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雨-原文
【雨神名漭滉本郎,雨师名萍翳】
商羊舞
齐有一足鸟,舞于殿前。齐侯问于孔子,孔子曰:“此鸟名商羊。儿童有谣曰:‘天将大雨,商羊鼓舞。’是为大雨之兆。”后果然。
石燕飞
《湘州记》:零陵山有石燕,遇风雨则起飞舞,雨止还为石。
洗兵雨
武王伐纣,风霁而乘以大雨。散宜生谏曰:“非妖与?”武王曰:“非也,天洗兵也。”
雨工
唐柳毅,过洞庭,见女子牧羊道畔,怪而问之。女曰:“非羊也。此雨工雷霆之类也。”遂为女致书龙宫,妻毅以女。今为洞庭君。
蜥蜴致雨
关中求雨,寻蜥蜴十数,置瓮中,童男女咒曰:“蜥蜴蜥蜴,兴云吐雾,致雨滂沱,放汝归去。”宋咸平时用此法祷雨,屡验。
于小春月内雨为液雨。时雨为澍雨。雨雪杂下为雨汁。
御史雨
唐平原有冤狱,天久不雨。颜真卿为御史,按行部邑决狱而雨,号“御史雨”。
随车雨
宋陈戬知处州,时大旱,公下车,雨遂沾足,人谓之随车雨。
三年不雨
于公,东海郡决曹,决狱平恕。海州孝妇少寡,无子,姑欲嫁之,不肯。姑自经。姑女诬告孝妇,捕治,狱成。于公以为冤,太守竟杀之,郡中三年苦旱。后守听于公言,徒步往祭,立雨。
侍郎雨
正统九年,浙江台宁等府久旱,民多疾疫。上遣礼部右侍郎王英,赉香帛往祀南镇。英至绍兴,大雨,水深二尺。祭祀之夕,雨止见星。次日,又大雨,田野沾足。人皆曰:“此侍郎雨也。”
雨雹如斗
汉方储,官太常。永元中郊祀,储言且有天变,宜更择日,上不从。已而风日晴畅。郊还,责其欺罔,因饮鸩死。须臾,而雹大如斗,死者千计。上使召储,无及矣。
冒雨剪韭
郭林宗友人夜至,冒雨剪韭作炊饼。杜诗:“夜雨剪春韭”。
雨粟雨金钱
仓颉造字成,天雨粟,鬼夜哭。大禹时,天雨金三日。翁仲儒家极贫,天雨金十饼,称巨富。熊衮至孝,父母死,不能葬,呼天号泣,天雨钱十万,以终其葬事。
雨
《大戴经》云:天地积阴,温则为雨。雹,雨冰也,盛阳雨水温暖,阴气胁之不相入,则转而为雹。
毕星好雨
月行西南入于毕,则多雨。《易》曰“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俗云:“雨三日以往为霖。”小雨曰霡霂,大雨曰霶霈,久雨为霪雨,亦曰天漏。
祷雨
汤有七年之旱,太史占之曰:“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为请雨者,民也。若以人祷,吾请自当。”遂斋戒,剪发断爪,素车白马,身婴白茅,以为牺牲,祷于桑林之野,以六事自责曰:“政不节欤?民失职欤?宫室崇欤?女谒盛欤?苞苴行欤?谗夫昌欤?”言未已,大雨,方数千里。
霖雨放宫人
宋开宝五年,大雨,河决。太祖谓宰相曰:“霖雨不止,得非时政所阙。朕恐掖庭幽闭者众。”因告谕后宫:“有愿归其家者,具以情言。”得百名,悉厚赐遣之。
上图得雨
宋神宗七年,大旱,岁饥,征敛苛急,流民扶携塞道,羸疾无完衣,或茹木实草根,至身被锁械,而负瓦揭木,卖以偿官,累累不绝。监安上门郑侠乃绘所见为图,发马递上之言:“陛下亲臣图,以行臣之言,一日不雨,乞斩臣,以正欺君之罪。”帝见图长叹,寝不能寐。翌旦,命罢新法十八事。民闻之,欢呼相贺。是日,大雨,远近沾洽。
商霖
宋徽宗时,蔡京久盗国柄,中外怨疾。商英能立异同,更称为贤,帝因人望而相之。时久旱,彗星中天,商英受命。是夕,彗不见。明日,雨。帝喜书“商霖”二字赐之。
兵道雨
明蔡懋德,以参政备兵真定。天久旱,尺寸土皆焦。懋德祷雨辄应,属邑民争迎之。祷所至,即雨,民欢呼曰“兵道雨”。
大雹示警
周孝王命秦非子主马于、渭之间,马大蕃息,王封为附庸之君,邑于秦,使续伯益后。其日大雨雹,牛马死,江汉俱冻。
明天启二年,大雨雹着屋,瓦碛俱碎,禾稼多伤。
雨血
元顺帝二年正月朔,雨血于汴梁,着衣皆赤。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雨-译文
【雨神的名字叫漭滉本郎,雨师的名字叫萍翳】
商羊舞
齐国有一只独脚鸟,在宫殿前跳舞。齐侯问孔子,孔子说:“这只鸟叫商羊。儿童有歌谣说:‘天将下大雨,商羊会跳舞。’这是大雨的预兆。”后来果然下了大雨。
石燕飞
《湘州记》记载:零陵山上有石燕,遇到风雨就会飞起来跳舞,雨停了就又变回石头。
洗兵雨
武王伐纣时,风停了却下起了大雨。散宜生劝谏说:“这不是妖异吗?”武王说:“不是,这是天在洗兵。”
雨工
唐朝的柳毅经过洞庭湖,看见一个女子在路边放羊,感到奇怪就问她。女子说:“这不是羊,这是雨工,属于雷霆一类的东西。”于是柳毅替女子送信到龙宫,龙女嫁给了柳毅。现在柳毅被称为洞庭君。
蜥蜴致雨
关中地区求雨时,找十几只蜥蜴,放在瓮里,童男童女念咒语说:“蜥蜴蜥蜴,兴云吐雾,致雨滂沱,放汝归去。”宋朝咸平年间用这种方法求雨,屡次应验。
