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时令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时令-原文

律吕

六律属阳,十一月黄钟,正月太簇,三月姑洗,五月蕤宾,七月夷则,九月无射;六吕属阴,十二月大吕,二月夹钟,四月仲吕,六月林钟,八月南宫,十月应钟。

十干

甲曰阏逢,乙曰旃蒙,丙曰柔兆,丁曰缰圉,戊曰着雍,己曰屠维,庚曰上章,辛曰重光,壬曰玄黓,癸曰昭阳。

十二支

子曰困敦,丑曰赤奋,寅曰摄提,卯曰单阏,辰曰执徐,巳曰大荒落,午曰敦牂,未曰协洽,申曰涒滩,酉曰作噩,戌曰阉茂,亥曰大渊献。

十二少

子鼠无胆,丑牛无上齿,寅虎无颈,卯兔无唇,辰龙无耳,巳蛇无足,午马无下齿,未羊无瞳,申猴无脾,酉鸡无外肾,戌狗无胃,亥猪无筋。鼠前四爪、后五爪,虎五爪,龙五爪,马单蹄,猴五爪,狗五爪,故属阳。牛两爪,兔缺唇,蛇双舌,羊分蹄,四爪,鸡四爪,猪四爪,故属阴。

三春曰陬月、如月、宿月。三夏曰余月、皋月、旦月。三秋曰相月、壮月、玄月。三冬曰阳月、辜月、涂月。

节水

正月解冻水,二月白苹水,三月桃花水,四月瓜蔓水,五月麦黄水,六月山矾水,七月豆花水,八月荻苗水,九月霜降水,十月复槽水,十一月走凌水,十二月凌水。

伏羲始立八节;周公始定二十四节,以合二十四气。

节气

立春正月节,雨水正月中;惊蛰二月节,春分二月中;清明三月节,谷雨三月中;立夏四月节,小满四月中;芒种五月节,夏至五月中;小暑六月节,大暑六月中;立秋七月节,处暑七月中;白露八月节,秋分八月中;寒露九月节,霜降九月中;立冬十月节,小雪十月中;大雪十一月节,冬至十一月中;小寒十二月节,大寒十二月中。

改岁

唐虞纪岁曰载,夏改载曰岁,商改岁曰祀,周改祀曰年,秦改年曰遂。

百六阳九

《历律志》: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元之中有中元、下元。九度,阳厄五、阴厄四。初入元,百六岁有阳厄,故曰百六阳九。

甲子

尧元年至万历元年癸酉,三千九百六十二年,六十七甲子。

上元

洪武十七年甲子为中元,正统九年甲子为下元。洪治十七年甲子为上元。嘉靖四十三年甲子为中元。天启四年甲子为下元。

浃旬浃辰

十日则天干一周,故曰浃旬。十二月则地支一周,故曰浃辰。

三余

谓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魏董遇以三余读书。

五夜

五夜即五更,分甲乙丙丁戊也。故三更谓之丙夜。

月忌

俗以初五、十四、廿三为月忌,盖三日乃河图数之中宫五数也。五为君象,故庶民不敢用之。

闰月

冬至后余一日,则闰正月;余二日,则闰二月;余十二日,则闰十二月;若十三日,则不闰矣。

四离四绝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前一日,谓之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谓之四绝。

大往亡

立春后六日,惊蛰后十三日,清明后二十日,立夏后七日,芒种后十五日,小暑后二十三日,立秋后八日,白露后十七日,寒露后二十三日,立冬后九日,大雪后十九日,小寒后二十六日,谓“往亡”。

百忌日

甲不开仓,乙不栽植,丙不修灶,丁不剃头,戊不受田,己不破券,庚不经络,辛不合酱,壬不决水,癸不词讼。子不问卜,丑不冠带,寅不祭祀,卯不穿井,辰不哭泣,巳不远行,午不苫盖,未不服药,申不安床,酉不会客,戌不吃狗,亥不嫁娶。

