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宝玩部-珍宝-原文
十二时盘
唐内库有一盘,色正黄,围三尺,四周有物象。如辰时,草间皆戏龙,转已则为蛇,午则为马,号十二时盘。
游仙枕
龟兹国进一枕,色如玛瑙,枕之则十洲、三岛、四海、五湖,尽在梦中,帝名游仙枕。
火浣布
外国有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兽大如鼠,尾长三、四寸,或赤或白。山可三百里,晦夜即见此山林,乃有此兽光照。外国人取其兽毛织布,衣服垢秽,以火烧之,垢落如浣,故谓之火浣布。
冰蚕丝
东海员峤山有冰蚕,长七寸,黑色,有麟角。以霜雪覆之,然后作茧。茧长尺一,其色五彩,织为文锦,入水不濡,入火不燎,暑月置座一,室清凉。唐尧之世,海人献之,尧以为黼黻。
耀光绫
越人于石帆山中,收野茧缫丝,夜梦神人告曰:“禹穴三千年一开,汝所得茧,即《江淹集》中壁鱼所化也,织丝为裳,必有奇文。”果符所梦。
各珠
龙珠在颔,蛟珠在皮,蛇珠在口,鱼珠在目,蚌珠在腹,鳖珠在足,龟珠在甲。
九曲珠
有得九曲珠,穿之不得其窍。孔子教以涂脂于线,使蚁通之。
木难
大径寸,出黄支金翅鸟,口结绿,所成碧色珠也,古绝夜光者即此。
火齐(音霁)
赤色珠也,一名玫瑰,盖珠品之下者也。
火珠
《孔帖》:南蛮有珠如卵,日中以艾着火上,辄火出,号火珠。
水珠
唐顺宗时,拘弘国贡水珠,色类铁,持入江海,可行洪水之上,后化为龙。
记事珠
张说为相,有人献一珠,绀色有光。事有遗忘,玩此珠,便觉心神开悟,名曰记事珠。
定风珠
蜘蛛腹中有珠,皎洁,持以入江海,遇大风,握珠在手,则风自定,故名“定风珠”。
鲛人泣珠
《博物志》:鲛人从水中出,曾寄寓人家,积日卖绡,临去,主人索器,泣而出珠。
宝贝
贝为海中介虫,大者名宝,交趾以南海中皆有。
红靺鞨
大如巨栗,赤烂若珠樱,视之若不可触,触之甚坚,不可破,佩之者为鬼神所护,入水不溺,入火不燃。
青琅玕
生海底,云海人以网得之。初出时,红色,久而青黑,枝柯似珊瑚,而上有孔窍如虫蛀,击之有金石声。
金刚钻
形如鼠,粪色青黑,生西域百丈水底盘石上,土人没水觅得之,以之镌镂,无坚不破,唯以羚羊角击之即碎。
奇南香
一作迦南。其木最大,枝柯窍露,大蚁穴之。蚁食石蜜,归遗于中,木受蜜气,结而成香,红而坚者谓之生结,黑而软者谓之糖结。木性多而香味薄者,谓之虎斑结、金绿结。
猫儿眼
宝石也。其状色酷似猫眼,内光一线,如猫睛一般,可定时辰。
祖母绿
亦宝石。绿如鹦哥毛,其光四射,远近看之,则闪烁变幻,武将上阵,取以饰盔,使射者目眩,箭不能中。
刚卯
《王莽传》:刚卯,长三寸,广一寸四分。或用金玉,刻作两行书曰:“正月刚卯。”又曰:“疾日刚卯。”凡六十六字。以正月卯日作此佩之,以祓除不祥。
镔铁
西番有镔铁,面上作螺旋花,或芝麻雪花。凡造刀剑器皿,磨令光,用金丝矾泽之,其花益现,价过于银。
聚宝盆
明初沉万三有聚宝盆,凡金银珠宝纳其中,过夜皆满。太祖筑陵南门,下有龙潭,深不可测,以土石投之,决填不满;太祖取盆投之,下石即满,且诳龙以五更即还。今南门不打五更,至四更即天亮。
钱名
《通典》;自太昊以来,则有钱矣。太昊氏、高阳氏渭之金;有熊氏、高辛氏谓之货;陶唐氏谓之泉;商周谓之布;齐莒谓之刀,又曰教。与俗改币,与世易。夏后以元具。周人以紫石,后世或金钱、刀布。
朱提
县名。属犍为。出好银。即今四川嘉定州犍为县。
青蚨
《搜神记》:青蚨似蝉而稍大,母子不离,生于草间,如蚕,取其子,母即飞来。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或先用母钱,或先用子钱,皆复飞归,循环无已。
阿堵物
晋王衍妻喜聚敛,衍疾其贪鄙,故口未尝言钱。妻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使不得行,衍早起见钱,谓婢曰:“举此阿堵物去!”