在小春月内下的雨叫液雨。及时雨叫澍雨。雨和雪一起下叫雨汁。
御史雨
唐朝平原有冤案,天很久不下雨。颜真卿担任御史,巡视地方并审理案件后下雨了,被称为“御史雨”。
随车雨
宋朝陈戬担任处州知州时,天大旱,他一到任,雨就下足了,人们称之为“随车雨”。
三年不雨
于公是东海郡的决曹,审理案件公平宽厚。海州有个孝妇,年轻守寡,没有孩子,婆婆想让她改嫁,她不肯。婆婆上吊自杀了。婆婆的女儿诬告孝妇,孝妇被捕入狱,案件成立。于公认为这是冤案,太守却最终杀了孝妇,郡中三年大旱。后来太守听从于公的建议,徒步去祭祀,立刻下雨了。
侍郎雨
正统九年,浙江台宁等府久旱,百姓多生病。皇上派礼部右侍郎王英带着香帛去祭祀南镇。王英到绍兴时,下了大雨,水深二尺。祭祀的当晚,雨停了,看见了星星。第二天,又下了大雨,田野都湿透了。人们都说:“这是侍郎雨。”
雨雹如斗
汉朝的方储担任太常官。永元年间举行郊祀,方储说会有天变,应该另选日子,皇上不听。后来风和日丽。郊祀回来后,皇上责备他欺骗,方储于是喝毒酒自杀。不久,冰雹大如斗,死了上千人。皇上派人去召方储,已经来不及了。
冒雨剪韭
郭林宗的朋友晚上来访,冒雨剪韭菜做炊饼。杜甫的诗中有“夜雨剪春韭”的句子。
雨粟雨金钱
仓颉造字成功后,天上下粟米,鬼在夜里哭泣。大禹时,天上下金三天。翁仲儒家非常贫穷,天上下金十饼,他成了巨富。熊衮非常孝顺,父母去世后,他没钱安葬,呼天号泣,天上下钱十万,他用来安葬父母。
雨
《大戴经》说:天地积聚阴气,温暖时就会下雨。冰雹是雨冰,盛阳时雨水温暖,阴气逼迫不相容,就转变成冰雹。
毕星好雨
月亮运行到西南方进入毕宿时,就会多雨。《易经》说:“云行雨施,品物流行。”俗语说:“雨下三天以上叫霖。”小雨叫霡霂,大雨叫霶霈,久雨叫霪雨,也叫天漏。
祷雨
商汤时有七年大旱,太史占卜说:“应该用人来祈祷。”商汤说:“我请求下雨是为了百姓。如果用人的生命来祈祷,我愿意自己来。”于是斋戒,剪发断爪,乘坐素车白马,身上披着白茅,作为牺牲,在桑林之野祈祷,用六件事责备自己说:“政事不节制吗?百姓失业了吗?宫室太奢华了吗?女宠太盛了吗?贿赂盛行了吗?谗言太猖獗了吗?”话还没说完,就下了大雨,范围达数千里。
霖雨放宫人
宋开宝五年,大雨,黄河决堤。太祖对宰相说:“霖雨不止,是不是时政有缺失。我担心后宫幽闭的人太多。”于是告诉后宫:“有愿意回家的,可以说明情况。”结果有一百人,都厚赐后遣送回家。
上图得雨
宋神宗七年,大旱,饥荒严重,征税苛刻,流民扶老携幼挤满道路,瘦弱的人没有完整的衣服,有的吃树皮草根,甚至身上戴着锁链,背着瓦片木头,卖钱来交税,连绵不绝。监安上门郑侠把所见画成图,通过马递上奏说:“陛下亲自看臣的图,按臣的话去做,如果一天不下雨,请斩臣,以正欺君之罪。”皇帝看了图长叹,睡不着觉。第二天,下令废除新法十八件事。百姓听到后,欢呼庆祝。当天,下了大雨,远近都湿透了。
商霖
宋徽宗时,蔡京长期把持朝政,朝廷内外都怨恨他。商英能提出不同意见,被称为贤臣,皇帝因为众望所归而任命他为宰相。当时久旱,彗星出现在天空,商英受命。当晚,彗星消失。第二天,下雨了。皇帝高兴地写下“商霖”二字赐给他。
兵道雨
明朝蔡懋德以参政身份在真定备兵。天久旱,土地都焦了。蔡懋德祈祷下雨,每次都应验,属地的百姓争相迎接他。他祈祷到哪里,哪里就下雨,百姓欢呼说“兵道雨”。
大雹示警
周孝王命令秦非子在、渭之间养马,马大量繁殖,孝王封他为附庸之君,封地在秦,让他继承伯益的后代。那天下了大冰雹,牛马死了,江汉都结冰了。
明天启二年,下了大冰雹,砸在屋顶上,瓦片都碎了,庄稼大多受损。
雨血
元顺帝二年正月初一,汴梁下了血雨,衣服都被染红了。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雨-注解
商羊:传说中的一种神鸟,只有一只脚,古人认为它的出现预示着大雨将至。
石燕:零陵山中的一种石头,形状像燕子,传说在风雨中会飞舞,雨停后又恢复为石头。
洗兵雨:指武王伐纣时,天降大雨,象征上天为军队洗涤兵器,预示胜利。
雨工:指掌管降雨的神灵,柳毅传中提到的女子所牧的羊实际上是雨工。
蜥蜴致雨:古代关中地区的一种求雨仪式,通过捕捉蜥蜴并念咒语来祈求降雨。
液雨:指春天的小雨,古人认为这种雨有助于万物生长。
澍雨:指适时的雨水,对农作物生长极为有利。
御史雨:唐代颜真卿任御史时,因平反冤狱而天降大雨,后人称此雨为御史雨。
随车雨:宋代陈戬任处州知州时,因他的到来而天降大雨,百姓称之为随车雨。
侍郎雨:明代王英任礼部侍郎时,因祭祀南镇而天降大雨,百姓称之为侍郎雨。
雨粟雨金钱:传说中仓颉造字成功后,天降粟米;大禹治水时,天降金钱三日。