改火

燧人掌火。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秋取柞楢之火,冬取槐檀之火。

五行分旺

东方乘震而司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芒,其日甲乙。甲乙属木,水旺于春,其色青,故春曰青帝。南方居离而司夏,其帝炎帝,其神祝融,其日丙丁。丙丁属火,火旺于夏,其色赤,故夏曰赤帝。西方当兑而司秋,其帝少皞,其神蓐收,其日庚辛。庚辛属金,金旺于秋,其色白,故秋曰白帝。北方乘坎而司冬,其帝颛顼,其神玄冥,其日壬癸。壬癸属水,水旺于冬,其色黑,故冬曰黑帝。中央属土,黄帝乘权,其日为戊己。戊己属土,土旺于四时,其色黄。

天时长短

每年小满后,累日而进,积三十日为夏至,而一阴生,天时渐短。小寒后累日而进,积三十日为冬至,而一阳生,日晷初长。《周礼》注:冬至日在牵牛,景长一丈二尺,夏至日在东井,景长五寸。

玉烛

《尔雅》:“四时和谓之玉烛。”谓言道光照也。

月分三浣

上旬曰上浣,中旬曰中浣,下旬曰下浣。浣沐浴也。古制:朝臣十日一给假,一月三给,为浣沐之期。

朝三暮四

《庄子》:狙公养狙,曰:“与若茅栗也,朝三暮四。”众狙皆怒。又曰:“朝四暮三。”众狙皆喜。

寒岁燠年

东周懦弱,政失之舒,故衰周无寒岁。嬴氏凶残,政失之急,故暴秦无燠年。

当惜分阴

《晋书》:陶侃曰:“大禹圣人,乃惜寸阴。至于凡人,当惜分阴,无使日月其除也。”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译文

律吕

六律属于阳,十一月是黄钟,正月是太簇,三月是姑洗,五月是蕤宾,七月是夷则,九月是无射;六吕属于阴,十二月是大吕,二月是夹钟,四月是仲吕,六月是林钟,八月是南宫,十月是应钟。

十干

甲叫做阏逢,乙叫做旃蒙,丙叫做柔兆,丁叫做缰圉,戊叫做着雍,己叫做屠维,庚叫做上章,辛叫做重光,壬叫做玄黓,癸叫做昭阳。

十二支

子叫做困敦,丑叫做赤奋,寅叫做摄提,卯叫做单阏,辰叫做执徐,巳叫做大荒落,午叫做敦牂,未叫做协洽,申叫做涒滩,酉叫做作噩,戌叫做阉茂,亥叫做大渊献。

十二少

子鼠没有胆,丑牛没有上齿,寅虎没有颈,卯兔没有唇,辰龙没有耳,巳蛇没有足,午马没有下齿,未羊没有瞳,申猴没有脾,酉鸡没有外肾,戌狗没有胃,亥猪没有筋。鼠前四爪、后五爪,虎五爪,龙五爪,马单蹄,猴五爪,狗五爪,所以属于阳。牛两爪,兔缺唇,蛇双舌,羊分蹄,四爪,鸡四爪,猪四爪,所以属于阴。

三春叫做陬月、如月、宿月。三夏叫做余月、皋月、旦月。三秋叫做相月、壮月、玄月。三冬叫做阳月、辜月、涂月。

节水

正月是解冻水,二月是白苹水,三月是桃花水,四月是瓜蔓水,五月是麦黄水,六月是山矾水,七月是豆花水,八月是荻苗水,九月是霜降水,十月是复槽水,十一月是走凌水,十二月是凌水。

伏羲开始设立八节;周公开始确定二十四节,以配合二十四气。

节气

立春是正月的节气,雨水是正月的中间;惊蛰是二月的节气,春分是二月的中间;清明是三月的节气,谷雨是三月的中间;立夏是四月的节气,小满是四月的中间;芒种是五月的节气,夏至是五月的中间;小暑是六月的节气,大暑是六月的中间;立秋是七月的节气,处暑是七月的中间;白露是八月的节气,秋分是八月的中间;寒露是九月的节气,霜降是九月的中间;立冬是十月的节气,小雪是十月的中间;大雪是十一月的节气,冬至是十一月的中间;小寒是十二月的节气,大寒是十二月的中间。

