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冬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冬-原文

十月朝

宋制,十月朔拜暮,有司进暖炭,民间作暖炉会。

亚岁

魏晋冬至日,受万国百僚称贺,少杀其仪,亚于岁朝,故曰亚岁。

日长一线

魏晋宫中女工刺绣,以线揆日长短,冬至后比常添一线之功,故曰日长一线。

冬至数九

一九和二九,相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笆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眠如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笆头抽嫩刺。七九六十三,破絮担头担。八九七十二,黄狗相阳地。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嘉平节

秦人以十二月为嘉平节,民间以酒果馈遗,谓之节礼。

腊八粥

宋制。十二月八日浴佛,送七宝五味粥,谓之腊八粥。

傩神逐疫

颛顼氏有三子亡而为疫鬼,一居江中为疟鬼,一居山谷为魍魉,一匿人家室隅中惊小儿。于是除夕制为傩神,赤帻玄衣朱裳,蒙以熊皮,执戈持盾以逐之,其祟乃绝。

土牛

周公制土牛,以纳音设色,出城外丑地送寒。今于立春日前迎春,设太岁土牛像,以送寒气。

神荼郁垒

黄帝时,有兄弟二人,名神荼、郁垒,能执鬼除疫。后世祀以为神。

爆竹

上古西方深山中有恶鬼,长丈余,名山魈,人犯之即病寒热,畏爆竹声。除夕,人以竹烧火中,毕剥有声,则惊走。今人代以火炮。

籸盆

除夕,各家于街心烧火,杂以爆竹,谓之籸(音松)盆。视其火色明暗,以卜来岁祲祥。

商陆火

裴度除夕围炉守岁叹老,迨晓不寐,炉中商陆火凡数添之。

祭诗文

贾岛常于岁除,取一年所作诗文,以酒脯祭之,曰:“劳吾精神,以此补之。”

火炬照田

吴中村落,除夕燃火炬,缚长竿杪以照田,烂然盈野,以祈来岁之熟。

卖痴呆

吴俗分岁罢,小儿绕街呼叫:“卖汝痴,卖汝呆,谁来买?”

火山

隋炀帝于除夜设火山数十座,用沉香木根,每一山焚沉香数车,火光暗则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十数里,尝一夜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冬-译文

十月朝

宋朝的制度,十月初一拜祭祖先,官员进献暖炭,民间举行暖炉会。

亚岁

魏晋时期冬至日,接受各国百官的祝贺,仪式稍减,次于元旦,所以称为亚岁。

日长一线

魏晋时期宫中女工刺绣,用线测量日长,冬至后比平常多添一线的工作量,所以称为日长一线。

冬至数九

一九和二九,互相呼唤不出手。三九二十七,篱笆头吹觱篥。四九三十六,夜晚睡觉像露宿。五九四十五,太阳开门户。六九五十四,篱笆头抽嫩刺。七九六十三,破絮担头担。八九七十二,黄狗晒太阳。九九八十一,犁耙一齐出。

嘉平节

秦朝人以十二月为嘉平节,民间用酒果互相赠送,称为节礼。

腊八粥

宋朝的制度,十二月八日浴佛,送七宝五味粥,称为腊八粥。

傩神逐疫

颛顼氏有三个儿子死后成为疫鬼,一个住在江中为疟鬼,一个住在山谷为魍魉,一个藏在人家屋角惊吓小孩。于是除夕制作傩神,戴红头巾穿黑衣红裙,蒙上熊皮,拿着戈和盾来驱逐它们,疫鬼的祸害才断绝。

土牛

周公制作土牛,用纳音设色,出城外的丑地送寒。现在在立春日前迎春,设置太岁土牛像,以送寒气。

神荼郁垒

黄帝时期,有兄弟二人,名叫神荼、郁垒,能捉鬼除疫。后世祭祀他们为神。

爆竹

上古西方深山中有恶鬼,高一丈多,名叫山魈,人碰到它就会生病寒热,害怕爆竹声。除夕,人们用竹子烧火中,发出毕剥的声音,恶鬼就惊走了。现在人们用火炮代替。

籸盆

除夕,各家在街心烧火,夹杂爆竹,称为籸盆。看火色的明暗,来占卜来年的吉凶。

商陆火

裴度除夕围炉守岁感叹年老,到天亮不睡,炉中的商陆火添了好几次。

祭诗文

贾岛常在除夕,取一年所作的诗文,用酒肉祭拜,说:“劳累了我的精神,用这个来补偿。”

火炬照田

吴中村落,除夕点燃火炬,绑在长竿顶端照亮田地,火光灿烂满野,以祈求来年的丰收。

卖痴呆

吴地风俗分岁结束后,小孩绕街呼叫:“卖你的痴,卖你的呆,谁来买?”