鹅眼
《宋略》:泰始中通私铸,而钱大坏,一贯长三寸,谓之鹅眼钱。
明月夜光
《南越志》:海中有明月珠、水精珠。《魏略》:大秦国出夜光珠、真白珠。
剖腹藏珠
《唐史》:太宗曰: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腹而藏之,爱珠不爱其身也。
钱成蝶舞
《唐史》:穆宗时,禁中花开,群蝶飞集,上令举网张之,得数万;视之,乃库中金钱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宝玩部-珍宝-译文
十二时盘
唐朝的皇宫里有一个盘子,颜色是正黄色,周长三尺,四周有各种物象。比如在辰时,草间有龙在嬉戏,到了巳时就变成蛇,到了午时就变成马,这个盘子被称为十二时盘。
游仙枕
龟兹国进贡了一个枕头,颜色像玛瑙,枕着它就能梦见十洲、三岛、四海、五湖,皇帝称它为游仙枕。
火浣布
外国有一座火林山,山中有火光,山中有一种兽,大小像老鼠,尾巴长三、四寸,有的是红色,有的是白色。这座山大约有三百里,夜晚时能看到山林,因为有这种兽的光照。外国人用这种兽的毛织成布,衣服脏了就用火烧,污垢就会像洗过一样掉下来,所以叫它火浣布。
冰蚕丝
东海员峤山上有一种冰蚕,长七寸,黑色,有麟角。用霜雪覆盖它,然后它会作茧。茧长一尺一,颜色五彩斑斓,织成文锦,入水不湿,入火不烧,夏天放在座位上,整个房间都会变得清凉。唐尧时代,海人献上这种蚕丝,尧用它来做黼黻。
耀光绫
越人在石帆山中收集野茧缫丝,夜里梦见神人告诉他说:“禹穴三千年一开,你得到的茧,就是《江淹集》中壁鱼所化的,织成衣裳,必定有奇特的纹样。”果然如他所梦。
各珠
龙珠在龙的颔下,蛟珠在蛟的皮上,蛇珠在蛇的口中,鱼珠在鱼的眼睛里,蚌珠在蚌的腹中,鳖珠在鳖的足上,龟珠在龟的甲壳上。
九曲珠
有人得到了九曲珠,但无法穿线。孔子教他用油脂涂在线的一端,让蚂蚁穿过珠子。
木难
直径一寸,出自黄支金翅鸟的口中,结成的绿色珠子,古代绝无仅有的夜光珠就是这种。
火齐(音霁)
红色的珠子,也叫玫瑰,是珠类中较次的一种。
火珠
《孔帖》记载:南蛮有一种珠子像卵,中午时用艾草点燃,珠子就会冒出火来,称为火珠。
水珠
唐顺宗时,拘弘国进贡了一种水珠,颜色像铁,带着它进入江海,可以在洪水上行走,后来化成了龙。
记事珠
张说做宰相时,有人献上一颗珠子,深蓝色有光泽。遇到遗忘的事情,玩这颗珠子,就会觉得心神开悟,称为记事珠。
定风珠
蜘蛛腹中有颗珠子,洁白明亮,带着它进入江海,遇到大风时,握住这颗珠子,风就会停止,所以叫“定风珠”。
鲛人泣珠
《博物志》记载:鲛人从水中出来,曾经寄居在人家,几天后卖绡,临走时,主人索要器皿,鲛人哭泣着吐出珠子。
宝贝
贝是海中的介虫,大的叫宝,交趾以南的海中都有。
红靺鞨
大小像巨栗,红色像珠樱,看起来好像不能碰,但摸起来很坚硬,无法打破,佩戴它的人会被鬼神保护,入水不溺,入火不燃。
青琅玕
生长在海底,海人用网捕捞。刚出来时是红色,时间久了变成青黑色,枝干像珊瑚,上面有孔洞像虫蛀,敲击时有金石声。
金刚钻
形状像老鼠,颜色青黑,生长在西域百丈水底的盘石上,当地人潜水找到它,用它来雕刻,无坚不破,只有用羚羊角敲击才会碎。
奇南香
也叫迦南。这种树最大,枝干上有孔洞,大蚂蚁在里面筑巢。蚂蚁吃石蜜,回来后把蜜留在树中,树吸收了蜜气,结成香,红色而坚硬的叫生结,黑色而柔软的叫糖结。木性多而香味淡的叫虎斑结、金绿结。
猫儿眼
是一种宝石。它的形状和颜色很像猫眼,内部有一道光,像猫的眼睛一样,可以用来定时辰。
