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研究中心
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九流部-葬

作者: 张岱(1597年—1689年),字宗子,明末清初文学家、史学家,以散文和小品文著称,代表作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

年代:成书于明末清初(17世纪)。

内容简要:《夜航船》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笔记著作,共20卷,内容涵盖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等各个方面。书中以简洁生动的笔触记录了大量的知识和趣闻,既有趣味性又具知识性,被誉为“明末清初的百科全书”,是研究当时社会文化的重要文献。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九流部-葬-原文

客土无气

浮图泓师与张说市宅,视东北隅已穿二坎,惊曰:“公富贵一世矣,诸子将不终。”张惧,欲平之。泓师曰:“客土无气,与地脉不连,譬如身疮痏,补他肉无益也。”

折臂三公

晋有术士相羊祜墓当有授命者,祜闻,掘断地势,以坏其形。相者曰:“尚出折臂三公。”祜后堕马折臂,位至三公。

冢上白气

萧吉经华阴,见杨素冢上白气属天,密言之炀帝,曰:“素家当有兵祸,灭门之象。改葬,庶可免!”帝从容谓玄感,宜早改葬。玄感以为吉祥,托言辽东未灭,不遑私事。未几,以谋反灭。

示葬地

孙钟种瓜为业。一日,三人造门,钟设瓜分饮,三人曰:“示子葬地,下山百步,勿反顾。”钟不六十步,回首见三白鹤飞去,遂葬其母,钟后生坚。

相冢书

方回着《山药》,有曰:“山川而能语,葬师食无所;肺腑而能语,医师色如土。”

风水地理

禹始肇风水地理,公刘相阴阳,周公置二十四局,汉王况制五宅姓,管辂制格盘择葬地。

不卜日

汉吴雄官廷尉。少时家贫,母死,葬人所不封之地,丧事促办,不择日。术者皆言其族灭,而子祈、孙恭,并三世为廷尉。

真天子地

明王贤尝梦人授以书:读此可以绯,不读此止衣绿。数日于路得一书,视之,《青乌说》也。潜玩久之,乃以善地理闻。时为钧州佐,上取以往命相地,得窦五郎故址,曰:“势如万马,自天而下,真天子地也。”

鸟山出天子

梁武帝时谣曰:“鸟山出天子。”故江左山以鸟名者皆凿,惟长兴雉山独完。后陈武帝霸先祖坟发此,其谣竟验。

堪舆

扬子:“属堪舆以壁垒兮。”《注》:“堪舆,天地总名也。”今人称地师曰堪舆。

凿方山

秦始皇时,术者言金陵有天子气,乃遣朱衣三千人凿方山,疏淮水,以断地脉。

牛眠地

陶侃将葬亲,忽失一牛,不知所在。遇老父曰:“前冈见一牛眠处,其地甚吉,葬之,位极人臣。”侃寻之,因葬焉。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九流部-葬-译文

客土无气

浮图泓师与张说一起看宅地,看到东北角已经挖了两个坑,惊讶地说:“您这一生富贵,但您的子孙将不会有好结果。”张说害怕了,想要填平它。泓师说:“外来的土没有灵气,与地脉不相连,就像身上的疮,补上别人的肉也没有用。”

折臂三公

晋朝有个术士看羊祜的墓地,说这里会出受天命的人。羊祜听说后,挖断了地势,破坏了地形。术士说:“还会出个折臂的三公。”后来羊祜从马上摔下来折断了手臂,官至三公。

冢上白气

萧吉经过华阴,看到杨素的坟上有白气冲天,秘密告诉隋炀帝,说:“杨素家会有兵祸,是灭门的征兆。改葬,或许可以避免!”炀帝从容地对杨玄感说,应该早点改葬。杨玄感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借口辽东未灭,没有时间处理私事。不久,因谋反被灭门。

示葬地

孙钟以种瓜为业。一天,有三个人来到他家,孙钟请他们吃瓜,三人说:“我们告诉你一个葬地,下山走一百步,不要回头看。”孙钟走了不到六十步,回头看见三只白鹤飞走了,于是把母亲葬在那里,后来孙钟生了孙坚。

相冢书

方回在《山药》中写道:“如果山川能说话,葬师就没饭吃了;如果肺腑能说话,医师的脸色就会像土一样。”

风水地理

大禹开始创立风水地理,公刘观察阴阳,周公设置了二十四局,汉朝的王况制定了五宅姓,管辂制作了格盘来选择葬地。

不卜日

汉朝的吴雄官至廷尉。年轻时家里贫穷,母亲去世后,葬在别人不封的地方,丧事匆忙办理,没有选择吉日。术士都说他的家族会灭亡,但他的儿子吴祈、孙子吴恭,三代都做了廷尉。

真天子地

明王贤曾经梦见有人给他一本书,说:“读了这本书可以穿红衣服,不读就只能穿绿衣服。”几天后在路上得到一本书,一看是《青乌说》。他潜心研究很久,后来以擅长地理闻名。当时他是钧州的佐官,皇上召他去相地,找到了窦五郎的旧址,说:“地势像万马奔腾,从天而降,真是天子的地方。”