火山

隋炀帝在除夕夜设置火山数十座,用沉香木根,每一座山焚烧沉香数车,火光暗了就用甲煎浇灌,火焰升起数丈,香气传到十几里外,曾经一夜用沉香二百多车,甲煎二百多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冬-注解

十月朝:宋代制度,十月初一举行拜暮仪式,官员进献暖炭,民间举行暖炉会。

亚岁:魏晋时期冬至日,接受万国百官的祝贺,仪式稍减于岁朝,因此称为亚岁。

日长一线:魏晋时期宫中女工刺绣,以线测量日长,冬至后每日增加一线的工作量,因此称为日长一线。

冬至数九:冬至后数九天的民间谚语,描述不同九天中的气候和生活变化。

嘉平节:秦人以十二月为嘉平节,民间以酒果馈赠,称为节礼。

腊八粥:宋代制度,十二月八日浴佛,送七宝五味粥,称为腊八粥。

傩神逐疫:颛顼氏有三子死后成为疫鬼,除夕时制作傩神,以驱赶疫鬼。

土牛:周公制土牛,以纳音设色,出城外丑地送寒。立春日前迎春,设太岁土牛像,以送寒气。

神荼郁垒:黄帝时,有兄弟二人,名神荼、郁垒,能执鬼除疫。后世祀以为神。

爆竹:上古西方深山中有恶鬼,畏爆竹声。除夕时,人以竹烧火中,毕剥有声,则惊走。今人代以火炮。

籸盆:除夕,各家于街心烧火,杂以爆竹,称为籸盆。视其火色明暗,以卜来岁祲祥。

商陆火:裴度除夕围炉守岁叹老,迨晓不寐,炉中商陆火凡数添之。

祭诗文:贾岛常于岁除,取一年所作诗文,以酒脯祭之,曰:“劳吾精神,以此补之。”

火炬照田:吴中村落,除夕燃火炬,缚长竿杪以照田,烂然盈野,以祈来岁之熟。

卖痴呆:吴俗分岁罢,小儿绕街呼叫:“卖汝痴,卖汝呆,谁来买?”

火山:隋炀帝于除夜设火山数十座,用沉香木根,每一山焚沉香数车,火光暗则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十数里,尝一夜用沉香二百余乘,甲煎二百余石。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冬-评注

这段古文详细描述了古代中国在冬季和年末的各种传统习俗和仪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变化的观察和对生活的细致安排。从十月的暖炉会到冬至的数九歌,再到除夕的傩神逐疫和爆竹驱邪,这些习俗不仅体现了古人对季节变化的敏感,也展示了他们对健康和安全的关注。

文中提到的‘亚岁’和‘日长一线’等概念,揭示了古代中国对时间的精确测量和对天文现象的深刻理解。冬至作为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气之一,其庆祝活动和仪式反映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生活的热爱。

腊八粥和嘉平节的描述,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在冬季的饮食文化和社交活动。腊八粥不仅是一种食物,更是一种文化象征,体现了人们对健康和长寿的祈愿。嘉平节则是人们互赠礼物、增进感情的时刻,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和谐与团结。

傩神逐疫和爆竹驱邪的习俗,揭示了古人对疾病和邪恶的恐惧,以及他们通过各种仪式和活动来驱除这些不祥之物的努力。这些习俗不仅具有宗教意义,也反映了古人对健康和安全的重视。

土牛和神荼郁垒的传说,展示了古代中国对农业和自然的崇拜。土牛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人们对丰收和繁荣的期望。神荼郁垒则被视为驱邪除疫的神灵,反映了古人对健康和安全的祈愿。

最后,文中提到的‘卖痴呆’和‘火山’等习俗,展示了古代中国人在年末的娱乐活动和庆祝方式。这些习俗不仅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也反映了古代社会的多样性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这段古文不仅记录了古代中国的传统习俗和仪式,也展示了古人对自然、时间和生活的深刻理解和热爱。这些习俗和仪式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现代人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启示。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天文部-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548.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