毕星:古代星宿名,月行至毕星时,常会下雨。
霖雨:指连续多日的大雨,古人认为霖雨是上天对人间的不满。
祷雨:古代的一种祈雨仪式,商汤曾因七年大旱而亲自祷雨。
商霖:宋徽宗时,商英因祈雨成功而被赐予“商霖”二字,象征其贤能。
兵道雨:明代蔡懋德任真定参政时,因祈雨成功而被百姓称为兵道雨。
大雹示警:古代认为大雹是上天对人间不满的警示,周孝王时曾有大雹伤及牛马。
雨血:古代认为天降血雨是不祥之兆,元顺帝时曾有天降血雨的记载。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雨-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传说,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古人认为自然现象与人事密切相关,尤其是降雨,被视为上天对人间善恶的回应。
首先,商羊舞的传说反映了古人对降雨的预兆性理解。商羊作为一种神鸟,其出现预示着大雨将至,这种观念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总结。
其次,石燕飞的传说则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话化解释。石燕在风雨中飞舞,雨停后又恢复为石头,这种神奇的转变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
洗兵雨的典故则体现了古人对战争的象征性理解。武王伐纣时的大雨被视为上天为军队洗涤兵器,预示胜利,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人对战争的道德化和神圣化。
雨工的传说则进一步深化了古人对降雨的神灵化理解。柳毅传中的女子所牧的羊实际上是雨工,这种神话化的解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灵崇拜。
蜥蜴致雨的仪式则展示了古人对降雨的祈求和仪式化行为。通过捕捉蜥蜴并念咒语来祈求降雨,这种仪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操控欲望。
液雨、澍雨、御史雨、随车雨、侍郎雨等不同名称的降雨,则反映了古人对降雨的分类和象征性理解。不同的降雨名称代表了不同的自然现象和人事象征。
雨粟雨金钱的传说则进一步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话化解释。仓颉造字成功后,天降粟米;大禹治水时,天降金钱三日,这种神话化的解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灵崇拜。
毕星好雨的记载则体现了古人对星象与降雨关系的理解。月行至毕星时,常会下雨,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人对星象与自然现象的关联性理解。
祷雨的仪式则展示了古人对降雨的祈求和仪式化行为。商汤因七年大旱而亲自祷雨,这种仪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操控欲望和对天命的敬畏。
商霖、兵道雨等典故则进一步深化了古人对降雨的象征性理解。商英因祈雨成功而被赐予“商霖”二字,蔡懋德因祈雨成功而被百姓称为兵道雨,这种象征性的解释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神灵崇拜和对人事的象征性理解。
大雹示警、雨血等记载则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警示性理解。大雹和雨血被视为上天对人间不满的警示,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道德化和神圣化。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和传说,展现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现象的理解和解释。古人认为自然现象与人事密切相关,尤其是降雨,被视为上天对人间善恶的回应。这种观念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崇拜,以及对人事的象征性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