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受职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受职-原文

筮仕

《左传》: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辛廖占之曰:“吉。”

下车

李白为南昌宰去思碑云:“未下车,人惧之;既下车,人爱之!”

瓜期

《左传》: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

书考

《书经》: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

增秩

前汉宣帝曰:“太守吏民之本,数变易则下不安。民知其将久,不可欺罔,乃服从其教化。”故二千石有治绩,辄以玺书勉励,增秩赐金。

报政

《史记》:伯禽受封之鲁,三年然后报政。周公曰:“何迟也?”伯禽曰:“变其俗,革其祀丧,三年而后除之,故迟。”太公封于齐,五月而报政。周公曰:“何速也?”曰:“吾简其君臣礼,从其俗也,故速。”

一行作吏

晋嵇叔夜与山巨源书云:“游山泽,观鱼鸟,心甚乐之。一行作吏,此事便废。”

穷猿奔林

李充字弘度,尝叹不被遇。殷浩问:“君能屈志百里否?”李答曰:“北门之叹,久已上闻。穷猿奔林,岂暇择木?”遂授剡县。

有蟹无监州

宋初通判与知州争权,每云:“我是州监!”有钱昆者浙人,嗜蟹,尝求补外郡,曰:“但得有蟹无监州则可。”东坡诗云:“欲向君王乞符竹,但忧无蟹有监州。”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受职-译文

筮仕

《左传》中记载:毕万通过占卜决定在晋国任职,占卜结果是屯卦变为比卦。辛廖解释说:“这是吉兆。”

下车

李白在南昌宰去思碑中写道:“他还没下车,人们就害怕他;他下车后,人们却爱戴他!”

瓜期

《左传》中记载:齐侯派遣连称和管至父去戍守葵丘,他们在瓜熟时节出发,说:“等到瓜熟时再回来。”

书考

《书经》中提到: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经过三次考核后,根据表现决定升降。

增秩

前汉宣帝说:“太守是官吏和百姓的根本,频繁更换会导致下属不安。百姓知道他将长期任职,就不会被欺骗,从而服从他的教化。”因此,对于有政绩的二千石官员,皇帝会用玺书勉励,并增加他们的俸禄和赐予金钱。

报政

《史记》中记载:伯禽被封在鲁国,三年后才向周公报告政绩。周公问:“为什么这么迟?”伯禽回答:“我改变了他们的风俗,改革了他们的祭祀和丧葬习俗,三年后才完成,所以迟了。”太公被封在齐国,五个月后就报告政绩。周公问:“为什么这么快?”太公回答:“我简化了君臣之间的礼仪,顺应了他们的风俗,所以快。”

一行作吏

晋朝的嵇叔夜在给山巨源的信中写道:“我喜欢游山玩水,观赏鱼鸟,心情非常愉快。一旦做了官,这些事情就做不成了。”

穷猿奔林

李充,字弘度,曾经感叹自己不被重用。殷浩问他:“你能屈就做一个小官吗?”李充回答:“我早已听说北门的叹息。像穷猿奔林一样,哪有时间选择树木?”于是他被任命为剡县的官员。

有蟹无监州

宋朝初年,通判和知州争权,通判常说:“我是州监!”有个叫钱昆的浙江人,喜欢吃螃蟹,曾经请求调任外郡,说:“只要没有州监,有螃蟹就行。”苏东坡有诗云:“想向君王请求官职,但担心没有螃蟹却有州监。”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受职-注解

筮仕:古代通过占卜来决定是否接受官职。毕万通过占卜决定在晋国任职,占卜结果为吉,因此接受官职。

下车:指官员到任。李白在南昌任职时,未到任前人们对他有所畏惧,到任后则受到人们的爱戴。

瓜期:古代指官员任期届满,等待接替的时期。齐侯派遣连称和管至父去戍守葵丘,约定在瓜熟时前往,等到瓜熟时再替换。

书考:指古代对官员的考核制度。每三年进行一次考核,三次考核后决定官员的升降。

增秩:指增加官员的俸禄或提升其职位。汉宣帝认为太守是吏民的根本,频繁更换会导致不安,因此对有治绩的太守给予奖励。

报政:指官员上任后向朝廷报告政绩。伯禽在鲁国受封后,三年后才向周公报告政绩,因为他在改变风俗和祭祀方面花费了时间。

一行作吏:指一旦成为官员,便失去了自由。嵇康在给山涛的信中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认为一旦成为官员,便无法再享受游山玩水的乐趣。

穷猿奔林:比喻人在困境中急于寻找出路。李充在感叹自己不被重用时,殷浩问他是否愿意屈就于小职位,李充回答说他已经像穷猿一样急于寻找出路,不再挑剔。

有蟹无监州:指宁愿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享受生活。钱昆因为喜欢吃螃蟹,宁愿在没有监督的外郡任职,也不愿意在有监督的州任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受职-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展现了古代官员的任职、考核、升迁以及他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首先,’筮仕’反映了古代官员在决定是否接受官职时,往往会通过占卜来寻求天意,体现了古人对天命和神灵的敬畏。其次,’下车’和’瓜期’则描绘了官员到任和任期届满的情景,反映了古代官员的职责和任期制度。

‘书考’和’增秩’则揭示了古代官员的考核和奖励机制。通过三年一次的考核,朝廷能够有效地评估官员的政绩,并根据考核结果决定官员的升降。这种制度不仅激励官员努力工作,也确保了朝廷的治理效率。

‘报政’则展示了官员上任后向朝廷报告政绩的过程。伯禽在鲁国受封后,花费了三年时间改变风俗和祭祀,才向周公报告政绩,这体现了古代官员在治理地方时,不仅要关注政绩,还要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

‘一行作吏’和’穷猿奔林’则表达了古代官员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嵇康在给山涛的信中,表达了对游山玩水的热爱,认为一旦成为官员,便无法再享受这种自由。李充则在感叹自己不被重用时,急于寻找出路,不再挑剔职位的高低。

最后,’有蟹无监州’则通过钱昆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官员对自由生活的渴望。钱昆宁愿在没有监督的外郡任职,也不愿意在有监督的州任职,这体现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官场束缚的反感。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展现了古代官员的任职、考核、升迁以及他们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古代官场的复杂性和官员们的心态。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政事部-受职》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63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