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伦类部-朋友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伦类部-朋友-原文

一死一生,乃见交情。一贫一富,乃知交态。一贵一贱,交情乃见。

布衣交

李孔修自号抱真子,混迹阛阓,人莫之识。陈献章见之,曰:“此非俯首当世人也。”平居冠管宁帽,衣朱深衣,惟攻《周易》。一日,输粮至县,令异其容止,问姓名,不答,第拱手。令叱曰:“何物小民,乃拱手耶!”再拱手。令怒,笞之五,竟无言而出。令疑焉。徐得其情,乃大敬礼之。吴延举藩臬于粤,引为布衣交。卒无子,尚书霍韬葬之西樵山。

呼字定交

服虔字子慎,善《春秋》。闻崔烈集门人都讲,乃匿姓名,赁诸生作食。每当讲时,窃听。稍共诸生叙其短长。烈疑是虔。明早往,及未寤,便呼:“子慎!子慎!”虔不觉惊应,遂定交。

死友

半角哀、左伯桃往楚,道遇雪,度不能俱生,乃并衣与角哀,伯桃入树死。角哀至楚,为大夫,王备礼葬伯桃。角哀自杀以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伦类部-朋友-译文

在生死关头,才能看出真正的友情。在贫富变化中,才能了解朋友的态度。在贵贱转换时,友情才能真正显现。

布衣之交

李孔修自称抱真子,混迹于市井之中,没有人认识他。陈献章见到他后说:“这不是一个愿意低头迎合世俗的人。”平时他戴着管宁帽,穿着深红色的衣服,只专注于研究《周易》。有一天,他送粮食到县里,县令对他的举止感到奇怪,问他的名字,他没有回答,只是拱手行礼。县令怒斥道:“你这个小民,竟然敢只拱手行礼!”他再次拱手。县令大怒,打了他五下,他最终无言而出。县令感到疑惑。后来得知他的情况后,对他非常尊敬。吴延举在广东任职时,与他结为布衣之交。他去世时没有儿子,尚书霍韬将他葬在西樵山。

呼字定交

服虔字子慎,擅长《春秋》。听说崔烈召集门人讲学,便隐姓埋名,租住在学生宿舍里。每当讲学时,他偷偷听讲。偶尔与学生们讨论讲学内容的优劣。崔烈怀疑他是服虔。第二天一早,崔烈去见他,趁他还没醒来,便喊道:“子慎!子慎!”服虔不自觉地惊醒回应,于是两人结为朋友。

死友

半角哀和左伯桃一起去楚国,路上遇到大雪,估计无法两人都活下来,于是左伯桃把衣服都给了半角哀,自己躲进树中死去。半角哀到达楚国后,成为大夫,楚王以礼安葬了左伯桃。半角哀随后自杀以殉友。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伦类部-朋友-注解