改岁

唐虞纪年叫做载,夏改载叫做岁,商改岁叫做祀,周改祀叫做年,秦改年叫做遂。

百六阳九

《历律志》:凡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一元之中有中元、下元。九度,阳厄五、阴厄四。初入元,百六岁有阳厄,所以叫做百六阳九。

甲子

尧元年至万历元年癸酉,三千九百六十二年,六十七甲子。

上元

洪武十七年甲子为中元,正统九年甲子为下元。洪治十七年甲子为上元。嘉靖四十三年甲子为中元。天启四年甲子为下元。

浃旬浃辰

十日则天干一周,所以叫做浃旬。十二月则地支一周,所以叫做浃辰。

三余

所谓冬天是岁之余,夜晚是日之余,阴雨是时之余。魏董遇用三余来读书。

五夜

五夜就是五更,分为甲乙丙丁戊。所以三更叫做丙夜。

月忌

俗以初五、十四、廿三为月忌,因为这三日是河图数之中宫五数。五是君象,所以庶民不敢用。

闰月

冬至后余一日,则闰正月;余二日,则闰二月;余十二日,则闰十二月;若十三日,则不闰了。

四离四绝

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前一日,叫做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叫做四绝。

大往亡

立春后六日,惊蛰后十三日,清明后二十日,立夏后七日,芒种后十五日,小暑后二十三日,立秋后八日,白露后十七日,寒露后二十三日,立冬后九日,大雪后十九日,小寒后二十六日,叫做“往亡”。

百忌日

甲日不开仓,乙日不栽植,丙日不修灶,丁日不剃头,戊日不受田,己日不破券,庚日不经络,辛日不合酱,壬日不决水,癸日不词讼。子日不问卜,丑日不冠带,寅日不祭祀,卯日不穿井,辰日不哭泣,巳日不远行,午日不苫盖,未日不服药,申日不安床,酉日不会客,戌日不吃狗,亥日不嫁娶。

改火

燧人掌管火。春天取榆柳之火,夏天取枣杏之火,秋天取柞楢之火,冬天取槐檀之火。

五行分旺

东方乘震而掌管春天,其帝是太皞,其神是句芒,其日是甲乙。甲乙属木,水旺于春天,其色是青,所以春天叫做青帝。南方居离而掌管夏天,其帝是炎帝,其神是祝融,其日是丙丁。丙丁属火,火旺于夏天,其色是赤,所以夏天叫做赤帝。西方当兑而掌管秋天,其帝是少皞,其神是蓐收,其日是庚辛。庚辛属金,金旺于秋天,其色是白,所以秋天叫做白帝。北方乘坎而掌管冬天,其帝是颛顼,其神是玄冥,其日是壬癸。壬癸属水,水旺于冬天,其色是黑,所以冬天叫做黑帝。中央属土,黄帝掌管,其日是戊己。戊己属土,土旺于四时,其色是黄。

天时长短

每年小满后,累日而进,积三十日为夏至,而一阴生,天时渐短。小寒后累日而进,积三十日为冬至,而一阳生,日晷初长。《周礼》注:冬至日在牵牛,影长一丈二尺,夏至日在东井,影长五寸。

玉烛

《尔雅》:“四时和叫做玉烛。”意思是道光照耀。

月分三浣

上旬叫做上浣,中旬叫做中浣,下旬叫做下浣。浣是沐浴的意思。古制:朝臣十日一给假,一月三给,是浣沐的期限。

朝三暮四

《庄子》:狙公养狙,说:“给你们茅栗,早上三个晚上四个。”众狙都怒了。又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众狙都高兴了。

寒岁燠年

东周懦弱,政失之舒,所以衰周没有寒岁。嬴氏凶残,政失之急,所以暴秦没有燠年。

当惜分阴

《晋书》:陶侃说:“大禹圣人,尚且珍惜寸阴。至于凡人,应当珍惜分阴,不要让日月流逝。”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时令-注解

律吕:中国古代音乐理论中的音律系统,分为六律和六吕,分别代表阳和阴。六律包括黄钟、太簇、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吕包括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宫、应钟。