祖母绿
也是一种宝石。绿色像鹦鹉的羽毛,光芒四射,远近看它,光芒会闪烁变幻,武将上阵时,用它来装饰头盔,使射箭的人眼花缭乱,箭无法射中。
刚卯
《王莽传》记载:刚卯,长三寸,宽一寸四分。有的用金玉制作,刻上两行字:“正月刚卯。”又刻:“疾日刚卯。”共六十六字。在正月卯日制作并佩戴它,可以祓除不祥。
镔铁
西番有一种镔铁,表面有螺旋花纹,或芝麻雪花纹。用来制造刀剑器皿,磨光后,用金丝矾涂抹,花纹更加明显,价格比银还高。
聚宝盆
明朝初年,沉万三有一个聚宝盆,凡是金银珠宝放进去,过一夜就会满。太祖修建陵墓的南门,下面有一个龙潭,深不可测,用土石填它,怎么也填不满;太祖把聚宝盆投进去,石头立刻填满,并且骗龙说五更时归还。现在南门不打五更,到四更就天亮了。
钱名
《通典》记载:自从太昊以来,就有了钱。太昊氏、高阳氏称之为金;有熊氏、高辛氏称之为货;陶唐氏称之为泉;商周称之为布;齐莒称之为刀,又叫教。随着风俗改变货币,随着时代变化。夏后用元具。周人用紫石,后世或用金钱、刀布。
朱提
县名。属于犍为。出产好银。就是现在的四川嘉定州犍为县。
青蚨
《搜神记》记载:青蚨像蝉但稍大,母子不分离,生在草间,像蚕一样,取走它的子,母就会飞来。用母血涂八十一文钱,用子血涂八十一文钱,每次买东西,或者先用母钱,或者先用子钱,钱都会飞回来,循环不止。
阿堵物
晋朝王衍的妻子喜欢聚敛钱财,王衍厌恶她的贪婪和鄙俗,所以从不提钱。妻子想试探他,让婢女用钱绕床,使他无法行走,王衍早起看到钱,对婢女说:“把这些阿堵物拿走!”
鹅眼
《宋略》记载:泰始年间私铸盛行,钱币质量大坏,一贯钱长三寸,称为鹅眼钱。
明月夜光
《南越志》记载:海中有明月珠、水精珠。《魏略》记载:大秦国产夜光珠、真白珠。
剖腹藏珠
《唐史》记载:唐太宗说:西域的商人得到美丽的珠子,剖开肚子藏起来,爱珠子胜过爱自己的身体。
钱成蝶舞
《唐史》记载:穆宗时,皇宫里花开,群蝶飞来,皇帝下令用网捕捉,得到数万只;一看,原来是库中的金钱。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宝玩部-珍宝-注解
十二时盘:唐代内库中的一种盘,颜色正黄,周长三尺,四周有物象,每个时辰对应不同的动物形象,如辰时为龙,巳时为蛇,午时为马,称为十二时盘。
游仙枕:龟兹国进贡的一种枕头,颜色如玛瑙,枕之则能在梦中游历十洲、三岛、四海、五湖,皇帝称之为游仙枕。
火浣布:外国火林山中兽毛织成的布,衣服脏了用火烧,污垢会像洗过一样脱落,因此称为火浣布。
冰蚕丝:东海员峤山的冰蚕所吐的丝,茧长尺一,颜色五彩,织成文锦后入水不湿,入火不燃,暑月放置室内可清凉。
耀光绫:越人在石帆山中收集野茧缫丝,梦中神人告知此茧为《江淹集》中壁鱼所化,织成衣裳必有奇文。
各珠:不同动物体内的珠子,如龙珠在颔,蛟珠在皮,蛇珠在口,鱼珠在目,蚌珠在腹,鳖珠在足,龟珠在甲。
九曲珠:一种难以穿线的珠子,孔子教人用涂脂的线让蚂蚁穿过。
木难:黄支金翅鸟口结的绿色珠子,古时绝夜光者即此。
火齐:赤色珠子,又名玫瑰,属于珠品中的下等。
火珠:南蛮的一种珠子,如卵状,日中以艾着火上,会出火,称为火珠。
水珠:拘弘国进贡的珠子,色类铁,持入江海可行洪水之上,后化为龙。
记事珠:张说为相时有人献的珠子,绀色有光,玩此珠可帮助记忆,称为记事珠。
定风珠:蜘蛛腹中的珠子,皎洁,持之入江海遇大风则风自定,称为定风珠。
鲛人泣珠:鲛人从水中出,寄寓人家,临去时泣而出珠。
宝贝:海中介虫,大者名宝,交趾以南海中皆有。
