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雷电虹霓-原文
雷【雷神名丰隆】电【电神名缺列】虹霓【一名挈贰,一名天弓,一名蝃蝀】
雷候
仲春之月,雷乃发声,始电。蛰虫咸动,启户始出。仲秋之月,雷始收声,蛰虫坏户。《传》曰:雷八月入地百八十日。
闻雷造墓
三国王裒父仪,以直言忤司马昭,见杀。裒终身未尝西向而坐,示不臣晋也。庐墓悲号,流涕着树,树为之枯。读《诗》至“哀哀父母”则三复呜咽,门人辄废《蓼莪》。母存日,畏雷,殁后,每雷震,即造墓,曰:“裒在此。”
霹雳破倚柱
《世说》:夏侯玄尝倚柱读书,时暴雨,霹雳破所倚柱,衣服焦然,神色无变,读书如故。与《晋纪》诸葛诞事相同。
电光照郊
《世纪》:神农氏之末少昊氏娶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感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于寿丘。
雷电遽散
《南唐书》:陆昭符,金陵人,保大中为常州刺史。一日,坐厅事,雷雨猝至,电光如金蛇绕案,吏卒皆震仆,昭符神色自若,抚案叱之,雷电遽散。得铁索,重百斤,徐命举索纳库中。
赤虹化玉
孔子作《春秋》,制《孝经》,书成,告备于天,天乃决郁起白雾摩地,赤虹自上而下,化为黄玉,长者三尺,上有刻文,孔子拜而受之。
天投蜺
汉灵帝时,有黑气堕温德殿中,大如车盖,隆起奋迅,五色,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如龙。上问蔡邕,对曰:“所谓天投蜺也,不见足尾,不得称龙。”占曰:“天子内惑女色,外无忠臣,兵革将起。”
雷州雷
雷州英灵冈,相传雷出于此。《国史补》:雷州春夏多雷,秋日则伏地中,其状如彘,或取而食之。又夜城西南有雷公庙,每岁乡人造雷鼓雷车送入庙中,或以鱼彘同食者,立有霆震。
感雷精
《论衡》曰:“子路感雷精而生,故好事。”
雷神
曹州泽中有雷神,龙身而人颊,鼓其腹则鸣。《史记》:“舜渔于雷泽。”即此。
占虹霓诗
彭友信以贡至京师,遇上微行,占《虹霓》诗二句云:“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命友信续之,应声曰:“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驾彩桥。”上大悦,问其籍,命翌晨候于竹桥,同入朝。友信如言,候久不至,遂入朝。上召问故,以实对。上曰:“此秀才有学有行。”遂授北平布政使。
雷神名
雷,阴阳薄动,生物者也。又黔雷,天上造化神名。电,雷光也,阴阳激耀也。霹雳,雷之急激者。闪电曰雷鞭。唐诗:“雷车电作鞭。”又电神,名列缺。《思玄赋》:“列缺烨其照夜。”
律令
《资暇录》:律令是雷边捷鬼,善走,与雷相疾连,故符咒云:“急急如律令。”
阿香
《搜神记》:永和中,有人暮宿道旁女子家。夜半闻小儿呼:“阿香!官唤汝推雷车。”急骤雷雨。明日视宿家,乃一新冢。
谢仙
《国史》:祥符中,岳州玉仙观为天火所焚,惟留一柱,有“谢仙火”三字,倒书而刻之。何仙姑云:“谢仙,雷部,司掌火。”
雷震而生
陈时,雷州民陈氏获一卵,围及尺余,携归。忽一日,雷震而开,生子,有文在手,曰“雷州”。及长,名文玉,后拜本州刺史,多惠政。没而灵异,立庙以祀。
霹雳斗
齐神武道逢雷雨,前有浮图一所,使薛孤延视之。未至三十步,震烧浮图。薛大声喝杀,绕浮图走,火遂灭。及还,须发皆焦。
雷同
《论语谶》:雷震百里,声相附也,谓言语之符合,如闻雷声之相同也。
冬月必雷
《隋史》:马湖府西,万岁征西南夷过此,镌“雷番山”三字于石。山中草有毒,经过头畜,必笼其口,行人亦必缄默,若或高声,虽冬月必有雷震之应。
暴雷震死
