事件中的智慧。他通过提拔张旻,化解了士兵的叛乱情绪,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处理复杂政治问题时的灵活与远见。
《分封大国》通过主父偃削弱诸侯权力的策略,揭示了古代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这一策略通过分封诸侯子弟,削弱了诸侯的力量,体现了古代政治斗争的复杂性。
《征卤封禅》讲述了张说通过外交手段稳定边疆的故事。他通过邀请突厥参与封禅,避免了边境冲突,展现了古代外交策略的巧妙与智慧。
《预给岁币》通过王旦处理契丹请求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外交事务中的谨慎与智慧。他通过巧妙的外交手段,避免了契丹的贪婪要求,维护了国家的利益。
《责具领状》讲述了王阳明在处理宸濠叛乱时的果断与智慧。他通过要求中官具领状,避免了政治阴谋,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处理复杂政治问题时的冷静与机智。
《竞渡救荒》通过范仲淹在吴中救灾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应对饥荒时的创新思维。他通过组织竞渡和佛事活动,转移了民众的注意力,同时通过大兴土木,提供了就业机会,缓解了饥荒。
《比折除过》讲述了韩琦在郓州治理盗贼的故事。他通过灵活的捕盗政策,迅速抓获了大量盗贼,展现了古代官员在治安管理中的灵活性与效率。
《中官毁券》通过梅国桢处理中官债务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处理权贵问题时的智慧与勇气。他通过巧妙的手段,迫使中官放弃了债务,体现了古代官员对民众的关怀与保护。
《宣敕毙奸》讲述了况钟在苏州严惩贪官的故事。他通过宣敕揭露贪官罪行,迅速处决了贪腐分子,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反腐斗争中的果断与公正。
《积弊顿革》通过刘大夏改革粮草管理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在改革积弊中的智慧与勇气。他通过公开透明的政策,打破了中贵子弟的垄断,恢复了粮草管理的秩序。
《筑墙屋外》讲述了许逵在乐陵防御流寇的故事。他通过修筑城墙和设置伏兵,成功抵御了流寇的侵袭,展现了古代官员在防御外敌中的智慧与勇气。
《承命草制》通过梁储处理秦王请求的故事,展现了古代官员在处理藩王问题时的智慧与原则。他通过草拟制书,揭示了藩王扩张的危险,最终阻止了秦王的请求,体现了古代官员对国家利益的忠诚与维护。
《平定二乱》一文通过张佳胤平定浙江兵乱和市民叛乱的故事,展现了明朝官员的智慧与果断。张佳胤在面对兵乱时,首先安抚营兵,利用他们的力量平定市民叛乱,显示出其善于分化敌人、各个击破的策略。随后,他又通过严惩叛乱首领、赦免普通士兵的方式,迅速稳定了局势,体现了其恩威并施的领导艺术。
《转赐将士》一文则通过李正己献钱、崔佑甫建议将钱赐给将士的故事,反映了唐朝朝廷在处理地方节度使问题时的智慧。崔佑甫的建议不仅让将士感受到朝廷的恩德,还向其他藩镇传递了朝廷不重货财、重视将士的信号,从而达到了安抚地方、巩固中央权威的目的。
《一军皆甲》一文通过段秀实严惩郭晞纵兵暴乱的故事,展现了唐朝将领的刚正不阿和严明军纪。段秀实不仅果断处决了暴乱的士兵,还亲自前往军营质问郭晞,最终使郭晞认错,平息了邠州的动乱。这一故事体现了段秀实不畏强权、维护正义的精神。
《各自言姓名》一文通过李晟计诛田希鉴的故事,展现了唐朝将领的机智与果断。李晟利用宴会的机会,巧妙地识别并诛杀了依附朱泚的叛乱分子,体现了其在复杂局势中的冷静与谋略。
《为三难》一文通过鲜于侁在新法推行期间的表现,展现了宋朝官员的公正与廉洁。鲜于侁在九年的奉使生涯中,始终秉持公心,既不损害法律,也不伤害百姓,更不违背亲情,被苏轼誉为“三难”。这一故事体现了鲜于侁的高尚品德和卓越才能。
《平原自无》一文通过史弼拒绝诬陷良善的故事,展现了东汉官员的正直与勇气。史弼在面对上司的压力时,坚决拒绝诬陷平原的百姓,体现了其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精神。这一故事不仅反映了史弼的个人品德,也揭示了东汉末年政治腐败、社会动荡的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