莫逆:指心意相通,没有任何违逆。形容朋友之间非常默契,无需言语即可理解对方。

友道君逆:指在朋友与君主之间,如果朋友的行为违背了君主的意愿,那么应该顺从朋友而违背君主。

倾盖:指车盖倾斜,形容两人交谈甚欢,时间长久。

雷陈:指后汉时期的雷义与陈重,两人友情深厚,雷义甚至为了陈重而假装疯狂。

侨札之好:指季札与郑子产之间的深厚友谊,后人常用此来形容深厚的交情。

杵臼定交:指公孙沙穆与吴佑在杵臼之间定交,形容在艰苦环境中结成的友谊。

刎颈交:指陈余与张耳之间的深厚友谊,形容朋友之间可以生死相托。

如饮醇醪:形容与某人交往如同饮美酒,不知不觉中陶醉其中。

廉庆:指廉范与庆鸿之间的深厚友谊,后人常用此来形容深厚的交情。

管鲍分金:指管仲与鲍叔之间的深厚友谊,鲍叔理解管仲的贫困,不计较金钱。

停云:指思念亲友的情感,形容深厚的友谊。

旧雨:指旧日的朋友,形容长久的友谊。

题凤:指嵇康与吕安之间的深厚友谊,吕安在嵇康不在时题字离去。

指囷:指鲁肃与周瑜之间的深厚友谊,鲁肃慷慨赠米给周瑜。

弹冠结绶:指王吉与贡禹、萧育与朱博之间的深厚友谊,互相推荐。

更相为仆:指韩亿与李若谷之间的深厚友谊,互相帮助。

尔汝交:指祢衡与孔融之间的深厚友谊,尽管年龄差距大,但互相敬重。

忘年交:指张铿与陆贽之间的深厚友谊,尽管年龄差距大,但互相欣赏。

金兰簿:指戴弘正记录密友的簿册,形容深厚的友谊。

三友一龙:指华歆、邴原、管宁三人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一体。

雉坛:指五代时期三人结盟的仪式,形容深厚的友谊。

总角之好:指孙策与周瑜之间的深厚友谊,从小一起长大。

耐久朋:指魏元同与裴炎之间的深厚友谊,能够长久保持。

平生欢:指马援与公孙述之间的深厚友谊,如同平生好友。

青云交:指江淹与袁叔明之间的深厚友谊,不仅仅是酒肉朋友。

班荆:指楚声子与伍举之间的深厚友谊,共同分享食物。

范张鸡黍:指范式与张劭之间的深厚友谊,张劭杀鸡等待范式的到来。

系剑冢树:指季札与徐君之间的深厚友谊,季札将剑系在徐君墓前的树上。

生死肉骨:指蘧子冯与申叔夫子之间的深厚友谊,蘧子冯不忘报答申叔夫子的恩情。

口头交:指表面上看似友好,实际上内心并不真诚的交往。

交若醴:指君子之间的交往淡如水,而小人之间的交往甜如醴。

贫交行:指管仲与鲍叔之间的深厚友谊,即使在贫困时也不离不弃。

面朋面友:指表面上看似朋友,实际上内心并不真诚的交往。

绝交恶声:指君子在绝交时不会出恶言,忠臣离开国家时不会玷污自己的名声。

五交:指刘孝标所列举的五种不能真正帮助贫困的交情。

识半面:指曾经见过一面的人。

无逢故人:指公孙弘与高贺之间的友谊破裂,公孙弘感叹宁愿遇到恶宾也不愿遇到故人。

怀刺漫灭:指祢衡怀才不遇,刺字漫灭而无所遇。

负荆请罪:指蔺相如与廉颇之间的友谊修复,廉颇负荆请罪。

翟公书门:指翟公在门上书写的警示,形容人情冷暖。

布衣交:指平民之间的友谊,强调不以身份地位为交往条件。

李孔修:明代学者,自号抱真子,以研究《周易》著称,生活简朴,不慕名利。

陈献章:明代著名哲学家,对李孔修的品格有高度评价。

管宁帽:管宁是三国时期著名隐士,其帽象征清高不群。

朱深衣:深色朱衣,古代士人常服,象征学问和品德。

周易:中国古代经典之一,主要讲述变化哲学,对后世影响深远。

吴延举:明代官员,与李孔修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霍韬:明代官员,对李孔修有深厚的敬意,负责其葬礼。

服虔:东汉学者,以研究《春秋》著称。

崔烈:东汉学者,服虔的学术对手。

半角哀、左伯桃:古代传说中的朋友,以生死之交著称。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伦类部-朋友-评注

这段古文通过多个典故,生动地描绘了中国古代社会中各种类型的友谊。从‘莫逆’到‘翟公书门’,每一个典故都展现了不同情境下朋友之间的深厚情谊或人情冷暖。这些典故不仅反映了古人对友谊的重视,也揭示了友谊在不同社会背景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例如,‘莫逆’和‘友道君逆’展示了朋友之间心意相通的默契,即使在面对君主的压力时,也能坚守友谊。而‘倾盖’和‘雷陈’则通过具体的场景,描绘了朋友之间长时间交谈和互相支持的深厚情谊。

另一方面,‘口头交’和‘面朋面友’则揭示了表面友好而内心不真诚的交往,反映了社会中虚伪的一面。‘绝交恶声’和‘五交’则进一步探讨了友谊的破裂和不能真正帮助贫困的交情,揭示了友谊的脆弱性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通过这些典故,我们可以看到古人对友谊的多维度理解,既有深厚的情谊,也有虚伪的交往,既有坚守的忠诚,也有破裂的无奈。这些典故不仅具有历史价值,也为我们今天理解和处理人际关系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这段文本通过几个故事展示了中国古代对友谊的重视和不同形式的友谊表现。首先,通过李孔修的故事,我们看到了一种超越社会地位和财富的纯粹友谊,即所谓的’布衣交’。这种友谊不以物质条件为基础,而是基于相互的尊重和理解。李孔修的生活方式和学术追求反映了他对精神世界的重视,这种态度在当时社会中是难能可贵的。

其次,服虔与崔烈的故事展示了学者之间的友谊,这种友谊建立在共同的学术兴趣和相互的尊重之上。服虔匿名听讲并最终与崔烈定交,显示了学者间对知识和真理的共同追求。

最后,半角哀与左伯桃的故事则是一种极端的友谊表现,即’死友’。这种友谊超越了生命的界限,体现了朋友间无私的牺牲和忠诚。这种故事在中国文化中常被用来强调友谊的深度和力量。

整体来看,这些故事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对友谊的不同理解和评价,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价值观和道德标准。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中国古代文化中对人际关系的重视和对精神世界的追求。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伦类部-朋友》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490.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