商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博不胜,而戮之。为革囊盛血,仰射之,谓之射天。猎于河渭之间,暴雷震死。
假雷击人
《广舆记》:铅山人某,常悦东邻妇某氏,挑之,不从。值其夫寝疾,天大雷雨,乃着花衣为两翼,跃入邻家,奋铁椎杀之,仍跃而出。妇以其夫真遭雷击也。服除,其人遣媒求娶。妇因改适,伉俪甚笃。一日,妇检箱箧,得所谓花衣两翼者,怪其异制。其人笑曰:“当年若非此衣,安得汝为妻!”因叙事始末。妇亦佯笑。俟其出,抱衣诉官,论绞。绞之日,雷大发,身首异处,若肢裂者。
虹霓
虹,蝃蝀也。阴气起而阳气不应则为虹。又音绛,亦螮蝀也。《诗经》:“蝃蝀在东。”霓,屈虹也。《说文》:阴气也。通作“蜺”。《天文志》:“抱珥虹蜺”。一云雄曰虹,雌曰霓。沈约《郊居赋》:“雌霓连蜷”。《西京赋》:“直螮蝀以高居。”又朝西暮东,东晴西雨。
虹绕虹临
《通鉴》:太昊之母履巨人迹,意有动,虹县绕之,因娠而生帝于成纪。少昊,黄帝之子,母曰“螺祖”,感大星如虹,下临华渚之祥而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雷电虹霓-译文
雷【雷神名叫丰隆】电【电神名叫缺列】虹霓【又叫挈贰,又叫天弓,又叫蝃蝀】
雷的时节
仲春时节,雷开始发声,电开始出现。冬眠的虫子都开始活动,打开洞穴出来。仲秋时节,雷开始收声,冬眠的虫子开始封住洞穴。《传》说:雷在八月入地一百八十天。
听到雷声就去墓地
三国时期的王裒,他的父亲王仪因为直言得罪了司马昭,被杀。王裒终身不曾面向西坐,表示不臣服于晋朝。他在墓地悲号,泪水滴在树上,树因此枯萎。读到《诗经》中“哀哀父母”时,他反复呜咽,门人因此不再读《蓼莪》。他母亲在世时害怕雷声,去世后,每次打雷,他就去墓地,说:“王裒在这里。”
霹雳劈断倚靠的柱子
《世说新语》记载:夏侯玄曾经倚着柱子读书,当时暴雨,霹雳劈断了他倚靠的柱子,衣服被烧焦,但他神色不变,继续读书。这与《晋纪》中诸葛诞的事迹相同。
电光照亮郊野
《世纪》记载:神农氏末期,少昊氏娶了附宝,看到大电光绕着北斗枢星照亮郊野,附宝因此怀孕,二十个月后在寿丘生下黄帝。
雷电迅速散去
《南唐书》记载:陆昭符是金陵人,保大年间任常州刺史。一天,他坐在厅堂处理公务,突然雷雨大作,电光像金蛇一样绕着桌子,吏卒都被震倒,陆昭符神色自若,拍着桌子呵斥,雷电迅速散去。他得到一条铁索,重达百斤,慢慢命令人把铁索收进库房。
赤虹化为黄玉
孔子写《春秋》,编《孝经》,书写完后,向天报告,天于是升起白雾,赤虹从天而降,化为黄玉,长三尺,上面有刻文,孔子拜谢后接受了它。
天降蜺
汉灵帝时,有黑气坠落在温德殿中,大如车盖,迅速升起,五色斑斓,有头,体长十余丈,形貌像龙。皇帝问蔡邕,蔡邕回答说:“这是所谓的天降蜺,没有脚和尾巴,不能称为龙。”占卜说:“天子内惑女色,外无忠臣,兵革将起。”
雷州的雷
雷州英灵冈,相传雷从这里产生。《国史补》记载:雷州春夏多雷,秋天则雷伏于地下,形状像猪,有人捉来吃。另外,夜城西南有雷公庙,每年乡民造雷鼓雷车送入庙中,如果有人用鱼和猪一起祭祀,立刻会有雷霆震动。
感雷精而生
《论衡》说:“子路是感雷精而生的,所以喜欢做事。”
雷神
曹州的泽中有雷神,龙身人面,敲打它的肚子就会发出雷声。《史记》记载:“舜在雷泽捕鱼。”就是这里。
占虹霓诗
彭友信因为贡举到了京城,遇到皇帝微服出行,皇帝让他占《虹霓》诗两句:“谁把青红线两条,和云和雨系天腰。”彭友信应声续道:“玉皇昨夜銮舆出,万里长空驾彩桥。”皇帝非常高兴,问他的籍贯,命令他第二天早上在竹桥等候,一起入朝。彭友信如言等候,但皇帝很久没来,于是他自己入朝。皇帝召见他问原因,他如实回答。皇帝说:“这个秀才既有学问又有品行。”于是任命他为北平布政使。
雷神的名字