红靺鞨:大如巨栗,赤烂若珠樱,佩之者为鬼神所护,入水不溺,入火不燃。
青琅玕:生海底,初出时红色,久而青黑,枝柯似珊瑚,击之有金石声。
金刚钻:形如鼠,粪色青黑,生西域百丈水底盘石上,以之镌镂无坚不破。
奇南香:木最大,枝柯窍露,大蚁穴之,木受蜜气结而成香,红而坚者谓之生结,黑而软者谓之糖结。
猫儿眼:宝石,状色酷似猫眼,内光一线如猫睛,可定时辰。
祖母绿:宝石,绿如鹦哥毛,其光四射,武将上阵取以饰盔,使射者目眩。
刚卯:长三寸,广一寸四分,用金玉刻作两行书,正月卯日佩之以祓除不祥。
镔铁:西番有镔铁,面上作螺旋花或芝麻雪花,造刀剑器皿磨令光,用金丝矾泽之,其花益现。
聚宝盆:明初沉万三有聚宝盆,凡金银珠宝纳其中,过夜皆满。
钱名:自太昊以来则有钱,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称呼,如金、货、泉、布、刀等。
朱提:县名,属犍为,出好银,即今四川嘉定州犍为县。
青蚨:似蝉而稍大,母子不离,以母血涂钱八十一文,以子血涂钱八十一文,每市物皆复飞归。
阿堵物:晋王衍妻喜聚敛,衍疾其贪鄙,故口未尝言钱,妻欲试之,令婢以钱绕床,衍早起见钱,谓婢曰:“举此阿堵物去!”
鹅眼:泰始中通私铸,钱大坏,一贯长三寸,谓之鹅眼钱。
明月夜光:海中有明月珠、水精珠,大秦国出夜光珠、真白珠。
剖腹藏珠:西域贾胡得美珠,剖腹而藏之,爱珠不爱其身。
钱成蝶舞:穆宗时,禁中花开,群蝶飞集,上令举网张之,得数万;视之,乃库中金钱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宝玩部-珍宝-评注
这段古文记载了唐代及以前的各种奇珍异宝,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自然界的观察和想象,以及对珍贵物品的崇拜和追求。这些物品不仅具有实用价值,更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
十二时盘和游仙枕体现了古代人们对时间和空间的探索与想象,通过物象和梦境来感知和理解世界。火浣布和冰蚕丝则展示了古代人们对自然材料的巧妙利用,以及对特殊功能的追求。
各珠、九曲珠、木难、火齐、火珠、水珠、记事珠、定风珠、鲛人泣珠等珠子,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观,更被赋予了神奇的功能和象征意义,反映了古代人们对珠子的崇拜和信仰。
宝贝、红靺鞨、青琅玕、金刚钻、奇南香、猫儿眼、祖母绿等宝石和珍贵材料,展示了古代人们对美的追求和对珍贵物品的珍视。这些物品不仅具有装饰功能,更被赋予了护身、辟邪等神秘力量。
刚卯、镔铁、聚宝盆、钱名、朱提、青蚨、阿堵物、鹅眼、明月夜光、剖腹藏珠、钱成蝶舞等记载,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货币、财富和权力的理解与追求,以及对社会现象和人性弱点的观察与反思。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古代的各种奇珍异宝,更通过这些物品展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想象力和文化追求,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