鸟山出天子

梁武帝时有谣传说:“鸟山会出天子。”所以江左的山以鸟命名的都被凿了,只有长兴的雉山完好无损。后来陈武帝霸先的祖坟在这里,谣传果然应验了。

堪舆

扬子说:“属堪舆以壁垒兮。”《注》:“堪舆,天地的总称。”现在的人称地师为堪舆。

凿方山

秦始皇时,术士说金陵有天子气,于是派了三千穿红衣的人凿方山,疏通淮水,以切断地脉。

牛眠地

陶侃准备埋葬亲人时,突然丢失了一头牛,不知道去了哪里。遇到一个老人说:“前面的山冈上有一头牛睡觉的地方,那块地非常吉利,葬在那里,官位会达到人臣的顶峰。”陶侃找到了那个地方,于是把亲人葬在那里。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九流部-葬-注解

客土无气:指外来土壤与本地地脉不相连,缺乏生气,比喻无法真正融入或改变现状。

折臂三公:指晋代羊祜因掘断地势而堕马折臂,后位至三公,象征命运不可抗拒。

冢上白气:古代风水学中的凶兆,预示家族将遭遇兵祸或灭门之灾。

示葬地:指通过神秘现象或征兆来选择葬地,象征命运与天意的结合。

相冢书:指古代关于风水与葬地的书籍,反映了古人对地理与命运的重视。

风水地理:古代中国关于地理环境与人类命运关系的学说,起源于禹、公刘等古代圣贤。

不卜日:指不择吉日而行事,象征对命运的挑战或对传统观念的突破。

真天子地:指风水学中认为适合天子居住或埋葬的宝地,象征至高无上的权力与天命。

鸟山出天子:古代谶语,预示某地将出天子,反映了古人对天命与地理的迷信。

堪舆:古代对风水学的称呼,意为天地总名,象征对自然与命运的探索。

凿方山:秦始皇为断金陵天子气而采取的措施,象征对天命与地理的干预。

牛眠地:指通过神秘现象或征兆选择的吉地,象征命运与天意的结合。

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九流部-葬-评注

《客土无气》通过泓师与张说的对话,揭示了风水学中‘客土无气’的概念,即外来土壤无法与本地地脉相连,缺乏生气。这一观念反映了古人对地理环境的重视,认为土地的气脉与人的命运息息相关。泓师以‘身疮痏,补他肉无益’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强行改变地理环境的无效性,体现了古人对自然规律的敬畏。

《折臂三公》讲述了羊祜因掘断地势而堕马折臂,最终位至三公的故事。这一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命运的无奈与接受,认为某些命运是不可抗拒的。羊祜的行为象征了对命运的挑战,而最终的结果则表明,无论人如何努力,天命终究不可违。

《冢上白气》通过萧吉对杨素冢上白气的解读,揭示了古代风水学中的凶兆观念。白气属天被视为灭门之象,反映了古人对自然现象的迷信与恐惧。杨玄感未及时改葬,最终导致家族覆灭,这一结局强调了风水学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性。

《示葬地》通过孙钟与三位神秘人物的互动,展现了古代风水学中的神秘色彩。三人示以葬地,并告诫孙钟勿反顾,象征了命运与天意的结合。孙钟最终葬母于吉地,后生坚,这一结局反映了古人对风水与命运的信仰。

《相冢书》通过方回的《山药》一书,揭示了古代风水学与医学的紧密联系。山川与肺腑的比喻,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人体关系的深刻理解。风水师与医师的对比,象征了古代社会对地理与健康的双重关注。

《风水地理》追溯了风水学的起源,从禹、公刘到周公、汉王况,展现了古代圣贤对地理环境的重视。风水学的发展反映了古人对自然与命运的探索,象征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求知欲。

《不卜日》通过吴雄的故事,揭示了古人对传统观念的挑战。吴雄不择日而葬母,最终家族并未灭亡,反而三世为廷尉。这一结局反映了古人对命运的重新思考,象征了对传统观念的突破与创新。

《真天子地》通过明王贤的梦境与现实经历,展现了风水学中的‘真天子地’概念。王贤通过《青乌说》一书,掌握了风水学的奥秘,最终为皇帝相得宝地。这一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天命与地理的迷信,象征了权力与命运的紧密联系。

《鸟山出天子》通过梁武帝时的谶语,揭示了古代社会对天命与地理的迷信。江左山以鸟名者皆凿,惟长兴雉山独完,最终陈武帝的祖先坟发此,谶语竟验。这一故事反映了古人对天命与地理的敬畏,象征了命运与历史的不可抗拒。

《堪舆》通过扬子的《注》,揭示了堪舆一词的起源与含义。堪舆作为天地总名,象征了古人对自然与命运的探索。地师被称为堪舆,反映了古代社会对风水学的重视,象征了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敬畏与求知欲。

《凿方山》通过秦始皇为断金陵天子气而采取的措施,揭示了古代社会对天命与地理的干预。朱衣三千人凿方山,疏淮水,以断地脉,这一行为反映了古人对天命与地理的迷信,象征了权力与命运的紧密联系。

《牛眠地》通过陶侃葬亲的故事,展现了古代风水学中的神秘色彩。老父指示的牛眠地被视为吉地,陶侃葬亲后位极人臣,这一结局反映了古人对风水与命运的信仰,象征了命运与天意的结合。

内容标题:《泰始明昌国文:古籍-夜航船-九流部-葬》
内容链接:https://market.tsmc.space/archives/7442.html
Copyright © 2021 TSMC Limited All Rights Reserved.