十干:天干,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十个符号,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支:地支,古代用来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的十二个符号,分别为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十二少:指十二生肖中每个动物的缺陷,如鼠无胆、牛无上齿等,反映了古代对生肖的象征性理解。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份,分别为陬月、如月、宿月。

三夏:指夏季的三个月份,分别为余月、皋月、旦月。

三秋:指秋季的三个月份,分别为相月、壮月、玄月。

三冬:指冬季的三个月份,分别为阳月、辜月、涂月。

节水:古代对每个月水文的命名,如正月解冻水、二月白苹水等,反映了古代对自然现象的观察和命名。

节气:中国古代将一年分为二十四节气,每个节气对应特定的气候和农事活动。

改岁:古代对纪年方式的改变,如唐虞纪岁曰载,夏改载曰岁等。

百六阳九:古代历法中的一个周期,指4617年为一元,其中有阳厄和阴厄的交替。

甲子: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一个周期,60年为一个甲子。

上元:古代历法中的一个周期,指特定的甲子年。

浃旬浃辰:浃旬指十天,浃辰指十二个月,反映了古代对时间的划分。

三余:指冬天、夜晚和阴雨天的空闲时间,古人常利用这些时间读书。

五夜:指夜晚的五个时段,分别为甲乙丙丁戊,反映了古代对夜晚时间的划分。

月忌:民间习俗中认为每月的初五、十四、廿三为不吉利的日子。

闰月:农历中为了调整与太阳年的差异而增加的月份。

四离四绝:指春分、秋分、冬至、夏至前一日为四离,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前一日为四绝。

大往亡:指立春后六日、惊蛰后十三日等特定日期的忌讳。

百忌日:古代对特定日期的忌讳,如甲不开仓、乙不栽植等。

改火:古代根据季节更换火种的习惯,如春取榆柳之火、夏取枣杏之火等。

五行分旺:古代五行理论中,木、火、金、水、土分别对应春、夏、秋、冬和四季的中央。

天时长短:指夏至和冬至时日照时间的变化,反映了古代对天文现象的观察。

玉烛:指四季和谐,象征光明和美好。

月分三浣:古代将一个月分为上浣、中浣、下浣,反映了古代对时间的划分。

朝三暮四:出自《庄子》,比喻反复无常或欺骗的手段。

寒岁燠年:指东周和秦朝的政治状况,东周因政事松弛而无寒岁,秦朝因政事严苛而无燠年。

当惜分阴:出自《晋书》,强调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时令-评注

这段文本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对时间、自然和宇宙的深刻理解与系统化分类。通过对律吕、十干、十二支、节气等的详细描述,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如何通过观察自然现象来构建一套复杂的时间与空间体系。这些体系不仅用于日常生活和农业生产,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哲学、宗教和文化。

文本中的‘律吕’部分反映了古代音乐与宇宙观的紧密联系。六律和六吕分别代表阴阳,象征着宇宙的和谐与平衡。这种音乐理论不仅用于音乐创作,还被赋予了深刻的哲学意义,成为古代中国人理解宇宙秩序的重要工具。

十干和十二支的组合形成了中国古代的干支纪年法,这一系统不仅用于纪年,还广泛应用于占卜、命理等领域。干支纪年法体现了古代中国人对时间的循环性和周期性的理解,反映了他们对宇宙运行规律的深刻洞察。

节气部分详细描述了二十四节气,这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重要时间标志。每个节气都与特定的气候和农事活动相关,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自然规律的精确把握和对农业生产的重视。节气系统不仅指导了农业生产,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节日文化和民俗传统。

文本中的‘五行分旺’部分展示了古代五行理论的应用。五行(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四季和中央,象征着宇宙万物的相互关系和变化规律。这一理论不仅用于解释自然现象,还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风水、占卜等领域,成为中国古代哲学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文本中的‘百忌日’、‘改火’等内容反映了古代中国人对吉凶、禁忌的重视。这些习俗和禁忌不仅体现了古代社会的宗教信仰和道德观念,还反映了他们对自然和宇宙的敬畏之心。

总的来说,这段文本不仅是对古代时间、自然和宇宙观的系统化描述,更是对中国古代文化和哲学的深刻体现。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文化传统和宇宙观。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时令》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56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