雷,是阴阳相激而产生的,能催生万物。又叫做黔雷,是天上的造化神。电,是雷的光,阴阳激荡产生的光芒。霹雳,是雷的急激表现。闪电又叫雷鞭。唐诗说:“雷车电作鞭。”电神名叫列缺。《思玄赋》说:“列缺烨其照夜。”
律令
《资暇录》记载:律令是雷边的捷鬼,善于奔跑,与雷相连,所以符咒说:“急急如律令。”
阿香
《搜神记》记载:永和年间,有人晚上在路边的女子家借宿。半夜听到小孩喊:“阿香!官叫你推雷车。”随即雷雨大作。第二天看借宿的地方,竟是一座新坟。
谢仙
《国史》记载:祥符年间,岳州玉仙观被天火烧毁,只留下一根柱子,上面倒刻着“谢仙火”三字。何仙姑说:“谢仙是雷部的,掌管火。”
雷震而生
陈朝时,雷州百姓陈氏得到一个卵,周长一尺多,带回家。忽然有一天,雷震开卵,生下一个孩子,手上有“雷州”二字。长大后,名叫文玉,后来担任本州刺史,多有善政。去世后灵异,人们立庙祭祀他。
霹雳斗
齐神武在路上遇到雷雨,前面有一座佛塔,派薛孤延去看。还没走到三十步,雷火烧毁了佛塔。薛孤延大声喝杀,绕着佛塔跑,火于是熄灭。回来后,他的须发都被烧焦。
雷同
《论语谶》说:雷震百里,声音相附和,比喻言语的符合,就像听到雷声一样相同。
冬月必雷
《隋史》记载:马湖府西,万岁征讨西南夷时经过这里,在石头上刻下“雷番山”三字。山中的草有毒,经过的牲畜必须笼住嘴,行人也必须保持沉默,如果高声说话,即使是冬天也会有雷震的回应。
暴雷震死
商朝的武乙无道,做了一个偶人,称之为天神。与偶人赌博不胜,就杀了它。用革囊盛血,仰天射箭,称之为射天。在河渭之间打猎时,被暴雷震死。
假雷击人
《广舆记》记载:铅山有个人,喜欢东邻的妇人,挑逗她,她不从。正好她的丈夫生病,天降大雷雨,他穿着花衣,装作有翅膀,跳进邻家,用铁椎杀了她丈夫,然后跳出来。妇人以为她丈夫真的被雷击死了。服丧期满后,这个人派媒人求婚,妇人于是改嫁给他,夫妻感情很好。一天,妇人整理箱子,发现了那件花衣和翅膀,觉得奇怪。他笑着说:“当年要不是这件衣服,怎么能娶到你!”于是讲述了事情的经过。妇人也假装笑。等他出去后,妇人抱着衣服告官,他被判绞刑。绞刑那天,雷声大作,他的身体和头部分离,像被肢解了一样。
虹霓
虹,又叫蝃蝀。阴气升起而阳气不应和就形成虹。又音绛,也叫螮蝀。《诗经》说:“蝃蝀在东。”霓,是屈虹。《说文》说:是阴气。通作“蜺”。《天文志》说:“抱珥虹蜺”。一说雄的叫虹,雌的叫霓。沈约《郊居赋》说:“雌霓连蜷”。《西京赋》说:“直螮蝀以高居。”又说虹朝西暮东,东晴西雨。
虹绕虹临
《通鉴》记载:太昊的母亲踩了巨人的脚印,心中有所感应,虹绕着她,于是怀孕,在成纪生下太昊。少昊是黄帝的儿子,母亲叫“螺祖”,感应到大星如虹,下临华渚的祥瑞而生下他。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雷电虹霓-注解
雷神名丰隆:丰隆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雷神,掌管雷电,象征着天的威力和自然的不可抗拒力量。
电神名缺列:缺列是古代神话中的电神,与雷神丰隆一同掌管雷电,象征着闪电的迅疾和破坏力。
虹霓:指虹霓是阴阳二气相交的结果,象征着吉祥和变化。
雷候:指雷声的季节性出现,仲春之月雷始发声,仲秋之月雷始收声,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
闻雷造墓:指三国王裒因父亲被司马昭所杀,终身不向西坐,以示不臣服于晋,每逢雷声便到父亲墓前悲号,体现了孝道和忠诚。
霹雳破倚柱:指夏侯玄在暴雨中倚柱读书,雷击破柱而神色不变,表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坚定的意志。
电光照郊:指神农氏末年少昊氏娶附宝时,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郊,附宝感孕生黄帝,象征着天命和神圣的诞生。
雷电遽散:指陆昭符在雷雨中神色自若,雷电因此散去,表现了其超凡的气度和对自然的掌控力。
赤虹化玉:指孔子作《春秋》和《孝经》后,天降赤虹化为黄玉,象征着孔子的圣德和天命的认可。
天投蜺:指汉灵帝时黑气堕温德殿中,形如龙而无足尾,象征着天象异常和国家的动荡。
雷州雷:指雷州地区多雷,雷声如彘,反映了古人对雷的敬畏和对自然现象的解释。
感雷精:指子路因感雷精而生,象征其勇猛和刚直的性格。
雷神:指曹州泽中的雷神,龙身人颊,鼓腹则鸣,反映了古人对雷神的形象化描述。
占虹霓诗:指彭友信以《虹霓》诗得皇帝赏识,体现了诗歌在政治和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律令:指律令是雷边捷鬼,善走,与雷相疾连,反映了古人对雷的神秘化和符咒的使用。
阿香:指阿香是推雷车的女子,反映了古人对雷的神话化和对女性的神秘想象。
谢仙:指谢仙是雷部司掌火的神,反映了古人对雷与火的关系的理解。
雷震而生:指陈氏因雷震而得子,象征其子的非凡和天命。
霹雳斗:指薛孤延在雷雨中绕浮图走,火遂灭,表现了其勇敢和对自然的掌控力。
雷同:指雷震百里,声相附,象征言语的符合和一致性。
冬月必雷:指马湖府西的雷番山,冬月必有雷震,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解释。
暴雷震死:指商武乙因暴雷震死,象征其无道和天谴。
假雷击人:指某人假借雷击杀人,反映了古人对雷的恐惧和对犯罪的惩罚。
虹绕虹临:指太昊之母履巨人迹,虹绕而生帝,少昊之母感大星如虹而生,象征天命和神圣的诞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雷电虹霓-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对雷、电、虹霓等自然现象的描写,展现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想象。雷神丰隆和电神缺列的形象,反映了古人对雷电的神话化处理,将其视为天的威力和自然的不可抗拒力量。虹霓的出现则象征着阴阳二气的相交和变化,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观察和总结。
文中提到的‘闻雷造墓’、‘霹雳破倚柱’、‘电光照郊’等故事,不仅展示了古人对雷电的敬畏,还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反应,体现了孝道、忠诚、勇敢等传统美德。例如,王裒因父亲被司马昭所杀,终身不向西坐,每逢雷声便到父亲墓前悲号,表现了其深厚的孝道和对父亲的忠诚。夏侯玄在暴雨中倚柱读书,雷击破柱而神色不变,展现了其超然物外的境界和坚定的意志。
此外,文中还涉及了雷州雷、感雷精、雷神等神话传说,反映了古人对雷的神秘化和对自然现象的解释。雷州地区的雷声如彘,雷神龙身人颊,鼓腹则鸣,这些形象化的描述不仅丰富了古人对雷的想象,还体现了他们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崇拜。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对雷、电、虹霓等自然现象的描写和神话化处理,不仅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的敬畏和对神秘力量的想象,还通过人物的行为和反应,体现了孝道、忠诚、勇敢等传统美德,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